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318节

因为,他们分别从广宗向广平,从馆陶向阳平一线进军的时候,却遭遇到了袁军的骑兵的袭扰。

向来都是新汉军袭扰敌军的,现在,被袁军利用新汉军的战术,反过来袭扰新汉军,这的确让太史慈及公孙瓒都有点恼羞成怒。

当然,虽然是袭扰,但是结果却是不太一样的,袁军对新汉军的袭扰,与其说是袭扰,还不如说是牵制。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敢与新汉军真正的交战。只是远远的现身,吸引了新汉军的注意力罢了。

但纵是如此,新汉军亦不能不理会吧?亦就算袁军的骑兵不是太多,却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他们的大军一旦离开广宗、馆陶,万一被袁军的这些骑兵侵入自己的后方攻袭的话,那么就会得不偿失。

这个,或者也是新汉朝的最大弱点之一。一旦让敌军入侵到自己的势力范围,遭受到敌军的破坏。就算是百姓的伤亡,百姓的损失,亦要计入到是新汉朝的损失。新汉朝要牢牢的抓住民心,就必须要保护好自己势力之内的百姓。要与百姓感同身受。

要知道,百姓一无所有之时,新汉朝要一力承担起资助、引导他们重建家园、开展新生活的责任。一直以来,新汉朝正是做到了如此,方能让百姓对朝廷拥护,使百姓与新汉朝荣辱与共。如果已经在新汉朝治理之下的百姓,再遭受到敌人的打击破坏的话,其后果还真的不敢设想。起码,会使得已经归心于新汉朝的百姓,遭受到伤害的百姓,对新汉朝会失去信心。

如此,太史慈与公孙瓒他们不得不缓迟向目的地的进攻,转而如赵云一般,要先派出军马,追击那些敌军,肃清自己的后方。

另外,从上党方面向冀州河内发起进攻的秦颉、典韦军,他们从壶关一路向河内发起进攻,虽然,他们并没有后顾之忧,因为袁军不可能会杀得进上党地区作乱。可是,他们出关之路却犹为坎坷,袁军这些年所布置的防御关隘,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

一路短短二、三十里的山道,袁军拼死层层阻击,利用并不比关中陈仓至天水那一条山道平缓的险峻地势,迫使得秦颉、典韦军不能不顾伤亡的强攻,暂时,还被阻于大山之中,一时难以杀进冀州河内。

这个,亦可以从另一方看出,新汉军虽然训练有素,作战勇悍,不惧牺牲。可是,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之下,想要在特定的时间之内,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这也并不是说有了计划就一定能够做到的。许多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并非是事事都能如人所愿的。

当然,亦可以看得出战争的残酷性。

一个再软弱的诸侯,在他们决心要作垂死挣扎之时,的确亦能迸发出一种能量,不再是任人拿捏的羔羊。

狮子搏兔,用尽全力。

新汉军想要统一大汉天下,没有一定的牺牲付出,还亦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就算是算无遗策的戏志才,他亦没有料到,袁绍如此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的确给予了新汉军许多的困扰。

原本,赵云以为,一天的时间之内,便已经肃清了从赵国到毛城的大半山区的山岭,那么只需再有一天,便可以杀到毛城。可是,等到第二天,命新汉军搜山之后,却发现,袁军却利用山岭地势,迂回到了自己军的后面去,那些已经搜索过的山岭,又发现了袁军的踪迹。这一次,袁军似乎不再是潜伏于山野当中了,而是一直在运动着,与散布在山林中搜寻的新汉军将士在打追逐战。

如此一来,赵云估计,在短时间之内,怕是不能直接攻杀到毛城了,除非当真的顾前不顾后,不再理会自己的后方是否会被袁军攻袭。(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华歆献上破袁绍秘密

树挪死,人挪活。

袁家的主动发起大军,分散开来,以小部军马不停的袭扰牵制新汉军。这样的战术,一开始,可能只是袁军试着这样进行的,但是,当他们看到如此,似乎的确能够牵制住新汉军之后,却越打越灵活,似乎是铁了心,要与新汉军一直这样周旋下去。

