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773节

只有村子南头高坡上面,那株几百年的老柏树幸免于难。

“吁吁——,全体原地休息,我看看几点。”

荆起荣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掏出内兜里面包了几层土棉布的手表看时间。

“9点38分,好悬呀,再晚22分钟,咱们就算是迟到了!”

荆起荣站在陈家沟柏树坡,那株高大苍虬的百年老柏树下,远望着西南4里的风陵渡。

就在5分钟前的行军途中,9架鬼子的飞机,从他们头顶上空呼啸而过的时候。

荆起荣的心跳,就开始加速。

——

平陆县城和三门峡隔河而望,在今年春天鬼子占领运城,荆起荣就在平陆县组织了600人,成立了平陆抗日自卫总队二大队。

和鬼子打游击。

在不久,平陆县二大队和芮县游击队合兵,加上从延安过来的三十几名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老红军,组建了晋西南边区抗日游击大队。

荆起荣任大队长,芮县游击队长景秦珍任副队长,老红军李卫军任政委。

游击大队总兵力,已经接近1千人。

这块手表,就是不久以前,伏击一小队进村扫荡的鬼子,缴获的战利品。

在今天清晨5点不到,芮县县长阎顽突然连夜上山找到他,说是空军在今天上午,要打掉黄河这边鬼子的大炮。

问他知不知道鬼子的大炮阵地,具体摆在哪里,愿不愿意为空军提供路线指引。

还有敢不敢参与对鬼子阵地的攻击。

听了一直消极抗日的阎顽的话,荆起荣顿时惊诧得高兴的跳了起来。

同时心里是又振奋又好笑又鄙夷。

运城过来的鬼子,仗着兵多炮利,炮兵阵地根本都没有什么刻意的选择有利地形便于隐藏。

而是直接占领了风陵渡镇,把镇子里面的百姓全部驱逐出镇子。

对于不听命令的百姓,以及想带走屋子里面的粮食,大洋,被子,猪牛羊鸡鸭狗的百姓。

都被残忍枪杀抛进黄河。

然后以风陵渡镇作为鬼子的营地,大炮就分布在镇子内外。

整天炮击黄河南岸。

作为逃到黄河岸边永乐村,一有风吹草动就坐着羊皮筏子,逃到黄河南岸的芮县县长。

居然连自己治下的镇子,发生的惨案和鬼子驻军都不知道。

可见是何等的昏庸。

虽然心里瞧不起阎顽,不过荆起荣还是痛快的答应,为中国空军的空袭,提供路径的标注指引。

并且率领部队,攻打风陵渡。

然后在阎顽不动声色的询问讨教中,荆起荣就本着大家都是中国人,都为打鬼子,联合抗日一致对外的原则。

详尽的告诉了游击队所知道的,鬼子的军力和武器。

“大约有700鬼子士兵,1门炮管非常长的大炮,4门炮管指天的高射炮,还有6门炮管稍微短一点的大炮。”

荆起荣在黎明前的淡淡夜色里,在游击队的松树棚子里,给这个之前没少找他麻烦,甚至设法捉拿他的阎顽介绍:“这7门大炮射程都非常远,能够直接打到黄河对面10千米的潼关镇,而且每天都会不定时轰炸。还有一个巨大的能上升到很高的大气球,在空中进行放炮指引,——”

游击大队副大队长景秦珍,看荆起荣说得口干舌燥,就接话补充:“7门重炮都布置在镇子边,停有汽车,4门高射炮在镇子里面;还有4挺双联高射机枪,3门双联机关炮。”

在黝黯的棚子外面的松林子里,阎顽的眉毛猛地一跳。

心里庆幸自己还好有先见之明,把电台也随车带了过来,停在山下等候。

随即,阎顽匆忙告辞下山。

却至此至终没有告诉荆起荣,中国空军的空中袭击不是一次性打击。

而是两次。

游击队应该选在第二次空袭爆发的时候,连同空军,展开地面战斗。

第463章 炮响

在7点,阎顽一路摔了几个跟头,狼狈的到达山下。

就慌忙的立即发电回复17军团,同时建议这些鬼子的犀利武器,绝对不能落到游击队的手里。

‘不然,晋西南山林沟壑密布,国军南渡形成的势力真空,将恐为共所趁也。’

不久,几乎一夜未睡的胡宗南回电阎顽。

内容就四个字,‘大军渡江’。

阎顽见电大喜,吩咐司机,立刻加速返回永乐镇,要带着‘抗日青年团’,看能不能去‘喝汤捡漏’。

(题外话:1939年3月,阎锡山采取威胁利诱手段,任命荆起荣为民族革命大学九分校教务主任,并赏以重金,被他回绝。在阎锡山的命令下,阎顽派特务埋伏于陕西潼关附近,当荆起荣从陕西秋村镇,返回游击队山区,途经此地时被杀害。)

——

此次游击队的路径指引,总共有4处近似直线标注。

付家山,西卓头,南涧,陈家坡。

总长大约30里。

在前面3处,都采取大量燃烧晒干的牛粪,混合树木稻草。

首节上一节773/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