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骑砍 第381节

再想到田信种种出奇举动,或许大汉最后的技术底蕴就传承在田信身上。

转了一圈,大汉的又回到了大汉手里。

再想到北伐典礼时田信的顾虑言论,可见田信生于汉中,却清楚雒阳、长安政变的血腥,对这种事情充满抵触、厌恶和恐惧。

如果不留退路,时时思索雒阳、长安血腥政变的田信绝不是束手待毙的人。

如果逼田信发动政变,恐怕只会比雒都、长安两次政变更为血腥、彻底。

现在大汉离不开田信,田信也离不开大汉。

心中与田信相关的疑惑纷纷得到开解,所有的疑惑都有了解释。

对于政变……没什么好恐惧的,从大汉建立之初就充斥着血腥政变。

大汉四百年,过去不缺,未来也不会缺。

不可能因为自己或田信的当政就能避免,这是人力无法避免的事情,谁强谁就来当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即便是武帝一朝,也无法避免。

有问题就解决,这种事情不能逃避、推脱。

光武皇帝可以解决的事情,硬是要拖,血腥的事情没能少一件,反而拖延的祸患越养越大,养到了尾大难除,噬主的地步。

刘备心绪平静,细细审视蔡琰,用一种陌生的眼睛打量,这个可怜的女人,根本不知道吴班因恐惧引发了多大的灾难。

他递出手中竹简,语气疲惫:“听闻蔡袭有一子,今后还要劳烦蔡大家抚养。”

蔡琰接住竹简,见首枚竹简标题是从乱受诛者名录,她双眸中光彩渐渐暗,翻开竹简就见陈留籍贯下一片黑漆漆人名,里面有许多熟悉的名字。

董祀、蔡袭的名字就在其上,相距不远,为蔡琰一眼认出。

仿佛天塌,蔡琰想到自己的侄孙,强撑着施礼,告退。

吴班叛变出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吴班不出走,可能会因为恐惧,推动针对关羽、田信的政变,集结所有人的力量来跟三恪家族决一生死。

到时候死伤更为狼藉……这不是坏事,刘备安慰自己。

既然同意李严策立三恪的意见,那四个家族就应该真正绑在一起。

吴班是小事,总算弄清楚了田信的师承、出身,这比十个吴班还要重要。

第三百五十章 授权

汝南,吴军重新占据这座荒无人烟的空城。

在冬季两淮之地行军,已经暴露吴军严重依赖舟船的缺点。

以至于河水结冰后,吴军凑不够远距离行军的辎重车辆,也缺乏畜力。

秋季进兵汝南时,投放两三万或五六万大军没有差别;而现在能投放到汝南的兵力只有堪堪万余,就已后勤吃紧。

潘濬亲自统领这支前哨军队,与午武将军孙兴、未武将军孙承商议战机。

所谓商议,往日不过是讨论继续守汝南还是退军,而不是讨论是否进军。

这次潘濬准备提议进军,不能再待在汝南,这里有些危险。

张飞、马超都是闲不住的人,一个手长,一个热心,两个人都可能不辞辛苦来汝南走一趟。

一万余的吴军,投入现在的宛口战场,连点水花都不会有。

鹰山一战魏军太过惨烈,从开战至今,魏军先是在寿春战场折损近两万人;之后宛口之战张辽折了两万人,随后曹仁病重,曹休、裴潜换防,导致裴潜的豫州军团崩溃,损失在万人以上。

北府兵横穿郾县魏军防线,迫使邵陵的苏则兖州军团举义,这又是两万人。

随后兖州民心所向,拥立原天子刘协复辟登基,导致青徐曹植军团脱离魏军,魏军不仅失去曹植三万人,还失去休养二十余年的青徐人口。

最后曹真率关中军团抵达参战,曹洪卫军所部三万余几乎消亡殆尽,除了张郃领着中军三万余步军突围而出,余下曹真节制的步兵几乎都被汉军聚歼,这部分兵力约在六七万之间。

淝水之战到鹰山之战这段时间里,魏军累积折损最少十八万,多的话应该有二十万。

且算二十万折损,其中汉军吸纳两万,俘斩应该在十万左右;四五万人卸甲为民。

除了曹植带走的三万余人,以及阵亡的魏军,余下折损的十三万至十五万的丁壮则会被汉军吸纳。

换言之,明年汉军再北伐,会多出十万生力军。

汉军连战连捷兵力越打越多……战场上不好解决的事情,只能从其他场合寻求解决方式。

曹休现在也率部出走,兵力在五六万之间。

所以堂堂大魏,四十万带甲的大魏,此刻兵力大概就在十五万左右,已无向外拓展的实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曹植、刘协、刘封割走兖豫青徐四州。

魏军的极大削弱,许多事情有了可操作的余地。

曹植、刘协、刘封、曹休这些人合起来,兵力约在十万至十二万左右,勉强拥有自保的力量,也无力反攻虚弱的曹丕。

除非河北发生巨变……存在这种可能性,整个大魏抛弃曹丕,拥立曹植,重新把刘协关起来。

但这样一来,对阵汉军时始终缺点士气。

因此必须高举天子刘协的战旗,将汉魏之战,打成汉家内战。

而己方也将参与进去,以大汉吴军的身份为汉天子平刘备之叛。

世事发展无常,这无常的已经接近不要脸。

或许还会发生更不要脸的事情,潘濬思维专注于战略方面,对眼前的战争并不在意。

鹰山之战已经打完,魏军最惨也不过是依托雒阳八关艰苦抵御,等待曹植、己方的援军。

这个救援过程中,应该会举行一场联盟会议。

如此重要的会议即将举行,却派自己督率万余新军来汝南驻防……潘濬有些心冷。

首节上一节381/9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