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509节

“哦?那公孙将军你呢?”史阿问。

“我嘛,就先留在辽阳。你回去跟戏军师及子龙说,我会近公孙度从辽东出兵,攻向乌桓军处。着他们可以行动了,不用管我们,到时候,我自然会与他们的军马相呼应的。”公孙瓒道。

早前新汉军就打算杀出关去主动攻击乌桓人了。但是担心公孙度会从侧面对自己的新汉军形成威胁,现在,公孙度愿意投降,那么就等于解决了这一个心腹大患。那么,新汉军就可以出动,不用等到十天之后了。

对于新汉军来说,既然决定向乌桓人主动发起进攻,那么,最好就是在乌桓大军还没有出动之前就进军。如此,可收到先声夺人,挫伤乌桓大军士气的效果。

公孙瓒与乌桓人交战多年,早就知道乌桓的尿性。只有比他们更狠,更凶悍,才会让他们感到害怕。才能真正的震慑住他们。

北方冷得快,趁现在刚刚秋收不久。北方还不算太冷,赶紧出兵为上。

“嗯……”史阿听后。想了想道:“不错,我们新汉军的确不宜再拖延下去了。反正都是战,那不如早一点发兵。不过,公孙将军你留在这里我不太放心。要不这样吧,我们的三千人马,已经在史某一众师弟的率领之下,已经突围离去了,我这便带着公孙康去寻到他们,让他们派人把公孙康送回山海关,然后,我再率三千骑军前来与公孙将军你一起。这样,有我们这支人马的威慑,相信公孙度会更加老实一些。”

“这个……好吧,那便这样,你先去寻得我们的军马。我先进城去等你。”

“保重,一定要小心。”史阿抱拳道。

“放心吧,田楷、关靖他们都还在这里,相信公孙度不敢再造次了。嗯,他们也不敢拦你了,走吧。”

史阿没再犹豫,调转马头,拍马从公孙度骑军当中冲了出去,果然,没有人敢拦史阿,眼看着史阿带着公孙康离去。

“全军听令!”

公孙度在史阿离去之时,亦下城来,到了城外。

“我们辽东从现在起,正式归顺新汉朝,听命于太傅刘易,尔等不准有异议!”

“卑衍、伦直,你们两将,马上打扫战场,对于阵亡的将士,好生安葬,抚恤其家人。”

……

公孙度似真的下定了决心,居然当场就宣布了向新汉朝归顺的事,这让公孙瓒想阻止也来不及。

公孙瓒还想让公孙度的军马成为一支奇兵,配合新汉军作战呢,现在公孙度就将归顺新汉朝的事一公开。恐怕其消息很快就会传到乌桓大王蹋顿的耳中。

打死公孙瓒都不相信蹋顿没有安排有奸细在公孙度的势力当中。并且,公孙瓒也担心,万一让蹋顿知道公孙度向新汉朝归顺的消息,那么,他原本不打算进犯辽东的,可能都会第一时间要发兵来攻打公孙度。

但是,公孙度与蹋顿的关系,应该是本来就是敌对关系的。公孙度对蹋顿肯定早有所提防,而且,现在已经让史阿派人带公孙康回山海关,估计再有三、四天的时间,新汉军的大军便会出关,蹋顿估计也来不及先发兵攻打辽东了。如此,公孙瓒也就没有阻止公孙度马上就公开这事。何况,就算蹋顿不派军来攻辽东,辽东的军马亦会向他们发起攻击的。

公孙度宣布了之后,又请公孙瓒训话。

也没有什么话可说的,现在,这些公孙度的军马,一时之间,怕也有点难以理解为何突然要归顺新汉朝。公孙瓒只是着重提了一下,大家都是汉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乌桓人,所以,不管他们归不归顺新汉朝,都应该同心合力,坚决的抵御异族的入侵。

这个,倒让公孙度的军马有了一个认同感。毕竟,他们都是辽东子弟,与乌桓人一直都处于一个敌对的立场,他们的父老妻儿,都在辽东,一旦让乌桓人闯入辽东来,最终受害的还是他们自己。所以,不管公孙度是否归顺新汉朝,对于抵抗乌桓人的心,这些将士是不会变的。

所以,公孙瓒着重的说了一下这个事儿,却让公孙度的将士一下子对新汉朝的归属感增加了几分。

没有多说什么,与公孙度回城。

公孙度宣布了归顺新汉朝是一会事,但现在,公孙瓒还不能对辽东甚至对公孙度的军马形成节制控制。所以,想要让公孙度发兵配合新汉军向乌桓族发起进攻,还得要与公孙度好好谈谈。

直接到了官衙,公孙度马上拿出了当初朝廷任命他为辽东太守的官印文书,交给公孙瓒,以表示他完全归顺于新汉朝。(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编公孙度军

公孙瓒望着单膝跟在自己面前手棒着官印文书高举过头的公孙度,久久才上前扶起他,但并没有接过他手上的东西。

“唉,升济兄,你说吧,这又何必何苦呢?早听兄弟的话,早如此,不就什么事都没了?”公孙瓒摇头叹气的道:“我这是在为城外死伤的军士感到可惜啊。眼看大敌当前,你却不顾全大局,命人攻击我的那三千骑兵。不管是我的人马还是你的人马遭受到损失,这都是我们新汉朝的损失,是我们大汉的损失啊。”

