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29节

  等饭菜端上桌,张云、刘长青等人都感觉受宠若惊。虽然他们平时不缺一口肉食,但是考虑到补充2团的物资紧张情况,丁团长明显是以高规格接待着独立支队的战士们。

  张云他们也不藏着掖着,安排部队后勤兵们把携带的罐头、面饼等拿出来跟补充2团的战士们分享,大家一块吃了起来。虽然大家不属于同一个军区,但是连排级军官们都是苏区陕北的老战友,新兵们大都是三晋大地的子弟,很快两支部队的战士们都熟悉融洽了起来。

  张云和刘长青两人亲自安排好战士们吃上饭,才跟着丁团长回到了团部。丁伟在团部里摆上了一桌,直接拿出了自己珍藏的汾酒,热情的邀请张云和刘长青喝一顿。

  好吧,气氛到这里了,张云也跟丁团长好好的喝了一顿大酒。刘长青倒是滴酒未沾,他一直是个靠谱的战友,坚守着部队指战员不能同时喝酒的原则。

  张云和丁团长两人推杯换盏的,喝的倒也尽兴。

  “张队长,我老丁平生没佩服几个人,你现在算一个。”丁团长喝多了酒,说话有些随性了。

  “带部队难呐,把战士们照顾好更难。从苏区,到陕北,再到山西,我是看多了牺牲,看多了战士们的离去。”丁团长说着都有些眼红。

  “不瞒你说,我从当团长到现在,警卫员都换了5个了,都牺牲在我眼前。”

  “部队苦啊,真的太苦了。战士们缺吃少穿,衣服是破了补,补了破,草鞋坏了拿着草绑一绑就接着穿,就现在还有很多2团的战士们穿着露脚指头的的鞋呢。”

  “但是战士们也不在乎这个,之前是为了穷人老百姓打国民党,现在是为了全国老百姓打鬼子,战士们从来不怕死,不怕吃不好穿不好,就怕手里的家伙事不行啊。”

  “之前打国民党,咱们手里的家伙事就比不上,现在打鬼子,家伙事更是比不上。战士们拿着破枪甚至大刀长矛去跟鬼子拼命,好几个人都换不了鬼子一个。”

  “张队长,刚刚听过你的战绩,那是真的痛快啊。6个月时间里连战连捷,消灭日伪军一千多人,缴获无数,战士们吃的好穿的暖,手里的家伙事也硬。”

  “这样的战绩,咱老丁是办不到,真是愧对战士们的牺牲。”

  “张队长,这回共同出击井陉煤矿,你可得让我们补充2团沾点光啊。”

  张云听着丁团长发自肺腑的话语,脑海中顿时回想到了前世抗日纪念馆里那一排排的历史照片,其中一张最让张云印象深刻。

  那张照片上,一名年轻的战士衣衫褴褛、满是补丁,他身后背着十几枚简陋的手榴弹,半趴在阵地前。

  那是1943年的照片,为了打破鬼子的严密据点封锁,年轻的八路军战士必须利用手里唯一的重武器手榴弹(根据地自造的手榴弹,各个手榴弹大小都有些差异),舍身去炸掉炮楼。照片介绍说,之后这名战士就牺牲了,舍身炸掉了日伪军的一个小炮楼。

  而这样的炮楼,鬼子后续会建很多很多个,把根据地分割的七零八落。

  现在的八路军战士已经很苦了,但是明年会更苦,而1942-1943年最苦。

  见惯了后世的尔虞我诈,张云其实看穿了丁团长借酒局大打感情牌的“套路”,却真的一点生不起丁团长的气。

  丁大团长衣服上的补丁不比战士们的少,吃的饭也不比战士们好,他对自己的吃喝用住真的也没啥要求,只希望自己的战士们吃的饱穿的暖。

  当然,他更希望战士们能拿着好点的武器打鬼子,能少牺牲一些,活着看到胜利那一天,能活着回到家人身边。

  这也是这时候绝大多数八路军指战员的心声,却也是十分奢侈的想法。

  想到了这些,张云决定上这个“套”。既然有系统,那就不应该一毛不拔。虽然张云的缴获加成系统不是那种毁天灭地或者一天一个德械师的超级系统,但是只要他用心开发这个金手指的作用,独立支队便不会缺少粮食物资、武器弹药。

  当然,现在张云处于发展初期,也不能至自己的未来规划和发展于不顾,掏心掏肺的帮助所有的八路军战士。但是今天丁团长愿意对一个级别和资历比他低、岁数比他小的干部用心施展套路,张云也愿意帮一帮!

