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538节

阿图林,是乌桓部族的一个附属小部族的首领。嗯,说他是部族首领,其实还不如说他是一个家族的族长。他的部族,并非是一脉相传的传统部族,而是他从少年时开始,经过了数十年,一些游散的异族人,归顺听命于他,或者说,围绕着他,在他的带领之下,一直过着在大山里狩猎为生的生活。整个部族,就只有三、四百人。

作为一个年约六十岁了的老猎人,他天生嗅觉敏锐,在深山里打猎,他总能及时的察觉到深山老林中的凶险,能够及时的提前知道,林中会有什么的猎物或猛兽,总能及时的避免遭受到猛兽的反扑伤害。

像他这样的一个小部族,在乌桓大部族的眼中,根本就不值一提,他是没有资格作为一个部族首领见到乌桓大王的。平时,议事的时候,他亦没有资格参与商议,连旁听的资格都不会有。

实际上,他这个小型的部族,是通过他的人格魅力,通过他的本领而凝聚了一群族人跟着他,成为一个独立的小部族。这样的小部族,他们靠在深山里打猎为生,妇女老弱在固定的地方放放牧。算是异族人当中,比较典型的一个稍为较纯良的异民族。因为,他们通过放牧、打猎,勉强可以维持他们这个小部族的生计。加上,阿图林的确也有本事总能狩猎到猎物。这一次的乌桓大王的号召,他们完全可以不离开自己部族的生活的地方,参与到集洁的事上来。可是,他的部族集居地。被一支乌桓大部族经过的时候发现了,没有办法。阿图林的这个小部族,就被夹裹着一起到了这赤峰山下。

老猎人阿图林。他可是其精似鬼的一个老家伙了。他不会管乌桓部族有多少族人聚在一起,不会管在这里是否安全不安全。他时刻都会保持着一种狩猎时的警惕状态。他所选取的族人扎营的地方,是靠着赤峰山脚下,是其大营最边缘的地带,因为如此,他就可以随时的带着自己的族人逃进山里,避免有意外的时候,他的部族被灭的下场。

这段时间,他也时刻的保持着一种狩猎时才会有的状态。几乎每天。都会带着族中的一些年青的族人,偷偷的进山去狩猎。多年的习惯,让他不想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手上。不管乌桓大王是否每天都能分配食物给他们的部族,但是他都想尽可能的获得多一些食物。毕竟,多一份食物,就多一份保障。

这天,他在山看,就看到了顺着山脉南面的那一道探出来的龙背岭有异常。

虽然,离得太远。他并没能看得清楚,更不能看到从远处缓缓走动过来的经过伪装的新汉军大军队列。可是,他凭着特有的嗅觉及观察力,就判定那里一定是有人进了山林当中。那些被惊飞的飞鸟。以及不时有一阵晃动的树林,那些,都是因为有人进了山林。惊动了兽鸟才会有的动静。

不过,他是一个小心谨慎的老猎人了。自然不会以身涉险,亲自前往探看情况的。毕竟。乌桓部族,集结了这么多人,这么多军马在这里,就算是有状况也轮不到他来过问。并且,他也看到了,每天,都派出许多斥侯探子盯着草原上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若有什么的情况,或者早就知道了,用不着他来操心。

不过,他返回营地,收到了命令,明天便会向辽东进发的命令。他不禁就有diǎn忧虑,担心那片树林当中的动静。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再后,还会有老猎人。作为一个打了半生猎的老猎人,他总是有diǎn不太放心。

阿图林,找到了夹裹他的部族到了这里的那乌桓大部族首领。向他说出了自己所察觉到的异象。

夹裹他的这个乌桓大部族,首领是胡布,因其部族强大,胡布深受乌桓大王蹋顿看重。已经封他为乌桓部族的西路将军。嗯,蹋顿为了便于控制整个乌桓部族,他给下面的部族首领一一封了一个将军的名头。西路将军,就是指他的部族人,超过了二十万,其下的骑军,最少有五万人。如此,可以单独作为一路军马向新汉军发起攻击的部族。而作为西路将军,他有权对依附他的,或者是与其部族聚居地相邻的,实力不如他的部族发起征召令,那些部族,不得违抗其命令。如此,实际,他可统领十万的乌桓骑兵。

胡布听阿图林说了情况之后,他倒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他知道,阿图林是一个在大山人生活了数十年的老猎人了。之所以夹裹这个只有三、四百人的小部族,就是看中了阿图林这个老猎人的本事。

胡布马上前去询问探子斥侯观察东南面的情况。他作为西路将军,有权利过问这些情况,那么他不是负责这方面的事。

原本,是应该先向大王蹋顿报告的,可是,在没能证实是否有什么的情况之前,胡布也不敢轻易的进言,以免被蹋顿责难。所以,他想证实一下,是否会有情况,若真的有问题,他才向蹋顿报告,如此,他便可以获得一个功劳,并且,还能获得不少赏赐。

