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904节

一声声的鸣响,震耳欲聋,在天空中散开,无数洋洋洒洒的彩纸从高高的天空洒落。似是在下着一场彩色的大雨。

无论是皇宫城墙上的人还是皇城外的数以百万计的百姓,都忍不住迸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

当中,离刘易不远的少帝,他也很是高兴,神色甚至还有自豪,他正在低头与献帝在笑说着什么。耳尖的刘易,听到少帝向献帝透露,这些礼炮的研制,有他的一份功劳。

这个时候,在礼炮鸣响的同时,由卞玉、来莺儿、蔡嫒、蔡琰等女一起经营的皇家歌舞团,在皇宫大门前奏乐,一杆高高的大大的大汉金色龙旗,在城楼上升了起来,飘扬的大汉龙旗上,那五爪金龙似随时都会腾空而去一般。

踏踏踏!

随着数十声的礼炮响应远远的传到天边之时,一阵整齐有力的脚步似能震动着地面一般传来。

由西往东开来了一支支军马,他们或是挺着长枪,踏着正步,又或是扛着大刀,或收盾执刀,或策着雄键的战马,或背着强弓。还有,一队队用螺马拉着的床弩、投石机、楼车等等。

放眼望去,军列望不到尽头,整齐沉重的步伐,让人感到有一股冲天杀气,凛然肃穆。

接受检阅的各军代表将士开来了。

一军军的代表将士,他们来到了皇宫前的大校场列阵,每一军的代表将士进入,都会有人在下面大声的介绍着每一军将士的情况。

如第每一军将士的前身来历,成立时间,统军主将等等。

军列每经过皇宫大门前,都会对城楼上的皇帝等致敬,高呼汉军威武振兴大汉等等的口号。

刘易也同时开始宣读对大汉军将的册封。

刘易高声宣道:“大汉之所以能得到统一大治,自然是少不了我们大汉军士的浴血奋战。正是他们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奠定了我们大汉未来的辉煌。因此,本太傅与皇帝及朝臣众卿,经过讨论商议,在此给予各位将军册封赐爵,经表将士浴血之功。”

“大汉****,猛将如云,每一位将军,都为我们大汉的统一贡献了其毕生的力量。他们值得我们尊重爱戴,对于他们的册封晋爵,是他们应得的荣誉,让我们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要牢记他们的功绩,亦让我们所有人,都要追随他们的脚步,为了大汉的和平,兴盛,强盛,承前启后,继续前进,不振兴大汉永不休!”

“经朝廷决定,特设军中最高的荣誉封号,十大元帅、十大将军,以及一众上将军、中将、少将!”

“十大元帅:排名不分先后,分别为赵云、关羽、黄忠、太史慈、马超、孙策、周瑜、甘宁、秦颉、黄叙。”

“十大将军:排名不分先后,分别为吕布、张飞、典韦、许褚、颜良、文丑、庞德、高顺、魏延、华雄。”

“十大上将:排名不分先后,分别为潘凤、周泰、严颜、华雄、徐荣、陈到、赦昭、韩当、黄盖、程普。”

“中将:将钦、祖茂、黄祖、周仓、胡车儿、廖化、裴元绍、臧霸……

“少将:耿武、关纯、糜芳、曹豹……

……

刘易将长长的封号名单一一读完。

“此封号将军,大致是按各位将军的在新汉军当中的资历及所立功劳,能力而策封。如十大元帅,他们能文能武,统率一军作战,无所不胜,并且,为我们新汉朝的统一立下了莫大功劳。”

“赵云赵子龙将军,这个无需本太傅太多赘述。说下关羽关云长将军,关将军真实归顺我们新汉朝似乎并不算太久,可是,他与张飞将军,却在很早之前,便暗中相助我们新汉军。其人统军有勇有谋,为我们大汉平定荆州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又统军夺汉中平益州,这些,相信各位都有听说。所以,关羽将军,位列十大元帅之一名副其实。”

“秦颉将军,先朝时期被统军平黄巾军,于宛城十年磨一剑,助我们大汉收上党、夺冀州以及收复豫州,都有着莫大之功。尤其是秦颉将军练军统军都是一绝,论资历,亦是最老,所以,当为十大元帅之一。”

“孙策、周瑜两位将军更不用多说了,正是因为有他们,江东、岭南、扬州、豫州广阔的疆域才能更快的收复,并且,他们定山越异族人立下大功。这个功劳,与我们定大漠的功劳相当。当然,也从中体现出他们的武略出众,理应为十大元帅之一。”

“十大元帅余者,相信我们大汉诸位朝臣,武将及百姓,都心中有数。他们,当得起这个荣誉封号!”

刘易说完,百姓一片欢呼,高喊元帅元帅!高喊着每一个元帅的名号。如此,便等于落实了十大元帅的封号。其实,此十大元帅,亦是刘易心目中,有能力独挡一面的大将,能让刘易放心的大统帅。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四章 赐封 二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Www.Shumilou.Co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M.Shumilou.Co

荣誉封号就等于是军阶,十大元帅及十大将军这两个荣誉封号,就是军方的最高荣誉称号。将来,大汉军将,不会再有谁可以获封元帅或大将的荣誉封号了,最多就可以获得上将封号。

其实,在刘易的心目中,张辽及曹操的部将曹仁、张合等亦可封为元帅之一,但是,张辽虽然已经归顺了新汉朝,但是,表面上看来,他并没有为新汉朝立过寸功,所以,刘易就并没有册封他,刘易计划,先封一个杂号将军给张辽,待将来立功之后,可封其为上将。至于张合与曹仁,他们现在都还只算是曹操的私将,并没有正式向刘易表示臣服,因此,曹操帐下的所有军将,都基本不会有人获得封赐。

如夏侯、夏侯渊、徐晃等大将,哪怕不能被封为元帅,但是论实力,可为大将。但是,没有办法,谁叫他们现在都还没有向刘易表示归顺呢?

