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151节

停了一会儿,他又拿起电报仔细的看了好一阵,脸上不显露出任何的异样神情说道:“既然真的想打日寇,那就让23中队先打打看,不然传出去,还说我拦着不让他们打日寇!再给蒋廷黼去电,和苏方商谈设法加购150架e-166飞机。”

旁边的钱大钧听了心直发颤,跟了这个爷这么多年,他还能摸不到他的一些心思。

这明显是听进去了杜剑南那个小兔崽子的话啊!

上来就加购150架,真是一个大手笔!

“真有这个能耐,我就把解散的第9攻击机大队重新恢复编制;我倒要看一看,他怎么实现‘凡我华夏战机剑之所履,万国皆退避’这等狂话!”

—— 徐州机场。

“嗡——”

在低空中,23中队的机群开始降落在机场跑道。

“咚。”

“刺啦啦——”

e-166的前起落架顺利的触及在跑道上面,急速滑行。

机尾下面的那根当做后起落架的铁条,在泥土沙石夯实的混合跑道一路拉行,拉得尖声厉啸,火星四溅。

“拟麻痹”

“咚,咚,咚!”

“真特么的抖!”

杜剑南坐在2308的座舱里面,稳稳的握住操纵杆,被这匹野性十足的野马给震的浑身麻软。

不是中国的飞行员们喜欢驾驭e-15双翼战机。

而是这些e-16确实开着太‘震’,每一次升空降落,都是拿着命来遭罪。

要不然在苏军的e-16飞行员里面流传着一句话,‘不喝伏特加,就不会骑毛驴。’

2308一路弹跳,终于停在了停机坪。

被震得四肢发麻的杜剑南,却并没有立即下机。

而是望着陈盛馨,陈怀民几人,驾驭着驱逐机依次在跑道降落。

他的这6名战友。

陈怀民,陈盛馨,杨梦青,梁添成,信守巽,都是笕桥航校的毕业生。

其中梁添成还有一个印尼华侨的身份。

而在10号跟随钱大钧一起飞过来,新加入的陈振华。

他的身份就有些特殊。

这个陈振华是驱逐机4大队里面,唯一一名不是笕桥航校毕业的飞行员。

而且还是美国华侨。

听他的简历,也是一个比较牛比的人物。

1912年陈振华出生在加利福尼亚旧金山,1930

年代初期,美国华侨界深受孙文‘航空救国’的影响,在当地华人社团全额资助下。

他和一批热血青年,假如波特兰

al

greenwood

航空学校学习。

33年陈振华和陈瑞钿,一共13名青年远涉重洋,回国参加空军。

不过被国民当局拒绝。

后来就加入了陈济棠的广州空军。

36年陈济棠同老蒋对抗,广州空军随即倒戈投奔南京。

不久以后陈振华和陈瑞钿4人,被派遣到德国慕尼黑的飞行学校,接受德国空军的飞行战术训练。

这个陈振华魔性之处就在于,学完飞行技术以后,这小子居然进入了德国空军。

跑到了西班牙参加空战。

用他的话说,在三个月的时间里,用梅塞施密特击落了5架e-15,2架e-16。

“靠!”

看到陈振华那小子,孙猴子一样连蹦带跳的下了2301。

想着昨天这小子故作平静,却十分装比的说出‘三个月才打了5架e-15,2架e-16’的话。

杜剑南就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快赶上哥的装比境界了。”

第95章 换机

不久,23中队的7架战机,全部停在停机坪。

杜剑南几人下了驱逐机,把战机交给地勤加油维护检查。

有了前面程天亿这些活生生的例子。

更主要的是,现在这批地勤全是从宿州,周家口机场调拨过来的。

在9号的那次日军轰炸,两地机场有很多工作人员,都丧生在日机的炸弹和扫射之下。

首节上一节151/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