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145节

依托地形防守,等到援军赶来来个中心开花,狠狠的吃掉日军一大股力量,就可彻底破坏大扫荡,岂不美哉。”

他的一番言论,给众人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仔细想想真的有道理啊!

以他们现在的武器装备,依托地形防守是没问题的。

他们两个团拿到了武器后,战斗力都已经经过检验了。

配置了约四分之一新武器的新二团,就能同日军一个步兵大队打的有来有回,某种程度上还略占上风。

而全部配置了新武器的独立团,轻轻松松就可抗衡两个步兵大队。

想必其他部队拿到武器后,也不会差太多。随便再增援两个换过武器装备的步兵团,攻守就得换位了。

要是多增援几个团,都可以同日军来场小决战,给日军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他们再也不敢肆意妄为的进行大扫荡了。

李云龙和孔捷他们追求没有想到,是因为部队战斗力增长的太快,拿到新武器一越就超过了日军,思想还没转变过来。

陈浩的提议,就好比是灵感的点拨,直接让他们反应过来。

八路军今非昔比了,思路要变化,打仗也应当可以改变了。

“好主意,陈顾问的主意让我茅塞顿开,思路都打通了。”

孔捷奉上了一记粗糙的马屁,话音一转感慨:“只可惜咱们没有电台,都没有办法呼叫总部增援,只能放弃这个好机会,想办法突围了。”

许多干部都暗自点头感到惋惜。

听了刚才的描述,他们都明白这是个一举多得的好机会。

并且参与如此规模的大战,一生能有几次机会?

想想都会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李云龙也觉得可惜,此等规模的大战,对他来说也是难得一见的。

而且他还知道,不是没有电台,是因为没有人会用。

本来此次陈浩带来的就不止是武器,还有一批通讯电台。

但因为总部没有准备,电台又不是随随便便学学就会的,所以就没有分配下来。

正当他们失望不已,陈浩又说:“谁说没有电台?咱们有啊,刚从鬼子手里缴获了一台,还完整的能用。”

这一说赵刚想起来了,消灭了日军联队指挥部,确实缴获了两部电台。

他无奈道:“电台是有,可没有人会用,这不还是一样的吗?”

刚刚被勾起心思,有点小激动的李云龙,顿感被泼了一头冷水。

这算什么事儿嘛!

紧接着,陈浩的一句话又把他的热情给燃起来了:

“忘了跟你们说了,电台这东西我还学过,多精通谈不上,发个电报什么的还是没问题。”

“这你也会?”李云龙诧异道。

不说术业有专攻吧,除了专门搞电讯的,谁会专门学这个东西?

陈浩像军火贩子,像一个士兵杀手,可无论如何也不像是一个搞通讯的。

李云龙的眼光没错,陈浩确实不是专门搞通讯的,只不过是在当特种兵的时候,学过电台的使用。

当特种兵不仅是身手好,脑子也要灵活,要学的东西多了去了。

侦查,爆破,审讯反审讯,心理战,就连把男人化妆成女人都能做到,区区电台发报,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第二连三提出的问题都被解决了,赵刚都不敢大声的问了,小心翼翼的问他:“那咱们没有密电本,这个你能解决吗?”

发报有个加密和解密的过程,关键就在于密电本。

他们没有上级配发的电台,自然不可能有密电本。

陈浩当然也没有,但他有解决的办法:“我们可以明码发报请求支援,只要隐晦的提醒,老总那边就会明白配合的。”

“……”

赵刚简直服了,这办法都能想得出来,思维还真是天马行空。

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能暂时解决通讯的问题。

李云龙十分清楚陈浩的影响力,知道这个提议是没问题的。

只要陈浩在鬼子包围圈里,老总就是再不情愿,也得捏着鼻子派兵来支援。

更何况这还是一件好事,老总没道理会拒绝。

李云龙看了孔捷一眼,见他没有反对,便笑着说:

“这也就是你,敢指挥老总配合咱们作战。要是换了我,就是有一百颗脑袋也不敢呀!”

陈浩翻了个白眼,心忖:“在这跟我玩谦虚呢,有没有胆子,你自己心里没数?”

