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300节

袁绍在此刻召他们到邺城宫殿议事,这让袁绍帐下的那些军将谋臣都有点奇怪。

邺城,袁绍虽然没有如袁术那般正式称帝。但是,他却也在邺城当中,修建了一座有如是皇宫一般的宫殿。他平时。就住在宫殿当中,并且,在殿中设了一个议事大殿。

袁绍帐下的军将,陆续赶到。

但是他们一到,就感到气氛有点不对劲,因为,他们看到了宫殿内外。布满了士兵,衣甲鲜明,看那些军士。不动如山,一片肃穆,让人感觉到有一种无形的萧杀感。

袁绍,更是坐在那修饰得有如皇座一般的龙座上面。一直面沉如水。目无表情的看着下面的军将谋臣默默的进入殿堂。

自有内侍将名单送到袁绍的手上,这一次,除了还有前线统军的将领之外,袁绍认为暂时自己可信的,能够掌控的军将以及谋臣,都召来了。

没多久,殿堂当中,满满一堂。当真的如朝堂一般,有着文武百官百人。

内侍喝了一个喏。让殿堂肃静,然后低声告诉袁绍,除了数个没来到之外,基本都已经来到了。

“哼!”袁绍一拍面前的案几,霍地站了起来,一股威压散发出来,让下面的军将谋臣都心里一惊。

“袁某此次召尔等前来,是有要事宣布,此事,关乎到我们所有人的命运,甚至生死。或者,可以说是这是我们所有人的一次反败为胜的机会,是我等战败新汉军的一个唯一的良机,计划策略。当袁某说出计略来之后,尔等只能服从,只能帮着完善这个计划,若再有异议,立斩无赦!”袁绍冷声说道:“当袁某说出来之后,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严守秘密,任何人透露了出去,诛其九族!现在,关门,迟到的人,就不用再来了,直接斩了,以儆效尤!”

“领命!”

“雪……”

袁绍的话一说完,便有其亲将大声领命,马上命人关起了殿门。

而同一时间,来到了殿堂的军将谋臣,亦不禁猛抽了一口冷气。袁绍如此,让他们全都明白了,这一次,袁绍是认真的。并且,看袁绍现在的神色,看袁绍那约约的杀意横溢的样子,他们都似有一种感觉,觉得今天的袁绍,与以前的那个优柔寡断的袁绍有着很大的不同。

以前,袁绍总会摆出一付礼贤下士的样子,能够耐心的听他们发表各自的意见看法。但此刻,袁绍却有了几分真正枭雄的威严,让他们谁都不敢就出言询问。

一时间,殿堂当中一静,噤若寒蝉。

待关起了殿门之后,内侍宣布,殿堂议事正式开始,一众文武,赶紧分班列好,齐齐跪称主公。

袁绍似乎也不急了,又没有让他们平身起来。只是负手静静的站着。

过了一会,殿外不远,却突然传来几声凄厉的惨叫。

听到惨叫,殿内跪着的众臣,齐都浑身一颤,心里一惊,知道那几个迟到的倒霉蛋,正好撞正袁绍的刀口,死得冤。他们,又都各自庆幸,自己对于袁绍的召令,并没有半点懈怠,第一时间就赶来了。

“重申一次,此次相议,是军机大事,谁都不准泄露!”袁绍冷冷的说一句,然后慢慢的道:“我袁某人,这些天一直在考虑,嗯,考虑刘易倒底要想如何灭了我们。结果,袁某却推测出,刘易下一步有可能的动作行动。有八成的机会,他会如此行动。因此,现在,袁某打算,针对刘易有可能的行动,我们给刘易设伏。重挫刘易!”

……

袁绍说得很慢,也说得很清楚,并且,慢慢的分析给下面的军臣听,从各方面来分析,综合起来,得出刘易骨子里有着一股冒险精神,推测出刘易,极有可能会亲自潜渡过黄河伏击自己黄河岸的某一个渡口。

现在,袁绍需要下面众臣帮忙的,就是要如何完善这一次伏击刘易的事。要如何才有可能将刘易击杀。

听袁绍将话说完之后,殿堂当中的所有军臣,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同时也都明白了,袁绍为何要如此隆重其事,要没说便给他们立威。

对于他们来说,这场仗打到了现在,他们的确是已经没能看得见胜利的希望了。哪怕他们依然还有数十万的大军,可是,在新汉军的攻击之下,他们根本就难以敌其锋芒。完全是从一开始就被新汉军压着打。

嗯,遭遇战、攻城战,伏击战等等,几乎最后失败的都是他们袁军,就似新汉军当真的是无敌的那样,不可匹敌。

如果不是袁绍之前,亲自率人伏击了新汉军,打胜了几场小仗,使其军将多少回复一点士气信心,否则,现在袁军见到新汉军,心里都在打颤,手脚都会发软无力。

而现在,袁绍要谋的,是如果直接将刘易击杀的事,这样的事,还真的非同小可,如果成功了,他们现在的不利局势,就可以逆转过来,反败为胜。

袁绍要他们商议,如何可以肯定刘易如果当真的要攻袭自己的渡口,会攻击哪一个。然后,又要如何才可以将刘易击杀。(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向曹操借将

袁绍给出了命题,自然要下面的军臣完善这个问题。

这些,则需要下面的那些人动脑筋。

审配与郭图、辛评等一众谋士,被袁绍点名,让他们完善这个伏击新汉军,击杀刘易的计划。

辛评首先道:“主公,假若刘易当真要从虎牢关出兵,取近路偷袭攻击我们的河内郡,要推测到刘易将会偷袭我们哪一个渡口,这事并不难。”

