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骑砍 第487节

反正自己待在岭南,专心开发岭南,对‘时空’产生的波动必然是非常宏大的,带来的‘经验值’肯定超过鹰山决战!

种田才是真正的大经验包,比孙权价值高很多倍。

在岭南没人能打过自己,北府兵驻屯南阳,难道还会遭遇魏军、汉军的夹击?

只要没有夹击,以陆议、苏则的战斗力,守个三五年不成问题。

何况南阳不稳定因素,也就是那近一万户豪强,都已迁移、充实江都。现在留下的豪强族裔,即便有心搞事情,也缺乏那里影响力。

这种情况下,陆议如果有多年积蓄,自能顶住魏军、吴军的夹击。

不仅仅是陆议很强、北府军善战……也跟魏军、吴军战斗意志下滑有关系。

现在吴军、魏军都在避免战斗,之前连续的放血、丁壮人口折损,已经引发吏士、民间的厌战情绪。

宁肯拖着不打,也不能出现较大规模的战争减员……否则会引发较大的内部动荡。

鹰山之战以后,战争烈度正在急速下降。

魏军、吴军的战斗热情低迷……这意味即便有良好的战机,魏军、吴军也有可能白白错过。

不是将校抓不住机会,而是底层吏士不想去抓这类机会。

某种意义上来说,魏军、吴军的精神已经被打灭了,现在是行尸走肉,就等着怎么崩解,然后融到新的帝国,过新的生活。

现在也就魏军、吴军高层还在死撑着;现在也就汉军能在停战后大规模解散军队,战争时还能聚集成军。

而魏军、吴军只能分批解散,不敢大面积卸甲……否则军力不足,中枢威慑力下降,镇不住底下人心,极有可能发生自下而上的崩解。

这种高压环境时时刻刻都在折磨从戎吏士的精神,这是很难持久的事情。

只要汉军稳住局面,魏军、吴军因青壮劳力约束在军中,国内物产惆敝,百姓军民哀声四起,就是瓦解之时。

当世人只知道一个投降秦军的田齐,其中田氏宗族遭受秦律苛严对待为大众所知。

除了田齐投降秦军外,自己还知道许多国家崩溃,直接投降的例子。

所以魏军、吴军,真的没什么好怕的;运气好,汉军就能打崩这两个国家;运气不好,那就由自己来敲响大吴、大魏的丧钟。

是的,胜券在握。

安抚着自己,田信发出这三封奏表、书信,就陷入睡眠。

番禺什么都好,一年两熟、三熟,有吃不尽的水果,可就是气候湿热,夜里蚊虫不是很友善。

田信书信上路时,孙权彻夜难眠,可以说是激动的碾转反侧。

他漫步居巢湖边上,暗暗发力,不时握拳,为自己鼓气。

果如自己所料,烧掉汉军水师主力后,刘备终于气病了。

不仅生前统一天下的机会没了,还让关平也倒下了,今后汉国内谁能牵制、制约田信小儿?

自己期望已久的战机终于出现,是时候联合魏国,为刘封打一场皇位争夺战!

曹丕是个皇帝,大家联手把刘封也扶植为皇帝,那自己也能做个皇帝。

太多的事情出现转机,这让他如何能睡得着?

曹丕肯定会参与,可刘封会不会参与?

好在刘封的主力就被自己咬住,困在对岸的上蔡;刘封只要敢撤兵,己方追击,刘封势必大败。

所以河水封冻前,足以等来曹丕的回信,有了曹丕的回信,再劝刘封一起讨伐汉国奸臣……跋扈大将军关羽囚禁太子,太子妃出逃求援,奸相诸葛亮秘不发丧,大汉燕王清君侧,多好的戏码?

这场战争期间,曹丕、刘封或臣工劝自己当皇帝,岂不是顺理成章?

孙权仰望星空,夜风吹刮,仿佛能托着自己飞起来,心中畅想,思维纷飞,仿佛看到了君临天下,彻底洗清耻辱的那一天!

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

谣言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是主动推动、散播的谣言。

当外部魏国、吴国散播的谣言还未进入荆州,更没有进入益州的时候,益州就因刘备病重、汉口兵败而陷入动荡。

水军主力被歼灭,对荆湘二州来说意味着什么?

今后面对吴军侵攻,荆州方面难以抵挡,还有分兵防守魏军……后勤压力都留在了益州人身上。

朝廷东迁到江都,江都士户不满意……益州人多多少少也是不满意的。

这个问题很好理解,朝廷东迁,有人满意高兴,就有人不高兴;朝廷继续留在成都,也有人不高兴。

所以朝廷这种机构仁者见仁,不见得是人人喜爱的。

当然了,如果朝廷派出绣衣使者、校事郎外出采风,逮着士民询问喜不喜欢朝廷,肯定都是喜爱的。

于是在动荡中,汉嘉郡郡守黄元也是忧虑不已,作为一个军功晋升的郡守,他的工作方式有些粗暴,与诸葛亮细腻风格形成鲜明对立。

因此公事上没少发生纠纷……反正丞相府的纠察,在下级郡府看来就是刁难。

汉嘉郡本是蜀郡属国改来的,属国内多有夷人,更多世代扎根于此,生性好强的汉豪强。

想在汉嘉郡征税、征兵,你工作就得粗暴!

要吓住、慑服郡内百姓,他们才能服从命令,少生事端。

黄元有自己的行政风格以及理解;汉嘉郡偏偏又跟蜀郡、成都紧挨着,稍稍有点风吹雨动就能传到诸葛亮耳朵里。

一来二去,两个人自然有了矛盾。

本可以柔和处理,避免纠纷的事情,却因为黄元的粗暴风格引发更大的麻烦。

可黄元也有自己顾虑,粗暴、简单、高效已经是自己的工作风格,如果突然去讲道理……那是不是人人都会来找自己讲道理?那还怎么施政?

首节上一节487/9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