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95节

幸福感是对比出来的,这一比较,李云龙简直爽歪歪了。

陈浩笑着问:“那你就没发现,这样的配置有哪里不对吗?”

“哪里不对……”李云龙沉吟道:“感觉捷克式轻机枪不香了,都比不上ak四七。

还有就是重机枪差点意思,主要是数目量少,都赶不上ak四七的火力压制。

可问题是ak四七的子弹威力差点,又没有重机枪那个压制力强。”

这是没上过军校的人吗?

还是说李云龙天生就有打仗的天赋,无师自通。

陈浩不得不承认,李云龙对战争的敏锐性实在太强了。

他刚才所指出的问题,是特务团的突击队,在包抄伏击了山本突击队,未能尽全功的战后总结。

Ak四七的火力是够猛的,但没有重机枪的压制力。

两者使用的子弹口径,装药量,都有很大区别。

效果自然也各不相同。

山本一木就像壁虎一样,玩了一招断尾求生,留下了一部分人员阻挡,带着剩下的人逃走了。

如果当时有多挺重机枪的话,就能采用超越射击法,火力压制射杀敌人。

配合迫击炮的压制,就算不能留下山本一木,也能取得更大化的杀伤效果。

李云龙说完自身的感受,就观察着陈浩的表情,感觉有戏:“你下次是不是要带重机枪啊?”

陈浩点点头道:“有轻机枪也有重机枪,会带一小部分来。

我和老总商量好了,到时候优先给你独立团配备,与其他武器配合作战,要总结缺点和优点。

根据情况,来决定未来是否推广。”

这是在指挥部共同商议下来的,武器不是威力大就合适,也不是说威力小就没有用。

最重要的是针对八路军目前的作战宗旨,挑选出适配的武器。

陈浩会综合考虑拿一些武器来试试,但最后还是要看八路军的使用情况。

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武器好不好用,只有用他的战士们知道。

李云龙听到有这样的好事,裂开嘴笑成一朵荷花了,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但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

“那个,你有没有事需要我帮忙的。比如说给你抢个日本娘们儿,回来当压寨夫人?”

陈浩用诧异的目光看他,这干啥呢,把他当啥人了?

李云龙怕误会了,赶紧解释:“没别的原因,就是不帮你做点事,拿你的枪心里不踏实。”

“哦,原来这样啊。”陈浩才算松了一口气,他以为李云龙看出来,自己要为国争光的想法了。

但找日本娘们儿那啥争光,他用不着抢的。去小岛国,花点钞票就有清纯可人的妹子,主动爬上来。

至于李云龙觉得占了便宜,愧疚了,那倒不必要。

反正他的枪又不是白送的,是需要拿有价值的古董来换的。

相当于商人做买卖以物易物,顶多卖的比较便宜,李云龙搭个人情就行了。

另外,也不知怎么的,日军的战地观摩团没有出现,李云龙错失了一个斩杀日本少将的机会。

陈浩觉得这肯定是自身造成的影响,如此算来一码归一码扯平了。

“陈顾问,等等。”

一名通讯员追了上来,是刘师长要叫他去,七七二团那边的消息传回来了。

陈浩要的三百件古董,有没有着落,就得看那边进行的顺利不顺利。

事关钱财,他马上有精神了。把缰绳递给了李云龙,自己下了马步行折回去。

老总正在听七七二团派来的参谋汇报战况。

有了一门火箭炮的配合,加上少量装备的ak四七和火箭筒,整场战斗相对是非常顺利的。

他们大量杀伤了日军,并将其完全击溃。占领了火车后,夺回了即将被日军运走的两百多件精品古董。

并赶在日军支援前,全部撤出了战场。

“有没有国宝级的古董?”刘师长关心的问道。

加上他们筹措的一百多件,古董数量是足够了。但陈浩指名要一件国宝级的古董,这他们目前还没有搜集到。

若是最后办不到,岂不是辜负了陈浩带来的那么多好东西?

那是万万不行的。

“有一件。”

那个参谋说:“我们团长打仗之前,就已经提前找好了鉴定专家。

那人一眼看出这是一件国宝级的古董,团长知道您要的急,让我带了十几个战士护送来了。”

说着,便从背包里取出一个木盒,小心翼翼的打开了。

刘师长看看老总,上前打开包裹的黄色绸布,取出了一件精美的瓷碗。

碗中呈湛蓝色,有数不清的黑色圆珠图案,就仿佛一个个眼睛。

刘师长只觉得瓷碗非常精致,看上去有些年代了,但却没有看出来怎么就是国宝了。

他心说:“这不是糊弄人的吧,万一让陈浩知道拿个一般的古董瓷碗来糊弄他,非得生出间隙不可。”

老总对古董也没什么研究,看看便直接问了:“这瓷碗有什么说道吗?”