  想到这里,张云开始思考怎么帮助补充2团改善一下武器装备。

  因为前些日子套现了大批量武器装备来满足新兵需求,目前张云的缴获空间里枪支弹药剩余不多,主要是重机枪和步兵炮、山炮等。这些装备显然不适合现在的补充2团,但张云也不着急。

  此次突袭井陉煤矿,面对的鬼子数量不少,只要消灭鬼子、占领煤矿,张云必然会获得大量的缴获物资,后面的武器弹药不会少的。

  “长青,一会儿你安排一下,从战士们携带的弹药里,拨出一部分子弹手榴弹,交给补充2团。”

  “目前补充2团战士们子弹太少,总不能让战士们拿着烧火棍跟着咱们打鬼子。”

  刘长青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还是沉默点了点头。

  “张队长,我代2团的战士们谢谢你啦,”丁团长看到张云如此爽快,感激的说到。

  双方又客套一番。

  酒过三巡,丁伟团长大着舌头对着张云说道:“张队长,今天看到你独立支队的装备,老丁我也是大开眼界。既然有这么强的炮火,那咱干场大的!”

第72章 攻占煤矿or围点打援or抢夺设备,我都要

  补充2团的团部里,丁伟拉着张云来的地图前,指着地图的井陉县,说道:

  “井陉县驻扎有鬼子一个大队,是距离煤矿距离最近的鬼子。如果煤矿受袭,只需要20分钟时间就可以支援过来。”

  “你们的计划很不错,凭借你们的火力完全可以挡住甚至击溃鬼子援兵,同时迅速占领煤矿,解救矿工和战俘,破坏煤矿设备。”

  “不过,现在增加了我们补充2团的兵力,咱们可以把目标放得大一些,在进攻煤矿的同时,把主力放在伏击敌人援军上,吃掉来援的鬼子。”

  张云听罢,倒也没有反对。目前独立支队+补充2团一营的部队人数,已经超过了2300余人,而煤矿的日伪军仅有300余人,井陉县城的鬼子不过1100余人,且不可能全部出发救援。虽然有些伪军,却也不值一提。在不考虑石家庄敌人时,敌我双方人数对比1:2,火力对比1:4甚至更多,完全可以试一试。

  借着酒劲,张云对丁团长回应道:“丁团长魄力确实大,我张云佩服,我完全同意!但是你敢不敢胆子再大一点,动员群众帮我们把煤矿的部分小型设备弄走!”

  “如果你能安排人把小型设备送到我们驻地,一件设备我给你10箱手榴弹的报酬,并报销往返的粮食。我们的手榴弹你也看到过,威力不弱于巩式手榴弹,一箱30颗。”

  张云这么说可不是真的酒劲上头。目前他的云烟军工厂产量最大的就是手榴弹,每天可以稳定生产2000颗,且随时可以扩产到4000颗(需要发动周围群众)。

  因为独立支队以迫击炮和机枪火力为主要支撑,重点训练迫击炮炮手和机枪手,且战斗中手榴弹消耗也不多,目前军工厂已经积累了超过三万颗手榴弹。

  张云当然可以将手榴弹积累下来,以后在师部、旅部面前人前显圣,显摆一下,但是张云知道,虽然晋东南今年比较平静,但是晋察冀根据地9-11月会遭受一次鬼子的大扫荡。

  今年9月底,随着武汉会战日军逐步奠定胜局,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为实现大本营“南取广州、中攻武汉、北围五台”的作战计划,在华北集中了近五个师团共5万余人,以分进合击战术,对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实施多路围攻。

  虽然晋察冀根据地最终取得了此次反扫荡的胜利,但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现在华北地区的鬼子因为武汉战事未定,大都南移河南、徐州附近,且不敢轻动,确实是夺取煤矿设备的好机会。

  而张云对煤矿小型设备也确实有需求(部分设备可以改造为军工设备,另外也需要组织群众开采煤矿),还能为以后套现设备做些铺垫,更能趁机援助晋察冀根据地的八路军队伍,简直是一举多得。

  丁伟听张云说完,酒顿时清醒了一半。

  “煤矿里的设备可是成百上千,什么样的设备算小型设备?”

  “你们最多可以换多少手榴弹?”

