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488节

“白痴。”

杨梦青听不懂,所以只是骂了赵茂生一句‘白痴’,要是听得懂,估计就要和赵茂生上演全武行,单挑了。

“怎么打?”

梁添成苦笑了一下,不过既然杜剑南已经决定,那么就好好的打下去。

当上了这个飞行员,就应该有魂归蓝天的觉悟。

不出预料,

早晚而已。

杜剑南看了一眼手表,4点26分。

他走到楼顶南边沿,伸着脖子朝下喊:“老周,老秦。”

老周和老秦这两个大厨,本来是王家墩多年的老主厨,在华东大批人员撤退到武汉以后,他们的主厨位置,也被东面撤过来的主厨们占据了。

这次重启9大队,厨子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来路不正的航委绝不使用,在杜剑南的提一下,就把这两人派遣到9大队。

而9大队的一群吃货,夜里总喜欢在院子里搞烤鱼,烤串,邀请姑娘们过来吃,借机来联络感情。

所以就直接给两人一个寝室,随叫随到。

“杜队,么事?”

下面一楼,老周的秃头,从窗户里面伸了出来,瞌睡的朝上望。

“你和老周,立刻去找杨倩,柳场长,刘向明,王一山,郭震海,让他们立即过来;给杨组长说,和陈雷通个电话,让他火速下山。”

交代完老周,杜剑南走到水池边,又大口喝了一瓢清冽的河水。

“下面,趁着这点时间,我来说一说在2·18,里面出现的一些问题。”

杜剑南本来想补充一句‘不要外传’。

可是想想,传出去了可能很多人会骂他逞能,然而只要能让他们有一些反思,就算讨人嫌,不过于国,于空军,都是有益处。

“嘟嘟嘟——”

远处的发电机响了起来。

时间是4点30分。

杜剑南拉开用三根竹竿支着的电灯,楼顶变得明亮起来。

“我长话短说,先说2·18;首先升空22中队,在我看来,更应该首先升空21中队,利用机动,速度和攀升率,拖住日机群,为22中队赢得升空时间。”

“这样,22中队就直接可以飞入战场,不必像实战中21中队那样,不得不任凭22中队11架152面对日军26架96舰载,自己却飞去攀升。——大的方向错了,技术再好,也难以弥补。”

杜剑南只是点了几句,就没有再深入这个问题。

开始说正题:“在2·18,空战中,虽然咱们战机的总数要超过日机,但是在局部战场,日机总是有意识的集结战机,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局面。”

“包括独山寺空战的3大队,4大队,也是这样,咱们中国空军,一旦上天,过分强调个人战技,轻整体配合,就算是配合,最多也就是长机,僚机之间。”

“还是2·18空战,22中队的11架战机,被日机一冲,顿时就乱了套,天南地北跟一群无头苍蝇一样各自乱窜,武昌,汉口,南昌,上空到处都是单飞的战机,被日机撵着打,逐一击落。”

“当然,日军航空兵的团体意识,也不是很强烈,在空战中,更多的是一个直觉上的靠拢配合;这就有着很大的随机性,而且会因为这种靠拢配合,出现一些料想不到的漏洞。”

“空战不像地面战,战机的高速,使得机群的聚拢和分散非常的快捷,即使在整体战场处于实力劣势,但是通过有效的集结,在一定的时间里,完全可以把敌机分割成一个个‘小块’,一块块的吃掉。”

“看到一两只落单的肥羊,或者设法诱惑出一两只肥羊,狼群迅速集结,迅猛的扑过去撕碎它们;——然后在猪群冲过来之前,快速脱离,利用速度优势,继续游走,分散引诱,寻找,或者创造出,下一个打击对象。”

所有人都明白了杜剑南这次谈话,所要表达的意识。

要抛弃个人骑士精神。

致力于在无线控制下的紧密团体合作。

在局部区域战场,集中火力,形成碾压力量,予以歼灭敌机。

然后不断的重复这一过程。

直到最后,彻底的打垮敌人。

第291章 任店机场

“明日之战,分成6,4两个分队,222,22队形,凝结成两记铁拳;1,2,3组一队,4,5组一队,陈振华和周海,长机僚机位置对调,由周海负责4机分队。”

然后,杜剑南对梁添,陈振华说道:“论计谋,周海不如我,可是眼光和时机掐入,他快跟上我了。”

“杜老大,你真能吹。”

杨梦青失口大笑。

“我无所谓,我只喜欢打鬼子飞机,不喜欢分心指挥。”

陈振华一脸无所谓。

“钱财,权势,什么,我要是想要,就不会来母国,更不会当空军;一切,只为了一个理想。”

梁添成也笑着表态:“在空中又要打鬼子,又要注意各机队形,敌我战机分布,太累!”

在之前,杜剑南曾经和航委说过,希望能把梁添成,张顺谷扶正,然后再选出两个副中队长。

不过航委一直沉默。

为了压制华侨身份的梁添成,甚至宁波籍,笕桥系的张顺谷,都给压着不给中队长的头衔。

要知道梁添成还是笕桥毕业。

不是这个原因,估计副中队长都轮不到他。

梁添成是福建南安人,1913年2月1日出生在印尼万隆,他的父亲梁文渠在当地经营一家木薯粉厂,共有兄弟姊妹10人,他排行第9。

首节上一节488/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