“呃……伯,是、是为兄不对……”公孙度真的有点羞愧了。

“官印兵符,还是你先保管着吧,现在,你依然还是辽东太守,但是,可千万别称什么的辽东王了,在新汉朝当中,称王是最为忌讳的。我不担心什么,就担心以后你在朝中不太好过。”

“谢兄弟,我公孙度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以前的都过去了,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公孙度慎重的点了点头道。

“放心,我们主公刘易是一个情深义重的人,绝对不会亏待了我们。当然了,前提是我们要忠诚于新汉朝,为振兴大汉共同努力≠♂。”公孙瓒示意公孙度先坐下说话。

推让了一翻,公孙瓒坐到了首座上去。

另外,田楷、关靖、以及公孙度的一众军将,也依次坐好。

公孙瓒见差不多了,才正式对公孙度道:“升济兄,既然你是真心归顺了我们新汉朝。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就是自己人,我们。也算是亲上加亲的兄弟了。以前的事,我公孙瓒不会再计较,希望你的心里,也不要留下什么的阴影。只有我们真心实意的,不分你我的共同努力,将来,你依然还可以坐镇治理辽东,依然还是辽东太守。这一点,我公孙瓒可以给你打一个担保。”

“啊?以后我还可以为辽东太守?这……”公孙度倒有点意外。对公孙瓒所说的有点怀疑,但脸上忍不住多了一点喜色。如果归顺了新汉朝之后,还可以继续为辽东太守,这个,对于公孙度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的损失与不好。似乎和以前也差不多。

“不用怀疑,只要你能有所表现,立了功,又能表现出对我们新汉朝的忠诚。我们主公不是亏了你的。是你的,终归会是你的,没有人可以夺得走。”公孙瓒道。

“请贤弟放心!我公孙度此生效忠新汉朝,忠于太傅刘易。绝对不会有变,绝不会再有二心,为了大汉。我公孙度,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公孙瓒盯着公孙度道:“那么,你先说一下。你现在一共有多少兵力,步、骑军分别有多少,军马分别布置在哪里?”

“嗯,恭儿,你来向叔父汇报!”公孙度扭头,让公孙恭代答。

“是!”公孙恭站起来,对公孙瓒施了一礼,大声报道:“辽东军,共有二十六、七万人马。共中,骑军约有十万,现在,约有五万在辽阳镇守,另外五万骑军,在与乌桓常常出没的边界的一个军寨驻扎,随时可出兵攻击来犯的乌桓敌军。其余的步军,约六、七万军马,分布于辽东各处的城镇镇守,约有五万左右,在辽阳城,五万在边境对乌桓人防备。但今天与新汉军一战,伤亡数字暂时还没有统计出来,估计伤亡万人左右。”

“这么说,升济兄你居然有二十五万左右的军马?还有十万骑军?不错,虽然战力有所不及,但是,的确可以单独作为一路军马出击了。”公孙瓒听后点了点头。

看城外的城场上,公孙度军死伤惨重,公孙瓒就知道公孙度的军马,其战力怕是远远不及新汉军,但是,有差不多十万的骑军,这的确算是不错了。放在大汉中土,有十万骑军也算是相当的强的势力了。何况还有十多万步军?也难怪,公孙度野心勃勃,他被自己的军马数量所蒙蔽了眼睛了吧?以为有这点兵力就能和新汉朝扳一扳手腕了?公孙瓒的心里如此想,但却不会再说出对公孙度军太过轻蔑的话来。

但公孙瓒的话,却让公孙度一呆,失声问:“伯,你说什么?我们辽东军可以单独作一路军马出击?这、这是什么意思?”

在公孙度的心里,他却没有想过要凭自己现在的这点实力向乌桓人主动发起攻击啊,所以,才对公孙瓒的话感到有点吃惊。

“呵呵。怎么了?一听到要向乌桓人进击就怕了?”公孙瓒笑笑道:“怎么说你好?原本,我来见你,除了劝你看清如今的天下大势,劝你归顺我们新汉朝之外,就是想要把我们新汉军如何对付乌桓大军的计划告诉你,可是你就是听不进我跟你说的话。”

“额,是我错了,兄弟你快说说,你们新汉军到底有什么的计划?要知道,我们辽东,满打满算,都是只有这二十来万的军马。而你们新汉军,在山海关的军马也不是太多吧?据我的探子所探,就是四十来万左右的军马吧?可是,乌桓大军,最少都会超过百万,我们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是六十多万……”

公孙度看了公孙瓒一眼,接着说道:“我、我不是怕乌桓人,而是担心我们以弱势的兵力,正面与乌桓大军交战,我担心就算最后打败了乌桓人,我们自己也会损失惨重啊。所以,我想,我们可以先采取守势,只要守到寒冬,乌桓大军便会不战自溃……”

“守?呵呵,就算我们能守得住,那么明年呢?再明年呢?就一直这样守下去?”公孙瓒摆摆手道:“实话告诉你吧,我们新汉军这一次,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守。我们主公已经下令了。我们要主动进攻,在冬天的第一场雪之前。出兵关外大草原,先对乌桓人形成一个震慑之势。逼迫乌桓族完全向我们新汉朝臣服,假若他们不臣服,我们将会在寒冬,深入大草原,大森林当中,彻底的消灭乌桓人。就有如,当年我们新汉军远征西北大漠一样。反正,这一次,我们的目的。是像当年灭匈奴一样,完全灭了乌桓。”

“什么?”

公孙瓒一说完,除了田楷与关靖之外,公孙度、公孙恭父子,以及其下的一众部将,全都呆了眼,一个个呆若木鸡。

首节上一节509/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