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389节

可搭载了空空导弹的直升机,在攻击性方面,远不是还要用机炮的零式战机所能相比。

往往零式战机还未靠近,便被雷达发现锁定。

一发入魂!

在现代喷气式战机面前,直升机都没资格成为对手。

但是当下武器代差的碾压,对付螺旋桨战斗机绰绰有余。

陈浩此后拥有了制空权,频繁骚扰打击日军运输路线,并摧毁了日军数门重炮,威胁影响了日军集结的速度。

否则龙文章此时都不可能坐在充满冷气的屋子里跟他说话,战斗早打起来了。

龙文章站起身来:“团座,时间紧迫那我现在就去行动。”

“去吧,尽快把干部的名单报上来,后天成军的时候,我出面搞个授职仪式。”陈浩嘱咐道。

无论有多繁忙,在提拔奖赏,收买人心的时候,他从来不假手于人。

龙文章很清楚授职仪式,是陈浩树立一把手权威的做法。

龙文章心中觉得那有些多余,离开了团座的后勤保障,川军团就废了。

只要把持这一点,团座永远就是团座,谁也不可能挑战他的权威。

此事是万万不可多嘴的,否则团座还会怀疑他图谋不轨。

龙文章在转身离开时,突然站住脚步说:“团座,老待在空调屋里是凉快,但是太安逸了。敌人来势汹汹,咱还不到享受的时候啊!”

他觉得自己的劝说是忠言逆耳。

陈浩嗤之以鼻道:“你管这叫享受?只不过是稍微舒坦些,再说……

我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第322章 ,川军团的弱点

浓浓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曼德勒,空气潮湿而粘稠,动作敏锐的样子在低空中腾挪回转,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到来了。

第五十六师团指挥部,作战会议室里。

外面的阴云仿佛穿过窗户,来到了会议室的室内。

一位中佐参谋正在念读来自上级的电报。

时至今日,第十五军攻打缅甸的战役基本取得胜利。

缅甸所有的重要城市,交通要道已经全部占领,还打进了华夏境内,占领了腾冲。

英军部队损失惨重,战前三点六万人,伤亡一点三万人,一点一万人被俘虏或失踪,仅有一点二万人成功撤到了印度。

华夏远征军的损失也是巨大,虽然目前无法得到确切数字,但保守估计十万大军能撤回去五万就不错了。

十五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发来的电报自然不是单纯说明战果,否则会议室里不至于愁云密布了。

对敌造成的伤亡统计有了,接下来是日军自身的。

攻略缅甸,总计四个师团十万余人,总伤亡人数九千五。

听上去十分之一,并不多。

可关键其中有四分之三,接近七千余人,是第五十六师团。

损失最大的战斗,是围绕金矿机场的一系列攻防战,占比达到总分额的三分之二。

“就是说,一个小小的金矿机场,制造了我大日本皇军在缅甸战役中,接近一半的伤亡。”

师团长渡边匹夫阴狠的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众人:“诸位不觉得痛心吗?”

质问换来的是一阵鸦雀无声。

众人低头垂目,偷偷的把目光投射到列席会议的竹内连山身上。

围绕金矿机场的战斗,一直是竹内连山在主导,炮兵联队,工兵联队,运输大队,空军都在配合他作战。

如果非要有人负责,竹内联山理所应当是主要责任人。

从前线战败归来快有小半个月了,整个一一三联队在他手中几乎一朝丧尽,对竹内连山的打击就像富士山爆发了一样。

明明还是壮年,满头的黑发几天之间却全白了,整个人苍老了十多岁。

腰背不再挺拔弯了下去,像个六十多岁的小老头子。

今日会议召开,许多同僚见了都不敢认他了,这还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竹内桑吗?

常说哀莫大于心死,今天算是见到了。

竹内连山双手托着桌子缓缓地站起身来,声音低沉的说:“将军,诸位同僚,一切都归罪于我。

我是一个该死的罪人,本该剖腹以谢天皇,告慰战死的英魂。

但是我告诉自己,你还不能死,你要为死去的人复仇,把敌人的脑袋拧下来,如此方可告慰战死的英魂。”

众人静静的听着,前面的话是废话,“但是”二字后面才是关键。

能够列席会议的军官就算不是人精,也是军队中的精英,听出了竹内连山的言外之意。

不乏有人心中琢磨:这家伙说那么多,还是为自己开脱求活,他害死了那么多人,还好意思,真够无耻的。

步兵团长少将坡田静夫起身指责道:“竹内连山,你配说复仇?

我步兵团从三个番号,打的就剩下两个番号,难道你还想把剩下的两个番号也打光吗?”

