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骑砍 第456节

子武将军徐盛,丑武将军宋谦,组成大吴前军。

寅武将军全琮,卯武将军滕耽,组成大吴右军。

辰武将军孙晞,巳武将军孙安,组成大吴中军。

午武将军孙兴,未武将军孙承,组成大吴后军。

申武将军骆统,酉武将军周承,组成大吴左军。

戌武将军蒋休,亥武将军陈表,组成大吴卫军。

这六支军队外,还有孙权的侍卫亲军、各郡郡兵;合计一百三十个营。

在外规模最大的始终是贺齐四万余人,潘璋八千余人,丁奉五千余人,广州吕岱近万人。

水军方面有蒋钦两万余人,江东的养军耗费也是极高的。

现在汉军内部在缩减兵员,强化民力生产;魏军、吴军、燕军恨不得全民皆兵。

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

湘关,田信在此集结粮食,等待廖立前来接管后勤。

就等秋收后,向广州发动远征。

期间田信时刻保持对江夏地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信息向他汇聚而来。

丁奉是否反戈,已经不重要了。

有一个比丁奉更重要的人物正在接触关平,谋求反正。

这个人叫做贺齐,攻伐百越逢战必胜的名将,在百越、五溪蛮部族眼中,贺齐堪称传奇,犹如魔王。

贺齐若反正,江夏之战没必要再打,吴军增援抵达的部队越多,发生总崩的可能性就越大。

偏偏贺齐提出一个要求,他想把女儿嫁给关兴,还想与关平在夏口会面,当面细谈。

不清楚关平怎么回复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就突然不了了之,仿佛没有发生过。

同时鄱阳郡宗帅彭猗起兵的原因也查清楚了,不仅仅是想乘机捞一票,好跻身汉家阵营;另一个原因还是想捞一票,捞海昏侯、废帝刘贺的陵墓陪葬品。

江东各方面为了凑集金银向魏国购买牛马,正疯狂组织人手开挖陵墓。

吕岱在广州寻找南越武王赵佗的墓,只是赵佗浮沉乱世早有防备,吕岱始终没有进展;废帝刘贺陵墓保存完好,又受地方修缮维护,属于地址明确的大墓。

挖了刘贺的陵墓,没有一千金,也能有个五百金……你是孙权,你干不干?

这些都与自己无关,田信只是旁观,闲暇之时倾心于美食制作,或带着两头胖大老虎接见远近来此求见的各部头人。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

湘关许多吏士、人家扎捆简易芦苇筏子抛入湘江,任由漂流而下,这自然是了纪念前年的东征。

当时江南战场打的凶险,不得已以芦苇筏子渡江逃生。

瘟神道自江南兴起渐渐向荆湘传播,就有了七月十五投放芦苇筏子的约定。

或许有的人是缅怀溺亡的亲友,也有的人纯粹是为了诅咒吴军,将芦苇扎成草人状。

因田信在湘关,今夜聚集于此的军民约有三万余,许多人围绕着篝化劣势、自卑的蛮夷首领碰到田信,自然是相见恨晚。

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

南阳,淯阳关。

这里的冶铁基地已运转近有半年,吕乂巡视煤矿、铁矿开采。

露天山坡常常有雨水引发的滑坡、坍塌,会露出黑色粉末细碎煤渣,这样的煤层不算难见。

只是挖掘开采不易,也不利于钢铁冶炼。

稳定的挖煤坑道通常在山脚、山坳里,采挖块状煤,以人力背篓、独轮车,或畜力板车运输到河流,再水运到冶铁基地。

吕乂自然清楚煤炭开采对冶炼的重要性,煤炭能提供更高的热量,冶炼效率高于木炭。

木炭冶炼能提高钢铁品质,普遍用于兵器、铠甲锻造;可丹阳匠坊不生产兵甲,用这种奢侈的方式生产农具。

丹阳匠坊如同一根刺扎在南阳冶铁坊的心脏里,弄得冶铁坊处境尴尬,也让吕乂心里不是滋味。

平心而论,已经具备优良兵甲锻打能力的丹阳匠坊始终生产农具,对荆湘二州的民力恢复、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也让朝廷的冶铁坊失去了这部分盈利,自然地豪强庄园的铁匠铺也无利可图。

最让人忧虑的还在于丹阳匠坊的制造潜力,这是一个规模千人,随时都能制造优良兵器、铠甲的冶铁基地。其中北府专管,朝廷无从监管,根本无从知晓此处是否锻造过兵甲,也无法判断武当群山之中是否有北府隐秘武库。

田信已在丹阳匠坊铸造过新的神兵,还有那副堪称刀枪不入的红漆镜甲。

无人能关闭丹阳匠坊,这里即不生产铠甲、兵器,也不接受铸币任务,根本没有正当的理由去关闭。

只能压制,唯一压制办法就是提高南阳冶铁基地的产量,用更多、更廉价的农具挤压市场,不给丹阳匠坊运转的余地。

丹阳匠坊消耗最多的是木炭,这需要拿工具去交易;如果周围百姓用了南阳铸造的农具,自然不会去生产木炭;没有廉价、大量的木炭,丹阳匠坊也就失去了扩张活力。

只是吕乂巡视时,见许多归化荆蛮围绕煤山结庐而居,男子劳力以背篓采集碎末煤渣,他们的妻儿则以木炭粉,混合黄胶泥搅拌这些煤渣,揉搓成拳头大煤球阴置晾干。

“这是为何?”

“制煤。”

随行的一名军吏出列回答,身子半躬:“北府以粮票收购煤团,所收煤团就近屯在关城,就等秋后淯水上涨,水运至宛城、邓城储备。”

“要此物何用?”

吕乂不解询问,自嘲哂笑不已,对左右属吏说:“南阳荒芜已久,树木滋生成林,田野草丛淹没人影,自不缺冬日柴草。要说冶炼之用,煤粉不堪用,今劳力收集,又有何用?”

首节上一节456/9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