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629节

一处就是面对来自下空层的仰射。

不过假如96陆攻不是投弹前的低速,航速很快,这个仰射基本无用。

另外一处,就是96陆攻的水平机头。

在战机设计中,鬼子设计师没有考虑来自近乎水平位置前方的攻击,这样就形成了日军96陆攻的第二处射击盲区。

当然,假如只是1架战斗机不知死活,就这么去冲击444编群的鬼子轰炸机的正面。

来自密集并飞的其余3架96陆攻的前枪塔射击,将会让这架战斗机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可是如果是3架战斗机,迎面冲击4架轰炸机?

杜剑南的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在空战中,想要取得战绩,哪能不冒一点的危险?

更何况在杜剑南看来,只要是大于0.5的冒险,其实就不是冒险。

而他的这种设计,感觉在击落的同时完成顺利逃逸,成功的可能性,至少有0.6-0.7。

这已经是很有把握的事情了。

值得放手一搏!

于是,杜剑南不再迟疑,双腿稳稳的夹着操纵杆。

高高的举起了左右手,压平手掌,指尖相对。

然后缓缓靠近。

在接触前的一瞬间,右手手掌猛然下压滑行。

之后,左手掌变成90度竖立。

直坠下去。

杨梦青和安纳克利,都看明白了。

“爽,爽,这才是爽到爆!”

看明白的杨梦青,兴奋得挥舞着左手,扯着嗓子大吼。

第374章 三木大佐的困惑

“嗡——”

中国空军4大队,17中队,25中队。

总共39架战斗机。

以着338的高航速,在2.7空层,一直跟飞押送日军的20架96舰战,离开武汉空圈。

因为之前有陈怀民3机,被杀了一个回马枪的深刻教训。

董明德的伊-165编队,虽然有着与96舰战持平的最高航速,不过也不敢单独率领这9机脱离大队,冲击有序逃逸的20架日机。

15点36分。

中日战斗机群,在到达了武汉白玉山东南35度,汤逊湖东南20度,大约70千米的黄石长江水段。

中国战机开始渐渐减速,双方战机随即远远脱离。

此时,伊-15,16,在空中滞留了已经超过50分钟的时间。

而且在之前激烈的空战中,不断凶猛的盘飞俯冲攀升旋滚。

用去了大量的燃油。

从黄石长江返航王家墩,大约需要90千米的航程,再加上滞空等待次序降落。

估计停稳战斗机,152型的燃油也所剩不多。

更主要的是,日机飞到黄石,假如想再反奔武汉进行,二次突袭。

就算日机的子弹没有耗尽,他们油箱携带的燃油,也支撑不了这又多出来的200千米距离。

望着空寂的西北天空,不用想就知道。

日军的轰炸机编队,一定是飞另一条线路,早就逃之夭夭。

至此,4·29空战完全落幕!

“归航!”

“归航!”

“归航!”

在看到董明德的2102首先掠翼盘飞,调向西北以后。

其余的战斗机,纷纷跟进。

同时,各架战斗机之间,都在相互欢快的打着手语。

或者太远了,就用机翼语言。

“我1架击落!”

“我和郑少愚,联手击落1架。”

“我2架!”

董明德在战斗机里面,左手高举,比划着一个剪刀数字‘二’。

此时的董明德,心里面是如此的高兴。

首节上一节629/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