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88节

“老封叔,别激动,是我啊,以前渤海城里袁家大院的东子。你仔细看看,还认得不?”林东说着,将掩住自己脸的乱拨开,让封财可以看得清自己。

“啊?你是……东子?林东?”封财瞪大眼睛,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才有点惊讶的道。

“可不就是我?老封叔,你这是去地里干活?”林东找话题道。

“是啊,趁着早冬,赶紧把地翻了,可以赶得上种下小麦。看今年的天气,估计会大寒,来年可以丰收。”封财有点兴致勃勃的道。

“是啊,看今年的天气肯定会是大寒……不过,丰收了又怎么样?老封叔你自己又能得到多少粮食?还不是一样要上缴……嗯,就算不用再缴纳给袁家,但给现在的新汉朝官府应该也要缴纳不少吧?”林东附和着,却又故意挑拨封财的神经道:“何况,老封叔,我记得你以前只是租种了袁家的数亩地,这点田地又能种得出多少粮食来?”

“哎哎,东子,不对不对,哎呀,我倒忘了,这些年你们去哪里了?看你现在的样子,不像是从城里出来的。怎么样?你是才回到渤海城来的?进不了城?要不然,你不会不知道现在新汉朝官府的政策的啊。”封财一听林东说到这些,他似有点急的向林东说明一些什么的道:“东子,现在的渤海已经不同以前了,变了天喽。渤海城里的袁家大院,早已经被一把火给毁了。袁家的人,似乎也不知哪去了。现在,原本袁家的田地。都被官府拿出来,统一分给了我们这些租户。现在,咱可是也算有了自己的田地了,你猜有多少呢?”

“告诉你,我封家可分得到十多亩地呢,如果咱有能力多耕种,还可以早请去开荒。开荒出来的田地,只要咱可以种,都可以分给咱家。还有。官府已经出布告了,明年一年,全免锐了,我们种下多少粮食。都是我们自己的。哎呀!对了。东子,你也是咱渤海人,你赶快去官府登记,嗯,你原来是袁家的家奴,现在袁家完了,你自由了,赶紧去官府登记户籍。造好册,你就是新汉朝的正式子民了。与我们大家都一样,不再是袁家的家奴了。而且,还可以分得土地,以后,咱们都是地主,呵呵……”

封财神色有点振奋,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呃……”

封财所说的这些情况,林东或多或少都了解了一些。不过,对于林东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因为他已经过惯了刀头舔血的日子,现在就算是让他领了田地,他自己都不愿意再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还了解到,一般的百姓,领取了田地之后,绝对不能丢荒的,自己不耕作,就得要请人耕作。可是,现在谁家都有了自己的田地,他又能去请谁来为他耕作田地?何况,听说,现在请人干活,要给饭吃还要给钱,并且,给少了人家不干。所以,对于这样的地主,林东可是不稀罕做的。

不过,封财所说的,只要到新汉朝官府去登记户籍什么的,就可以摆脱奴籍?这个,对林东来说,还真的是一个诱惑。他要完成任务之后,回去才会去除奴籍。相比起来,如果背叛了袁绍,现在就投了新汉朝,那么他就可以重过新生。

不得不说,林东还真有一点心动,但是,他甩甩头,将背叛袁绍,投新汉朝的念头挥走。对于他们这些死士来说,对袁绍的忠诚是排在第一位的。他们,可是从来都没有有过背叛袁家的念头。这个,除了他们自小便接受了为袁家效死命的思想之外,还有他们所关心的人,家人或是爱人,孩子什么的,都在邺城,都在袁绍的掌控当中。他们就算是有背叛袁绍的心,也不敢。

林东念头一转,对封财道:“老封叔,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这不,我这回渤海,如今连城门都难进去啊,我说是渤海的人,没有人给我证明也不行啊。还有,老封叔,不满你说,这些年,我都跟着袁家的人,为袁家办事。嗯,袁家知道吧?这可不是仅仅只是在渤海城的这袁家大院,那其实只是袁氏的一个分支罢了。你看,我林东虽然为奴,可是,没有人帮我证明,我也只能被当作是袁军的逃兵,会被新汉军抓起来啊。”

“啊?你说,城里的那袁家大院,也是袁绍的?”封财有点吃惊的道。

他是一个农民,自然不知道太多,他从来都没有想过,渤海城的这袁家,会与袁绍有什么的关系。实际,渤海城姓袁的不少,谁知道那家姓袁的与袁绍有关系?

