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 第93节

“经此一站,板垣那个老鬼子要想再次集结部队出来,没个十天二十天的是做不到了。哈哈哈哈!”

张自忠将大刀扛在肩膀上,看着满地的鬼子尸体,不禁仰天大笑起来。

这次战斗,日军伤亡多少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损失了大量的武器和辎重,想要出发威胁长江航道,必须要重新准备很久才行了。

徐坤同样大笑,他大笑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出来一趟赚了二百多万的军功,而是成功阻止了张自忠的悲剧。

将鬼子赶走,又将牺牲的战士们埋葬之后,张自忠并没有离开这里。

他依旧忠实地执行着命令,率领三十三集团军最后的几千士兵重新构筑阵地,依旧选择钉在江边阵地。

第144章 李宗仁赶到

而徐坤既然来了,索性便与他一起防守这里。

两人也没等太久,两日后,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亲自率领部队赶到这里,与两人的部队汇合。

当李宗仁看到近十万的三十三集团军经此一战之后仅剩数千人,依旧保住了阵地的时候,这位名将也不禁动容。

“张将军,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和你的部队,为全局付出太多,此时就连委员长也是大受震撼。这次你一定会得到嘉奖的。”,李宗仁握着张自忠的手,颇为感慨地说道。

张自忠却是摇了摇头;‘此战我三十三集团军能够完成任务,都是将士们用命拼来的。”,张自忠悲伤地看了一眼密密麻麻的小土丘,那里面躺着的,是与他同生共死的战友们。

他叹了口气,语气落寞地道:“我张自忠并没有什么功劳。如果委员长要嘉奖,就请委员长多给些抚恤金吧。”

李宗仁一愣,随即郑重地点了点头:‘此事我会尽力帮你劝说委员长的。’

随后,李宗仁看到了不远处一群打扮怪异的军队。

他们都头戴土黄色头盔,身穿土黄色作训服,甚至还奢侈地配发了防弹衣和军靴。

“这些军队是?”,李宗仁一脸好奇地询问道。

“哦,这是徐坤兄弟的918团,要不是他们最后时刻赶到江边支援我们的话,我们三十三集团军不但不能完成任务,甚至都要全军覆没了。”,张自忠感慨地说道。

“徐坤?是委员长非常欣赏的那个徐坤?”,李宗仁彻底惊讶了。

作为重庆蓝方政府的绝对高层,堂堂陆军上将,李宗仁自然听说过这位的大名。

自从徐坤间接指挥了桂南会战之后,委员长便经常将徐坤这个名字挂在嘴边。

出于好奇,李宗仁也了解过这个八路军团长的事情。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真是吓一跳啊。

这位的战绩,就是放在经常打大型会战的国军这边,也是相当耀眼的。

同样作为一名军人,李宗仁对他是十分佩服的。

并且,李宗仁作为这次枣宜会战的指挥官,那场会议他可是参加了。

他很清楚,枣宜会战前期的优势,可是全靠这位大神的预测的。

不然,即使以他和老搭档白崇禧的眼光,也没看出来鬼子一开始是佯攻的。

于是,李宗仁大步走过去,高声道:‘请问,哪位是徐坤将军?’

虽然徐坤只是个团长,但他下意识的却是用上了“将军”两个字来称呼徐坤。

正在与自家狼嘴山那边通讯的徐坤一愣,就看到一大群军官正朝他这边走来。

这群军官级别可是不低,领章上都挂着清一水的将官标志。

为首一人,更是挂着三个金三角,赫然是一位陆军上将。

徐坤愕然地站起身来:‘我就是?几位长官是?’

为首的陆军上将正是李宗仁,他快走两步,在徐坤敬礼之前,直接拉住了徐坤的手:“哈哈,真是久闻大名啊!徐坤老弟,我是李宗仁!幸会幸会啊!”

徐坤一愣,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陆军上将。

李宗仁个子不高,相貌很是粗犷,但那双眼神却是格外有神,真不愧是战功赫赫的民族英雄,这气质,还是很刚猛的。

“原来是李长官,台儿庄一战,你可是打出了咱们种花军人的威风啊!”

为了防止人家询问自己久仰人家什么,徐坤这次直接一步到位,说出了他的功绩。

“在徐坤老弟面前,我那点功绩不值一提,这次张将军也和我说了,他们能够坚持到我的部队赶到,你们可是立了大功啊,委员长肯定会嘉奖你的。”,李宗仁说道。

徐坤客气两句,没想到李宗仁却是问了徐坤这样一个问题:“我听说,常委员长想要招揽兄弟,还给了你一个集团军副司令的职位?”

徐坤一愣,这事儿也不是什么秘密,他便大方地点了点头。

李宗仁摇头叹息,做出一副替徐坤十分不公平的表情道:“这个老常啊,这不是恶心人吗?我徐坤老弟杀敌无数,战功赫赫!就给一个副职就打发了?真是太小家子气了!”

徐坤还能说啥,只是憨憨地笑了笑。

果然,李宗仁很快就说道:“要不这样吧,徐坤老弟,我这边有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的空缺,这个集团军足足十万人马,那可是我的嫡系部队!另外,你带你的人过来之后,我再拨给你二百门大炮,你的918团和这十万部队,我全权交由你来指挥怎么样?”