抗战初期,日军师团下属是两旅团四联队制,因为作战形式改变,部分师团为三联队制。

步兵团编制取代了旅团一级,直接下辖三个步兵联队。

步兵团番号与师团同属,坡田静夫指挥的便是第五十六步兵团,下辖一四六、一四八还有一一三联队。

竹内连山指挥的一一三联队,中间补充了多次兵员,伤亡人数达到了三分之二,精锐骨干损失殆尽,短时间内已无战斗力,必须要撤到后方休整补充。

打光了一个番号稍显夸张,可要算上炮兵、工兵、运输队的,的确一个联队的人都打没了。

从这一点来看,坡田静夫的指责真没错。

竹内连山战败后内心的痛苦无以复加,一点指责对他来说已经掀不起任何波澜。

竹内连山淡淡的说:“我并没有指手画脚的想法,只是将我同这股敌人作战的经验,还有些许微不足道的了解,写成了一份报告,供诸位翻阅。”

说着他拿出了一份手稿和十几份手抄本,交给记录会议的少尉,分发给参与会议的众人。

参与会议的军官都对围绕金矿机场的战斗十分关心,但毕竟不是亲临一线指挥,在后方听报告是难以了解详细情况的。

一份高级军官亲身经历,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一时间,众人都在细致阅读。

很快,被任命为下次进攻主力的一四六联队,联队长川口一郎抬起头提出了一个疑问:“要改变战斗打法,这怎么说?”

“因为这股敌人的火力不一样,跟我们以前遇到的完全不一样……”竹内连山郑重的解释,这是他总结自己失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日军的进攻战法很单调粗暴。

小股部队试探进攻,找到敌人的火力点,利用炮火优势将其摧毁,然后步兵再发起进攻。

一次打不下,那就再来一次。

总之,充分利用火力优势,大炮,坦克,飞机,利用不对等的火力,取得胜利的优势。

打法简单粗暴,几乎还停留在一战,完全是落后的。

但是就是十分管用,因为他们一路打过来,面对的敌人跟他们火力完全不对等,只能被欺负。

可是这个简单粗暴的战术,遇上了火力比他们还猛的敌人,就彻底不奏效了。

竹内连山现在回想起来,被火箭炮支配的恐惧,身子忍不住的微微颤抖。

“敌人的鬼炮发射速度快,火力相当迅猛,我炮兵完全无法压制,步兵的进攻屡屡被其压制打断。”

“后来将敌人炮火摧毁殆尽时,步兵还攻不上去,则因为敌人大量配备自动武器。”

“你们能想象,一个连级阵地上的火力,居然比我一个大队还要强?!完全无法压制。”

竹内连山的诉说有些絮叨,众人却不觉得唠叨多余。

这些情况亲历者的现身说法,对他们的触动无疑是巨大的,为接下来的作战敲响了警钟。

“照如此说来,敌人的阵地岂不成了一个铁骨头,我们怎么啃都啃不下来吗?”川口一郎皱起眉头追问道。

一个步兵大队都攻不下一个连的阵地,那还打个什么劲儿,直接认输得了。

众人都思索解决的办法,可想来想去,终于发现了不对劲。

进攻的权利,往往是只存在于拥有优势的一方,火力优势不及敌人,他们拿什么去进攻?

应该防守才对啊!

“的确,敌人坚守阵地就是一块铁骨头,很难拿下来,想拿下来得付出血的代价。”

竹内连山先赞同了川口一郎的说法,话锋一转说:“但敌人并不是没有弱点,战场上充足的火力是以消耗大量子弹、炮弹为代价。

他们的消耗最少是我军十倍,一旦后勤断掉了,战斗力会陡然下降,并没有目前所看到的那么强大。”

嘶~

此番言论不可为不关键,直接挑开了蒙在敌人身上的面纱,把敌人的优势道尽了,也指出了关键的弱点。

众人如醍醐灌顶,思维一下打开了。

“金矿机场一定有敌人重要的仓库,所以敌人死守不退,火力保持了一周不断。”

“那我们应该暂时放弃啃这个硬骨头,把敌人引出来,迂回侧击断掉他们的后勤补给,然后予以消灭。”

“敌人每前进一公里,后勤的压力便增大一分。我们的部队后退一公里,便可减少一分压力。诱敌深入是上上策!”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意见几乎难得的一致,全都放在攻击敌人后勤补给线上。

没人想去啃硬骨头,跟敌人硬拼。

竹内连山拼光了一个步兵联队,便是前车之鉴。

有人提出,金矿机场应该是物资转运站,那敌人是通过何种渠道,把大量的军火物资转运到此处?

如果找到敌人的运输路线,便可以从源头上掐死了。

在缅甸全境几乎以落入日军之手的情况下,师团长渡边匹夫觉得断掉敌人后勤线不成问题,同时会催促情报部门加大力度调查。

当下问题是如何把敌人调动起来,离开金矿机场这一重要军火物资补给站,然后断掉后勤补给线。

“敌人只剩区区不到五百,恐怕不会轻易离开啊!”川口一郎皱眉道。

少将坡田静夫看了一眼师团长,见他点头才宣布道:“据我们得到最新情报。

敌川军团从第二百师,带回来两千战斗兵员予以补充,近几日便在紧急训练,适应自动火器和战车,预计不久后便会投入战斗。”

此消息一出,众人心中一震,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想到当初敌人仅有千余人,便成了一块拿不下的钢铁堡垒,造成了那般伤亡。

现在人数高达两千五,要整个师团都拼光吗?

渡边匹夫把众人吃惊、恐惧的表情收入眼底。他就知道一宣布此事,必将如八级大地震一样造成巨大冲击。

首节上一节389/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