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33节

  两天之后(2月19日中午),张云带着部队来到了祁县山区,顺利与386旅部队汇合。

  两万余人的独立支队,以各团为单位,立即按照张云部署,迅速前往各个要点布防,张云则是带着警卫营,赶到了旅部。

  “旅长!”张云高兴的上去,握住了大旅长的手。

  “张司令,你们来的好快!”大旅长哈哈笑着,拍了拍张云的肩膀,然后说道:“我前两天才收到你嫂子的信,说你给她们财经学院的老师发了很多布匹和其他物资,让老师们过了一个好年,所有老师都高兴的直夸赞你们军分区豪气呢!”

  “托你的福,我现在穿上了你嫂子做的新衣服了!”

  “旅长,我是你带出来的兵,你也是我的老大哥,您喊我张云就行。”张云真心的说道。

  大旅长有些感动的拍了拍张云,但是也坚持道:“你呀,军队自有纪律,该怎么叫就怎么叫。”

  “此次作战,我们386旅完全服从张司令的指挥!”

  说话间,大旅长拉着张云来到了旅部指挥室,里面已经挂好了地图,还建设了一个沙盘,构建了祁县、武乡、沁县等地地形,并重点标注了昌源河谷的位置。

  “张司令,目前我们386旅4个团,其中新一团在柏坡沟一带驻防,独立团在北庄沟一带驻防,772团在南岭附近驻防,21团在旅部附近驻防。”

  “按照之前与你们的沟通,他们已经也在相应位置构筑了防线和工事。”

  “根据情报员侦察,鬼子部队和劳工等已经逐步完成集结,很多火炮已经到位,估计很快就要发起攻势。”

  ……

  正在张云与大旅长对着沙盘协商防御方案时,外围山区柏坡沟附近的新一团阵地上,李云龙正在瞧着热闹,他盯着野战2团战士搬运着的“大铁柱子”,很是奇异的问道:“这又是什么武器?”

第323章 战前

  李大团长瞧见的,自然就是独立支队新列装的低准头版的火箭弹。

  目前,独立支队的火箭弹有三种规格,分别是108毫米、120毫米及200毫米。其中108毫米有效射程在5-8公里,误差在500米左右;120毫米火箭炮有效射程6-12公里,误差约1公里;至于200毫米火箭炮,射程在8-17公里,误差在2公里左右……

  没有成熟的端面燃烧控制技术,没有新型稳定的推进剂,现在的火箭弹就是这么随意。

  本来按照张云的想法,这款准头不行的火箭弹应该配发给游击队或者地方部队使用,将使用距离拉近到1公里以内,既可以降低误差影响,也能填补地方部队没有重炮的空白。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了抵御筱冢义男的攻势,这款武器成为了独立支队在白天时的重要火力支撑。

  目前独立支队动员的支前运输队,已经将兵工厂生产的一万余发火箭弹都带了过来。按照张云的部署要求,这些火箭弹分别配发给了各团,作为野战部队额外的前线支撑火力。

  于是各团按照之前紧急培训的火箭弹发射方式,直接将单发或者6连发导轨和火箭弹安装在阵地之后或者山上的各个隐蔽位置,并做了防水和伪装。至于各团的团属火炮,则是按照防炮工事的要求,努力寻找或者挖掘可以防炮的山洞、窑洞等,做好了远程炮战准备。

  独立支队的炮团目前已经成为了5000余人的大团,为3营10连编制。此次扩编,张云考虑到已经可能会分兵出击,因此要求每个营都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各营分为三连,分别配置了36门九四式山炮、24门重型迫击炮、8门苏制76毫米火炮或者8门美制105毫米火炮。

  另外,炮团还有一个直属火箭弹连,携带有20具12连发的火箭打发射筒(120毫米及200毫米规格各十具)。虽然这些火箭弹准头不行,但是可以开展超远距离的覆盖炮击,关键时候说不定有奇效。

  目前炮团将3个主力营,根据火力分布情况,一字排开分布在河谷周边,以便为各团防区部队提供足够火力支撑。

  至于防空部队,张云此次仅仅是调来了24门20、40毫米高炮以及80余挺德什卡重机枪。按照计划,防空部队将分成数个部门,分别放置在炮团周边及物资运输通道附近,以便必要时提供防空火力,掩护炮团防御或者撤离,或者为弹药运输的部队提供火力掩护,以保障前线弹药供给。

  不过,鬼子空军实力雄厚,防空部队不会是对手,张云也没打算完全依靠防空力量。为了防止鬼子的飞机轰炸或者攻击,张云已经命令所有部队加固工事,构建防炮洞和防空洞,同时每个野战团队都配发了部分大机枪作为防空使用。