“嗯,我……我就是听说渤海城不同以前了,连我们这些家奴都可以获得一个平民的身份,所以,就逃回来了。除了我,还有几个人呢,嗯,大山、有才他们也在一起呢,老封叔,你都认识的。”林东一脸为难的道。

“啊,这样啊?嗯,这其实好办,现在,我老封叔在新汉军的面前也算是可以说得上几句话的,要不,我去为你们作保,这样,你们就可以进城去官府登记了。嗯,就这样吧,我再陪你们去官府一趟。”封财可是一个热心人,也相当的念旧,所以,主动的提起道。

林东找封财,就是想让他帮忙自己进城,并弄得一个身份。封财所言,正合他的心意。

林东赶紧道:“这、这怎好麻烦老封叔?”

“不麻烦不麻烦。你们都在哪里?天色不早了,我们现在就去找新汉军为你们作保。”封财道:“现在官府切夜办公,所以,现在还可以去办理你们户籍登记核实的事。”

“那就谢谢封财叔了。”林东心里暗喜,多谢了封财。马上将他的那几个手下叫了出来。

林东早有所准备,只是让自己的那些人作普通百姓装扮。

有了封财的引荐作保守城门的新汉军士兵并没有再严加盘问,只是例行登记。接下来的事。也很顺利,林东等人,分别获得了渤海城平民的身份。

他们在城内,是没有住处的,不过,新汉朝官府,根据封财的作保。证实他们当初只是城内某袁家的家奴。而现在,那袁家已经被一场大火给毁了,成了废墟。官府就从那废墟当中。划出了一块地方,作为安置他们的地方,待来日,新汉军会派人来帮助他们修建起房屋。而暂时。他们就先随封财回其家里。

封财家。有老伴,还有两个儿子及媳妇,及数个孙儿孙女,家虽破旧,但新汉朝官府又分给了一他们一所连着他们原来的住处之后,就使得封家还算是不错的。临时安顿林东等十人,还是可以的。

嗯,原本以为。获得了渤海城平民的身份,他们就会很容易行事。但是,一切都似乎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因为,哪怕他们获得了身份,还获得了安顿,有了暂时的住处,可是,他们想做的事,到他们要行动的时候,却现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在老封家住下之后,经过第二天一天的行动。

先,他们现,城内的秩序非常好,别看街上行人人来人往,但是,几乎是每一个百姓,他们都有着自己要忙的事。这使得他们就算是想散布一些谣言,却也不知道要如何散布才好,因为,根本没有什么闲人愿意听他们胡扯。

其次,让他们深感惶惑的是,每当他们似有意无意的说到新汉军的坏话的时候,他们马上就会遭受到一些百姓的怒斥怒视,个别激进的,还说要拉他们去见官,吓得他们赶紧转口,没敢再说什么的谣言。

他们真的没有想过,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新汉军在百姓心目中居然有了如此好的口啤。更让他们想不明白的是,城内不少百姓的住房,明明是新汉军放火烧毁的,可是,他们竟然不怨恨新汉军,如今,哪怕他们住在被新汉军安排的拥挤的地方,他们依然还乐观得很,似乎没有一点为自己的今后生活担心。这样的情况,还真的少见。

不过,他们很快就知道了,因为,他们本人,在城内一天之后,便有新汉军的士兵前来找到他们。嗯,并不是来逮捕他们的,而是要来帮助他们建造他们的家园。

这些新汉军士兵,他们很热情,他们搬来了建房所需的一切物资,然后就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

