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55节

这个提倡国,却是很滑稽的拒绝加入国联。

成为一时的笑料。

之后在1933年3月东洋为了扩张军力,宣布退出国联。

在1933年9月,1937年12月,德国,意大利也为了解除头上戴着的军力桎梏,先后宣布退出国联。

然而有着57个成员国,并且有着英法苏这三个国际大咖坐镇的国联,依然是解决整个世界纠纷的头号力量。

1937年7月7日,东洋为了侵吞中国华北,悍然挑起战争之际,并且在7月31号攻占津门。

看到华北派遣军的势如破竹,云集在长江口的日军舰群开始变得蠢蠢欲动,不断的制造各种事端,企图挑起战争。

蒋中正和他的德国参谋,为了把日军的攻击方向,由华北吸引到中国军力雄厚集结的华东。

并且渴望在即将召开的国联大会上,求得英法的出手干涉。

于是选择在日军华东军队尚未集结到位的情况下,以着一种极为罕见的强硬姿态,主动和东洋打起了8·13淞沪战争。

37年8月30号,中国国联常任代表胡世泽,向国联控诉日本扩大侵华战争。

9月9日,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又赴日内瓦,向国联申诉日本侵略中国。

并且积极的推动国联,召开以九国公约签字国为基础的国际会议,以对东洋施加国际压力和进行国际制裁。

10月6日,国联大会通过了远东咨询委员会的两项报告,指出东洋军队的行为违反了《九国公约》和《非战公约》,建议召开“九国公约国”会议。

11月3日,九国公约组织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共有19个国家参加,东洋拒绝出席。

会上,中国代表多次发言,要求与会国对东洋采取积极而具体的制裁办法,停止向东洋提供贷款和军需物资,并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

会议经过3个星期的讨论,在英法的刻意纵容包庇东洋之下,国联于11月24日发表了一篇空泛的宣言。

却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能制止东洋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措施。

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会后愤怒的对着西方各国记者发言,认为这是‘一次流产的国际会议’。

然而,正是这个‘一次流产的国际会议’,却使得中国方面对此给予了厚望。

不惜举国之力,动用了80万中国最精锐的陆军,海军,空军,与日军在长江口和死死苦战。

希望能熬到国联出手救援。

一直到了11月24号,国联才姗姗来迟的发布了这个无关痛痒的‘宣言’。

这时候,中国军队已经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并且在11天前就丧失了上海。

而且日军正在从水陆两面,近逼南京。

正是因为蒋中的误判,让中国被英法操纵着的国联,活活的愚弄了一道。

从而陷入了精锐军队受到重创,损失大半。

在兵力不支的恶劣情况下,只得靠人海战术,靠着广阔的地域空间,节节后退的和日军拼消耗战。

这次空中大捷,中国抗战高层也并不奢求英法美德意能怎么样。

只希望他们能在大力对日军售的同时,能不能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公平’,放开对中国的军售禁令。

或者只是象征性的在道义上面喊一声,为陷入全民血战中的中国人,说一句鼓励助威的话儿。

然而,依然是冷酷的让人发寒的沉默!

——

而此时的杜剑南,显然没有想这么多的事情。

比如什么导弹,核武器,喷气式飞机,宇宙飞船,激光武器,电磁炮——

或者是什么超轻超硬度的合金配比成分,新式神药,包括什么乱七八糟的飞机图纸,发动机图纸,新式战舰——

总之一句话,作为一个文科历史专业的毕业生,他的理科知识,基本早就还给了他的高中老师。

就是此时(38年)的一个理科普通大学生,数理化知识也要比杜剑南要强不少。

至于什么军工,机械类的设计图纸。

杜剑南别说不会画,甚至连看他都看不明白。

可以说在此时的中国航空设计研究所里面,随便拉出来任何一个打杂的,设计水平都能轻松甩他十条街。

在80年后,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一丢尽人海就很不好找到的大胖子。

在38年的现在,他也只是一个年轻勇敢,不怕为国捐躯,一个很普通的驱逐机驾驶员。

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历史专业并没有完全还给老师。

因为他知道这场抗战,中国终将胜利。

而且在80年后,中国也将会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国。

所以杜剑南现在活得简单充实而坦然,他的职责就是飞上蓝天,痛击日寇。

要么永远这么的恣睢在天空之上,

要么为了祖国,而魂归苍穹。

他无惧。 他更无悔!

第40章 近卫对日军的‘贺电’

宋秘书长心里想着心事,然而在脸上和眼睛里面,却都是满含着微笑,让人不能察觉出一点她此时沉重的心情。

她端着酒杯逐桌和飞行员们碰杯,很快就轮到杜剑南这一桌。

杜剑南,陈怀民,安纳克利,郑少愚,柳哲生5人,看到宋秘书长走过来,连忙都站了起来。

首节上一节55/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