  张云慢条斯理的说道:“小型发电机、变压器、粉碎机、传送机等等,只要是能拿得动的机械设备,我都要。你能送来多少设备,我就能给你多少手榴弹。如果是电线、灯具等,我也要,可以折算给你手榴弹”

  “为了防止敌人追击,你可以先把设备藏到附近山里,一个月内安排送到就可以。”

  “前来送设备的老百姓或者战士,我按人头每人发10斤小米,算报销路上的粮食。”

  丁伟心里默默一算,顿时惊讶道:“这可是数万颗甚至更多的手榴弹,你们独立支队怎么筹集到?”

  张云笑了笑:“我们有保密条例不能说,你能弄来设备,我就能给你手榴弹!”

  “好,一言为定!”丁大团长一口咬定,“你们什么时候突袭煤矿?”

  “明天晚上10点!”

  “我打算让独立支队1连带着两门大口径迫击炮、1门步兵炮进攻炮楼,2连进攻两个矿区,3连和炮连大部及民兵部队负责伏击打援,丁团长你可以带着补充2团1营配合打援部队。”

  “好”,丁伟被张云刚才的消息震撼到了,着急去安排动员搬运设备的事宜,草草结束了酒局。

  回去休息的路上,张云、刘长青和特务排的战士慢慢走着,欣赏着李家洼宁静祥和的夜色。

  “夜色真美,如果没有鬼子该多好,”刘长青没头没脑的突然说了句,接着又问道:“咱们的手榴弹够么?”

  张云嘿嘿一笑,知道他的副队长刘长青同意了他的做法。虽然独立支队是他一手带出来,缴获物资也大都是通过他的系统套现而来,但是系统的存在是隐蔽的。而作为独立支队的队长,未和副手商量就决定这么大的支出,毕竟有些不妥。

  作为独立支队的副队长,刘长青对张云刚才的大手笔支出也感到震撼和不知所措,但他刚才一直默默的听着,默默支持着张云的工作。

  “长青,等打完煤矿,咱们回去路上把正太铁路沿线的炮楼都拔了,也方便丁团长他们运送设备。”

  “相信我,等咱们军工厂得到这些设备,以后咱们独立支队,永远不会再缺武器弹药!”

  刘长青默默点头。

  这一夜,刘长青带着独立支队的战士们跟补充2团的战士搞起了联谊,并赠送了近万发子弹和数百枚手榴弹。补充2团1营的战士们人均配弹达到了40发,可以更有信心的迎接着明天的战斗。

  这一夜,张大队长因为不胜酒力,微醉休息在补充2团的接待室里,梦中幻想着自己手握五万大军,指挥着飞机坦克打击日寇的壮观场景。

  而还在这一夜,几十个学生和老师模样的人被关押在井陉煤矿的地窖里,恐惧着自己的未来命运,浑然不知明天晚上爆发的大战将会改变他们的命运。

第73章 夜袭煤矿,重型迫击炮展现了它的威力!

  1938年8月3日下午四点,已经休整完毕的独立支队、民兵部队、补充2团1营等2300余人,从李家洼出发,沿着山路向着井陉煤矿方向隐蔽前进。

  丁伟带着补充2团1营走在了队伍最前面,并沿途会合了已经在路边等待的民兵和百姓队伍。

  张云一路走一路看着丁大团长运筹帷幄、协调各方,既惊叹丁团长的指挥协调能力,又惊叹于晋察冀根据地军民的团结和配合。

  真不愧是被伟人称赞的模范敌后根据地!短短一年间,这里的人们已经集结在八路军的旗下,军民同心,抗击日寇。

  终于,在根据地军民的配合下,部队于晚上九点左右隐蔽接近了矿区,随后按照前期布置分兵前往各自的攻击点位。

  张云和补充2团一个姓田的副团长,带领1连、2连和两门120口径迫击炮、1门步兵炮进攻矿区及炮楼,其中田副团长主要负责协调后面运输队以及安排各方队伍等。

  丁大团长昨天所做工作的细致程度远超张云的想象。没等张云安排部队展开,田副团长就带着几个矿工模样的人走了过来,这些工人竟然都是组织在井陉煤矿里的地下同志。

  据这些地下同志介绍,目前煤矿的矿工们大都是几个月前被鬼子强行抓来的。

  自煤矿被鬼子占领以来,日伪军们便强抓百姓充当矿工,强迫大家拼尽全力挖矿采煤。矿工们每天贪早摸黑工作却缺吃少喝、毫无保障,很多矿工累的脱形甚至凄惨死去。惨痛的遭遇已经燃起了矿工们对鬼子的巨大仇恨,暗中抵抗时有发生,但因为缺少武器弹药和互相配合,几次暴动都失败了。为了保存力量,现在很多人都处于潜伏状态。

