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安团 第116节

  “张长贵,你说,他们两个该受什么处罚?”郑卫国见他们两个低头服软,就把兼任军法官的张长贵叫了过来。

  “啊!师座,这个,这个……”张长贵不是一个合格的军法官,因为他太讲义气。他和吴全福是多年的兄弟,跟段双虎的关系也不错。这档口急得满头大汗,既不敢违抗命令,又不想得罪了兄弟。

  郑卫国冷哼一声,说:“什么这个那个,你是怎么当军法官的?去把军法条例找来一条一条的比对!”

  张长贵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说:“师座,按照条例,军官辱骂袍泽,带头打架,要受二十军棍,关三天禁闭!不过,我军已经禁止打骂战士,所以只能关禁闭三天。”

  郑卫国说:“部队马上要回冀西,然后还整军南下,哪有功夫等他们?”

  张长贵说:“那,那怎么办,师座?要不还是打军棍?”

  段双虎忙咳嗽一声,吴全福也偷偷捅了张长贵一下。打军棍倒不怕,只是堂堂长官被扒下裤子打屁股实在太丢人了,以后怎么面对部下?

  郑卫国暗自好笑,说:“念在是初犯军棍就免了,你们两个各自写一份检讨,然后在团以上军官会议上进行自我批评!”

  段双虎为难地说:“啊!师座,能不能换一个方式?”

  郑卫国说:“可以,那就还是打军棍吧!”

  段双虎吓了一跳,忙道:“不,不,不,还是写检讨好了!”

  郑卫国点点头,说:“吴团长呢?”

  吴全福气呼呼地说:“报告师座,卑职愿意接受一切处罚!”

  郑卫国说:“嘴上服了,心里服了没有?”

  两人闷声道:“服了!”

  郑卫国哼了一声。说:“不服可以说出来,不过军法不得违抗,命令必须执行!”

  两人忙打立正,齐声道:“是,师座!”

  郑卫国也不指望一席话就能让他们心服口服,痛改前非。想法可以有,只要不影响工作就行。毕竟像太祖那样的神人也有老部下发牢骚,郑卫国又算得了什么呢?

  部队随后一路向西,并在铁道游击支队的接应下穿过平汉线回到了冀西根据地。去了晋冀豫的342团也刚好赶了回来。几路人马合兵一处,总兵力迅速突破了三万。

  除了人员以外。武器装备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像冯锟搞到的那批氧气瓶就已经送到了兵工厂改装成飞雷炮。照目前的生产进度,部队出发前就可以装备上这玩艺了。

  郑卫国感到非常满意,连声夸奖了兵工厂几句。

  周参谋长笑道:“师座,还有一个好消息呢!”

  郑卫国奇道:“是什么好消息?”

  周参谋长把郑卫国带到一个军备仓库。说:“您看。八路军已经把那八门苏罗通高炮送了过来。这回咱们就有十六门20毫米高炮了!”

  郑卫国大喜,说:“太好了,以后就算遇日军空袭。咱们也可以打几场硬仗了!”

  周参谋长说:“师座,还有一件事要向您汇报。”

  郑卫国说:“哦,什么事儿?你说!”

  周参谋长说:“八路军方面听说您急着要这种高炮,就说他们有渠道可以再弄些回来,问我们还要不要。当时联络不上您的电台,我和于副师长就擅自做主,凑了一大笔钱给八路送了过去。”

  郑卫国说:“嗯,你们做得对!八路有门路?”

  周参谋长说:“是的,他们说得很肯定,不过要求先给钱,因为他们没钱垫付。”

  郑卫国呵呵一笑,说:“穷八路嘛!他们有没有透露是从哪儿搞到的苏罗通高炮?”