这个,恐怕是刘表的荆州之失,给予了天下诸侯敲响了警钟。因为,没有哪一个诸侯,愿意白白的让别人占去了自己的势力地盘,没有哪一个诸侯,愿意看着自己被敌人一步一步的逼死。

刘表之所要会亡,荆州之所以会失,那就是他对新汉军的反击不够坚决,纵使有数十万的大军,却从来都不敢与新汉军正面一战。不敢与新汉军正面大战,却又没有灵活应对的战术,如此,他们就只能一步一步走向深渊,最后,刘表的荆州军,先后成建制的被新汉军所俘所收服。

袁绍打算,与刘易鱼死网破。

他如此,命下面的军将采用了主动出击,不求击败挫败新汉军,但求牵制的作战方案,却刚好可以牵制住新汉军的进攻势头。

刘易在黄河渡口,摆出向黄河北岸进攻的太势,等着各方军马的攻击情报。

这一连等了差不多十天了。

十天,离曹操所说的,借黄河渡口给自己的时间差不多到期了。

刘易收到了各方送来的战报,看到各方的新汉军,暂时还没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之时,刘易就不禁有点郁闷了。

刘易郁闷。并不是想说赵云、太史慈他们作战不力的问题,而是说袁绍这跳蚤,都快死到临头了,居然还能迸发出这么大的能量,居然还在作垂死挣扎。让自己多花费功夫,这着实是让刘易的心里不太爽。

其实,通过各方将领的汇报,刘易觉得,袁绍军现在所用的战术,有一点点后世游击战的雏形。但却远称不上是后世真正的游击战。他们的战术,最多就只是在一时可以牵制一下新汉军,绝对做不了长久如此。

因为,游击战,是建立在有着广大百姓的支持的情况之下。才有可能运用成功的。而袁绍,他现在还有什么的群众基础?

但刘易也不可否认,袁绍军马如此作战,的确可以暂时牵制了自己的军马,让自己的新汉军,一时不能放手向袁绍发起进攻。

这天一早,华歆又来求见刘易。

刘易知道他是为什么而来,但却也不好不见。

一见面。华歆就笑容可掬的样子,向刘易问了好后,才似有点难言的道:“太傅。不知道你何时向袁绍的黄河北岸发起进攻?”

“华先生,怎么?似乎你对我新汉军的进攻势头似乎很关心的样子,你就这么希望看到袁绍被我新汉军所灭么?你与袁绍有仇?”刘易知道华歆想说什么,但是却故作糊涂的道。

“呵呵,太傅哪里的话?我华某与袁绍可没有什么的仇怨。只是,华某想提醒太傅。这个……这个黄河渡口,已经借给太傅你有十来天了。不用几天。我们曹军便要调防,到时候。还要派军进驻这些黄河渡口。如果太傅还没有向袁绍发起进攻,那么太傅你……你恐怕就要撒兵回虎牢了吧?”

“哦?你是说这件事啊?唉,华先生,你应该知道,现在,我新汉军对袁绍势在必得。如果不灭了袁绍,我军将士,恐怕还不太甘心撤军回去啊。”刘易亦作一脸为难的道:“说实在的,占用你们的黄河渡口,我刘易心里也过意不去。可是,谁叫我们从这里向袁绍进攻方便呢?”

“呃,太傅,话不是这么说的啊。”华歆似是有点急的道:“太傅,华歆当初奉丞相之命,前来与太傅交涉。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我们曹军与新汉军发生无谓的争执,避免我们两军发生战争。如果这些黄河渡口,是你们新汉朝的,我们自然是没话可说,可是,太傅你从我们手上借去用的,这借期到了,太傅如果还不还,那么我华某就难做人了。一方向,华某自然想宽容几天,让太傅将大事做完了,再将黄河渡*还给我们,可是,华歆只是人臣,这说话作不了数,如果太傅不还,我也不知道要如何向丞相交待啊,请太傅莫要为难华某了吧?”

