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 第671节

  并且它还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宇航员的安全问题。

  月球计划执行的速度很快,火箭卫星发射这一天,江彦海他们都赶到了发射场,其实发射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整个发射非常的顺利。

  而且跟以前的登月计划不同的是,以前的登月计划都是要先进入地球轨道,然后围绕地球轨道飞行十几个小时,找到最合适的角度才飞往月球。

  而这一次不一样的是,因为现在的技术进步的太大了,火箭上面的燃料也极其充足,所以火箭在离开地球之后会直奔月球,而省却其他的那些途径,而且在飞往月球的过程当中飞行器的速度也会远超之前的速度。

  按照当前整体的计划来看,火箭从发射到进入月球轨道只需要大约50个小时就可以抵达。

  所以整体的计划大概7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了。

  也就是说7天之后他们就大概知道这个世界的月球到底有没有氦3了。

  不过江彦海觉得,至少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概率是有的,因为月球的环境跟地球很像。

  七天的时间也基本就是一闪而逝,登陆舱顺利的返回了地面,江彦海他们没有去参合,分析矿物这些方面有专业人士去进行。

  而好消息来的很快,在登陆舱返回的当天江彦海他们就收到了最新的消息,这个世界的月球上面果然有氦3!而且不仅仅有,似乎储量比地球那边的还要更多!

  并且不仅仅是氦3,在月面上面还有许多极其稀少的珍贵矿物,要知道有一些矿物地球上面没有,若枫数量也极其稀少,但是这些矿物在这个若枫的月球上面却数量非常的丰富!

  将这些数据分析出来之后,江彦海他们立刻就有了决定。

  所有的一切都是要按照最新的技术资料来进行的,当知道了这样的结果之后,江彦海他们立刻就决定直接建设第二代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第1568章 顺利

  因为按照4个700万千瓦时的可控核聚变电站来计算,每个核电站每天需要消耗的氦3大约为8.6公斤,按照目前的初级星门的能量需求来说,其实3个可控核聚变电站就可以满足启动需求。

  3个来计算的话,每天需要消耗25.8公斤氦3.

  根据开采回来的若枫月球土壤密度来计算,大约为0.8克/立方厘米,也就是说每立方米月球土壤为800公斤。

  而根据若枫月球土壤里面蕴藏的氦3来计算,大约10000立方米才能够提取1公斤的氦3。

  也就是说他们之前的计划有点行不通,主要是考虑性价比之后,有点不划算。因为如果运输这些土壤回来制备的话,只能启动初级星门一天,这有点太难了。

  而且10000立方米什么概念?这相当于8000吨,目前的运载火箭运载如此之多的物资需要消耗多久?

  江彦海他们之前考虑的时候,其实江彦海想的是直接将提炼等一体化设备直接由火箭运送到这个世界的月球上面进行提取,不过目前来说,这个进度有点慢。

  因为如果这么搞的话,二蛋的出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远程自动化控制,目前来说江彦海想了想,还是决定采用第二代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比较好。

  这样的话,直接从海水当中提取容易的多了,而且可以加快他们当前的速度。

  而且这还是这个世界的月球,如果是地球上面的月球的话,氦3的密度比这个还要低,大概3万立方米才能够提取1公斤氦3,不过地球那边的月球有高富的氦3集中区。

  那里的密度就要高的多了。

  不知道这个世界的月球有没有,但是即便有的话,光是探测这些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第二代可控核聚变电站虽然有部分中子产生,不过只是建造四个核电站的话,也可以接受。即便是有中子,这玩意的风险也比裂变核电站要小的多的多。

  核电站的建设区域,以及星门的建造区域其实早就划定并且开始建设了。

  核电站没有办法距离初级星门太远,这就意味着不可能跟之前的阿法3型侵入性星门建立在一起,然后进行集中管理。只能另外划定相关的军事区域。

  不过这样也好,如果太过于集中的话,光是物资转运也是一个巨大的麻烦,这样分开的话,也有利于分散发展经济。

  因为随着这些星门将来星门附近因为大量的运输肯定是会形成城市的,并且这些城市只要星门存在,几乎就不会破败,不过初级星门肯定也不可能距离城市太近,因为初级星门有出事的风险,安全一点比较好。

  随着整个计划下达,整个若枫仿佛都直接开始行动了起来,由这个世界组成的施工队伍直接开始了进驻,施工的都是普通人,也不怕他们泄密,因为他们都不知道建造的具体什么,他们只是负责建设核电站的外围部分。

  而真正的核心机构都是在工厂建设完毕然后直接运送过来。

  江彦海也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这些工人的工作强度,如果说国内的那些施工队伍被称之为基建狂魔的话,那么若枫世界的施工队伍就是基建狂魔中的基建狂魔。