PS:更新稍微晚了一丢丢。

第121章 ,目光的聚焦【求订阅】

新二团同日军遭遇的这个地方叫头道沟,在地图上并不显眼,也不出名。

但今天一战,这个地方注定要扬名了。

通过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整个华北地区都热闹起来。

日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

日本驻华国派遣军司令官,西尾寿造大将。

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多田骏大将,都在各处的司令部注视着地图。

各级司令部的作战参谋们在紧张地进行着图上作业。

地图上头道沟周围,已被不同颜色的巨大箭头所包围。

原本执行大扫荡计划,组成左右钳形攻势的右翼进攻集团,全部放弃原来的计划,都在日夜兼程向头道沟赶来。

日军如此大的动静,自然是被掩护老百姓撤退的八路军发现了。

消息很快传到八路军总部。

总部首长们都迷茫了,老总背着手在民房里来回踱步。

几万日军筹备大扫荡,所耗费资源都是海量的,更别说浪费的时间精力了。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日军究竟为何改变了计划?

参谋长分析说:“会不会是出现了紧急情况,比如说,日军遭遇到了强大的敌人?”

说完他自己都笑了。

这一带都是他们八路军的根据地,什么强大的敌人让日军止步改变计划,而他们能不知道呢!

手里把玩着铅笔的刘师长,看了一眼墙上挂的地图道:

“我觉得有道理,李云龙的独立团就在那一带,会不会是他们跟鬼子打起来了?把动静闹大了,改变了日军的计划。”

李云龙胆大包天是众所周知的,在团长的位置上五上五下,犯过的错误能有一箩筐。

独立团跟鬼子打起来不稀奇,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能弄出那么大的动静吗?

参谋长还在表示怀疑,老总却开口道:

“这可说不定,咱们的陈顾问要把独立团打造成模范团,可没少给独立团拉好装备。李云龙也有胆子,兴许就是他们弄出来的动静。”

话音一落,指挥室里安静了。

众人思索老总说的话。

得到了足够武装一个师的武器后,除了把武器弹药分配到各部队,指挥部的参谋们没有歇着。

他们过去几天评估模拟过,全部换装后的一个主力团,能有多大的战斗力。

有保守派有激进派,彼此双方争论不休,最后有了一个折中的结论。

一个团打两个步兵大队不成问题,地形合适硬顶一个步兵联队进攻,都是极有可能的。

如果是打伏击战,凭借着优势的火力,吃掉日军一个步兵大队,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功夫。

一名参谋想到了李家坡的山崎大队,回想起那时日军各部队赶来增援的情况,猜测道:

“也许独立团,吃掉了鬼子一个步兵大队,所以引得其他鬼子赶去增援,打乱了原本的计划?”

炮兵团长吴子亭插了一句嘴:“独立团有两门火箭炮,还有五百枚火箭弹,就是用火箭弹来炸,也能炸掉敌人一个步兵大队,这事有门。”

他的话一出,少数几个心中存疑的干部,便无话可说了。

突然遭受那种火力覆盖,谁也承受不住。

再加上独立团人人一只突击步枪,冲上去收割敌人,估计整场战斗在一个小时内就能解决。

“关键在于我们没有得到情报,独立团是不是这样做的,这只是一个猜测罢了。”

参谋长认为独立团是能做到的,可具体做没做,还是比较存疑的。

没有情报支持,老总是不能妄自断言的:“那你们都说说,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发挥想象力畅想吗?

众人打开了话匣子。

“我听说第一军的司令官莜冢义男是个老头子,身体不是很好,是不是他死了,所以要撤兵了?”

“这不至于吧,他要是身体有状况就不可能担任指挥官,除非是出意外死的。既然是出意外,那咱们就应该猜的大一点,比如说日本天皇死了。”

一众人哈哈大笑,指挥部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能够影响日军一次大扫荡的选项并不多。

中央军已经被赶出了山西,晋绥军躲还来不及,自然不可能找日本人的麻烦。

不是八路军这边搞出了情况,就是日军那边出了情况。

几乎不大可能是其他的原因。

因为八路军通讯条件比较差,传递情报的效率比较慢,有再多的理论猜测,没有事实来做依据,就没有办法下确凿的定论。

打仗不是过家家,一个决定都意味着许多人的生死。

下了错误的结论,做出了错误的指挥,背负的是沉重如山的责任。

一名电讯员从隔壁的院子跑来,敲了敲门:“报告,我们接到了一份明码电报,好像是独立团的。“

明码电报,独立团,两个关键词一下勾动了众人的心弦。

参谋长快步的走上前去,把电报接过来扫了一眼,赶紧递给了老总。

消灭一千五百以上日军,遭到两个步兵联队的围攻。

一眼扫到的几句话,就让参谋长的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之前还讨论独立团有没有能力消灭一个步兵大队,现在看来也是小看李云龙了,两个步兵大队的鬼子都已经折进去了。

首节上一节145/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