参谋知道是露脸的机会,来之前就已经把介绍背熟了,此时宛如一个古董专家,信口拈来的介绍道:

“这个茶碗,是宋代的黑釉的建盏,古人给他起了个好名字,叫做异毫盏或毫变盏,是是宋人斗茶用的。

日本人把这碗叫做曜变天目茶碗。

形容这个碗,都是用碗中宇宙这种词,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

由于这种茶碗烧制有偶然性,本身制作出来的不多。

后来技艺失传,再加上年代久远,至今存世量极为稀少。估计只有一手之数。

古董讲究的就是一个珍贵稀缺,这毫无意义是一件国宝。”

凑过来围观的干部们都微微点了点头,最近都说收集古董,他们也都做了一些了解,知道古董稀少的就是珍贵的。

数量越少越珍贵,要是举世独一无二,那就绝了。

这件茶碗看上去就精美无比,何况数量又少呢!

忽然有人问:“说了那么多,这茶碗有没有具体的价值,比如说曾经卖出过多少钱?”

倒不是说庸俗,大多数人都没到高雅的欣赏古董那个份上。

权衡一件古董的好坏,还是实际点,值多少钱。

用金钱来对比,就知道这物件,在三六九等中,能排哪一等。

众人都竖起了耳朵,想知道这号称国宝的古董能卖出什么价钱?

参谋思索了一下回答道:“对了,那位专家说过,在一八年的时候,就有一件曜变天目茶碗,卖到了十六万八千日元。这个茶碗不会比那个少。”

在二战之前,日元和美钞的兑换基本为一比一,一美元是二点四块大洋。

副参谋长心算了一下,惊呼道:“天哪,就这样一个小碗,能值四十万大洋?”

他的话让众人心中一震,目光灼灼的盯着刘师长手里的瓷碗。

这简直不可思议。

要知道,重庆政府之前每年给八路军拨的军饷是四十万法币。

现在是不给了,况且同数量的法币,贬值的还不如四十万大洋。

这一个古董碗,顶得上几万人一年的军饷,太过夸张了。

刘师长捧着瓷碗也不淡定了,咳嗽了一声:“你们想想,陈顾问带来的那十具防空导弹,比这个古董碗可珍贵多了。”

众人都认可的点点头,之前的账已经算过了。

他们震撼只是因为这一件小东西,就能值那么多钱。对他们的内心冲击还是很大的。

陈浩姗姗来迟,并未看到众多未来将军,都为一件古董惊讶不已,为之震撼的场面。

见正主来了,刘师长赶紧把手里的烫手山芋交给对方,并让那个参谋又做了一番介绍。

“你看,这符合你的心意吗?”

陈浩端详着手里的曜变天目瓷碗,觉得分外眼熟,应该是在哪看过。

仔细一想,好像在一件古董鉴赏图册上看到过,专家估价是三个亿。

专家的话不能全信,可哪怕就是打个对折,一点五个亿也是一笔巨款了。

一个小目标都打不住了。

陈浩从来没有过那么多钱,能像现在唾手可得。饶是他已经够见多识广了,内心中还是激动不已。

听到老总的问话,他面露喜色,欣然的点了点头:“很好,这真是一件国宝级的古董。哪怕就拿这一件回去,也值了。”

老总摇摇头:“那可不行,我们不能让合作伙伴吃亏。

七七二团那剩下的二百件古董,已经在路上了。等东西一到,你随时可以拿走。”

“谢谢老总,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刚才陈浩也就是激动的太厉害,口不择言的客气一下。

他的拍卖行开张,有国宝级的古董绽放光芒还不够,几百件古董充当绿叶,也是必要的。

古董的问题解决了,陈浩的离开就要倒计时了。

在转移的路上,老总又抽出一些时间,同陈浩谈了谈未来发展的设想。

部队发展是一方面,还有根据地的发展。

间隔一月,下次再来就是春天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是丰收年还是饿肚子,就要看春天的耕种了。

老总的意思是,陈浩背后的能量很强,能拿得出先进的武器药品。

有没有产量高,好伺候的粮食种子。

打仗终究还是要人来打的,人就得先吃饱肚子才行。

陈浩倒也明白,产量高的种子也不难弄,重点是他把随身空间全装满了,又能装多少呢?

这些种子又能播撒多少顷地?

随身空间太小了,已经满足不了陈浩日益膨胀的胃口,和八路军逐渐强盛的需求。

陈浩贪心地想:“要是空间能扩大一百倍,能带来的东西可就多了。”

跟老总告辞后,他刚要去找李云龙,七七二团的那个参谋,就热切的追了上来,替他们团长表达仰慕之意。

首节上一节95/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