“呵呵,这个,交还给你们还不容易?可是……”刘易不置可否的道:“我是担心,假如我刘易现在就撤军了,待我刘易不在虎牢关之后,我新汉军的将士,怕会忍不住又要出关来,到时候,我也压不住下面的军将啊。恐怕,又要与你们曹军起冲突,这似乎也不太好吧?”

“哈哈,太傅真会说笑,这怎么会呢?新汉军将士,只听太傅的,这天下谁人不知?没有太傅的命令,新汉军又岂会随便出关?”

“哦?那么华先生你就有所不知了。其实,不瞒你说,我们新汉军,每一军,都会有一个统将,他们平时,虽然说是听命于我刘易,可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个,可是我们新汉军的传统,各军军将的自主性很强。尤其是,在看到有利于新汉军的形势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先行动了,再向我汇报的。从这些黄河渡口攻袭袁绍的河内,的确是方便快捷。现在,袁绍已经在黄河对岸严阵以待,让我军一时没有更好的战机攻杀过河去,假若不久之后,袁军放松了警惕,让我军将领察觉到有机可乘,恐怕他们亦必会先打了这场仗再说,到时候,恐怕难免又要前来‘借用’你们这些黄河渡口啊。不如,华先生你就给曹操汇报,就说,我刘易要多借用一段时间,到时候。定会完璧归赵,绝对不会赖在这里不走的。何况,想华先生你也看到了,我们新汉军现在借用这些黄河渡口,并没有对你们曹军有半点威胁吧?现在。我们已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我刘易与曹操亦等于是盟友盟军了。他曹操现在方便我刘易,我刘易自然不会忘了他。要不,我送他十条战船,作为我刘易借用这些黄河渡口的费用,如何?”

刘易寻一个说法。对华歆道。

“呃,太傅,你这真的太为难华某了,要知道,丞相一声令下。三军齐动,岂是我华歆说了算?”

“那你说怎么办吧?”刘易一摊双手,对华歆道:“现在,我们新汉军,正在密锣紧鼓的准备着渡河作战,可是,你现在说不借黄河渡口给我们,那么。我们的功夫岂不是白费了么?”

“这个……”华歆似是也不知道要如何说才好的样子,久久才讪然道:“那么……那么太傅你又打算何时渡河攻击袁绍?我们曹军大军,会在这些天便到了。最多……这最多,就只能给太傅三、五天的时间。”

刘易的情报网,其实亦已经探到,曹操现在,的确已经集结了三十万大军,并且。似乎还全都是曹操的精锐之师。并且,还特意从兖州调来了曹仁为大军的主帅。随时可以开来。

这一点,刘易知道。华歆应该没有欺骗自己。

只是,曹操大张旗鼓,调动三十万精锐来虎牢关前,这似乎不似是调防那么的简单。这当中,刘易始终都认为,曹操一定会有什么的目的,否则,曹操没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啊。

可是,曹操现在会有什么的目的呢?一时之间,刘易的心里,还真的无从猜测。

“三、五天便三、五天吧。”刘易挥挥手,不容置疑的道:“等五天之后,我再告诉你是否撤兵回虎牢。有劳华先生在丞相面前通融几句了。”

“太傅……”华歆顿时作无语状。

不过,他还不愿离去,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有点神秘有点激动的样子,从怀内掏出了一个卷筒。双手奉上给刘易道:“太傅,本应,华某不应该把这个交给你的,因为这个,可是我军密探的心血。曹丞相当初与袁绍相争之时,本欲出奇兵突袭河内,为此也了许多苦功夫。这是一份可以秘密登陆对岸的一个秘密滩头,是对岸袁军没有注意到的,根本就没有袁兵把守。但是现在,曹丞相早已经放弃了夺取冀州的计划,已经与太傅有了协议,他不再管冀州之事。所以,丞相留着亦没用。恰恰好,当初便是华某保管着这个情报的,现在,就送给太傅,希望太傅可以早日定冀州。如此,亦可早日将这黄河渡*还华某,免得华某难做。”

首节上一节318/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