听到李宗仁这样说,就算是徐坤都为之动容了。

如果说常凯申的集团军副司令是一张空头支票,只给一个中将的虚衔的话。

那么李宗仁这就是实打实地给了他十万兵马指挥,并且还不剥夺他手上现有的兵力,可谓是相当有诚意了。

只不过,李宗仁的这个行为,就相当于公然挖常凯申的墙角了。

徐坤心中腹诽,果然像历史课本上写的那样,此刻两人的矛盾已经很深了。

说起来,两人之前可是好基友的。

只不过,常凯申与李宗仁的革命友谊,那是塑料的不能再塑料了。

李宗仁曾是桂系首领,还担任过国民政府的副首领,可这仅仅只是表面风光,背地里却危机四伏。

两个人的争斗,从两人相识之后就开始了。

在两人刚认识的时候,常凯申为了拉拢和麻痹这个桂系首领,主动找到了李宗仁结拜为兄弟,可任谁也没有想到,两人最终能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两人恩怨早就有了,在种花的军阀混战时期,两人有过合作,但更多的时候,是为了争霸而争夺地盘。

中原大战时期,李宗仁更是联合阎锡山他们一起与老常干架。

只可惜,老常还是有点手段的,经过一番大战,军阀们都被打败,军阀们都不是常凯申的对手。

中原大战结束的时候,老常也从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可是,李宗仁这些军阀依旧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只是名义上服从常凯申罢了,背地里几伙人依旧在互掐,只是不那么明显了。

第145章 李宗仁的招揽

这样的争斗,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时期。

当时虽然一致对外,但常凯申可是想尽了办法削弱这些地方军阀部队的实力。

但总的来说,因为有外敌的缘故,双方还算克制。

而两人争斗的最激烈,也是最出名的,就是解放战争后期。

在这期间,老常与李宗仁已经是水火不容,甚至常凯申有三次都想要直接暗杀掉李宗仁。

只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常凯申的计划都取消或是失败了。

但常凯申已经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用他的话说就是:红方只想要他的命,而桂系却是既想要他的命,有想要他的钱。

从这句话之中就能看到,两人是有多大仇了。

所以,不管正面战场打得再烂,都无法阻止老常要搞掉李宗仁的决心。

在内战期间,国党快要大势已去的时候。

在最后关头,老常都不忘给李宗仁下个套。

有一天,常凯申突然来到了李宗仁的府邸,与李宗仁促膝谈心。

常凯申那可是老戏骨了,演起来那可是非常专业的,

在见到李宗仁后,常凯申就叹气道:“党国危矣,看来我该退休了,得由你来顶起这个局面才行。”

李宗仁一听,便赶忙推脱,表示既然你老常都顶不住,我要是上去就更顶不住了。

两人便来回地推诿了一番,最后常凯申不耐烦了,直接说道:现在你是副总统,按照宪法程序,我不干了,就应该由你来继任。

照当时常凯申的语气,李宗仁是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

于是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在1949年1月21日下午,常凯申就宣布下野,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南京国府也就此进入了“李代总统时期”。

只不过,常凯申是什么人?那可是政治老油条。

常凯申“三请三辞”的一波操作,稳稳地拿捏了李宗仁,让他这个代总统一直就是个傀儡而已。

经过三个月的拉扯,时间到了1948年4月29日,经过第四次选举,李宗仁最终以1438票力压孙科的1295票成为了副总统。

顺便一提,这个孙科的父亲就是国父孙文先生。

当选后的李宗仁非常高兴,曾问过常凯申,参加就职典礼的时候穿什么服装好,常凯申说,穿军装比较好。

可是到了第二天,常凯申却穿了一身长袍马褂出场,李宗仁在一旁穿着军装。

两人在台上的时候,李宗仁仿佛就是常凯申的副官,常凯申不经意间,又摆了李宗仁一道。

李宗仁一路争斗,始终没能拿到权力,还差点被常凯申干掉。

目前虽然还没到那一步,但两人之间早就已经不和了。

所以,李宗仁跳过常凯申单独招揽徐坤,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

徐坤对这段历史可是十分清楚的,无论是常凯申还是李宗仁,都是一条漏水的船,他要是真上去才有鬼呢。

但是,徐坤可不会傻乎乎地公然拒绝这位大佬的好意。

他又拿出了自己的砍价绝活含糊不清。

李宗仁不愧是混了几十年的老油子了,没有二话,上来就咔咔送了徐坤不少财物。

徐坤是不会和他客气的,人家那么有钱,既然愿意给自己部队加个餐,那徐坤必须得笑纳啊。

见徐坤很痛快地收了钱,并且还多次询问自己拨给他的十万部队的事情,李宗仁以为有戏,心中开心不已。

他可是知道,常凯申想要得到徐坤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常凯申一直没有成功,自己却是与这位猛将一见如故,李宗仁心中的优越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你常凯申得不到的男人,我李宗仁一出手就几乎搞定了,看吧,我还是比你强的!

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李宗仁对徐坤的好感度不断攀升,就差拉着他拜把子了。

李宗仁连连表示,等这场会战结束之后,两人一定要一醉方休才行。

徐坤可没耐心继续等下去了,原因很简单,狼嘴山那边,已经开战了!

没错,此刻的狼嘴山,已经被鬼子的六万大军团团包围,徐坤刚刚收到消息,那边已经交上了火。

虽然在离开之前,徐坤已经做好了周密的部署,但他的心中还是放心不下。

既然张自忠已经救下,徐坤想要尽快赶回去。

但回去路途遥远,如果靠两条腿的话,最快也要小一个月的时间。

徐坤有理由相信,等他们慢吞吞走回去的时候,狼嘴山的战斗早就已经结束了。

首节上一节93/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