不过,刘易不知道,此际在皇宫外的数以百万计的百姓当中,曹操与其一众军将,此际正躲在一个街角上观看这个盛大的立国大典。听着刘易对原新汉军的一众大将的封赐,看着万民欢庆的盛况。曹操的神色非常复杂,而其手下的一众军将,此际难免有些失落,难免会忍不住流露出一丝羡慕的神色。

另外,刘易也特别的封赐了公孙瓒、公孙度以及还有一些小数部族首领等等。他们都被册封为中将,但是赐爵却是较高的爵位。

爵位最高的是公爵,当中内阁成员无一不是公爵封号,个别三公九卿也获得公爵封号。再下来就是侯爵。

十大元帅及个别十大将军被册封为公爵,然后的是侯爵。上将级别的,及中将级别的,一般都为伯爵。少将及以下的为子爵。本属于中将的公孙瓒、公孙度,以及部份对大汉贡献较大的小数部族首领,被刘易册封为公爵。获得公爵的封号,对于一些小数部族的首领来说。那是绝无仅有的,代表着他们所获得的大汉承认的最高荣誉。因此,哪怕他们没有被封为大将,但也感心满意足。

其中。公孙瓒被册封为北平公,公孙度为襄平公。

军阶及封爵,都是荣誉封号,除了可分别领取固定的俸禄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实权。

跟着下来对一众军将的封将才是真正的让这些大将拥有真正实际军权的册封。

赵云。册封为大将军,赐爵镇国公。这个大将军,与元帅封号有差别的,是具有实权的,相当于后世的三军总司令,是大汉真正直接统率大汉所有军马的大将军,有权调动大汉所有的军马。其只受皇帝、太尉、太傅节制。刘易封赵云为大汉大将军,可见刘易对赵云的信任程度。

太史慈,骠骑大将军,赐爵定国公。相当于大汉三军副总司令。

黄忠。车骑大将军,赐爵镇军公,亦等同大汉三国副总司令,掌宫卫,如申勇所统的禁军受其节制调动。车骑将军一般由军中声望极大,资历最深者担任,所以,刘易认为黄忠最合适不过了。

马超,卫将军,赐爵威侯。爵位比公爵稍低一级,但其军中的实权,亦比较大,职权与骠骑大将军、车骑将军差不多。但刘易命其掌大汉西军,关中、西凉以及西北大漠的小数部族的所有军马,都属于马超掌控。

吕布,征东将军,赐爵温侯。统率远征倭国的汉军。吕布并不在洛阳,已经率军远征倭国一两年了。早前便已经封吕布为征东将军,所以,除了加封其为温侯之外,职位职权不变。此外,待吕布征灭倭国,他本人便有可能永镇倭国,一般不会再回来了。除非是刘易调他回来或调他远征他处。不过,在朝廷上,永远都会为其留一个席位。将来,倭国将会作为大汉的一个或数个省份,陈宫将会留在倭国主持所有的政务,大汉亦会不时派去一些官员协助或迁徙一些大汉百姓前往倭国定居。这些,都是刘易很早前就已经定好的策略,让汉人慢慢的在倭国开枝散叶,使得整个倭国,在大汉的控制治理之下,成为与大汉密不可分的一份子。

华雄,征西将军,赐爵关西侯。统西凉骑军,受马超所节制。

孙策,征南将军,赐爵江东侯。统江东至岭南之军,此次册封之后,他将会率其一众部将,对岭南一带的山越人进行最后的隶整,完后,便会出兵南洋,对刘易早前下南洋所收服的南洋诸国进行更有效的统治威慑。同时,亦做好向更远的古印度进军的准备。

征北将军,公孙瓒,赐爵北平公。统率幽州及关外小部部族的军马,此次册封之后,他便会与襄平公公度孙一起,返回北方,对高丽半岛仅存的小数部族人进行彻底的消灭。并且,将来往东北方向更远的地方挺进。当然,现在更远的东北地区,特别是跨过黑龙江往北的地区,估计是荒无人烟的。公孙瓒主要是负责向更远的地区奠定大汉的疆域国界,去到多远,那么在那有多远的地区打下石碑,便等于是华夏大汉的国境所在。其实就是圈地吧。

周瑜,镇东将军,赐爵平虏侯。主管所有江东军军务,权力相当于历史上的江东大都督。同样会与孙策一起前往南洋。

关羽,镇西将军,赐爵汉寿亭侯。因荆州、汉中、益州等地,已经基本实现了良好的治理,所以,除了留下一小部份大汉军马坐镇地方之外,这些地区已经没有必要再留下太多的汉军。所以,荆州、汉中、益州等地的原新汉军,将会西进,也就是会向现在还没有向大汉归降的蛮族地区发起攻击,也就是云南等地区。同时,黄忠父子亦会率军前往,到时候,他们的军马将会西进后世的西藏地区,对整个后世华夏地区形成实质性的统一及统治。

当他们完全为大汉打下西面的高原之后,会留军坐镇,然后亦将会撒军返回云南地区,日后,或者会打通从后世缅甸到印度的通道。开僻一条从华夏到中东地区的快速通道。

甘宁,镇南将军,赐爵平海公。大汉水军统帅。

首节上一节904/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