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骑砍 第920节

曹植开口,笑容苦涩无比:“嫂夫人,此系心病,恐狂躁而亡。”

郭女王瞬间就相信了,这家子人皆是非常之人,不能用常理来推测。

当即应允,呼喊侍女去地窖取酒,进而询问曹植:“子建,老夫人何时能来?”

曹叡确认无法对汉称藩后,不久前已经在邺都称帝,建年号太和,太和者,大大的和平也,表达了他对今后几年的强烈期望。

不出意外的话,如果汉军、府兵不做挑衅,魏军也会保持极大克制,以方便大家过几年难得太平日子,以解决内部问题。

汉军、府兵融合一体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事情,这就像蚕蛹一样,这个化蝶、化蛾子的过程里最好保持外部环境的稳定。

魏国空有强大的国力,却被汉军吃死,在疾风骤雨的进攻中崩盘的原因就在这里。

曹丕篡汉后,魏国需要一个休养生息调整内外的时间,就如同结蛹化蝶一样,曹丕的魏国就在这个化蝶的过程里被汉军追着打,打崩了。

现在曹叡的魏国也需要一个安稳的外部坏境,以解决魏国目前最大的问题……征夷大将军司马懿。

如果汉魏之间突然陷入和平,最抓瞎的应该就是司马懿了。

终究是凭借魏国的国力获取了统御诸胡的权力,最初诸胡畏惧的大头是魏国的国力。

司马懿需要更多的胜利来锤炼六镇兵,以让诸胡吏士畏惧他,超过对魏国国力的恐惧。

若魏国不需要面对汉兵、府兵的压力,就能分出力量解决司马懿……不需要怎么解决,来个过河拆桥,抽走配属给司马懿的外围力量,使司马懿无法用魏国力量平衡、抑制体系内的六镇胡兵,那就崩了。

郭女王是在询问卞夫人的事情,实际在问自己养子曹叡的信息。

毕竟能不能顺利把卞夫人接回来,必须要看曹叡的态度。

说到底,从国家、宗族层面来看,曹丕是大魏的叛臣,曹氏的逆子,竟然跑到敌国去效力。

如果把卞夫人送还到曹植身边,岂不是意味着曹植这里是占着道理的,是可以谅解,获取优待的?

这会极大影响魏国的士民舆论,不利于统治。

从对曹叡的了解来说,以及事情的原则、影响力来说,曹叡是会拒绝的。

可想到那位夏侯夫人的存在,曹叡做事再肆无忌惮,也要顾虑一下他自己的身后事。

惹了那位夏侯夫人,曹叡或许能决定自己和家人的死亡,却无法决定妻儿今后生活的事情。

郭女王所问,曹植精神稍稍振奋,露出喜色就回答说:“元仲已遣人回应,具体如何,还要等天气温润后再说。”

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

邺都,随着汉室朝廷内部的形势发展,直接影响到了魏国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曹叡放弃对汉室臣服、称藩的幻想,在第一时间继位称帝,以稳定人心。

其次是汉室内部不再是以北伐为重心,而是以维持内外稳定,做权力交接为重心。意味着对魏国战争的缓解,因此镇军大将军陈群率部分河北籍贯的军队返回邺都,并准备移镇蓟县,与司马懿搞搭档。

到底是怎样一种搭档,当世人都是看得着的。

最后影响到的是距离最远的司马懿……事情就是这么离奇,北府、魏国、汉军三方动员几乎五六十万规模的战争,极有可能发展为三国混战的局势,硬是刹车、停滞下来。

北府与汉室朝廷需要时间融合,魏国朝廷需要转过身来收拾占据辽东的司马懿。

作为即将被大魏收拾的边军大帅,司马懿有苦难言。

谁能想象,以气节刚烈雄壮称著于世的汉室老臣竟然会放弃内战?

司马懿如何想也只有司马懿自己清楚,这种时刻大魏君臣需要防范的是司马懿无底线的向北府、汉室倒戈。

如何防止这件事情,才是魏国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汉室、北府整合力量,融为一体,再发动北伐战争,那势必就是大魏的亡国之战;为增加大魏国力,也应该把司马懿麾下的边军、主力骑军尽可能和平、完整的收拢,为国家、集体所有。

自镇军大将军陈群返回邺都以来,魏国君臣就各种单独奏对、御前集议,以统合意见。

因此形势越发的明朗,不难发现眼前这种即将停战的形势……其实是很有利于魏国的。

原因大概有三个,第一是自汉中决战以来的十年时间里,魏国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状态,根本没有时间整编新军、收拾散乱的人心。不断的战败,不断累积的低沉士气,给魏军精神面貌造成了巨大的包袱。

每遇战,吏士沮丧皆无战心,若不是有强制的人质措施,前线军队早就瓦解了。

连续十年的战败、苦撑,魏人吏士的精神状态很是疲惫,急需要休整,过几年正常的生活。

好在这些年的战争始终没有对河北腹心区域造成破坏,甚至因为司马懿兼并中、东部鲜卑诸胡,给河北输送了充足的牛马畜力,再加上三年前的改制,解放了许多士家的生产力,使河北地区依旧有远胜中原的战争潜力。

汉室战争潜力最高的是益州,其次荆湘,再次关陇……而战斗力是反过来的。可如果是防守战,谁的战争潜力高,谁守住对方第一波攻击,那就要开始比拼国力。

河北潜力比中原高,这就意味着中原汉军组成的集群若不能顺利推进,那势必在今后的对峙中因粮秣不足,以及别的一些问题主动退军。

而每一次无功而返的军事行动,都是对己方人心、国力的巨大伤害。

从地区底蕴来说,河北不怕中原方面的汉军。

而更远的汉军人力、物力,想要运输补充到中原……这种运输损耗是非常惊人的,而魏国正是当年为了争赢汉中决战,才发动了全国范围的动员。

后来战事不顺,又想着搬空汉中,直接导致关中、南阳的物资、人力被迁移人口一事给消耗一空。

南阳物资空了,曹仁要南征关羽就食于敌;襄樊战局崩了,曹操退回长安的军队想要驰援襄樊却因为缺乏补给,以及本身劳顿的原因无法成行。

所以战局发展到眼前这一步,益州、荆湘、江东的人力、物力很难在支援汉军的黄河沿线战场。

运输成本太高了,得不偿失;除非长年累月的休养,细水长流的向黄河沿线输送粮秣,集结物力、兵力,做战前储备。

因此,得到宝贵的三五年时间休养生息,魏国君臣有信心巩固疆域,御敌于外。

第二个原因是长时间的外部和平,魏国可以从容调整内部日益突出的各种失控问题。

正是因为各种失控、力不从心,才有了各种诡异的战局。

至于第三个原因则跟魏国老臣有关……大家投降汉室朝廷,肯定都没好下场。

可如果拖到汉室朝廷、北府融合唯一的时候,到那时五十步别笑百步,大家都是差不多的乱世飘零人,谁也不要在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谁。

首节上一节920/9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