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415节

陈浩从抬上来的筐里拿起一枚民国三年的袁大头,稍加辨认后被摇了摇头。

“颜色白灰带青色,无光泽,声音尖短,太假了。”

被一语道破了假货的缺憾,厂长感到十分吃惊,这是内行人啊!

那么有钱的阔佬,还下辛苦研究这个?

陈浩淡淡的说道:“我要你按照民国的造法,克重二十六点八,白银和铜的比例也照搬,我要一百万枚,有问题吗?”

厂长微微愣住了,一百万为一比一真实的银元,有钱人都这么阔气的吗?

“问你呢!”陈浩微微皱眉。

回过神的厂长连忙赔笑:“没问题,当然没问题,只不过以前还没这样造法,我得重新核算一下价格。”

“我来了,就有了。”陈浩淡淡道:“报价,生产制造需要的时间,你只有一次机会,不行就找别人。”

厂长顿时熄了开个好价的想法,连忙应承下来找会计核算成本。

张明月查了些资料,用几枚银元给几乎没怎么用过的凌织羽介绍银元的来历。

银元又称大洋,鸦片战争爆发前后,海禁大开,对外贸易日增,外国银元相继输入清朝。

当时在市面上流通的各国银元有几十种之多。

由于洋银计枚核值,标准统一,使用时不必称量,因此民间乐于接受。

成为清朝自铸银元的催生剂。

道光、咸丰年间,从与外商贸易频繁的沿海城市兴起,各地先后仿铸洋银。

在这种情景下,为保持民族尊严,维护货币制度,清政府被迫开始筹划铸行本国银元。

所以银元又叫大洋,采用的是银八九铜,也就是89%的银和11%的铜。

清朝各个版本的货币大概重为七钱二分,换算成现在的通用单位为26.8克左右。

民国版本发行铸就的银元货币重量大概跟清朝时的重量一样。

还有一种叫半开、贵州、四川、广西部分地区民间对云南铸造的每枚重库平3钱6分的小银元的称谓,以其可抵通用银元的半元而得名。

因为是1圆的一半,所以叫半开。

凌织羽听的倒是很有兴趣:“那为什么后来要取消银元,发行了法币呢?”

张明月临时做功课,却显得知道的很多一样:“是因为其他国家实行了金本位,白银成为一般商品了。”

31年以后,英国、加拿大、日本、奥地利等国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发行纸币,实行轻度货币贬值,以刺激国内的生产和消费。

33年,美国新任总统罗斯福为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增发货币,加足发行通货准备金而增加白银储备。

连续发布《购银法案》和《白银国有令》等一系列法令。

33年上半年,世界银价一度从每盎司16.5便士,上涨至20.5便士。

当美国大幅度提高白银价格并大量收购白银后,由于民国的银元远比美国的白银收购价低,促使了民国银元大量流向国际市场,被美国当作白银收购。

此时民国一下子便出口白银3400万两。

西方国家把民国的白银运到伦敦高价出售,每装运1000万银元,即可获暴利400万元。

人是趋利的,如此能够轻易大赚一笔的生意,谁也无法阻止。

在34年一年中,仅魔都流出的白银至少有两亿多元。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时间就有三亿多枚银元流向国外。

这造成了民国流通领域内货币奇缺的现象,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称为银元危机。

市面上钱多了会通胀,钱少了会通缩,通缩和通胀都不是什么好事。

这个避免经济全面崩溃,无奈之下三五年币制改革,发行纸币为“法币”,实行纸币政策,不准行使银元,并用“法币”收兑银元。

以后银元虽间或有在市场上出现,或被个人窖藏,但银元作为主币的时代已宣告终结。

不过后来当法币快速贬值,手中的钞票几日一变时,

人们还是想起了贵金属,银元在私下交易中成为了最坚挺的货币。

不一会,厂长带着会计出来,给出了一个报价:一百万枚,一亿六千万。

折合一枚的价格一百六。

一个士兵单月军饷为十枚,就要一千六了。

一亿六千万到底是贵了吗?

陈浩还在思索厂长是不是把他当凯子了,虽然他不差这点钱,但不喜欢花了钱还被人当傻子

张明月已经算出来了,平淡的开口道:

“银元主要成本为白银,一枚银元用23.85克白银,目前银价一克五点八元,仅白银成本138.33。

铜价占比少另外也便宜,加上人工水电,以及百分之五左右的制造业利润,价格稍贵了点。”

厂长还以为阔佬左拥右抱带了两个花瓶,哪里想到如此漂亮的女人还那么精明强干。

面对陈浩投来的眼神,厂长的腰弯了下来,陪笑解释时间太紧了,员工加班加点要加班费,还有开模费。

他可以少挣点就当交个朋友,一亿五千六百万。

陈浩很不喜欢别人欺骗他,都已经给过机会了,把脸一沉:“一点五个亿,不能做我找别人。”

“行,您说了算,这回我不挣钱就交个朋友,这是我名片,以后有生意还请您多多照顾。”

厂长双手奉上名片,漂亮话说的好听。

其实心中暗自咬牙,琢磨少赚点总比没得赚强,这笔订单利润率就剩百分之二了。

走出工厂上了车,陈浩打量着张明月忍不住笑了:“瞧那家伙憋屈,还有得陪笑,就觉得好笑。”

凌织羽不禁好奇的问:“姐姐,你是提前算好了吗?”

