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扬美利坚 第150节

现在这场面,很温馨。

“我太喜欢他们了,可不可以留他们在这里多住几天啊?”王子说道。

“对不起,王子殿下,我的假期已经结束了,需要回到舰队去了,以后等你成年了,再去米拉马飞雄猫,也欢迎去我们的航母上训练。”内森说道。

此时,内森说话很平静,内心已经起了波澜。

珍妮猜到了,艾米丽猜到了,这两个和自己有肌肤之亲的女人,都是熟悉自己的身体的,也熟知自己的身份。

自己是个孤儿,自己的父母,究竟是谁?

“几位今晚就住在这里吧。”女王说道。

能够在温莎城堡里面留宿,那是莫大的荣幸,内森知道,这不是自己面子大,更和艾米丽没关系,女王陛下应该看的是珍妮的面子。

珍妮更让人捉摸不透啊!

这注定是一个无眠的夜晚。

莫斯科中心医院。

“好,睁开眼睛,睁大眼睛。”在一个眼科医生专门使用的仪器上,安德烈将下巴放在仪器的平台上,睁开自己的两个眼睛,此时,对面的医生正通过放大系统,仔细观察着他的眼睛。

“奇怪啊,没有看到视网膜的黄斑区有损伤的细胞啊,可能是已经自动恢复了,按照这个情况,他应该能看到东西了。”著名的眼科医生安东诺夫说道。

当初,安德烈在远东出击任务的时候,眼睛受到了强光照射,当时的情况是强光穿过角膜和晶状体接触到视网膜,加速视网膜黄斑区的细胞氧化,由于过量照射,已经损伤了视觉细胞。

但是,经过这些天的休息,这些细胞已经恢复了,完好了,安德烈却依旧看不到东西。

“医生,安德烈的情况,还有复明的可能吗?”柳德米拉问道。

来到莫斯科,柳德米拉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带安德烈来看医生,她希望得到肯定的回答,却又害怕医生的回答和她的期待相反。

而现在,医生很纳闷:“我建议你们转神经科,安德烈的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眼睛的问题,可能是神经上受到了刺激。”

眼睛已经长好,依旧是什么都看不到,那可能就是神经的问题了,这个问题更可怕,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医疗的方式,只能是等待奇迹的出现。

当初强光的照射,直接的伤害是安德烈的视网膜,但是强光的刺激,可能会给他的神经系统带来某些不良影响。

眼科专家无能为力。

第一百八十六章 远东是突破口(66/100)

“没关系,柳德米拉,我也已经习惯了。”听到了医生的话,安德烈没有太多的遗憾,既然已经成这样了,自己就必须要习惯。

居然是神经系统的问题,可惜脑科的专家对此也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哪怕是给安德烈开药,也只是一些安神的药,起不到什么作用。

从医院出来,安德烈反而安慰起柳德米拉来。

柳德米拉搂着安德烈的胳膊:“嗯,不管如何,我都会在你身边的。”

几天之后,就是著名的十月革命阅兵节了,安德烈作为苏联英雄,参加了阅兵节的仪式,站在红场的列宁墓上,虽然是在一个角落里,安德烈看不到下面的场面,仅仅听声音,也已经满足了,那雄壮的歌声,那队列走过来时候的气势,带给每一个人的都是震撼。

当晚,克里姆林宫的格奥尔基耶夫大厅灯火通明,白天参加阅兵式的看台上的观众们,在这间大厅里欢庆着十月革命胜利58周年。

作为苏联人,伏特加永远都是最爱,也只有在这一天,没有上下级的区分,只需要拿着酒杯,找个人干下就行了。

现在的勃列日涅夫依旧精神十足,他也很喜欢这样的场合,拿着酒杯找人频频举杯。

安德烈静静地站在一个角落里,他的手上有一杯伏特加,已经抿了很多口了,他并不是个嗜酒的人,尤其是现在,他知道这里的人个个都是位高权重,自己可千万不能像在安德罗波夫的家里那样侃侃而谈。

那天出来之后,柳德米拉才告诉自己,一直和自己慈祥交流的老人,自己还说了那么多改革的意见,那个人,居然就是安德罗波夫。

自从眼睛看不到,安德烈喜欢安静了。

“安德烈,你是咱们苏维埃的大英雄。”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你利用机炮,击落黑鸟,让大家都很激动,我是苏霍伊设计局的西蒙诺夫,在索科洛夫卡,我们曾经见过一面的。”

说完,西蒙诺夫又觉得不好意思,和一个盲人说见面的事,有些太伤人。

不过安德烈并不在意。

“是啊,可惜我不满足,又想要击落第二架黑鸟,结果人家上了一排探照灯。”安德烈带着自嘲:“用机炮打黑鸟,始终只能是一个应急,可惜啊,我们的战机不给力。”

如果己方有先进的技术,自己又何必要冒着生命危险?三倍音速下开机炮,本来就是相当危险的,结果,敌人更加阴险。

“安德烈,你觉得,咱们的飞机,现在最欠缺的是什么?”西蒙诺夫说道。

西蒙诺夫的问话当然是有深意的,安德烈也清楚,现在,美国人的F-15已经服役了,苏霍伊设计局正在针对美国人的F-15,进行T-10项目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成果,就是苏-27,就是后世的歼-11.

现在,这个项目的进展是不顺利的,因为苏维埃落后的电子管技术牵绊了他们。

“当然是航电系统。”安德烈说道:“咱们没有先进的雷达和导弹,咱们的电子管系统,已经相当落后了,可惜上面还是抱着不放,咱们通过研究美国人的EP-3,就该知道大胆地上集成电路才是方向。咱们必须要攻克平板缝隙雷达的难关,否则,新一代的战机,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当年的苏-27,就是因为雷达的拖累,无法上先进的平板缝隙雷达,只能采用落后的倒卡雷达,加上散热系统,自重都快要一吨了,整个机头就围绕着这个雷达展开,甚至连软骨病都是因为雷达的拖累。

哪怕有雄猫战机的雷达技术,也不至于这么的被动啊!

西蒙诺夫听到了安德烈的话,也是如同遇到了知己一般,和他畅聊起来。

“两人聊什么呢?”就在这时,又一个人加入了进来。

“乌斯季诺夫元帅。”西蒙诺夫认出了这个已经喝高了的苏维埃的国防部长来,让安德烈也是一惊。

乌斯季诺夫和西蒙诺夫寒暄了两句,就向安德烈开口了。

“安德烈,你上次的计划,我已经提交给国防部和远东军区策划了,你的方案很大胆,我很喜欢!”乌斯季喋喋不休:“其实,我早就有这种想法了,突破西方世界的围堵,从东方是最简单的办法!只是咱们现在的太平洋舰队的实力还有限,所以,要从波罗的海舰队和北方舰队等地,调动一批军舰前往太平洋。”

当初在索科洛夫卡的时候,安德烈考虑苏维埃的战略问题,南下阿富汗绝对是一招臭棋,相比之下,远东反而是个好的突破口!

所以,安德烈闲着无聊,就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一份计划,向上提交了,谁知居然如此受重视,乌斯季诺夫都给批复了?

顿时安德烈心中一愣。虽然现在的乌斯季诺夫只是喝高了,但是这话里面还是有可信度的。

苏联国土庞大,而且重点是欧洲,所以,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并不充足,要是支援,得从遥远的欧洲,穿越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一路才能来到太平洋,航程就得几个月,连准备工作,没有一年是不行的。

如果苏维埃想要不像历史上那样逐步走向解体,那就必须要有所突破,远东就是方向!

首节上一节150/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