  他对这件事情非常好奇。历史上八路军有苏罗通高炮是确凿无疑的,每个师分到了两门,另外总部炮兵团有两门,共计八门,而且多次参战。可这种武器是从哪儿来的却成了一个迷。

  八路军上上下下把这事儿瞒得死死的,没有人知道。只有贺师长有一次无意中说漏了嘴,说这种火炮是国际支援的,但这个“国际”是指“国际社会”还是“共产国际”还不好说。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共产国际”给过八路军武器,再说就算要给也要从国统区经过,不可能瞒住别人。

  周参谋长摇了摇头,解释说:“这个事关机密,人家没说,我就没问!”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我知道了!还有什么事吗?”

  周参谋长说:“还有就是整编的事情。二战区已经正式发文,宣布将我们师与王奇峰的骑兵第四师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七军。”

  郑卫国感到非常惊讶,说:“军委会还舍得给咱们一个师吗?我还以为就让我们33师扩编呢!”

  周参谋长笑道:“这大概就是张副院长所说的诚意之一吧!”他犹豫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不过师座您也别光顾着高兴,骑兵第四师兵力虽然不多,但他们的军官都是东北军的老人,到时候恐怕还有麻烦啊!”

  郑卫国知道他的意思,王奇峰师长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并且参加过中东路战斗在内的多次战役,打得非常不错,在东北军系统里面资历很老,威望也挺高。

  他在长城抗战获得过青天白日勋章的时候,郑卫国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排长。以他这样的身份恐怕不会服从郑卫国的指挥,说不定就会给郑胡子一个难堪。

  郑卫国苦笑着摇了摇头,说:“算了,到时候看表现吧,真要不给面子就由他去了。”要是别的部队郑胡子还可以放手吞并,东北军一脉的却不好下手。

第二百零七章 整编

  骑兵第四师接到整编命令后迅速从驻地涉县北上,并没有借故拖延。这让郑卫国感很惊讶,在他的印象中东北军可从来没有这么配合过。一般都要跟上级讨价还价,争取利益最大化之后才会有所行动。

  杨教授看出他的顾虑,笑道:“师长您不用担心,王师长也是我们的人。”

  郑卫国吃了一惊,说:“这怎么可能!王师长那个人我知道,中东路战斗中立过功,后来奉命攻打过鄂豫皖,还得了云麾勋章呢!”真要是地下党,不早火线起义了,还会这般拼命?

  杨教授摆摆手,笑道:“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去年10月底,娘子关失陷,骑四师在武安以北被日军包围,险些全军覆灭。幸亏第129师派遣386旅增援才将日军击退。自此以后王师长就跟咱们有了联系,特别是跟陈旅长关系非常好。”

  郑卫国恍然大悟,说:“救命之恩,怪不得!”其实救命之恩也不一定靠得住,386旅还救了第三军呢,曾某人转身就把129给晃坑里去了。

  娘子关战斗结束后,骑四师驻防涉县,结果被日军把地盘给抢了。这个时候又是八路军过来帮忙,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四回就开始并肩作战了。

  委员长把这个师扔给郑卫国,既有向郑卫国示好的意思,又想借郑胡子的手斩断骑四师与八路的关系,端得是一石多鸟。

  杨教授低声道:“这回整编一定要妥善对待骑四师。要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中央希望由你牵头整合原东北军的武装,所以一定要让大家心服口服!”

  郑卫国一愣,随即苦笑道:“整合东北军?您真是太瞧得起我了!漫说委员长不会答应,就算他不干涉,东北军那些大大小小的军头也不服咱儿啊!”

  他最大的弱项就是资历太浅,以前在东北军不过是个排长,又没有在东北讲武堂进修过,除了会说一口大碴子味儿的东北话以外,啥关系也没有。再说了,东北军那些家伙连少帅都镇不住。郑胡子何德何能。敢接下这活儿?

  杨教授一听,也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他见有人在往这边看,说:“师长,我们边走边谈。图个清静!”

  郑卫国点点头。说:“好。杨教授请!”