  一时间,整个祁县山区里,各个要点上都是挖掘建设工事的战士,而民兵和支前群众们也不断的穿梭其中,为部队运输来了大量的弹药和供给。

  …………………………

  野战2团的阵地上,李大团长带着虎子,好奇的参观着2团构筑的掩体工事以及团属火炮群,还有新列装的火箭炮。

  “胡团长,我看你的用兵排布很有特点,各营、各连分别占据要点,构筑了环形防御工事,然后各个营连阵地间也以战壕连接,各阵地环环相扣,互相贯通,却又将兵力分散,防止敌人的猛烈炮击和轰炸。”

  “很有意思的排布方式,这是你自己琢磨的么?”

  老胡有些谦虚的笑道:“可不敢自吹,这种工事构建方法是我们司令和团长们共同研讨出来的。”

  “我们独立支队每周都有战术研讨会,大家会研讨中国各个地区的战事,研究各个战争中鬼子和我方的战术、部署及部队配置、工事等等,思考在各种条件下我们应该采取的战术和方式。”

  “目前我们构建的工事,就是曾经研讨出的,在失去防空后如何降低损失并增强防御能力的工事构建方式。”

  “按照当时研讨的方法,如果在白天时我们没有制空权却需要与敌人进行大规模阵地交战,那就不能注重反攻或者消灭敌人,而是以低伤亡防御为目标,坚守到黑夜再伺机反攻。小鬼子毕竟太穷,炸弹也不多,只要兵力不集中,那鬼子的飞机就炸不了多少人,我们要发挥机枪多子弹多的优势,以分散的防炮机枪火力点为核心构筑防御,降低鬼子飞机的作用,同时构筑交叉火力,使得各个阵地可以支持。”

  “别看我们这些营连的阵地分散在不同位置,但是不论鬼子从哪个方向攻过来,都会面临至少3个阵地的直射机枪火力攻击,还会面临各个阵地的曲射炮兵支援。”

  李大团长看着野战2团的阵地工事,顿时若有所思,有些领悟。

  他们新一团毕竟是穷儿乍富,还不适应子弹炮弹充裕条件下的防御战法,防御布阵更喜欢能够发挥火力的线型阵地。之前部队火力不足,机枪太少,必须让步枪手们以线型防御同时参与攻击,才能击溃鬼子的进攻。但是一挺重机枪的火力输出赶得上50名步兵,机枪和子弹多了以后,阵型就可以转变为以机枪火力为核心的作战方式,步枪手的作用就是出击、防御和控制安全区,攻击反而成为次要的。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老胡的这套打法,其实仅适合失去制空权,且鬼子必然会派来飞机的场所。如果是小规模营团级战斗,鬼子飞机压根不会来,那线型防御仍然是火力最密集也是最得力的方式。

  正在思考着,李大团长跟着老胡走到了阵地最后方,看到了2团的火炮阵地。只见2团借助这里众多的崖壁之间的空隙,直接在上方搭建了数层原木护顶,并在上方覆盖了大量的沙袋和土,形成了稳固的防炮防空工事,然后将8门九四式山炮、12门120毫米迫击炮放置在其中。

  至于团属的82毫米迫击炮、步兵炮和60毫米迫击炮,则是放置到了各个环形工事的战壕里,作为伴随炮兵的火炮使用。

  另外,就是造型奇异的单发和6连发火箭炮。

  “没有炮管,也能开炮?”李大团长嘀咕着:“这不就是串天猴么!”

第324章 初战-火力急袭!

  虽然张云希望鬼子别太着急进攻,让新到的独立支队战士们有更多时间可以构建工事,但显然鬼子并不总会如他所愿。

  鬼子在集结部队和物资时,也在持续的派出侦察人员和侦察机对前方山区进行侦查,发现了山区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八路军部队,构筑了越来越多的工事。筱冢义男研判之下,怀疑独立支队或者其他八路军已经入场支援,决定尽快开展对昌源河谷的进攻,占据河谷重要节点。

  鬼子先行派去了小股先遣部队进入到了山区,准备提前抢占部分要点,但是被祁县、武乡、沁县地区游击部队阻击和骚扰,难以立足脚跟。财大气粗的张云为这些游击队补充了近百挺捷克式和歪把子机枪,还有足量的子弹,在这些携带着机枪又熟悉地形的游击小部队攻击下,鬼子先遣部队未能过于深入山区。

