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远征军开始 第89节

白象,加尔各答。

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顿站在他富丽堂皇的总督府欢迎史迪威的到来,史迪威对此仅仅是皱了皱眉头后,直白且不悦的问道:“阁下,如今战事吃紧,不知您让我来此有何...”

史迪威话还没说完,蒙巴顿便一把将史迪威拉入怀中,并且面带笑意的拍了拍史迪威的后背。

此时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新闻记者纷纷按动快门,将这一幕记录下来,并在随后的报纸上写着大大的标题---两位统帅的热烈拥抱,是否预示着脚盆鸡的最终灭亡。

一脸懵的史迪威就如同木偶一般,配合着蒙巴顿在新闻记者面前侃侃而谈。

一个小时过后,蒙巴顿仍旧面带微笑的拉着史迪威进入到密室之中,随着蒙巴顿倒了一瓶白兰地之后,一脸担忧地说道:“将军,请原谅我的这次鲁莽行为,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史迪威看着蒙巴顿递过来的酒杯,快速的接住后,直接一饮而尽。

蒙巴顿对此继续说道:“将军,这酒要慢慢喝,才能喝出它的价值以及味道。”

史迪威看着这个B王,紧锁眉头略带气愤地语气说道:“阁下,如果您是为了这些与战事毫不沾边的事情找我,那么我想我可以离开此地了。”

蒙巴顿见史迪威有些生气,便微笑着摇了摇头:“将军,当然。我请你过来就是为了商量如何赶走侵略者。”

史迪威眯着眼睛,打量着蒙巴顿。

蒙巴顿见此立刻示意史迪威坐下,然后慢慢地解释道:“英帕尔的战局已经无可挽回,为了白象,我希望你们立即停止‘驼峰’航线运输。

将第十、第十四航空队全部投入斯利姆将军重新构筑的防线之中。”

史迪威一听有些吃惊地向前端坐了身子,然后紧锁眉头一言不发起来。

蒙巴顿见此,继续说道:“将军,白象之地事关整个东南亚局势,它的沦陷甚至会直接影响整个亚洲战场,我希望您能好好接受我的建议。”

“当然不行,阁下。”史迪威思考了一会后断然拒绝。

他深知暂停了“驼峰“航线运输,将会彻底激怒远在山城的花生米。

如果在把支援花生米的空军联队抽调出来,势必让那颗花生米以及华夏远征军高层再次感受到来自盟友的背刺,那样将会将他们彻底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届时他再想指挥远征军作战,将会彻底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蒙巴顿一听,原本一副绅士模样的态度直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

一副傲慢地模样开口说道:“我希望你能重新考虑我的建议,将军。如若不然我只能请示伦敦方面,让您的总统阁下下达这个命令。”

史迪威拿起自己的烟斗,抽了起来,一副不紧不慢地模样回答:“阁下,我最多调动第十航空队支援你们。至于剩下的,我想,我们还是谈点别的事,好吗?”

对此蒙巴顿脸上出现一丝怒气,有些不死心的说道:“将军,难道约翰牛对于你们鹰酱来说还不如那颗花生米重要吗?

保卫白象,即是稳定亚洲战局。

待到我们从欧洲战事脱身之后,重新夺回脚盆鸡侵略的土地,不是易如反掌吗?”

第143章 八莫等你

此时,山城虞公馆内,一面相严肃的老者正端坐在椅子上,抬着二郎腿,审视着眼前身穿军服、弓腰的唐基。

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内心深处的秘密。

唐基一身戎装,紧绷着脸,神情凝重。

他站在老者面前,虽然身体微微弯曲,但那双坚定的眼神却直视着老者,丝毫不显露出一丝畏惧。

老者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道:“唐基,你跟着我有几年了?”

唐基深吸一口气,缓缓抬头看着老者说道:“虞公,三十六年零七个月。”

yufu22听后脸色微微一变,神情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深深地看了唐基一眼,然后叹了口气,道:“三十六年了,不短了。

啸卿是你看着长大的,也可以算是你半个儿子了!”

