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1214节

只是,到了12月,情况就急转直下。

原因也很简单,纽兰海军调整了破交战术。

也就一点,要求潜艇艇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之下向后方汇报,降低因为通信联络暴露行踪的风险。

此外就是,空军也安排了轰炸机承担部分侦查任务。

往简单说,潜艇只负责船队所在的海域与航行数据,尤其是航向,不再承担跟踪与监视任务。

虽然这会大幅度的降低轰炸机的作战效率,但是能提高潜艇的安全性。

关键还有,在护航舰队里面没有护航航母,而且运输船队并非随时都能够获得岸基航空兵的掩护。

就算编入了防空巡洋舰,也只是被动防御。

在实战中,防空巡洋舰的主要价值其实是提前发现来袭导弹,为防空作战争取10多分钟的准备时间。

显然,无法拦截轰炸机,这样的被动防御没有多少意义。

结果就是,在12月的前半个月,就有3支运输船队遭到了轰炸,还赔上了20多艘护航战舰。

其中包括3艘“青州”级巡洋舰!

为了降低损失,帝国海军被迫在12月的下半个月停止向霍瓦依群岛运送物资。

要想提高护航效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护航舰队航母,而且是能够搭载预警机与重型战斗机的航母。

道理也很简单,只要有了预警机与重型战斗机,就能够拦截来袭的轰炸机。

在理论上,一艘航母就够了。

主要就是,掩护运输船队的主力其实是岸基航空兵,航母的价值,主要是填补岸基航空兵的漏洞,在岸基航空兵无法到达的海域,以及无法到达的时间,用舰载战斗机撑起外围防空网。

可惜的是,帝国海军没有多余的航母可用。

当然,帝国海军也不是没有作为。

在大战爆发后,帝国海军就启动了“替代型航母”项目,向3家造船厂下达了建造中型航母的计划书。

这些中型航母,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护航航母。

与第二次全球大战中的护航航母一样,替代型航母大幅度降低了基础性能标准,比如使用寿命只要求能达到15年,抗沉性能等同于民用船只,只需要在4级海况下作战,以此降低建造的难度。

不同的是,替代型航母不但需要具备反潜作战能力,也就是搭载与运作反潜巡逻机,还必须具备防空作战能力。按照帝国海军提出的要求,至少得搭载2个中队,也就是16架重型舰载战斗机,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4架战斗机在空中巡逻,并且安排8架战斗机执行截击任务。为了发挥出战斗机的效能,还得搭载舰载预警机,并且能够在任务期间为预警机保障服务。

毫无疑问,这些战术要求并不低。

除了不要求搭载重型攻击机之外,替代型航母跟大型航母没有本质的明显区别。

其实,只要能够搭载重型战斗机,就肯定能搭载重型攻击机,区别只是要不要在弹药库里面装载用来打击地面与海面目标的弹药。

正是如此,替代型航母再是理想,也要花时间建造。

要说的话,这也是帝国海军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即在替代型航母批量服役之前,将在护航上耗费大量资源。

第208章 替代之选

要说的话,早在10多年前,论议两院通过限制海军规模的法案之后,帝国海军就认识到了“替代型航母”的巨大价值。从那个时候开始,帝国海军就投入资金,在相关领域进行前期探索。

当然,最初使用的不是这个名字。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当时出现的“航母无用论”与“大小之争”都与帝国海军有关,也可以说成是被帝国海军利用。正是借助发展“小型航母”的机会,准确说是论议两院提出的相关要求,帝国海军才拿到拨款,在论议两院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中小型多用途航母”的研制项目。

众所周知,帝国海军最后还是选择了传统路线,继续建造大型与超级航母。

至于相关研制成果,在“薛远征”级开工建造之后,全都被束之高阁,锁进了帝国海军的档案柜。

准确的说,是转变成了技术储备。

“替代型航母”其实就是“中小型多用途航母”的翻版,也可以说成是现代化版本。

“中小型多用途航母”的基本设计思路其实是放弃独立作战能力,把航母当成纯粹的战斗机搭载平台,以保障与运作舰载机为主,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削弱与取消其他作战能力降低建造成本。

结果就是,该项目完全依托于在当时炒得火热的垂直起降战斗机。

有趣的是,垂直起降战斗机自始至终都不是海军的项目。

不管研制“鹞”式战斗机的布兰王国,还是制造“铁匠”战斗机的西骆沙,乃至靠许可证生产av-8b的纽兰共和国,都是按照空军的任务需要采购与装备垂直起降战斗机,也主要装备空军。

在战术思想上,垂直起降战斗机其实是应对全球大战的产物。

说得简单一点,在全球大战当中,不管进攻与防御,都得面对一个大问题,前进基地肯定会遭到敌方重点打击,因此前线航空兵在开战之后有可能面对没有基地可用,或者无法靠前部署的尴尬局面。

显然,不能因为前沿机场会遭到打击就放弃前线航空兵。

在战术体系上,没有任何作战力量能够取代前线航空兵。

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想办法让前线航空兵降低对前沿机场的依赖程度。

对此,有两种发展思路,一是提高作战飞机的作战半径,二是缩短作战飞机在起飞与降落阶段的滑行距离。

一直以来,帝国空军采用的是第一种办法。

最典型的,也就是“战-10”。

在帝国空军的战术体系当中,“战-10”是典型的前线战斗机,其在主要任务状态下的作战半径都在1000千米以上,后期的发展型甚至达到1500千米,超过了西陆集团的重型战斗力。

只是,西陆集团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

要说的话,这完全能够理解。

不要忘了,除了少量重型截击机之外,西陆集团重型战斗机的作战半径都在1000千米左右。

归根结底,就是航空发动机的技术不过关,为了保证主要的战术性能,只能牺牲相对而言不算重要的航程。

那么,凭什么发展作战半径更大的前线战斗机?

首节上一节1214/13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