  因为这些工人太热情了,他们不仅仅是工作热情,而且还非常的努力,这让江彦海看到了几十年前国内那些为祖国的基础建设付出了无数生命的普通工人们。

  4个核电站,建筑工人数量为20万!这个数字如果放到地球上面,国内不是调集不出来,而是无法调集,工人太多不好管理,而且工人太多,效率也会下降,成本也会增加。

  但是这个世界并不会,这个世界的工人成本可以说相当于没有。

  并且每个人听说都是为了国家建设最先进的工厂,每个人工作都非常的努力和细心。

  4个核电站的基础设施部分是最耗费时间的,同时也是早就开始的,反正不管是第二代还是第三代可控核聚变电站,真正的区别是核心部分,它们的其他基础设施部分都是一样的。

  所以这些基础设施早在江彦海来到这边研究初级星门的时候就已经开工建造了。

  只是刚开始没有全力建造,但是进度也一点都不慢,而现在随着计划的最终敲定,建筑的速度也达到了极限。

  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来看的话,大概6个月之后,所有的工期将会彻底的完工。

  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力量,也可以说这就是若枫的力量。

  这个世界的这些人们在多年之后,绝对会因为这个而自豪!

  江彦海他们也彻底开始忙碌了起来,因为他们要将整个初级星门的所有工序都必须要吃透了,到时候核电站建设成功之后,争取他们立刻就可以开始星门的建造工作。

  若枫世界建设的如火如荼,景国这边的自然也不甘落后,因为景国这边的整个大陆架和若枫世界一模一样,所以在确定了景国的势力范围之后,江彦海他们就命令玄卫队将整个景国北部的地域全部都给占领了这个。

  这些区域原本只是一些游牧民族,但是这些游牧民族控制他们不要太简单,在有着绝对武力的情况下,景国世界目前已经调集军民超过150万!

  其中光是玄卫就可以说有超过100万人。

  在现代化的战争体系下面,100万人足以防御太多广袤的土地了,可以说横扫这个世界都不为过。

  不过这100万玄卫里面来自于地球这边的大概只有一万人,而这一万人几乎都是军官,剩下的全部都是若枫人。

  说起来,这一百万玄卫更像是当年的建设兵团,他们虽然有武器,但是更多的是建设。

  火车的铁轨从星门延伸出来之后就开始不断的扩大,可以说铁轨修到什么地方,在景国世界的若枫帝国控制就达到了什么地方。目前铁柜已经直接修建到了卿云洲大陆上面。

  不过这个世界的卿云洲大陆上面也有土著,但是土著的数量很少,可以说整个大陆都是不毛之地。而且这些土著更多的都是集中在南部卿云洲所在的位置。

  国内暂时控制那么多区域也没什么用处,反正后面有足够的时间来控制,尤其是吸收这个世界的人口大国景国的世界这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因为同出一源,就不用激烈的手段,而是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进行。

第1569章 步步为营

  而且为了应对着连绵不断,不断延伸的火车铁路,不得不说,工程师们都是非常疯狂的,他们拿出来了一个在地球上只是昙花一现的一个东西。

  核动力火车头……没看错,就是核动力的火车头。

  因为技术和材料的进步,现在裂变反应堆小型化的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最小的裂变反应堆在维持功率的状态下,比一截火车车厢要小的多了。

  不过这个世界的火车铁轨轨道和若枫的铁柜轨道都采用了特制的宽轨铁路,虽然说建造成本会上升,但是列车运行更加的平稳,并且运力也会提升,而且车厢变大之后,核动力也更加的方便。

  至于说和国内原本的标准轨道并不兼容的问题,这其实也没有多大的问题,国内的标准轨道主要的区域就是从星门进来之后的那一大片的转运车站。

  从转运车站出去之后全部都采用宽轨,因为物资必须要转运的,不可能从星门出来之后就直接运送到各个地方,即便是将来也不可能。因为星门没有那么大的承受量,所有的物资肯定是要调配的。

  所以既然要有转运站,更改为宽轨也就方便的多了,无非就是机车这些重新设计而已,这些都不算什么。

  景国的铁路发展甚至比若枫这边都要快,主要是若枫的人口比较集中,更远的地方目前都是植物和逐步复苏的动物的天下,没什么人,暂时来说,自然也不需要火车直接过去了。

  将来随着人口的建设,火车直接修建过去也是可以的。

  不过那个时候,没准修建的就是磁悬浮的列车了,甚至都不需要火车也是说不准的,谁知道呢。

  但是目前来说,因为景国这边是有其他国家的,所以火车是最先修建的。

  火车代表着兵力和物资的快速运送,这也代表着国家对领土的掌控力,虽然修建公路似乎更快,但是实际上普通的公路运力跟铁路没有办法比。

  若枫和景国这边就是国内最大的支柱。

  而国内这边的发展就更加的稳定了,其实随着一个国家的国力提升,以及底牌的提升,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在国际上面发声的底气也是越来越充足了。

  虽然国内已经主动将雪曼国的星门向景逸以及自己的友好国家开放了,但是这些国家得到的东西并不算是太多。

  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国其实都察觉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