唐基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听着就罢。

他生于满清末期,脑子里还是那副君君臣臣的思想。尽管虞父说得天花乱坠,但要是他唐基真敢认这个儿子,估计自己的生涯恐怕是走到头了。

“可是你啊!”说着虞父叹了一口气后,便伸手指了指唐基后,上下摆动着。

猴精的唐基自然知道虞父指的就是虞师被编入新八军的事情。

于是连忙点头,一脸歉意的说道:“虞公,都是属下的错,没能保住虞师。”

说完唐基便从腰间取出自己的配枪,双手递给虞父。

虞父见此,直接拿起唐基的配枪,左右看了起来,没一会虞父便将枪对准唐基,唐基浑身一个寒颤后,虞父直接将枪仍在了唐基脚边。

并且说道:“那个死光头给我来了个明升暗降,让我远离的部队,虞师就是我虞家最后的保障。既然黄还没打算将手伸进虞师,你知道该怎么办的。”

唐基看着地上的手枪,缓缓抬头看向虞父,“虞公,有我在,虞师它无论换几个名字,他还虞。可是小主人那...”

虞父握了握拳,发出一阵咔嚓声后,“有什么情况直接向我汇报。”

咚咚。

就在黄和廖建楚商量之际,龙文章走了进来。

“均座,廖师长,这是山城那边送给你的密电。”说着,龙文章将一封未拆封的信件双手递给黄。

黄接过,只见上面写着瑜鹏亲启四个大字。

黄看了一眼廖建楚后,果断拆开了信封看了起来。

【学弟,见字如面。近日鹰酱,约翰牛大使多日会见校长,时有暴怒!恐缅国之事多有变故,时机未到,切莫强行出头。

还有你部新六十七师问题多多,切勿重用。待到学长梳理关系后,再由你自行选择。】

黄看完后,从口袋掏出打火机,咔一声后,便将信件焚毁殆尽。

一旁的廖建楚看着黄手持着燃烧的信件,紧锁着眉头思索起来。

毕竟在山城那个地方能叫黄学弟,且又能得到关乎功德林招生办主任信息的人,似乎也就只有戴春风了。

于是廖建楚对着黄提醒道:“小学弟,军统的人还是别过多靠近,小心惹火上身。”

黄听后,无奈地笑了笑,“建楚兄,这叫朝中有人好办事。而且缅国聚集着势力颇多,要是没个耳朵,恐怕是寸步难行。”

廖建楚听到这里,沉默了不久。

他知道黄所说的是正确的,可是他还是十分嫌弃军统的行事风格,于是乎说道:“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黄看着地图说道:“建楚兄,你先回去准备。我想离校长下发出征的命令,也不远了。”

廖建楚看着黄这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也猜到了什么。

于是拱了拱手,留下一句:“我在八莫等你。”

黄笑着看向廖建楚,“建楚兄,谁先打到八莫还说不定呢?滇西会战放跑了五十六师团,这个十八师团,就是案板上的肉,我可不想错过。”

在密支那的广袤丛林之中,藏着一支令全体国人都恨得十足的鬼子精锐师团。

此时鬼子师团指挥部,师团长田中新一俯在一架炮兵观测镜上观察敌情。

一连三天,观测镜中的远征军阵地异乎寻常地安静,丝毫没有进攻密支那的迹象。这一反常现象让这位雄心勃勃的师团长心头笼罩着一层不安的气氛。

参谋长国分新七郎站在田中新一的身侧,紧皱的眉头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师团长,明面上的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隐藏在背后的敌人。”

田中新一听到这话,放下手中的观测镜。他因为此事已经接连几天无法好好休息,眼中满是血丝。

只见他打了个哈欠后,开口问道:“你是在担心滇西的华夏军队吗?”