可结果,负责监视东、南方动静的部族,他们的探子斥侯,都没有发现状况。但是,他又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不少派出斥侯探子的部族,他们的人许多都没曾归来,甚至,有些是数天之前就已经派出去的,都还没有回来报告情况,似是突然失踪了似的。

胡布一听,就知道不妙了,斥侯失踪,这些情况,若是个别的,不会有什么的问题。但是,他发现,不少部族都失踪了斥侯,并且,人数还不是少数目。

他只是询问了一部份部族,就得到了一个失踪了数百斥侯的数目。

如此,他不敢再怠慢了,赶紧前往拜见蹋顿,将阿图林的怀疑,及他所获知的情况,向蹋顿作了报告。

“我们这些天,已经有数百斥侯失踪?”蹋顿一听,不禁神色一变,语调一沉道:“胡布,做得不错,看来,新汉军是有所行动了。真该死!这些天,怎么没有人来向本王报告我们斥侯失踪的事?”

蹋顿赞了胡布一句,又扫了一眼帐内的另外一些部族首领,语带斥责的道。

“呃,大王,这不能怪负责侦察敌情的各位首领。若不是我这次询问了一下,也发现不了问题。”胡布为一众部族首领开脱一下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兵暴露?

胡布现在来向蹋顿报告的重点,并非是想蹋顿追究那些负责侦查新汉军动向的乌桓部族首领。重点是想向蹋顿大王报告阿图林的怀疑,怀疑离他们营地五十里开外的那龙背岭的密林当中,是否有新汉军的埋伏。

这个,胡布听了阿图林的话后,他也有点怀疑。但是,这相隔五十里远的地方,并不算远,一个时辰,探子斥侯,就可以奔一个来回。要弄清楚龙背岭的山林内是否会有新汉军埋伏很简单。

但关键是,胡布现在,他并不敢肯定。其实在他的心底里,也是不太相信,不相信新汉军会神不知鬼不觉的,突然潜近到了离他们营地还有五十里远的地方埋伏。再者,他也自以为的认为,新汉军目前,才不过是三十来万的人马,就算让他们到了这五十里开外的地方又如何?但这可能吗?自己军,派出去的斥侯探子那么多,新汉军能够在这个开阔的草原上,偷偷的一下子埋伏在自己的营地不远么?

所以,胡布暂时,也不敢直说,新汉军有可能已经潜伏到了龙背岭。因为他就算是说了出来,蹋顿以及帐内的一众部族首领,怕都不会相信,相反,反而会笑话他胡布。

但是,派出去数天的那么多斥侯都没有回来,这就说明了草原上,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否则,那些斥侯,肯定会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回来报告情况的。

但说这些,也不是想向蹋顿大王打那些负责情报的部族首领的小报告,他也不想得罪人。只好为帐内的那些部族首领开脱道:“大王,我们斥侯不归,疑似失踪的问题,怨不得各位首领。因为。失踪的斥侯,他们并非只是一个部族的人,而是多个部族的。何况。一个部族,有数个或者是十来个斥侯没有按时归来报告。这样的小事,也不必要惊动大王吧?末将只是觉得事有跷蹊,再联想到离我们大营五十里开外的龙背岭上的异常,才觉得有必要来向大王报告情况。要不,大王,末将马上派一支人马前去探清龙背岭的情况?”

“嗯……龙背岭在我们大营的东南面,离我们大营只有五十里左右,那是一片不算太大的山林吧?从大山横出草原上的一道山岭。胡布你的意思是说。新汉军有可能已经潜伏到了那里?这个有可能吗?那片山林,能够藏下多少军马?”蹋顿摇摇头道:“如果当真有新汉军的军马,他们想做什么?难不成,还真的想偷袭我们的大营?他们从山海关出关来的新汉军,一共就只有那三十万人马吧?估计也不会全是骑军。你说,新汉军有没有可能,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之下,把那些军马都推进到龙背岭上来?”

“呃,这个……”胡布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一点,反正。他自己都有点不太相信。

“如果新汉军的三十万人马,他们真的敢推进到了龙背岭,那么。我们百多万的大军,就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杀到龙背岭,将他们的军马,都困死在龙背岭,一举灭之。你们想想,若你们是新汉军的统军将领,敢如此冒险,率军穿过平原,自以为是的藏进那山林当中?”蹋顿问。

“呵呵。那是自寻死路啊。”

“大王,不可能的。在平坦的草原上行军,尤其是两三十万的人马。动静肯定不少,只要他们现身草原,就肯定被我们的斥侯探子所察觉,肯定就马上回来报告新汉军的动静。要知道,我们在草原上的斥侯探子,没有一万都会有数千。并且,草原上,也有我们的部族人在放牧。一旦发现了新汉军的大军,就肯定被我们知道。所以,不可能的。”

“新汉军怕是未必会讲信义啊。我们大军百多万,一起进攻辽东。声势浩大,新汉军岂能敢挡?”