  雨安国的国力提升的速度太快了,快到他们根本就反应不过来,尤其是很多技术的更新,让他们都有一些目不暇接的感觉。从之前的芯片行业突然崛起,没等隔壁和景天洲这些国家反应过来。

  可以说雨安国的各大手机厂商借用国外的一些小手机品牌,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面就建立了他们自己的联盟,基于女娲系统的女娲联盟,而雨安和神殿两大系统瞬间被压缩的市场份额极其微小。

  雨安如果不是因为有思达在支撑,估计早就完蛋了,即便是雨安重新宣布免费也没用。

  因为女娲的优势太大了,那种几乎相当于科幻小说当中的智能语音,还有那流畅的,无比安全的系统,这些统统都是它最大的优势,还有它那可怕的兼容性。

  而这些雨安都没有,神殿国神殿果那边至少人家还有死忠粉,虽然他们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的缩减,不过暂时比雨安这边要好过的多了。

  但是雨安阵营却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不算官方力量介入的话,他们目前正常竞争,真的是没有办法竞争的。

  可以说当前的国际局势有点颇为奇妙,真的是陷入了一种真正的市场经济的圈子里面,所有公司相互竞争,都是依靠自己的实力,而不是由政治绑架经济。

  这就导致雨安国的高科技企业输出的速度太快了。

  除了隔壁神殿国还能够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之外,像是总国以及碧白洲初蝶等等区域,手机份额已经几乎是雨安国各大厂商的天下。

  除此之外还不仅仅是手机,冰箱,电视,冰柜的家用电器雨安国更是开始在全世界攻城略地。

  其实这些早在前些年就有了苗头,更让他们觉得想不通的是,在能源方面了。

  可控核聚变就不用说了,目前各国都想得到这样的技术,但是目前雨安国自己都说了,他们自己都在处于建设阶段,所以暂时没有精力也不会出口。

  而另外一个能源方面就是电池了。

  电池的材料依然是老面孔,石墨烯。连芯片制造的石墨烯目前国内都可以制造出来了,石墨烯电池自然也不稀奇,如果说芯片方面,不算量子计算机,传统计算机里面,石墨烯芯片即便是几个世界下来依然都可以维持它这种材料的变态之处。

  那么电池就不一定了。

  石墨烯电池它的性能毋庸置疑,同等体积下它的储电量大概是除此之外市场最好的电池产品的5倍左右,但是它的充电速度达到了普通电池的1000倍!

  充电5分钟,行驶1000公里已经不是什么神话,这是结结实实可以做到的事情,当然,这需要专用充电桩,不是直接插在家里面的插线板就行。

  但是即便如此,按照这个储量,一辆电动电池充满电行驶3000公里以上都是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

  按理说这样的电池出现一种都已经可以说掌控世界能源了,因为这种电池也代表着控制能源的一种。

  重点就是,雨安国类似的电池居然拿出来了不只是一种,一共有三种,分别采用不同的材料,但是它们相互之间的性能其实差不多。甚至还有比石墨烯电池更加优秀的。

  可以说在能源行业,世界各国都知道,他们现在根本没有办法竞争了。

  不过唯一好的地方就是,雨安国对这方面虽然开始加大投入,但是似乎连他们自己的市场都无法满足,国外的各个企业还有追赶的时间。

  只是各国政府都知道,雨安国不是产量无法达到,而是既然他们有产量,但是却无法投入道市场上面,那就是意味着他们有其他花费这些海量电池的地方!

  70

第1570章 复兴

  其实各国政府猜测的也没错,其实这些电池的产量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之所以它们还没有办法大规模的在民间普及,自然是有原因的,比如说相当多的电池都已经存储了起来,为的就是第一个月球基地用作电能储备。

  因为月球上面的基地车,矿车等将来使用的车辆肯定全部都是电力驱动,不可能使用燃油,也不可能玩核动力。

  至少目前核动力反应堆还没有办法做到那么小,另外就是像是全电力推进的潜艇,舰船等等也都在研发当中,不过他们估计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一点是,这些电池还不推出市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因为在建设另外一些工厂,而这些工厂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这种技术算是初级星门所附带的技术,初级星门里面有一种材料是需要特殊的材料在特殊环境当中分解,然后重新组合而成全新的材料。

  这种过程听起来不复杂,但是条件要求非常的高,这种材料常规条件下根本无法生产出来,只能说这个世界上的材料无奇不有。这种技术本身没什么。

  但是江彦海在研究的时候,却突然灵光一闪,因为他发现这种分解技术应用在人类目前的一种材料上面的话,却有着令人惊喜的作用。

  如果让人选择人类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材料的话,估计大部分人会说一些耳熟能详的,比如说金属,但是金属范围太广了,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人类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材料是我们日常经常见到的,那就是塑料!

  可以说塑料这种材料从发明开始它已经不断的深入到了人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任何一个行业里面都有塑料的存在。

首节上一节671/6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