  杨教授边走边说:“西安事变之后,委员长深恨东北军,拉拢收卖、分化瓦解、打压撤番。无所不用其极。这一两年内东北军各部都深受其害,可惜张少帅被囚,王军长被杀,诺大一个东北军竟然无人领头……”

  郑卫国撇了撇嘴,打断说:“张少帅在也是一盘散沙!老帅一死,人心就散了!那些军长、师长们到现在还不心齐,我看迟早得被委员分消化掉。”事实上也是如此,到抗战胜利后东北军已经彻底消失了。

  杨教授点点头,说:“所以中央希望你能以东北军的身份和抗日名将的威望,将他们再重新团结起来!”

  和委员长大力打压东北军不同,延安方面是多方努力,到处拉拢,兵运工作做得极为出色。像以后鼎鼎有名的吕正操、万毅、张学思,都是东北军的余脉。

  不过这个时候延安的影响力太弱,和委员长争夺起部队多以失败告终。历史上骑兵第四师就被97军军长朱怀冰给抢走了。常恩多师长临终前让111师投靠八路,结果又跑回去大半,最后只得到了一个团。

  郑卫国摇了摇头,说:“我那点儿威望算什么?现在部队扩编得太厉害,连33师都有点失控的感觉了!您说的这个任务我怕是完成不了。”

  东北军那帮将领是什么揍性,郑卫国再了解不过了。每天就知道发牢骚,吹牛皮,平日里说这儿也行,说哪儿也会,一上战场立马就草鸡了。这种家伙他宁愿不要,免得把部队的风气给带坏了。

  杨教授笑道:“师长,你先别忙着拒绝。既然中央认为你能够做到,一定是你有这个实力!”

  郑卫国一愣,笑道:“呃,那到时候再说吧!”杨教授这话有赶鸭子上架的味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郑卫国实在推不掉,无奈之下只得暂且先搁置这个问题。

  好在杨教授也没有就这个问题纠缠,又谈到一个问题,说:“师长,你要的苏罗通高炮有眉目了,说有20毫米口径跟37毫米口径两种,问你要哪一种?”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就全要20毫米的吧,这样炮弹口径统一,后勤压力也要小一些。”对于高炮来说,37毫米比20毫米的威力也强不了多少,而且要笨重得多。29军就曾进口过12门37毫米的高炮,结果在撤退时稀里糊涂地就给弄丢了,郑卫国派了大量人手搜巡也没找到。

  杨教授说:“好,我马上回复,不过至少得一个月以后才能送到。”

  郑卫国算了算时间,感觉差不多,说:“行,尽量快点儿。另外,多要些炮弹!”

  杨教授爽快地说:“这个没问题!”

  郑卫国忍不住问道:“你们到底是走的哪儿的门路?为什么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东西弄回来呢?”

  杨教授笑道:“这个你最好别问,问了我也不会说,何况我根本不知道!”

  郑卫国呵呵一笑,挥挥手说:“算了,不为难您了!”

  据他猜测,八路军应该有一条秘密的交通线,很有可能是从内蒙到外蒙,再到苏联,或者是从甘肃到新疆这条路。

  当然,也许根本没有什么交通线,就是苏联直接送到延安的。毕竟当是国府有求于苏联,夹带点儿东西,也不至于撕破脸皮,说不定睁只眼儿闭只眼儿就让人家过去了。真相究竟如何,他也懒得管了,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再说。

  回到七里坝,郑卫国把33师团以上军官召集起来开一次军事会议。会议的核心议题就是整编。

  根据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下达的整编令,国民革命军第33师将与骑兵第四师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97军。郑卫国担任军长,兼33师师长,王奇峰担任副军长兼骑四师师长,33师周益民参谋长升任军参谋长。