  于是,两天后,也就是1940年2月21日早晨,鬼子37师团及6个团的伪军近三万余人,沿着河谷向群山进发。

  20余辆装甲车、4辆轻型坦克(河谷地形过不了中型坦克),600余骑兵充当先锋,走在了最前面;227步兵联队及部分伪军紧随其后,野炮兵第37联队、工兵第37联队、辎重兵第37联队后续跟上。另有225步兵联队及2个团的伪军在山谷北侧山区行军,226步兵联队及2个团伪军在山区南侧山区行军。

  3路大军齐发,直接向河谷及周边山区扑去。

  按照攻击方案,他们将迅速击溃前方八路军游击部队及阻击的正规部队,并占据各个险峻地形。待打通山区道路后,108师团及其他部队则负责向前占领沁县地区,并伺机向根据地深处扫荡。

  而天空中,甚至有2架轻型轰炸机持续的在天空巡视,为地面部队提供侦察;而后方太原机场里,第一军飞行战队也已经做好了攻击准备。

  ……………………

  得益于张云在平原山区地界设置的观察哨,鬼子的动向很快就被传递到联合指挥部(386旅旅部)。

【厌世小说中转站一九四八三二四零九二】

  宽敞明亮的指挥部里,张云、大旅长、周参谋长、刘长青等人看着参谋在山盘上标注的敌人信息,脸色都有些凝重。

  筱冢义男果然是一个果敢且谨慎的将领,他在察觉到了前方八路军部队不好惹之后,一出手就是3万人的集群攻击,并且是飞机坦克大炮大军齐上。

  要知道,去年4月份鬼子发动九路围攻时,每一路日伪军其实不过3000-5000人,就可以轻松在根据地内横行,虽然最后被八路军截断了后勤而不得不撤走,但也看出了鬼子的强势。

  而如今,筱冢义男竟然会直接安排3万人集群进攻,可见其用兵谨慎。

  周参谋长看着敌人的动向,对着张云说道:“张司令,昨天咱们在进行攻防演练时,你说敌人进攻时必然也是后方兵力集结之时,可以对敌人发动一次火力急袭。”

  “如今敌人37师团前锋部队已经沿着河谷及周边山区攻了过来,是不是让我们看看你的火力急袭是什么样子?”

  张云听后周参谋长的话,顿时微微一笑。

  鬼子的动作太慢,给了独立支队两天的准备时间。如今,独立支队各团已经在距离平原15公里-40公里的很多防御要点位置构建了比较稳固的阵地,也构建了不少可以防轰炸和炮击的预设炮位。如今这些炮位已经投入使用,可以保障独立支队白天时拥有足够的火力掩护。

  不过,考虑到鬼子拥有不少远程重炮,可以从平原地区向山里进行压制炮击,张云把阻击阵地和炮位都设置在距离山区平原交界15公里以后的位置,目前这些炮位的火炮还都够不到敌人。而且在鬼子飞机威胁之下,炮团的山炮和重型迫击炮部队白天时也无法前出,对敌人发动突袭。

  不过,这种情况下,提前布置并隐藏在距离平原地区仅有5-10公里的火箭炮阵地就可以发挥作用,而周参谋长所说的火力急袭,自然是张云打算开展的火箭炮覆盖炮击。

  按照张云的谋划,昨天晚上独立支队野战部队趁着夜色,在距离山区6公里处设置了大量108毫米火箭炮发射阵地,在距离山区8公里处设置了120毫米火箭炮发射阵地。近3000枚火箭弹已经对准了敌人平原地区的河谷口附近阵地。

  根据侦察,那里正是鬼子部队的集结地,如今鬼子前锋部队已经开拔,但是河谷狭窄,大量鬼子伪军如今正在集结在那里,作为后续部队准备投入战斗。

  战机转瞬即逝,这么好的机会必须抓住。张云没有犹豫,立即部署道:“命令前方火箭炮部队,立即开始火力急袭,随即人员立即摧毁装备并撤离,防止敌人空袭和攻击!”

