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734节

真想随便抓一个家伙的衣领问他,你不知道之前李宗仁用了20万兵力,打鬼子的濑谷,坂本支队两万人,费了多大的劲儿。

到最后,汤恩伯10万大军压上去,不还是不了了之?

现在不说和徐州近在咫尺的第9,第13师团,就是重新补充的第5,第10师团,李宗仁大运河一带的40万人,想顺利吃掉,得有多难!

况且130千米的距离,第9,第13师团真要是铁心北进。

你们以为廖磊的14万人能挡得住,李品仙的8万人能追得上?

况且为什么这两个华东师团,在占领了蒙城就按兵不动,不北上攻击徐州?

还不是怕把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鸭子,都惊飞了么?

等到日军北部的第14,第16师团横渡黄河,快速截断陇海线商丘段。

第114师团顺着济宁,藤县南下增援第5,第10师团。

那可是瓮中之鳖了。

不是老蒋下令炸了黄河大堤,保住了这60万军队西撤——

正在洗脸的杜剑南,猛地一个哆嗦。

从昨晚开始,他就想能不能见到刘斐,和他谈一下徐州战事‘悬如危卵’,要提前做好撤退的准备。

甚至在杜剑南看来,其实现在就可以进行军队大转移。

然而,这个时候,杜剑南才明白,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

尤其是白崇禧,刘斐,这些高级智囊的眼光。

还有军统,中统的情报手段。

说不定老蒋他们早就预料到了,日军会有2到3个师团强渡黄河南下。

要不然为什么把薛岳,调到第一战区。

包括桂永清的27军,宋希濂的71军,黄杰的第8军,胡宗南的第17军团。

整整集中了12个师,24万军队。

指不定老蒋,程潜,薛岳,现在就等着鬼子的第14,16师团过黄河。

好从容的距而围歼。

在这一瞬间,杜剑南对老蒋,李宗仁各自的战略意图,再结合后世知道的一些战情,摸了个八八九九。

台儿庄大捷,给了老蒋,李宗仁一个错觉。

在他们看来,现在徐州战场内有鬼子的4师1旅,其中2个师还是残缺师。

日军第3,第6师团,短时间之内,无法进入核心战区。

那么,就剩下黄河北面的第14,16,114师团。

7师1旅,按照台儿庄大捷呈报的日军战损,大约只有15万军力。

而在徐州,蚌埠,豫西这一大片战场,第1战区和第5战区,整整集中了近90万的军队。

也就是说,老蒋和老李,要和寺内寿一,畑俊六,下一盘90打15的大棋!

结果老蒋和老李的棋子不听话,棋术也不甚高明,玩脱线了。

最后不得不——

“你麻痹!”

杜剑南在这一刻,终于又明白,忍不住变色的破口大骂起来。

正是因为老蒋手里有着‘炸黄河’这个‘王炸’,所以他才敢和日军在鲁东南,皖北,豫西,玩这一局。

玩胜了,皆大欢喜。

万一‘hold不住’,也不要紧。

炸黄河!

杜剑南没有拿手巾擦脸,脸色冷峻的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机场。

此时,天色已经微明,飞行员们都在草坪运动锻炼,那个临时搭建的庆功台上面,雪亮的亮着大灯。

上面正在布置最后的陈设。

除了钱大钧,毛邦初这家伙,居然也赶回来了。

在这一刻,杜剑南浑身发冷,头直发晕。

历史自古扑朔迷离,又要经过后世各怀目的的装扮,想要透过时光的迷雾看得清晰。

是何其难也。

包括现在,杜剑南也不敢说已经对老蒋,老李的战略意图把握正确。

可是有一条他绝对知道。

在这个时候,老蒋他们很多的的眼睛,早已盯住了黄河。

在时刻准备着。

杜剑南才知道,

作为一个穿越者,面对着这滔滔天下大势,其实依然是那么的无力。

之后,脸色铁青的杜剑南,用拳头砸开了机场医院医药室的门,开了一副急性腹泻的药,找了一辆三轮摩托,轰隆着离开了机场。

至于那个什么鬼捞子的庆功大会,让它见鬼去吧!

首节上一节734/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