张明月十分谦虚的笑笑:“刚才跟你说话的时候,抽空心算了下,算的也不是很准。”

如此心算能力也十分了得了,陈浩不禁感慨自己是多么好的运气,居然捞到了一个颇有商业头脑的大美人。

有张明月坐镇后方筹措物资,他去前方跟敌人作战无后顾之忧了

第343章 ,处理后院

娜塔莎有着一头金色飘逸的长发,一双蓝宝石般迷人的眼睛,仿佛天生带着一种独特的高贵气质。

美艳、性感,是许多男士的梦中情人。

当她以一席金色吊带长裙出现时,陈浩瞬间即被她高贵的魅力所征服。

娜塔莎脸上出现了极为复杂的表情,惊喜夹杂着幽怨。

她是一个很没安全感的女人,被视为依靠的男人又消失了大半个月,中间没有丝毫消息传来。

男人过得怎么样,是不是遇到危险了?

娜塔莎无从得知,只能提心吊胆的等消息。

此时再见到归来的陈浩,她的千言万语化作一句:“你回来了……”

“我回来了。”

女人如乳燕归巢般扑向陈浩的怀抱,一对丰硕的果实顶在他的胸膛,使人想入非非。

若不是大半个月的弹药都已经打光了,枪杆子非得竖起来不可。

一个大美人儿腻歪在怀里,只能看不能吃,是个男人都不好受。

许久未见面,娜塔莎的黏人属性又爆发了,陈浩非得时刻处于她的视线中不可。

因为是外国人面孔,旁人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看,很难交得了贴心的朋友,连能够说话的人都不多。

娜塔莎实在是憋坏了,甚至连昨天味道别致的本地菜,都要细致的描绘给陈浩听。

陈浩半躺在沙发上,时不时的搭几句话,十分享受这一过程。

不知怎的,在娜塔莎面前,他完全可以卸下心防。

娜塔莎仿佛成为了最好的心理医生,在她的心理按摩下,陈浩暴力杀戮的情绪能够得到极好的抑制。

心灵变得轻松,肌肉放松浑身上下都轻松了。

而娜塔莎还并不知道自己的作用,把憋了许多天的话说完后,突然问到:“亲爱的,这次能在几天?”

陈浩打了个哈欠:“大概五天吧,都说好了我也不能食言。”

不知不觉他有点被催眠想睡的感觉,可能是紧绷的神经太放松的缘故。

“是很危险吗?”娜塔莎又问道。

陈浩知道女人担心他的安危,温言安慰:“不危险,危险的活都是别人在干,我只是在后面指挥而已。”

这是实在话,到了他现在的地步,手下有数千人可供驱使。

冒着枪林弹雨冲锋一线是得不偿失的,最重要的职责是坐镇指挥,把手下的人派往最需要的地方。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危险是有的,但真的已经很小了。

毕竟走在大马路上也有被车撞的风险,世上就没有完全没有危险的事。

娜塔莎心中一动,如蓝宝石的眼睛瞧着他,期盼的问:“可以带上我吗?我保证不会成为累赘的。”

陈浩愣住了:“你不怕危险吗?”

“只要你不嫌我是累赘就好,跟你在一块我就会觉得很安心。”

娜塔莎受够了聚少离多的日子,在一些不眠的夜晚,空荡荡的别墅里只有自己和保姆佣人。

她只觉得无比的害怕空虚,甚至一度躲进狭小的储藏室里,获取一点点心理安慰。

娜塔莎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对吗?

她想要一个能给她安全感的男人,这个男人确实给了她安全感,但在最需要的时候却不在身边,又有什么用?

娜塔莎知道男人跟父亲一样做军火生意,跟那些喜怒无常的武装分子打交道,危险无时无刻都存在。

那本来是她最害怕的,但是跟自己的男人在一起,好像就没什么好害怕的了。

她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有了这个提议。

如果还不同意的话,娜塔莎也想好了,她会回莫斯科,用一份邮件告诉男人,她们的关系结束了。

摆明车马摊牌了。

陈浩大脑瞬间清醒,皱着眉头坐起身来,他询问娜塔莎你到底是认真的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他不得不正视这段感情了。

两人相识于微末,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除了因为娜塔莎宗教信仰的缘故没有捅破最后一层膜。

是什么时候疏忽了呢?

应该是从陈浩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另外的世界获得的成就越来越高。

他渐渐的就忽视了感情陪伴,这好像是每一个事业上成功的男人的通病。

首节上一节415/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