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长 第136节

  幸村和也说出了自己的猜测:“从这些窑洞的数量来看,这村子看起来有上百人,光凭一个井是不可能那么短时间都藏进去,所以我怀疑他们是不是还有别的入口。”

  北条岸一听完,赞叹的点头,随后命令道:“你说的有道理,大河源,你带人继续搜村子,这一次我要你们真的掘地三尺!”

  因为支那人藏于地下,所以掘地三尺要成真了。

第235章.章三四,李湘江的想法

  地道里,一群人都在磨刀擦枪,等待着给进入地道的日军致命一击。

  在地道中前行的日军,丝毫不知道前方会有什么样的危险在等着他们,一步一步的,小心翼翼的前行。

  他们总感觉前面有着未知的危险在等着他们,但是这并不是他们请求支援的理由。

  与此同时,日军如此大规模出动,自然引来重视,附近的游击队目光都注视着太谷县,一有动静就立马汇报。

  毕竟日军最近频频不断的动作,让他们不得不重视。

  现在又突然一下派出这么多人,更是上心了。

  当得知这么多日军去了小王庄,那些观望的游击队们松了一口气,同时有点同情小王庄,这么多日军过去,显然不是好事。

  李湘江刚一会到根据地,就得到消息,看完消息内容,顿时一愣,那岂不是说在他刚走之后,日军就去了小王庄了?

  要是走晚一点的话,很有可能就被堵在小王庄了。

  但他完全没有任何庆幸的心思,反而很是担忧,去了这么多人,日军看来十分重视,也在所必夺。

  深吸了口气,抬头看了眼刘耕年,“你有什么想法吗?”

  刘耕年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一个大粗人,能有什么想法,司令,你就说吧,想怎么弄。”

  李湘江深深的看了眼刘耕年,在一起这么久了还不清楚他?

  “出兵!”

  李湘江嘴里冷冷的吐出两字。

  闻言,刘耕年咧嘴一笑,并没有觉得意外。

  以他们现在全部兵力加起来,大概有近千人,如果平时他们断然不敢这般冒然出兵,但是这一次,日军所对付的目标,让他们有勇气敢于去打这么多日军。

  只要他们两配合的好,两个中队而已,他相信一定能拿的下来,至于那些伪军,谁拿正眼看他们?

  小王庄,日军们一边寻找着新的入口,一边继续往井里派人。

  此时,井下正传来阵阵枪声,让北条岸一紧皱眉头,到现在还没有收到任何回复,也不知道下面情况如何。

  在井下的地道里,这里正发生着剧烈的枪战,一挺机枪架在狭窄的地道深处,对着来犯的日军不断的开火,地上多了好几具尸体,都将日军前进的路给堵住了。

  没办法,他们只能扒开尸体,想办法突破这里。

  至于手雷,他们不敢用,怕把这里炸塌了,把自己给活埋了。

  所以日军们到现在,还没有任何建树。

  军曹:“八河,你把手电筒关了,灯光会暴露我们的!”

  八河:“可是关了我们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啊?”

  军曹:“就是要什么也看不见,我们也看不见,他们也看不见,这样我们才有机会!”

  八河:“嗦嘎,我明白了!”

  手电筒的灯光瞬间熄灭,狭小的地道里顿时一片漆黑,日军们立马就变成了睁眼瞎,什么也看不见了。

  同时,堵在地道尽头的游击队,看到日军居然熄灭了手电筒,眉毛微微一挑,这些小鬼子居然反应过来了。

  不过没关系,即便没有了手电筒他们也不可能突破这里的,自己定会将小鬼子全部堵在这里,一个也不会露过去,除非从自己尸体上踩过去。

  郭晓义是这样想的。

  熄灭了手电筒之后,日军极力适应这周围的黑暗,感觉差不多了勉强能看到一点东西的时候,军曹小声附耳对身边日军说着,一个传一个。

  然后他们就以十分轻的脚步,从这拐角处探了出来,没有发出一丝声音,对面的机枪也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停顿了一会儿,便对后面的日军们招手,悄悄的向着对面摸过去,步伐十分轻盈。

  弯着腰,身体几乎都快伏到地上了,一步一步的走着,十分的缓慢,渐渐的距离越来越短了,眼看着就要靠过去了。

  突然,一声清脆的响声响起,声音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回荡着,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的,清脆的响声,震慑着每个人心弦。

  军曹脸色巨变,“趴下!”

  话音还没落,枪声骤然响起,是九二式重机枪那特殊的咯咯咯声。

  虽然九二式重机枪放到整个世界上性能是倒数的,但是放在这狭小的洞里,就是绝对的大杀器。

  一板子弹三十发,也就突突突的一下子就没了,但能将整个洞都全部封锁,日军一个也逃不了,全部斩于阵前。

  后面还没来得及出去的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得连忙缩了回去,差一点他也成了地上的那一堆尸体中的一员。

  一边庆幸一边后怕,感觉这场战斗根本就没法打,不行,要回去禀报,这些狡猾的支那人在这里设了许多陷阱,根本不能突破。

  余下的几个日军商量了一会儿,选择回去禀报。

  余下的日军撤走了,地道里又变的无比的安静,甚至能听见呼吸声,心脏跳动声,静的有些可怕,就好似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

  地面上,日军从窑洞里又发现了几个洞口,对此,北条岸一称赞的看了眼幸村和也,他猜的果然没有错,这里还有别的入口。

  就在日军发现入口,准备派人下去的时候,突然从下面扔出了几个手雷!

