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5节

至于苏联的战斗机志愿中队,将会升空更晚。

而22中队的11架战机,将有可能在空中独自承受数分钟来自日军机群的攻击。

在空战中,每一分甚至每一秒的时间,都是及其宝贵,甚至能够改写整个战局!

国民政府内部的低效率,万事推诿,在机场建设这件事情上暴露无遗。

现在毛邦初只能在心里暗暗祈求神仙保佑,这次过来的日军机群轰炸机能占大半,而且越晚进入武汉领空越好。

上个月的一一四武汉空战,0:3的丢脸战绩,让毛邦初心惊肉跳,记忆犹新。

假如这次空战再失利,别说想和周至柔争夺航委主任的头衔,就他现在这个空军副总指挥的帽子,估计都戴不稳了。

—— “嗡——”

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李桂丹上尉(等同于陆军上校军衔),驾驶着他的2101号伊-15双翼驱逐机,已经飞离王家墩机场,朝着东北方向的天空爬升。

一边用他锐利的眼睛警惕的四下张望,试图寻找到日军机群的踪迹。

按着外围的报告,日军的机群应该已经接近汉口城区,随时都会出现。

而李桂丹判断,日军机群极有可能会沿着长江岸线飞行,以躲避三镇城郊的高射炮阵地和高射机枪组成的火力交叉网,直接从江上突入三镇核心城区,进行轰炸攻击。

此时,在这个年轻的空军王牌飞行员的心里,充满了磅礴的战意。

还有对现状深深的无奈。

在今天这一上午,四大队可谓是一波三折。

夜晚凌晨,敌占区的地下电台急报,空中有日军机群在皖赣边境上空掠过,飞向武汉。

尖利的防空警报,随即响彻三镇,三镇百姓们纷纷在寒夜里跑出家门,到防空洞和就近的山地去躲避战火。

而第四大队的飞行员们,都坐进了战机,激昂的等待升空拦截命令。

结果日军机群虚晃一枪,在鄂赣边境突然变向西南,跑到了衡阳轰炸。

清晨6时,从敌占区再次来电,有机群飞往武汉方向。

尖利的防空警报又一次响彻三镇,三镇百姓又纷纷冒着寒风起床,四处躲避。

第四大队的飞行员们,也都全部坐进了战机,等待升空拦截。

结果日军机群却从豫南信阳(鄂北)上空飞过,跑到内陆腹地重庆轰炸。

当时整个三镇的百万百姓,无不指天呛地,唾口痛骂倭狗的卑鄙无耻。

算上这一回来真格的,已经是第三次。

原本按着李桂丹的战术,应该是中国空军预先集中优势兵力,先行爬到较高的有利位置,以逸待劳,守株待兔的等待日军机群到来。

然后对到来的日军机群发动居高临下,毁灭性的俯冲突袭打击。

第4章 岱家山空战

然而武汉战区落后的预警系统,狭窄粗糙的机场设施。

让本应处于天时地利人和,拥有绝对主动优势的中苏联军,此时却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尴尬局面。

为了取得胜利,李桂丹只好选择率领11架空中盘旋能力强的伊-15型双翼驱逐机,先行升空。

打算用这11架战机为饵,引诱日军机群进行近身盘旋格斗,不计伤亡的死死缠住敌方。

而随后升空的21中队,将利用伊-16单翼战机(440千米/小时)的高速,对日军机群进行空中俯冲打击。

然后孝感机场的23中队,苏军志愿军战斗机中队,将会陆续进入战团。

从而一举奠定胜利的乾坤。

“嗡——”

在机群的轰鸣声中,22中队的11架伊-15驱逐机顺利升空,3分钟之内就爬升到了3千米高空。

此时,机群编队已经飞到了长江北岸的岱家山,准备东向飞过长江。

沿着长江南岸搜寻日机踪影。

而在这个时候,整个武汉三镇的数百万百姓,已经被今天三番五次的防空警报,给折腾得怒气冲天。

这次听到防空警报声,不但不立即躲避,反而纷纷跑到马路,江堤,楼顶,这些视野开阔处,仰望蓝天。

“嗡——”

李桂丹偏头往下望了一眼满城如蚂蚁一般,一片片黑压压簇拥的人群,心里的担子就变得更加的沉重起来。

“决不能让日寇把一枚炸弹丢进武汉城区!”

李桂丹在心里暗暗发誓。

此时,他的心里已经镇定了很多,仰头望着头顶上空的大团大团朵朵白云,李桂丹继续拉高战机,准备把战机拉升到4千米上空,占得先手。

4千米高空,这已经将到伊-15开放式座舱,在冬季升空的极限高度。

突然间,李桂丹目光一凝,脸上陡然变色。

只见在4千米上空,一群黑点正在急速的冲破云层,俯冲而下。

在这些黑点的身后,一团团洁白的云朵被撕裂出二十几个空洞,并且被澎湃的风能继续翻卷着朝四边扩散。

二十余条光柱从云朵之中笔直射下蓝天,让人视之心悸不已。

“昂——”

日军战机在高速俯冲中,狂暴的割裂着沿途空气,拉出刺耳的鸣啸。

“哒哒哒哒哒——”

首节上一节5/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