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一不小心成了军统站长 第287节

上野尚美说道:“武先开是个意志不坚定的家伙,他在山城的地位,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高。按照中国人的说法,他不过是个政治掮客罢了。这样的人,不值得信任,更不能放他回去。与其放虎归山,不,他算不上老虎,最多就是只病猫,与其放他回去,不如借着他掌握的信息,把周边几个省的地下抗日组织连根拔起。”

都甲淡淡地说:“相比与山城政府的停战谈判,申浦周边几个省的地下抗日组织,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是日本目前最要紧的大事,就算武先开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只要他能促进中日之间的和谈,放他回去也没什么可惜的。

一个武先开,纵然放掉,也不会影响日口战事。

如果武先开是员猛将,那还要多考虑一下。

既然都甲不听取意见,上野尚美也没办法。

就在武先开登机离开申浦之后,我党设在山城的《新华日报》,就发表文章,揭露了武先开的丑行。

文章的大意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在沦陷区为敌人俘虏后,居然能坐敌人的飞机逃回来。请问国民党的同志,应该作何感想?

这篇文章,虽然发表在内地,却很快不胫而走,传遍了沦陷区。

而此时的武先开,还在半途,滞留在昆明,没有抵达山城。

得知情况后,武先开不敢怠慢,马上从昆明转飞山城。

同时,还叮嘱山城方面,对他的行踪保密,否则,他怕在机场就被愤怒的市民用唾沫淹死。

回到山城的武先开,非常狼狈,听说去接机的,只有寥寥数人。

而以后,只要是武先开出席的宴会,其他人对他唯恐避之不及。

而武先开回到山城后,虽多次在《中央日报》上发表文章,谈及他如何英勇与日寇斗智斗勇。

然而,《新华日报》又披露,他收了日本人五十万军票,是实足的汉奸。

武先开虽极力辩解,可事实胜于雄辩,他的辩解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愤怒的申浦民众,更是冲到武先开的家里,要把汉奸的钱财一把火烧掉。

夏漱芳只好报警,然而,警察局出警速度奇慢,等警察赶到的时候,武先开家已经起火,闹事的民众早就更加一哄而散。

最好,等消防队来的时候,武家已经烧成一片废墟。

武先开在《中央日报》发表的文章,成为谢轩洗漱冤屈的最好证据。

在为武先开在文章里提到了谢轩,为了除掉谢轩这个汉奸,他特意跟都甲说起,谢轩是抗日人员,结果,日本人真的上当了,对谢轩开展了调查,差一点就把谢轩关了起来。

虽然他诬陷谢轩的计划没有成功,但足以证明,他就算身陷囹圄,也在为抗战出力。

这些文章,谢轩都不用去收集,上野尚美就替他交给了松机关。

对谢轩的调查,自然也就无疾而终。

连武先开都承认,是故意诬陷谢轩,如果松机关再调查,岂不是中了山城的圈套?

都甲感觉很丢脸,可又没有办法。

捉放武先开,不仅没有促进山城与日本的停电谈判,还差点误伤了忠于日本的谢轩。

这个都甲主持的所谓计划,变成了一场彻底的闹剧。

谢轩的麻烦,终于解决。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

首先是上野尚美,交给他一份手抄的《劳动战线》,上面的文章都是宣传我党政策,鼓励抗战,显然,这是一份地下发行的宣传刊物。

其次,电台方位侦测车有了新的发现……

第456章 劳动战线

看着那份手抄的《劳动战线》,字迹虽然很工整,但是用铅笔写的,上面的字已经有些模糊了。

而且那纸张又破又旧,皱巴巴的,有些折痕的地方,甚至都已经破了。

这张手抄纸,要么时间很久,要么就已经传阅很多次了。

而且,谢轩注意到,这张手抄纸,似乎被水浸泡过,并且上面还有一股什么味道,他感觉像药水,又好像是别的味道,反正刺鼻难闻。

谢轩只是看了看,就把手抄报递还给了上野尚美。

上野尚美接过手抄报,随手就扔到一旁,问:“你对这张手抄纸有什么看法?”

谢轩看了看,说道:“这种手抄报,要么是极端环境里弄出来的,要么是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弄出来的。”

上野尚美又问:“你觉得是哪种情况?”

谢轩说道:“从这张手抄报上的内容来看,肯定不是外围组织搞的,要不然,没有这样的深度。”

上野尚美说道:“你的分析是对的,这张手抄报,是从监狱里传出来的。”

谢轩诧异地说:“监狱?这怎么可能呢?”

他知道这张手抄报,一定出自非常极端的环境,可是也没想到,会是在监狱里出来的。

上野尚美似笑非笑地说:“你可是江苏警务厅长,监狱归你管。”

谢轩说道:“我这个江苏警务厅长啥也不是,想让我查,你得先告诉我,这个手抄报从哪里拿到的?”

