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937节

其实是在受伤丧失作战能力之后,被巴甫洛夫派人送往后方的支撑点。

廉明阳已经派了几架武装直升机过去,阻击那边的敌人,为司徒麟他们争取完成撤退的时间。

不过,最多就半个小时。

武装直升机再厉害,也顶不住潮水般拥上来的敌人,还必须赶在空军的无差别轰炸到来之前撤离。

在前进支撑点那边,罗友良已在组织撤退,首先是把行动不便的伤员送走。

被送到支撑点去的,全是重伤员。

为此,陆航已经安排运输直升机去支撑点。

总而言之,这条防线已经完蛋了。

直到这个时候,司徒麟才注意到,东方的天空已经泛白。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在这里战斗了近3个小时,天色就要放亮了。

现在是北半球夏末,又是在中高纬度地区,5点30分左右就会天亮。

奋战了这么久,最终还是没守住。

不过,没什么好沮丧的。

这个晚上,敌人至少投入3个装甲旅连番发起猛攻,在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之后才突破了由一个预备役步兵团与一个装甲营守卫的防线。再把双方动用的炮兵算上,兵力差距更巨大。

对司徒麟他们来说,其实是虽败犹荣。

其实,全营总共才38辆ZT-99B,最后还能开动的,就只有司徒麟的这一辆了。

在武装直升机飞走之后,司徒麟去找到了另外几名车长。

参加最后一场战斗的5辆坦克中,3辆被敌人摧毁,其中1辆是被穿甲弹从侧面打穿了车体,而另外的2辆都是因为行走机构受损丧失行动力,在停下来后,被敌人绕到后方用穿甲弹摧毁。

还有1辆是用光了炮弹,因为担心被敌人缴获,由车长用燃烧手榴弹烧毁。

这4个车组的12名坦克手,有7人生还。

随后,司徒麟他们还找到20多名东骆沙官兵。

全是伤员,能自己行走的不到10人,其中几个已经是奄奄一息,就算撤下去,也未必能够活着到达战地医院。

时间有限,司徒麟不敢耽搁,立即安排官兵把重伤员送下去。

所幸,后面还有几辆步兵战车没有被摧毁。

要说的话,协同作战的2个机步连的伤亡最为惨重。

6个排168名官兵,几乎全在那场炮击中阵亡。

太过突然,分散在各个发射点上的反坦克小组根本就来不及隐蔽,而且附近没有可供隐蔽的地方。

炮击过后,很多官兵是尸骨无存。

虽然暂时没有收到一连与二连的消息,但是根据廉明阳所说,那2个坦克连肯定是伤亡惨重。

一个加强的装甲营,除了后勤保障连,几乎拼光了。

这可是司徒麟自己的营!

他们从阵地上撤下来的时候,一队空军的“攻-9A”从头顶上呼啸而过。

虽然具备夜间作战能力,比如能在夜间使用电视制导的短程空地导弹,但是受电子设备限制,比如过分简陋的火控系统,“攻-9A”很少在夜间出动,基本上都是在白天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

要说,这也不能怪空军。

在设计“攻-9”的时候,空军还征求过陆军的意见,而陆军当时想当然的认为,在夜间作战的情况不常见,因此没有提出必须具备夜间作战的能力,只是强调了在恶劣环境下的战斗力。

其中原因,一是陆军没有料到夜视设备会如此迅速的推广与普及,二是不想承担额外的费用。

因为是专用攻击机,主要为地面部队服务,所以“攻-9”是空军与陆军共同出资的联合项目。

正是如此,“攻-9”的采购与维护费用有大约三分之一是由陆军提供,另外的三分之二也算在了兵种联合开支当中,仍然会挤占陆军经费。对于军费本来就不多,早就被空军与海军超过的陆军来说,如果一定要发展低空支援力量,也愿意把钱花在由自己直接控制的武装直升机上。

正是如此,“攻-9A”设计得非常简陋。

当然,在“攻-9B”上,这些缺陷全都会得到弥补。

虽然只增加了一套光学瞄准设备,但是“攻-9B”已经具备夜间作战能力,能在任何时候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要说,那门40毫米加特林机炮才是真正的大杀器。

因为是“攻-9”的主要武器,而且暂时没有替代品,所以帝国陆军才保留了这个口径的弹药。

不要忘了,不管是步兵战车,还是武装直升机,用的都是30毫米机关炮。

此外,帝国海军的近防系统,使用的同样是30毫米机关炮,还能跟陆军的机关炮共用弹药。

至于空军的战斗机,在20多年之前就统一使用30毫米航炮。

其实,30毫米不但是帝国军队的标准口径,也是东方集团的标准口径,被集团所有成员国采用。因为40毫米不是标准口径,所以没有纳入集团的后勤保障体系,得由帝国军队自行承担。

40毫米弹药,还要追溯到第二次全球大战的高射炮。

按东方集团的内部协议,“攻-9”将是最后一种装备40毫米机关炮的作战平台,此后就将淘汰这种口径的武器。

哪怕需要介于30毫米与100毫米之间的中等口径弹药,也会考虑更大的口径。

不出所料的话,下一代步兵战车上使用的,应该会是60毫米机关炮,而且极有可能选择埋头弹。

只是现在,“攻-9A”的40毫米加特林机关炮,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简单的说,这门机关炮能摧毁任何运动的目标!

主战坦克也绝不在话下。

首节上一节937/13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