林东等人,心里自然是不愿意建房什么的,但是,四周都是来帮忙的新汉军士兵及一些百姓,他们总不可能在干看着吧?没有办法,也只得跟着一起忙活起来。

据新汉军的士兵说,现在,城外的一个地方,正在大量的烧制青砖等物,官府组织了无数百姓前去帮忙烧砖,日夜不停的烧制,会一直烧制到渤海城所有的被毁去房屋的百姓都建起了新家为止。另外,也组织了大量的百姓到附近的山林当中去采伐木材,每天都会有无数的建筑材料送回到渤海里来。

嗯,具体有多少百姓参与了这些工作,也很难估计了,反正,林东知道,封财的两个儿子,也参与了这些工作。据林东手下的一个死士说,他偶尔看到了伐木回来的车队,看人数,起码会有数万人。又听说,待他们这些人建好了房屋之后,就要参与耕作或者是进山去伐木。

这些工作,新汉朝并非是强制性让他们去做的,但是,他们也必须要去做。因为,一般的百姓,他们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行动起来,生产自求,自力更生。这些,亦是新汉朝官府对渤海城百姓的基本要求。因为,如果连百姓自己都不努力的话,那么就算新汉朝官府推出再多利民政策又如何?想要更好的生活,想要家致富,还得百姓他们努力。

在这个时候,如果林乐他们,不热衷于为自己建设家园,不如一般的百姓那般,勤快的劳作,那就等于是明摆着告诉新汉军,他们是奸细,是细作。

因此,除了林东他们进城后的第一天,他们偶尔可以在城内私自活动之外,从第二天开始,他们就一直都等于是在新汉军的监视之下,做着如一般百姓一般的事。

有时候,作战训练与劳作,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的。

一般的农民,肯定打不过经过训练的士兵。

可是,一个士兵,让他如农民一般干一天活,那肯定会累得要命,甚至让他们有一种生不如死的劳累感觉。

累了一趟下便睡着了,他们又如何能再进行什么的破坏活动?

嗯,顺便再提一下,他们就算是想在城内放火,也真心的不容易。白天放火,那是不可能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但晚上,城内不仅有新汉军在巡逻,还有百姓组织起来的自卫队在巡逻。

所以,让林东他们,连下手的机会都没有。(未完待续。。)

第七十一章 悲摧的死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渤海城内,对于渤海城内的警卫事务,是采取军民合力的办法来进行的。如此,可以充份的调动起百姓的积极性,让百姓产生一种参与感。

这样,也更好的让百姓对新汉朝产生归属感。起码,新汉朝的诸多利民政策,让渤海城内的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好处。特别是将许多田地,分给百姓自行耕作的政策,这就等于是击中了农民的弱点,但凡是农民百姓,谁不想拥有自己的田地?

再让他们参与了渤海城的警卫防务,让百姓都承担起了一定的责任,这更加让百姓感受到有一种由他们来当家作主的成就感。

如此一来,就更加方便新汉朝官府对渤海城百姓的管治更控制了。

现在,城内的防务,是采取了区域式治理。

比如,新汉朝官府,开诚布告的告诉城内百姓,提到城内,的确还有一些对新汉朝不满的人,反对新汉朝统治渤海城的人。对于这一部份人,新汉朝官府,是采取一个宽容的态度,可以容许他们存在,也允许他们暂时享受到与一般百姓一样的待遇。但是,为了提防那些对新汉朝,对新汉军依然心有怨恨的人的破坏渤海城的建设展,所以,让每一条街道的百姓,互相监督,杜绝有人破坏他们来之不易的安宁。

所以,为了杜绝一些破坏事件的生,城内的百姓。都约定俗成,一到夜里,大家都不出门。这个时候。谁半夜出门,那就是可疑份子,那些百姓的护卫队,要及时的将那些可疑份子的名单上交给官府,由官府来对这些可疑的人进行排查,如果证实他们,当真的是细作。真的是来搞破坏的,就马上给抓起来审查。

如此一来,林东等人。他们在没有建好自己的房屋之前,住在封财家中,他们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受到监视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林东等人。怎么还有可能作恶?

首节上一节88/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