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213节

一旦被调到临沂,对濑谷支队的包围,就空出一大道缺口。

第五战区司令部的高层,反复商量了一上午,也找不出来更合适的办法。

无奈之下李宗仁只得给老蒋的侍从室一处去电,希望老蒋来当这个恶人。

得到电报的林蔚,顿时怒得张嘴就开骂。

远看着正在亭子里和史迪威谈笑风生的老蒋,林蔚考虑再三,硬是没敢把电报送过去。

——

22号清晨,杜剑南和秦华腾早早起床,想去欣赏有名的‘金鸡报晓’。

不过有着这个想法的显然不是一两个人,而且老蒋携夫人也‘登临’了公鸡头。

‘芝麻粒’杜剑南和秦华腾,当然没有资格凑上去。

只得郁闷的在附近,随便找了一个不出名的山头,观赏了一次‘日出群山’。

之后整个上午,两人都在管制线以外瞎晃悠。

除了不时有宪兵过来检查他们的证件,别的没有一个人来搭理他们。

就如同两团可有可无的空气。

杜剑南凭着对山头间的定位,转了后世几个比较不错的景点,不过现在全是茂密的树木藤蔓,没有一点的欣赏性。

“马的,原来全是忽悠?”

杜剑南心里想着那些导游们娓娓道来,极为动人的唐宋明清时候的‘故事’‘传说’。

嘴里骂骂咧咧的嚷道:“全特么的是戏精!”

在杜剑南骂‘戏精’的时候,真正的‘戏精’,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副主任秘书毛人凤,一路风尘驱车400里,回到了武汉。

来到了戴笠的办公室。

“报告局长,这是属下整理的杜剑南和23中队队员的资料,还有属下一些浅显的分析。”

当年戴笠落难在旅社偶遇毛人凤,被毛人凤怂恿着去考黄埔军校,有了一番作为以后,戴笠就把依然还在小县城里面当一个小科长的毛人凤调到了杭州警官学校。

三年半的时间,毛人凤这个之前在小县城里面默默无名,混吃等死的小人物,就已经成为军统里面权倾一时的上校副主任。

戴笠放下手里的文件,接过毛人凤的报告并不看的放在桌子上面,抬头问道:“我就问你一句话,可靠不可靠?”

毛人凤稍微迟疑了一下,随即肯定的点头说道:“没有问题。”

“没有任何问题?”

戴笠又慎重的问了一句。

“没有!”

这次,毛人凤回答的比较干脆。

“杜剑南信阳人,南京中央军校三期,笕桥,家里是城里的富户,近期正打着爱国的旗号,大发其财;呸!——奸商!”

戴笠笑骂了一句,继续看下去:“陈怀民镇江人,笕桥,家境富裕,父母妹妹现在武汉;周海洛阳人——”

戴笠看了一下23中队的资料,沉思了一下说道:“梁添成和陈振华的情况有些特殊,不能跟飞护航。”

毛人凤点头,表示十分认可戴笠的决议。

23中队实弹护航委员长去徐州战区视察,虽然出‘岔子’的可能性不大,然而万一里面真有一个疯子发神经。

那可是天塌的事情。

“这个杜剑南心思及其缜密,还不是党员,要不要让下面接触一下,看能不能发展进来。”

毛人凤低声说道:“委员长一再提醒,密切警惕军队里面的赤化现象,空军可是重灾区,他的这个身份可以悄悄的观察很多人。”

戴笠想了想说道:“飞行员的命,都是挂在天上的事儿,说嗝屁就嗝屁,现在不值得费这些精力;假如他以后能升到不出战的位置,再看不迟。”

不久,军统的电话打到了老蒋的侍从室,叙述了军统的观点:

23中队杜剑南可用。

里面两个海外华裔,不建议跟飞。

——

下午3点,杜剑南和秦华腾准时赶到颐庐,昨天那个副官走出来告诉秦华腾,鸡公山已经没有他的事情了。

(就是爱哪儿凉快去哪儿凉快。)

然后领着杜剑南,丢下目瞪口呆的秦华腾进入颐庐。

而另杜剑南失望的是,作为一个小芝麻,他依然没有见到重量级的人物,只是陈布雷的一个手下科长接待了他。

然后用很短的对话,确定了这次事情。

“近日委员长将去徐州战区视察,23中队护航;——要绝对保证委座座机的安全!”

“是。”

“23中队人员,可有不稳定因素,宁杀错不放过;”

看到杜剑南一脸的震惊,那个熊科长补充说道:“不是那个‘杀’,就是不用之护航。”

杜剑南脸色不是很好看,凝视着那个熊科长,很认真的说道:“我杜剑南用生命担保我的队员,都是热血为国一心杀寇的一等男儿。”

“明白了;梁添成和陈振华的情况有些特殊,不能参与护航。”

杜剑南忍着火气说道:“拉开距离不行?”

那个熊科长很装比的想了想说道:“不得靠近10千米距离,靠近就直接击落!”

首节上一节213/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