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15节

甚至有汉阳的百姓,成群结队的蜂拥的通过汉江上的浮桥,来到汉口,兴高采烈的汇流进人河,跑向王家墩机场。

这群翱翔在蓝天的战鹰,今天不仅痛杀日寇,打得他们落花流水,而且使得日军轰炸机至此至终没有机会在三镇投放下一枚炸弹。

如何不让武汉三镇的一百二十万百姓激动和振奋!

不亲眼去看一看凯旋而归的英雄们,不去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敬佩和谢意,自己哪能在屋里坐得下去?

此时,武汉三镇各大报社的摄影记者们,也都挎着相机,挤着满街如潮的人流,放足朝着报社跑去。

他们要用最短的时间,把刚刚照下的珍贵照片‘洗’出来,配以洋洋洒洒的文字,作为明天报纸的头版头条。

名字就叫做:中国雄鹰振翅大败日寇,勇歼倭奴!

而另外一些记者,则是要么去寻找日机的坠机点,以求获得第一手的影像资料,要么就是跑向王家墩机场,去采访凯旋的英雄。

一些西方各国的战地记者,也都在满街密密麻麻的人流里,大步的朝着电报局跑去。

准备到了电报局,就地口述一封精彩洋溢的战地战报:

“武汉上空刚刚爆发一场激烈的大空战,在英勇的中国空军的奇谋打击下,东洋战机纷纷折翅武汉上空,最终不敌,狼狈逃窜!”

而那些拿着军用望远镜,在各个有利的楼顶高处,观察战况的英美法德苏意的军事观察家们,各国大使们。

在放下手里的望远镜的时候,都是一副震惊的神色。

“我的上帝,在淞沪战争之后,原本以为中国会完全的失去制空权,真没有想到今天竟是这种令人惊讶的战况。中国空军打得真漂亮!”

在汉口汉正大道的一栋四层西洋楼的楼顶,美国驻华大使詹森,武官卡尔逊上校,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埃德加·斯诺。

三人站在美国驻华临时大使馆的楼顶,观望着中日空军之间的空战。

此时,詹森的脸上露出一副难以相信的震惊神情,大声的说道:“这真是一个神奇而伟大的国度,这些勤劳贫困,百折不挠的中国人,似乎总能创造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这并不奇怪,大使您一直在南京,上海一带,接触的也都是国民政府的高层,而没有下去走走看看。尤其是延安!”

埃德加·斯诺两眼光芒的说道:“假如大使不介意,我送您的《西行漫记》,您闲暇的时候可以看一看,说不定会有一些新的想法。”

“一定会仔细的看一遍。”

对于这个现在已经享誉西方的无冕之王,詹森当然不会在语言上得罪,然而这也只是他的客套话而已。

作为一个国派大使,他更愿意相信他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而不会因为看一本记者写的书,就会对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产生什么实质的想法。

“在东洋的施压下,英国,意大利等国都开始对中国限制军售;中国政府在淞沪会战,退到武汉以后,手里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采购战机,不然在亡国的危机下,也不会只下了50架霍克-3和30架p-36的订单。而且中美相隔万里大洋,战机至今迟迟没有送到。”

卡尔逊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的卫队长,此次在来中国前,被罗斯福专程叫到白宫。

罗斯福告诉卡尔逊,此时正处于世界大战的边缘,特意叮嘱‘希望你不时地给我写信,告诉我你眼里的中国已经发生的和将要发生些什么。’

在卡尔逊1937年夏末到达上海的时候,正值淞沪会战,美军驻亚洲舰队司令亚内尔上将,又任命他为情报官,收集东洋军队在中国作战的方式。

所处立场的不同,让卡尔逊对今天的空战有着不同于埃德加·斯诺,而是更倾向于全球对抗的角度来解读:

“现在苏军和关东军,在东北蒙古一线严重对峙,双方不断爆发小规模的军事摩擦,两国之间的大战早晚都会爆发;苏军在西线欧洲,面对的全是敌视的目光,所以它太需要中国为它在东亚牵制日军的兵力和视线,延缓东北那边的战争进程。——大使您想过了没有,假如这场中日战争没有美国的参与,无论是最终东洋获胜,或者苏军支持的中国取得胜利,对于太平洋,将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卡尔逊烤好一支雪茄,然后点燃,郁闷的说道:“总统有意援助中国遏制东洋,同时也让中国远离苏方,在东亚培养一个坚定的盟友,抵御苏日在亚洲的南进。但是所有的行政命令必须到美国国会通过,而那群奉行孤立主义和绥靖政策的愚蠢政客们,目光短浅的令人失望。”

“总之,这个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无惧死亡,奋不顾身的英勇杀敌;只要有武器,有飞机大炮,日军必定逃脱不了注定失败的结局!”

埃德加·斯诺最后做斩钉截铁的断言。

—— “嗡——”

杜剑南驾驭着驱逐机,跟随着前面的战机,飞向王家墩机场。

此时战机已经下降到500米低空,在他的眼睛里,一幅三十年代老武汉的画卷,在他面前徐徐的展开。

第10章 血战到底

在此时,因为战机高度下降和机速变缓,杜剑南被冻得僵硬的面部神经,也渐渐的有了一些知觉。

然后杜剑南就感觉到下颚一带,被从破碎的挡风玻璃那里灌进来的冷风‘呼啦啦’的吹着,刀割一般的木疼。

他低头看了一眼胸前的飞行服,染满一片凝结成壳的冻血,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明亮的光芒。

“受伤了。”

杜剑南咧嘴神经质的笑了笑,拉扯着嘴角也是一片木疼,估计那里也被玻璃碎片的溅射给划伤了。

然而,这真没有什么!

相对于那架在4千米云层上空爆炸解体的战机,还有中队长那架撞击在江岸爆炸的战机来说,这点小伤,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想去鸡公山等打跑了日寇,你住上面都可以;发什么癔症?立即跑步上驱逐机,去汉口搞日寇的飞机!”

真的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对话。

此时,杜剑南已经没有任何的心思去想,自己怎么突然来到了这个年代。

更没有心思去分辨,什么真假虚幻。

因为日机就在那里,就在他的面前,狂妄而肆无忌惮的侵略着中华的领空,残暴的杀害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华热血男儿。

这一切就是他亲眼所见,真真实实的存在!

杜剑南心头的滔天怒火,在无边悲伤的大漠上,凶猛的燃烧着。

“这些该死的豺狼,禽兽!一定要报仇雪恨,把你们全部送进地狱!”

“嗡——”

大声怒骂间,距离长江西岸不到7千米的王家墩机场,已经进入杜剑南的视线。

从低空看去,在机场围墙之外,集聚着人山人海的百姓,还有无数的人流,顺着几条大道不断的汇来。

在看到中国的战机呼啸着飞来,下面的数万百姓都是齐声欢呼,疯狂的对着天空使劲的挥手。

首节上一节15/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