  看到地上这椭圆形的手雷,围在洞口边的日军脸色大变,连忙寻找掩体躲避。

  不是他们不想捡起来扔下去,而是这一次扔上来的太多了,根本来不及捡,捡了第一个后面的又该怎么办?

  爆炸震的窑洞顶部的尘土簌簌的往下落,屋里的家住炸的乱飞,烟尘雾成了一片,什么也看不清。

  北条岸一听到这爆炸声,眉毛一挑,对身边的幸村和也说道:“走,去看看!”

  他便领着一帮日军去那里看看什么情况。

  来到这窑洞外面,就看见几个日军正往外抬着伤员,虽然及时躲避,寻找掩体,但是还是有人受伤了,甚至缺胳膊断腿的都有。

  好在没有阵亡人员,但即便如此,也让北条岸一眯起了他的小眼睛。

  “什么情况?”幸村和也上前一步,叫住一个日军,大声问道。

  这个日军看到是少佐,连忙立正:“报告少佐,我们发现这个洞口,准备下去时,下面忽然扔出了许多手雷,炸伤了不少士兵。”

  “伤员人数!”幸村和也直接问道。

  “一共十二人,重伤4人!”

第236章.章三五,偷袭一波

  “大佐阁下,这些老鼠都藏在地下不出来,我们是不是要采取什么办法?”幸村和也立在北条岸一身边,一脸严肃的说道。

  “你觉得用什么办法好?”北条岸一扭头反问一声。

  幸村和也欠了欠身子:“我觉得可以烟熏!”

  “烟熏?嗯,这是交给你了!”北条岸一点了点头,也没管怎么熏法,直接将这事全部交给幸村和也去执行。

  得到大佐的肯定,幸村和也就信誓旦旦的去执行烟熏计划。

  和当初还在小王庄的时候,那个日军计划一样,堵住洞口烧火,把烟灌进地道深处。

  想法不错,只可惜没用,完全是白费力气,而且还祸害了不少村民家刚做的新家具。

  日军烟熏的时候,李湘江他们带人正在赶来的路上……

  “小鬼子有搞烟熏,这玩意能有什么用呢?”小六子挥舞着铁锹,挖土将地道堵住,然后扛着锹慢悠悠的走了。

  他是去取他的机枪去了,为什么要拿他的机枪?那当然是因为他要去打小鬼子啊!

  扛上mg13,小六子摸到一个观察孔,偷偷的看着外面的日军。

  此时日军占领全村,到处都是人,只不过有些分散,不好打的样子。

  这里不行,那就换一个,反正村里的观察孔不少。

  找了好几个,都发现人员稀少,即便开枪了,也打死不了几个,感觉不划算。

  然后,他就发了一个让他眼前一亮的目标。

  只见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一群日军围着,在他们的中间肯定就是指挥官了!

  这样的目标,打起来才有价值嘛。

  小六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并加好了mg13,枪口对准着那些日军,扣下了扳机,没有丝毫的犹豫。

  mg13那喇叭一样的枪口,顿时吐出火舌,一连串的子弹向着日军射去。

  正在放哨负责警卫的日军,他们不可能想到居然会有人摸到他们身边,还带着机枪。

  可以说,他们是被打的措手不及。

  随着枪声响起,一个个的被收割,子弹无情的将他们全部射穿,一穿二很正常的事情。

  “敌袭,保护大佐阁下!”日军们很快就反应过来,大声喊道。

  这声音也惊醒了那些被打懵了的日军,他们也反应了过来,连忙寻找着枪声方向,并开始还击。

  至于他们的大佐北条岸一,在枪声响起之后,就被人按倒在地,他的反应有点慢。

  被人强行往地上按,还以为有谁对他不轨呢,听着那枪声,他才知道,自己被偷袭了。

  反应过来之后的他,异常愤怒,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这般狼狈,身上都会被周围日军溅上的血,弄得脏兮兮的,好不狼狈的样子。

  “突击,给我抓住他!”北条岸一怒吼道。

  大佐有令,日军们拿着枪,一边还击一边向目标移动。

  目标藏在对面的墙角下,那里有一个碗大的洞,正吐着火舌,子弹就是从那里吐出来的。

  连贯的弹幕,让日军很难靠近。

  很快就有聪明的日军,从侧面迂回过去,掏出一枚手雷,敲了一下后就从洞里扔进去,然后就等着手雷响就行了。

  观察孔里的小六子,发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被日军给扔了进来,顿时卧槽一声,连忙给捡起来,从观察孔扔出去。

  手雷刚脱手还没一秒钟就爆炸了,虽然没有炸中他,但是余波震的他脑子有些晕乎,扔手雷的那只手手指也被震的发麻。

  至于外面,那个偷偷往里面扔手雷的日军,完全没有想到对方还会扔出来,他就靠在那墙边没走等着爆炸声呢。

  结果手雷在他的前方半空中爆炸,破片如同锋利的飞刀,旋转着刺进他的身体内,身上被擦进了好几枚,其中也有要害,导致他当场毙命。

  而观察孔中的小六子,见好就收,扛着mg13屁颠屁颠的跑了。

  之前的那枚手雷就说明了小鬼子已经反应过来了,再呆在那里就是等死了。

  “把那里给我炸开,抓住他!”北条岸一还趴在地上,大声吼道,语气中满是怒火。

首节上一节136/39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