国分新七郎点了点头,如今缅国派遣军中的主力部队大部分都被牟田口廉也调动去攻打白象,随着牟田口廉也越打越远,也就意味着大部队离他们越来越远。

一旦远征军以雷霆之势夹击他们十八师团,就会像是远水无法救近火一样无奈。

“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国分新七郎看向地图,头头是道的说道:“将军,要么让牟田口将军暂停西征,重新构筑防线。要么我们以密支那为诱饵,布局四周,藏于丛林之中,一口一口吃掉敌军。”

田中新一听后,死死的盯着那幅绘制密支那周边的军事地图。

对鬼子而言只要密支那还在,便可以控制了缅北掸邦一带广大地域,进而迫使鹰酱航线北移,开辟极端危险的驼峰航线。

良久之后,田中新一叹了一口气,像个泄气的皮球那般,弓着腰说道:“国分君,密支那的重要性不用我跟你重复了,放弃此地非你我可以做下决定的。”

“可将军,如果不放弃此地,一旦滇西的华夏军队翻越深山,切断我军后路,届时,届时...”国分新七郎说到这,停了下来。

他深知一旦局势到了那种地步,他们十八师团估计也就走到了头了。

田中新一看着国分新七郎的模样,自然知道他接下来要说的事情,于是伸手说道:“国分君,此事无需商议,为陛下玉碎是我们的职责,当以不变应万变。”

第144章 瑞丽江

南坎。

鬼子四十九师团师团长竹原三郎站在众多大队长面前,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道:“诸君,根据情报,敌新八军昨日已突然换防至瑞丽。

本多将军下令要求我们死守南坎,诸君有何高见?”

竹原三郎的话语刚落,整个会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人们默默地听着,表情严肃而凝重。

过了一会儿,竹原三郎见无人回应自己,他顿时愤怒地拍了一下桌面,大声喝道:“说话!我让你们来是想一起商讨对策的,不是让你们在这里比沉得住气!”

竹原三郎的怒吼让在场的鬼子大队长们浑身一震。

然而,除了常规的防御手段,他们仍然无法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毕竟,从五十六师团溃败的士兵口中,他们得知即将面对的是一支半机械化的正规部队,其火力远远超出了他们这些不满编的乙种师团所能承受的极限。

突然,会议室的门被急促地敲响。得到许可后,门口的通讯兵气喘吁吁地报告:“将军,前沿侦察分队报告,江对岸的工兵正在瑞丽江上架设浮桥。”

通讯兵的话音刚落,整个会场的氛围瞬间紧绷起来。

与之前的沉默不同,这次听到新八军拥有坦克的消息后,部分人的慌张情绪开始蔓延。

他们并不是没有坦克,但当听到敌人也拥有坦克时,这不禁让他们想起了那个无法忘却的梦魇诺门坎。

在短短一个星期内,数百辆毛熊坦克组成了一条长达十公里宽的钢铁洪流,直接冲向了他们的阵地,近五万鬼子在疯狂的自杀式冲锋下倒在那片一望无际、荒凉无比的大戈壁上。

数分钟后,竹原三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竹原三郎看向通讯兵,命令的说道:“命令前沿联队立即开炮阻止敌军搭建浮桥。”

通讯兵一听,从腰间取出另一份电文递给竹原三郎,并且说道:“将军,前线的小田联队长试过了,可换回来的是炮兵阵地暴露。

对岸数十门不下105口径的榴弹炮对我们炮兵阵地覆盖打击,损失惨重。”

话音刚落,竹原三郎的手微微颤抖着。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继续说道:“立刻联系航空队,要求他们空袭,给我炸掉那些该死的浮桥。”

瑞丽江上

新八军的工兵营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接到了黄下达的死命令,要求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架设可通行坦克的浮桥。

工兵营营长站在江边,他的目光坚定而果敢望向对岸。

只见他大声地呼喊着:“弟兄们!后面的弟兄们正等着我们呢!早日通桥,一起过江打鬼子!”

首节上一节89/9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