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第153节

当然值得一试,这对德军根本没损失,甚至都不需要多少时间。

因此当斯特莱克将军把秦川的建议告诉军官们后,军官们都纷纷表示赞同。

“很好的办法!”奥尔布里校说:“新西兰人之所以能够分散隐藏在城里,是因为他们有埃及人的支持和协助,如果埃及人转而支持我们,那么他们要完蛋了……埃及人会把他们藏身的位置指出来,这样我们可以掌握主动!”

“这对埃及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斯莱因校说:“尤其是储存在港口仓库存里粮食和武器,那可是一大批补给,埃及人如果能得到它……即便是一部份,都足以组建起一支军队并依此争取独立,而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的话,那么什么都得不到!”

“马行动!”斯特莱克将军不再迟疑了。

事情分成两个部份。

首先是开仓放粮。

百姓最喜欢这个了,尤其是被殖民的国家的百姓……对于他们来说,由英国还是德国来殖民埃及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是被别国殖民,那么能多得到些好些又为什么不呢?

同时化教育程度低的百姓也普遍眼光短浅,他们不会考虑将来英国更有可能赢得战争之类的长远问题,他们只看眼前……谁给他们好处他们听谁的。

其次是宣传。

这时候印传单之类的肯定来不急,于是德军士兵从埃及百姓找出一些会英语的埃及人……此时的埃及是英国的殖民地,会英语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因为给他们粮食,于是他们也很愿意为德军做一些事。

接着德军士兵备几个大喇叭,让埃及人朝着各个方向大喊:“埃及人,英国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我们是来解放你们的,我们会给你们真正的独立和自由,起来反抗英国人的统治吧……”

秦川在广播里听到这些话不由有些懵圈了。

德国人打仗也许行,做事也足够严谨,但在宣传工作方面却是外行……此时的德军甚至都没有独立的宣传部队。(注:初期德军的宣传单位附属于通信部队,直到42年才成为独立兵种)

如此生硬的、毫无亲民色彩的官方语言显然无法打动埃及百姓甚至还会产生反效果……百姓听到这样冷冰冰的词语再联想到德国人的坦克和大炮甚至都会不寒而栗。

于是秦川跟巴泽尔说了声提着步枪跑往喇叭附近,他没费多少功夫找到了一名看起来像是负责人的少校。

“长官!”秦川说:“我认为宣传语需要改一改!”

少校回头看了秦川一眼,当他看到了秦川的军衔后不满的说道:“士,做好你自己的事,这里不是你呆的地方!”

“长官……”

“我说过了!”少校不耐烦的打断了秦川的话:“回到你的岗位去!”

“回到你的岗位去,少校!”斯莱因校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两人的身后。

“校!”少校有些错愕。

斯莱因校没有理会少校,他猫着腰前像与老朋友打招呼一样拍了下秦川的肩膀,问:“有什么不妥吗,士?”

“是的!”秦川回答:“我认为我们的宣传方式应该改一改……”

“校!”少校忍不住插嘴道:“这是我的工作,我想我能做好……”

“你最好闭嘴,少校!”斯莱因校打断了少校的话:

“听听士说的话,然后按他说的做。否则你去领一把步枪走到坦克前头,明白吗?”

“可是校……”少校还是不甘心。

这时少校的副官认出了秦川,于是小声提醒道:“少校,他是那名士……”

“什么士?”少校反问。

但随即意识到这话的意思,于是半张着嘴愣愣的看着秦川。

第一百九十章 起义

宣传的话风很快变了:

“亚历山大的兄弟们(穆斯林称兄弟),我们是德意志帝国的队伍!你们不要害怕,我们不是来征服亚历山大的,更不是与你们为敌,我们的敌人是英国。 我们知道,你们倍受英国的欺凌和压迫,我们同样也是……他们利用强大的武力逼迫我们签下不平等条约,粗暴的干涉我们的内政。我们起来反抗了,所以我们才在这里……”

这话严格来说也不是假话,因为英、法等国的确是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条约里限制德国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于是德国与埃及有了共同点也有共同的利益

但这才仅仅只是开始。

接着秦川让人找到一些“好人好事”来。

想找到“好人好事”其实并不困难,毕竟这是一场战争,而且德军已经深入亚历山大城五公里,在战斗总会有几个德军士兵救出埃及百姓的例子……何况算没有也可以“制造”几个出来。

于是这些“被救”的埃及百姓很快被请到了喇叭前现身说教:

一个六十几岁的老头用发颤的声音对着话筒叫道:“阿里亚,我们的房子被炸塌了,是英国人干的,他们的火炮本来是瞄准德国人的坦克,却把我们的房子炸掉了一半,你母亲和你的妹妹已经死了,英国人没有为他们的过错负责,反而是德国人把我从瓦砾堆里救了出来……你还要替英国人卖命么?我希望你能站到我们这边,他们(指德军)是好人!”

老头的儿子阿里亚是非洲第3师的,现在正与新西兰第2师一同协防亚历山大。

一个妇女一边哭一边用含糊不清的话说道:“塞义德,我们的孩子被炮弹炸伤了……英国人用我们的房子做掩体,我哭喊着希望他们能帮助我们,但英国人不愿意将时间和药品浪费在我们身。德国人来了,他们给孩子包扎,还给我们食物。你回来吧,塞义德……”

这个塞义德是个劳工,从昨晚起被英军紧急征用到港口附近去修筑工事了。

然后又有一个小男孩对着话筒用稚嫩的声音说道:“爸爸,英国人占了我们的房子把我们赶了出来,我们没有地方住了。德国人给我们搭了个帐蓬……”

接着还有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这些故事表面是针对身处对面的某个人,但其实却是讲给所有埃及人听的。

这故事是如此之多,以至于等待讲述的埃及人排成了一个长队,而且德军士兵还在到处收罗有故事的人并将他们带到这来。

这种宣传攻势很快起了作用,十几分钟后秦川听说有埃及人为德军提供详细的地图,其还有人能在地图指出英军埋伏的地点。

确切的说是新西兰军,只是埃及人根本分不清新西兰军还是英军,于是都把他们称作“英国人”。

有了地图知道新西兰军的埋伏点后事情变得简单了。

坦克依旧像往常一样带着步兵前进,到埋伏点进入火力范围后隔远了一阵猛轰猛打。

反观新西兰军……他们手里的“英格兰弓弩”射程只有一百米,所以对远处朝他们猛轰的坦克一点办法都没有,只有被动挨打。

在德军坦克朝前推进的同时,喇叭还在不停的播放着埃及百姓对英军的控诉。

接着越来越多的埃及百姓加入到帮助德军的行列来,不久,许多百姓和非洲军自发的组织起来攻击新西兰军。一个埃及独立地下组织还主动联系到了德军希望能与德军合作。

后者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新西兰第2师已经在港口做好了炸毁物资和装备的准备……英军当然不会让这批物资落入德国人的手里,他们不过还抱着能挡住德军进攻的一丝希望,所以等最后一刻引爆。

首节上一节153/7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