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第87节

康拉德走后,秦川随手把电话号码塞进了背包里,接着几乎把它给忘了。

要知道这里是沙漠,而且利亚根本没有电话,所以秦川也没把它当一回事。

坦克源源不断的从意大利运来。

这时期德、意的海运输线还算通畅,因为希特勒将空军精锐第2航空队调往意大利,由空军元帅凯塞林指挥对马耳它岛实施轰炸。

这保障了从意大利到利亚运输线的安全,于是非洲军团的实力得到迅速的补充:第5轻装师得到了150辆坦克,其还有十几辆性能“三号”坦克更优异的“四号”坦克。

再加第5轻装师又得到步兵及火炮的补充,于是不再适合使用“轻型装甲师”这个番号了,它正式改名为第21装甲师。

第15装甲师也得到了100辆坦克,这使非洲军团的坦克总数达到了250辆,而且这些坦克还大多数是装备了50口径坦克炮的“三号”,这使非洲军团实力大增。

当然,这些坦克临时又因为秦川的想法,全部在尾部装电话。

更让隆美尔春风得意的还不只是这些。

那天下午,正在隆美尔看着地图思考着如何对英军防线展开进攻时,一封电报递到了隆美尔面前。

电报是来自柏林最高统帅部的,面写着:“隆美尔将,鉴于你在战场优异的表现,最高统帅部决定晋升你为陆军将!”

“我是将了!”隆美尔对此感到有些意外,以至于他又重复了一句:“我是将了!”

“什么?”参谋有些不敢相信。

隆美尔努力使自己保持冷静,将电报递给了参谋,指挥部里马传来一阵欢呼声,接着这个信息传遍了整个非洲军团。

隆美尔的确可以以此自豪,因为他不像其它德国将军那样有着丰厚的“底蕴”或“关系”,他是出身草根的指挥官,从一名普通的连长一路成长为将,尤为引人瞩目的还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由一名校一跃而成一名将,德国陆军最年轻的将。

隆美尔在随后对全军的讲话里显得很平静,他说:“这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事,然而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会为自己的肩章添更多的星!士兵们,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这些荣耀有你们的一份!”

士兵们欢呼起来,从某种程度说,这也是柏林对他们战绩的一种肯定,于是士气又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有人包括意大利军队在内都以为用不了多久可以进攻埃及并占领整个非洲了。

对此秦川却是兴趣寥寥。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对隆美尔的一生早知之甚详,这些对秦川来说根本算不什么新鲜事。

另一方面,则是秦川很清楚这场仗不会像德军士兵想像的那么轻松。

秦川想的没错,战场有句话叫“永远也不要低估自己的对手”。

在德、意军拼命的运输补给加强自己的装备和战斗力的同时,英军也没有闲着。

虽然这对英军来说有些困难,但不愿此放弃苏伊士运河乃至英国本土与殖民地间的联系的英军,当然会想尽一切办法达到甚至超过德军的装备水平。

第一百零八章 运输线

韦维尔是没法在北非继续指挥下去了。

“战斧行动”失败后不久,韦维尔收到一份电报:“首相致韦维尔将军:奥钦莱克将军将接替你的职位担任东英军总司令,而你是一位无与伦的优秀人才和十分杰出的军官,将填补英印总司令的空缺职位。”

“优秀人才”和“杰出军官”……这些词都是英国人用来安慰失败者的,韦维尔当然明白。

韦维尔决定服从这个安排,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北非是彻底失败了,尽管他败得有些不服气,他明明可以赢的……

想了想,韦维尔心情沉重的向伦敦回电道:“我无条件服从安排,北非的失败,全部责任都在我,我等待奥钦莱克将军前来接替我的指挥……”

韦维尔离开前表现出了一名英国人常有的绅士风度,也表现出了一名战士应有的勇气。

对此,秦川认为这是丘吉尔缺乏用人的胸襟和眼光,如果丘吉尔始终用韦维尔任东英军总司令,历史的隆美尔或许会更快败出北非。

然而,英军将领却是失败一个换一个,再失败再换一个……其结果是每一个阵的将军都对沙漠作战不熟悉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等他们差不多适应时也离被撤换不远了。

最后阵的蒙哥马利之所以能赢,那完全是因为英军在兵力、装备和补给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几乎可以说无论是谁来指挥只要无脑往前推可以获胜了。

奥钦莱克并非完全没有指挥沙漠作战的经验,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北非指挥过英军捍卫苏伊士运河,这也是他被丘吉尔选替换韦维尔人选的原因之一。

但事实证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往往是无用甚至是有害的。

这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德国许多将军如隆美尔本人也打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拥有了一战的经验后在战场时时避免将战斗打成类似一战时的堑壕战,其它德国将军也是在这一点的基础研究出新的战术理论,“闪电战”由此横空出世。

但如果死守着一战的那些经验以为往后的战争是那样不会变化并以此为基础构筑战略、战术甚至研发装备,那会闹出一个个笑话了。

法国的“马诺防线”是笑话之一,法国人从一战堑壕战总结到的是往后战争是敌我之间在堑壕之间打来打去,于是构筑了一条世界最豪华、最坚固的堑壕来支撑其“绝对防御”的军事理论。

英国会法国好些,但也是半斤半两……它主要体现在武器装备研发主要针对的是堑壕战,如步兵坦克。

新任的奥钦莱克将军深受其苦。

他第一时间统计了自己的部队及装备,然后吃惊的发现自己手里只有一百辆故障频频不堪使用的“玛蒂尔达”坦克。

“看来我是来收拾烂摊子的!”奥钦莱克将军对参谋说。

“不,将军!”参谋回答:“德国人的坦克我们还要少得多!”

“噢,是吗?”奥钦莱克将军回答:“但德国人的坦克至少还能开到我们的阵地面前,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敌人的威胁并且需要防范,但德国人需要担心我们的坦克吗?”

参谋不由哑口无言。

奥钦莱克将军说得对,德、意军与英军的防线大慨相距三十公里……会相距这么远是因为之前英军撤退而德军没有追击,于是间拉开了一段缓冲区。

三十公里对于德军的“三号”坦克来说甚至不城要一小时,所以英军随时都要担心德军的坦克会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并进行穿插,于是有点人人自危的感觉。

而这个距离对于“玛蒂尔达”坦克来说却需要三小时,甚至还不敢保证有多少坦克在途不出故障,德军老远能发现它们并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

也是说,德军防御起来要英军放心得多。

“更糟糕的还不是这个!”奥钦莱克将军对参谋说道:“更糟的是我们只有‘玛蒂尔达’,如果想要更多或是更先进的坦克,必须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从英国本土运输,而德国人只需要用几天的时间可以从意大利得到他们需要的任何一切,所以用不了多久,德国人的坦克会成倍的增加,而我们却依旧是这些垃圾……”

说着奥钦莱克将军扬了扬手的装备清单。

参谋无言以对,因为从英国本土绕过好望角的运输线的确要德、意军的补给线要长得多。

无奈之下,奥钦莱克将军给丘吉尔发了封电报:“我们虽然在兵力占优势,甚至在坦克数量也占据优势,但这只是纸面的数据,我们拥有的坦克都是些性能落后的坦克,如果得不到更多的坦克及物资的话,我相信我们只有撤出北非!”

丘吉尔当然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首节上一节87/7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