随着清乡开始,江苏省各个监狱人满为患,目前有三座监狱,而且每座监狱,还有好几个分监。

整个汪伪江苏省的监狱,估计得关了上万人。

这么多人,自然有共产党员,但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

很多人都是因为过关卡,没带证件,或者绕开关卡被抓。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没给关卡检查人员好处,而被恶意关了进来。

在清乡区域,每个村都用泥巴篱笆隔开了,村与村之间都设立了关卡。

有些人要走亲戚,以前就是几步路的事,现在得绕个大圈,从清乡关卡过。

目前,这些清乡关卡,特别是一些繁华地段的清乡关卡,绝对是油水十足的地方。

有些人,甚至连官都不想当,宁可去关卡。

据说,申浦火车站的检查官,一天随便就能捞近万的外快,可见这些清乡关卡油水之丰厚。

正是因为胃口越来越大,小老百姓要是过关卡不给好处,那就不好意思了,一顶抗日分子的帽子就压了下来。

上野尚美说道:“这是在一块菜地里发现的。”

谢轩诧异地问:“菜地?这跟监狱有什么关系?难道是监狱的菜地?”

上野尚美说道:“倒不是监狱的菜地,而是菜地的粪是从监狱里掏的。”

谢轩说道:“这好办啊,哪家监狱掏的粪,上哪家监狱去找就是呗。”

上野尚美说道:“粪是从第三监狱掏的,但第三监狱就有三个分监,具体哪一家,还搞不清楚。”

谢轩没好气地说:“这些共产党,就是不老实,都抓起来了,还要搞名堂。这种事,其实查不查无所谓,查到了,无非就是罪加一等。我觉得,通过这张手抄报,倒是需要提高监狱的管理。笔和纸都能让他们弄到,还能传阅,这也太掉以轻心了。”

上野尚美问:“难道就不查了?”

谢轩说道:“我问你,如果查到了怎么办?把人杀了?还是加刑重判?对共产党来说,没什么作用。他们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再说了,要是没查出来,岂不尴尬了?”

上野尚美问:“总不能明知道共产党在活动,还不管不问吧?”

谢轩说道:“如果是其他地方,当然得把他们连根拔起。但这是监狱里,他们已经在我们的掌控这中,只要加强监狱的管理,断了他们的后路,这样的手抄报,自然就销声匿迹了。”

他自然不想调查,监狱里的共产党,查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监狱里有重要人物,那还去调查一下。

他表面上劝上野尚美不要多管闲事,其实心里很清楚,这张手抄报的出现,其实说明了很多问题。

比如说,监狱里的共产党,应该被组织起来了。

至少有一部分党员,已经组织起来了。

他们能编写报纸,说明组织得还很好。

上野尚美想了想,说道:“你说的虽然是歪理,但似乎也有那么一点道理。”

当然,如果能找到那几个搞手抄报的人,也只能加判重刑,或者直接枪毙了事。

正如谢轩所说,如果查不出来,那就尴尬了。

谢轩说道:“这样吧,我暗中派人去查一下。如果能查出来,就把那几个共产党直接枪决。要是没查出来,就当没这回事,以后有新的线索再说。”

他知道上野尚美并不甘心,在苏州,他们是执政者,怎么能让犯人肆意妄为呢。

上野尚美说道:“这样挺好的,至少要保证,以后监狱里,绝对不能再出现这种手抄报。”

谢轩笃定地说:“那你放心,以后绝对不会有这个《劳动战线》了。”

上野尚美问:“要是有怎么办?”

谢轩说道:“要是再出现《劳动战线》,我这个江苏省警务厅长就不干了。”

他的话说得很巧妙,不说再出现手抄报,而是说不出现《劳动战线》。

只要让苏州市委向有关方面传递一下消息,取消《劳动战线》不就行了吗?

谢轩相信,从今天开始,《劳动战线》就要换名字啦。

上野尚美说道:“不行,这个处罚太轻了。要是以后还有《劳动战线》,你就得成为我的男人。”

谢轩笑道:“看来我不用调查了,让《劳动战线》继续出现吧。”

上野尚美笑道:“这可是你说的,我反正会去调查,一定要找到《劳动战线》。”

谢轩突然问:“特工部向宪兵队申请也要搞一台电台方位侦测车,日本方面什么时候能给我们呢?”

他借用这个问题,把话题引到电台方位侦测车上面来。

第457章 惊现樱花

上野尚美说道:“电台方位侦测车的操作很复杂,还需要专门学习和训练,等日本方面完全掌握之后,再给你们专门搞个培训班。”

谢轩随口说道:“可以边操作边学嘛。”

上野尚美似笑非笑地说:“除非你来学,到时我可以亲自教你。换成别人,那是不行的。”

谢轩摇了摇头:“我哪懂这个?到时候,你教一个月,我也未必能学会。这个得派专业技术人员,让电务处的陆子叶来还差不多。”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他不懂技术,能收发报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再让他学习电讯侦查,还有精力干别的事么?

上野尚美收起笑容,正色地说:“再等等吧,把苏州这个地下电台侦破后,再给你们传授经验。”

谢轩说道:“可以,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他心里很焦急,自己对电台方位侦测车的参数不是很懂,而听上野尚美的语气,似乎很有把握。

苏州的地下电台,不管是我党的,还是军统的,都跟谢轩有关系。

所以,无论哪个电台,都不能出事。

不管内心如何着急,谢轩脸上都不能表现出来。

上野尚美说道:“这是我们俩的事,你也得参加,要是有收获,也算你一份。”

谢轩问:“现在进展怎么样了?”

上野尚美说道:“基本锁定了位置,就在枫桥老街。”

首节上一节287/36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