“是啊,我们已经派出了五十万的骑军,以留意着东南方向的草原上的动静。一旦发现了新汉军,他们就会群起攻之,全军杀过去,将他们斩杀在草原之上。”

……

诸多乌桓首领,他们都不会觉得新汉军当真的敢潜伏到了离他们只有五十里开外的龙背岭上。

“如果说,少量的新汉军潜到龙背岭,本王是相信的。”蹋顿拉扯着鼻唇之间的一撮卷胡,道:“我军马上就要向辽东进军了。在这个时候,新汉军肯定也会着急,派出少量的军马,来我们大军的后面骚扰、牵制我们的大军是有可能的,这些,也是狡猾的新汉军的常用的一些技巧手段了,不足为怪。在这个时候,我们大军,不能因为这点新汉军的手段而误了我们大军进攻的时机。”

“不如这样吧,胡布,你负责探清那龙背岭上的情况。如果确实有新汉军在哪里,相信以你的部族军马,也足可以应付了吧?不管如何,我们大军进攻在即,在我们大军开往辽东的时候,可不想让那点新汉军跳出来拖了我们的后腿,尤其是不能让他们威胁到了我们大军后面的部族人。”蹋顿给胡布命令道。

“啊?大王……这、这……”胡布一听,不禁有点呆了眼,心里一阵的懊恼,真想直抽自己几个耳光。

乌桓大军开拨,向辽东发起进攻。以辽东现在的实力,根本就难以阻挡自己乌桓大军这势如破竹的进攻。如此,先行的军马,肯定就可以最先进入辽东之地,对辽东地区的汉人进行掠夺。而他,居然要留下来对付有可能潜到自己大营近处来打算骚扰牵制乌桓大军的少量新汉军?留下来,就意味着不能带着部族大军,不能第一时间带着自己的族人及早的闯进辽东抢夺物资。如此,等他们最后赶来辽东之后,恐怕辽东地区,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去争抢的了。

“嗯?胡布首领,你不同意?”蹋顿冷冷的望着胡布道。

“啊?不、不是,末将谨尊大之王命。”胡布没有办法。只能答应了下来。

“嗯。放心吧,到时候,好处是少不了你的部族的。本王会留让军需官给你留下一批粮食。你就安心带着你的部族大军,为我们提防新汉军从后面的骚扰吧。”蹋顿见胡布答应了下来。脸色稍缓的道:“其实啊,本王更愿意看到,新汉军当真的都潜伏在龙背岭的山林里。因为,若他们的大军当真在哪,那么,我们就可以先解决了这些新汉军,然后再向辽东……不,可直接攻入幽州了。”

“好了。今天没有什么事,都散了吧,明天一早,大军集合,向辽东攻击前进!”蹋顿从王榻上站起来,挥手让众人散去准备。

对于蹋顿来说,他好不容易下定了决心向辽东发起进攻,他不想因为一点小意外而改变自己的决定。

新汉军是否出现在龙背岭,暂时也只是胡布根据一个老猎人的毫无根据的猜测。连新汉军的人影都没有发现,就算是有新汉军。他也理所当然的认为,那只是新汉军的小部人马,为了骚扰他视听的一小部份军马。不足为虑。

何况。现在很快就又一天了。只需要一个时辰,胡布的人就可以探清楚龙背岭的情况。若当真的有情况,相信胡布的部族军马,也足以应付那点新汉军。如果是新汉军的大军,那也最好不过了,他完全可以马上出动自己的大军,一举将这新汉军给灭在龙背岭。

如果让赵云、太史慈知道蹋顿现在的心思,他们真的不知道是欢喜庆幸呢还是担忧为好。不过,总的来说。还是高兴吧。因为,如果蹋顿当真的相信了胡布的猜疑。能够相信新汉军的大军当真的已经开到了龙背岭,并且马上出动大军。将新汉军困在龙背岭的树林当中,那么,新汉军的命运,还真的堪忧。

这真的是一个冒险。要知道,山林当中的树林,虽然大多都是一些四季常青的松树。但是,林中还是有许多已经干枯了的草树落叶什么的。如果乌桓大军,当真的将赵云、太史慈这三十万军马困在龙背岭上,不用乌桓大军攻击,只需要放一把火,就能灭了这支新汉军。

且说胡布,心情郁闷的返回到了自己的部族营地。的确也是如此,他听了蹋顿的话后,他连自己都难以说得服自己。不太相信龙背岭的山林当中有新汉军在潜伏。尤其是,他也不觉得,会有可能是新汉军的大军。

无端端的,却捞了这样的一个好“差”事,居然没能随大军一起进入辽东劫掠,他想想都有点不甘心,有点烦闷。

首节上一节538/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