  随着张云一声令下,通讯兵立即拿起电话,向着前方各团发出了命令。

  随后,前方阵地上突然升起了数颗红色信号弹。

  随即,山区山石上、草丛里、树木下,突然升腾起了无数的烟柱。近3000发早已经设置好角度和位置的火箭弹,几乎在15秒钟内就全部呼啸着飞出了导轨或者发射筒,然后以恐怖的轰鸣声飞向了几公里之外。

  一时间,所有前线的火箭发射部队都已经暴露在鬼子飞机眼前,但是突然暴露的阵地太多,加上突然升腾的浓烟掩盖了地面,让鬼子飞行员也有些懵圈,无法有效的发起攻击。

  而完成火箭发射的战士们则是有条不紊摧毁了不方便携带的部分发射装置,然后迅速隐蔽在山石间和林子里向后方撤退而去。

  ……………………

  3000发火箭弹密集发射,是极为壮观的景象。

  3000条尾焰横贯空中,3000条长长的烟柱如同乌云般似乎要将天空整个遮挡下来。

  哪怕是在联合指挥部的屋顶上,旅长、周参谋长等人上都能看到前方山区上空升腾出的无数烟柱和尾焰。

  他们这两天没少听刘长青和炮团团长王大川两人提起这款新武器,知道这是一款射速快、威力大、准头低、很难精准攻击的新型武器,但是发射后就可以撤离,不用担心鬼子飞机的轰炸。

  他们想象到了这种武器的威力,但是他们没想到,当3000发火箭弹同时发射时,会是如此的壮观。

  而火箭弹落地爆炸时的景象,更为壮观。

  火箭弹射程不算远,精度也不高,但是因为有推进剂的推力,自然装药可以更多一些。108毫米火箭弹战斗部装药为14KG,120毫米火箭弹战斗部装药为20KG,已经远远超过了150毫米榴弹炮弹的威力,威力和杀伤范围自然极大。

  于是,随着无数火箭弹砸下来,河谷前附近的37师团部队集结阵地上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

第325章 我们的对手真的是中国部队么?

  在距离平原地形2公里左右的一处隐蔽观察哨里,独立支队野战部队的1个班正在保护着两个摄像师。

  这两个摄像师,是后勤部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专门负责日常拍摄一些部队和民生影像,以提供给总部和老家宣传使用(也会拍摄一些鬼子三光作战的景象,以引导全民抗日)。

  此次,按照军分区要求,这两位摄像师被部队保护着过来,专门拍摄此次的火力急袭。这些影像除了可以用来宣传外,最重要的是方便兵工厂专家综合了解武器性能,以便继续改进。

  两位摄像师,使用着张云提供的国际先进的摄像设备(调换升级的),一边目瞪口呆的看着前方,一边认真摄录着两公里外的壮观景象。旁边,同样是目瞪口呆的战士们。

  只见天空之中,数以千计的硕大火箭弹如雨点般落下,狠狠的砸落在前方河谷空地上,然后爆发出了巨大的火焰,无数的弹片飞舞了出去,横扫了周边的一切。

  因为火箭弹巨大的误差,不少火箭弹落到了山区里,还有一些更是落到了几公里外的空地上,并未发挥什么作用。但是精度不足数量凑,至少2/3的火箭弹还是覆盖到了山区河谷前方两三公里的区域,将那里炸成了一片方圆近10平方公里的火海。

  3000发火箭弹,已经是云烟厂近一个月的产量。而这些火箭弹的成本,则是超过了1万发105毫米炮弹或者4万发75毫米山炮炮弹。

  可以说,张云刚才打出了数百公斤的黄金,打出了至少30万银元,简直是比烧钱还要迅速。

  但是,贵则贵已,威力真的很大,这一轮齐射,相当于200个150毫米榴弹营(1600门火炮)进行两次快速炮击。

  而如今,这3000发火箭弹短短10多秒内就同时砸到了阵地上,砸到了正在集结准备进发的37师团辎重联队、炮兵联队、工兵联队上,也殃及了正在附近准备提供火力支撑的108师团炮兵部队及华北方面军重炮联队。

  几乎一瞬间,爆炸声震耳欲聋,整个群山中都响彻着巨大的声响,激荡着巨大的回声。

  前方阵地上爆炸和燃烧产生的硝烟,直接扑向云霄,大片的黑烟十多公里外都清晰可见……

  新一团阵地上,李云龙趴在山上,倾听着远处的爆炸声,观察着远处直冲云霄的黑烟,嘿嘿的乐了起来。

  这一刻,哪怕是独立支队的各个团长们,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就是我们的新武器么!

  ……………………

  发生了什么?

  河谷周边的土路上,坐在装甲车上的37师团师团长平田健吉看着天空中的烟柱,听着后方的持续爆炸声,不解的回头看去。

  但是河道弯曲,山体已经挡住了视线,他还看不到后方的硝烟。

  但一股不安已经笼罩在心头。

  “去问问后面的辎重联队和炮兵联队,后面发生了什么?”平田健吉对着旁边的参谋部署道。

  “嗨!”参谋立即应是,然后安排通讯兵立即通过野战电话和电台联系后面的部队。

首节上一节133/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