  33师原辖33、34两个旅,现在扩编为33、34、35、36四个旅,分别由331、332、341、342四个团扩编而成。原33旅旅长段双虎升任33师副师长,33旅长由赵云祥接任,副旅长黄其祥;34旅旅长由张海岩担任,副旅长李大壮;35旅旅长吴全福,副旅长夏云庭(原129师骑兵团团长、冀西独立团团长);36旅旅长齐思贤,副旅长徐成山。

  另外,再设一补充旅,旅长由铁道游击支队支队长刘自达担任,副旅长李三牛(三溜子)。这个旅将在主力南下之后留守根据地。鉴于根据地兵力空虚,郑卫国就将铁道游击支队撤了回来,加强保卫工作。同时又将刘自达提了一级,以慰劳这位元老。

  至骑兵第四师就要惨一点儿。这个师本来下辖骑兵第10团、11团、12团,结果第10团被骑兵军军长何柱国扣下了,到现在也没还。11团、12团长年征战,战马得不到补充。王师长只好将战马全调到11团,把12团改成了步兵团。两个团各有近千人,加上师部总共两千出头。

  夜猫子嘿嘿一笑,说:“师座,哦不,军座!骑四师就这么点人,不如全编入我们骑兵团,凑个骑兵旅得了!”

  郑卫国瞪了他一眼,说:“等骑四师到了,可不许你们无理!王师长是我们东北军的前辈,长城抗战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你们见了都要敬礼问好!”

  众军官忙道:“是,军座!”

  郑卫国又对夜猫子说:“还有你,别以为学了几手三脚猫的功夫就目中无人!”

  夜猫子忙低下头去,不敢吭声。

  周参谋长说:“军座,何军长说他那里兵力紧张,骑兵第10团暂时不能归还建制!”

  话音刚落,屋内的军官们纷纷指责何柱国跋扈,竟然连军委会的命令也不放在眼里。郑卫国叹了口气,说:“算了,不给就不给吧,我们现在人马充足,给骑四师补齐就是了。”

  夜猫子一愣,立马就明白了,说:“军座,让我们营去啊!”

  郑卫国点点头,说:“你们虽说是一个营,但实际上跟骑四师的一个团差不多。我再给你补充补充,你就率部改编为骑兵第十团。”

  夜猫子心中暗喜,说:“那谁当团长?”

  郑卫国笑道:“先由你当着吧!”

  夜猫子大喜,忙道:“谢谢军座,我去了之后一定好好干!”

  郑卫国点点头,说:“当然要好好干,别以为你是保安团的老人就可以得意忘形。干不好,照样撤了你!”

  夜猫子敬了个礼,说:“是,军座!”

  熊处长说:“军座,我们手头上最大的骑兵部队就是叶营长的骑兵营,要是把他们全调到骑四师去,我们岂不是没有机动部队了?”

  周参谋长笑道:“调出去,还可以调回来嘛!必要时可以让各骑兵团配合主力旅作战。”

  杨教授说:“这样做只怕不好,容易引起骑四师方面的不满。”说着还冲郑卫国挤了挤眼睛,暗示中央给他的任务是要拉拢东北军,可不能把他们吓跑了。

  郑卫国平淡地说:“王师长一心为国,肯定能够理解的!”

第二百零八章 出事了

  在郑卫国心目中抗战才是首要任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开展。只要是有利于抗战的,退让甚至牺牲都可以接受。

  所以他不反对拉拢东北军,但前提是对方要听命令,要服从指挥,要为抗战流血。否则的话宁愿不要这个师,免得影响了老部队的稳定。说白了,他现在不缺这两千多号人。

  杨教授知道不能改变郑胡子的心意,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反正该做的工作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看郑胡子和王奇峰两人的合作意愿了。

  散会后,一名通讯员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径直找到杨教授,然后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这名通讯员是杨教授与八路军总部之间的联络员。

  他们每次都是单线联系,通报一些非常重要的机密信息。郑卫国现在还不是正式党员,有些机密他也无权知晓,所以识趣地准备离开。

首节上一节116/3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