  地下同志们详细介绍了他们观察到的鬼子活动规律。每天这个时候,煤矿的日伪军都会回到他们新修建的2座巨大碉堡中休息,仅有40人左右的日伪军会在矿区四个边角的哨台上监视守卫,每个哨台都布置有歪把子轻机枪。

  在几人的细致描述下,张云等人完全摸清了矿区鬼子数量、武器配置、矿工关押地址、战俘关押地址等信息,鬼子的情报已对独立支队完全透明。

  果然有组织打仗就是方便,张云默默点头,幸好咱也是有组织的人。

  ……

  晚上10点,攻击准时开始。

  作为亮剑的迫击炮之神,张云钦点王承柱同志负责两门120毫米迫击炮的攻击工作。

  前期王承柱已经带着炮组训练了20多发炮弹,也算熟悉了这两门120毫米大口径迫击炮的性能。而张云通过系统调换的大口径迫击炮都是完整版的M1938式迫击炮,自带观瞄设备,更是让两门迫击炮的炮击精准性得到了很大保证。

  早在张云攻击命令下达前,王承柱已经带着炮组亲自调试好了迫击炮。待张云发出攻击命令后,旁边膀大腰圆的炮兵举起重达16.6公斤并配置延时引信的炮弹塞入了炮口,然后轻轻松手。

  没有亮眼的炮口风暴,没有尘土飞扬,仅有“咚”、“咚”两声沉闷的巨响。两个灰色的黑点迅速从炮口飞出,沿着抛物线向着鬼子的两座巨型碉堡飞去,空气中传来了炮弹下落时尖锐的呼啸声。

  鬼子的碉堡目标太过于庞大和明显,虽然120毫米迫击炮的精准度不高,但在观瞄设备的辅助下仍然正中目标。其中一枚炮弹正中鬼子巨型碉堡的前部,另一枚炮弹则击中了第二座碉堡的右后方部分。

  沉重的炮弹在重力作用下,直接穿过顶层的砖石屋顶,砸进了第三层的地板上,随后延时引信引爆了炮弹,两座碉堡内部都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轰”、“轰”,两声巨响过后,鬼子前后两座巨型碉堡都如狗啃般被炸开了十几米的大洞,甚至其中一个碉堡还爆出了血雾,估计是炮弹落到了人体附近。

  巨大的爆炸响彻矿区,惊醒了刚刚睡去的日伪军和矿工,整个煤矿都沸腾起来。

  爆炸声就是攻击命令!

  这时候炮连携带的那门步兵炮也开始了攻击,久经战阵的炮兵直接将炮口对准了前面巨型碉堡上方的大洞,一拉火绳,顿时3.8公斤的步兵炮炮弹就迅速飞向碉堡,在缺口内部的墙壁上炸开,碉堡了再次传来了惨叫声。

  负责进攻碉堡的1连近四百名战士,依托机枪、60毫米迫击炮、手榴弹等,迅速炸开了矿区的围墙,向着碉堡方向攻击前进,他们将尽快包围碉堡,解决里面的残敌。

  负责进攻两个矿区的2连则采取了不同的战术,连长老胡先安排狙击手、机枪手等,盯住了4角的鬼子哨台。待迫击炮开炮后,2连的神枪手、机枪手密集攻击,压制着鬼子哨台的鬼子机枪手,接着战士们直接用集束手榴弹将哨台炸碎,随后300多名战士冲进了矿区。

  “搜索前进、搜索前进!”

  “小心残敌、小心残敌!”

  各连排班长们带着队伍分散展开,一边提醒着士兵们,一边带队前进。几个地下的同志也跟着队伍,引导着部队向着矿工被关押的地窖前进。

  老胡两手各持着一支毛瑟自动手枪,带着2连1排的战士们来到地窖前,看着被铁链锁着大门,他眼中闪过愤怒,厉声道:“砸开!”

  旁边的战士迅速找到铁锤,梆梆两下砸开了铁锁,打开了地窖大门,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混合着汗味、血腥味和霉味的气味。

  旁边地下同志跟着战士们冲了进去,呼喊着:“同志们,工友们,咱们八路军的部队打进来了,咱们得救了、得救了!”

  随后,地窖里传来了欢呼声、感激声、哭泣声。

  ……

首节上一节29/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