“哦?这又如何说?”袁绍垂首问。

“是因为黄河沿岸的地势所限问题。”辛评道:“新汉朝,从洛阳到虎牢关这一段黄河,两岸的几乎都是险要的悬崖山岭,并且,黄河水流湍急。因此,刘易的军马,不可能在没出虎牢关便偷渡黄河。所以,可以肯定,刘易必须会率军兵出虎牢,进入曹操所掌控的黄河沿岸区域。

“而虎牢关外的黄河河段,到达中牟县之间,也就是一百来里左右。曹操在中牟县顿积重兵,新汉军自然不可能出兵离中牟县太近,否则,难免会与曹操的军马发生纠缠。因此,辛某估计,虎牢关外的黄河河段,至中牟县最多就是五十里左右的河段,将会是新汉军准备渡河的河段。而其实,那一段黄河的河岸,两岸的地势都非常险要。真正可供两岸相渡的渡口,最多不过是十个左右。我们就只需要派人盯着黄河对岸,只要刺探到刘易的军马到了对岸的哪一个渡口。那么便基本可以确定,刘易准备偷袭我们的那一个渡口。就算不是,亦离不开那左右的两三个渡口,互相之间的间隔。不会超过二十里。”

“嗯……似乎说的有道理,事不宜迟,现在刘易还没有正式发兵出虎牢,我们可以马上派人盯着黄河对岸的情况。这个,绝对不容有失。如果这个军情不能做得准确的话,那么我们的后续行动,怕也难以再继续。万一我们不能有准备的预设伏兵攻击刘易的渡河精锐,到时候,我们伏击不了刘易的人马事小,关键的是如果让他们顺利的占据了我们的一个渡口。那么我们就危矣。如此,这样的情报,不容有失,务必要精准。”

“主公所言极是,因此。辛某认为,我们暂时还不宜过早打草惊蛇,暂时,不宜调动我们的军马进入河内郡,起码,不宜大张旗鼓的增兵河内,而是需要静悄悄的进行,让别人从表面上。看不出我们已经料到了刘易的这一次行动,某觉得,我们现在。可以先让一部份军马,昼伏夜行,秘密的赶到黄河岸,等到刘易来了,我们确定了刘易要攻击我们的那一个目标,我们再马上设伏。静待刘易的到来。”辛评建议道。

“哼!”审配此时,似是对辛评所说的话有点不屑的样子。冷哼了一声道:“非也,主公。千万不能低估计了刘易的能力。说实在,如果我们当真的有心要伏击刘易,那么,就决不能故作神秘,弄什么的悄悄增兵。因为,可以肯定,刘易绝对会猜想得到,他要偷渡攻袭我们,定然不会太容易。如果我们没有一点动静的话,反而会让刘易认为,我们已经洞释了他们的行动计划,已经针对他做出了相应的布置。这样一来,我看刘易就未必会以身冒险。毕竟,就算刘易喜欢冒险,但也不可能明知道是有问题,他还会来攻袭我们。”

袁绍一听下面的谋士,这才开始议论,便马上就有了分岐,但这个分岐,却又是在议题之内,让他无从斥责,禁不住有一阵头痛。

如果按袁绍心里的想法,的确是如辛评所言的那样,自己的军马,不动声色的埋伏于黄河渡口四周,就等刘易潜渡过来发起袭击的时候,自己的四方伏军尽出,将刘易消灭在黄河岸上。

但是,现在一听审配如此说,他自己又不禁有点怀疑,怀疑刘易当真的就会如自己所猜想的那般,眼巴巴的赶来送死?像刘易这样虽然经常性的冒险,但也不会蠢笨到明知道有问题,他还会挥军渡河攻袭自己。相反,刘易的每一次冒险,都是显得其相当的聪明,每一次都能让刘易险中求胜,火中取粟。

想到这,袁绍不禁也想听听审配的看法解释。

“审先生,你也说说看,你说我们可以大张旗鼓的增兵河内,这又是何道理?”袁绍问审配道。

“兵者,诡道也,所谓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有时候,我们要谋算别人的时候,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思,我们用阳谋,或者要比用阴谋更好一些。”审配颇有其事的摆头晃脑的道:“主公,现在,只要是有识之士,有远见之士,都可以看得出,现在新汉朝已经夺得了荆州,那么,下一个要灭的,绝对是我们,刘易只有击败我们,夺取黄河以北的所有广阔地区,他才更好的统治幽、冀州。刘易亦肯定我们已经知道刘易的心思。如果我们明知道刘易会来攻击我们,甚至都已经猜想到刘易会从虎牢关出兵。而我们,却依然如之前一样,任由河内这一点兵力防守,居然不增兵。如此,刘易会不怀疑我们是否会有什么的阴谋么?”

“嗯……”袁绍听了点点头,他抚心自问,如果自己是刘易的话,如果看到河内一片平静,根本就没有增兵防守,那么,不用想,都可觉得这种平静之下可能会有问题。

“主公,现在,我们其实并不是要等刘易来攻击我们的河内,而是担心他不来,因此,不管如何,我们引诱亦要引诱刘易杀过来啊。可以想想,如果我们表面平静,暗里调动兵马,这就很明显的告诉了刘易,河内黄河岸的渡口有问题。明知道有问题了,他刘易如果又一时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那么,他就可以完全不从虎牢关出兵的啊。甚至,就算是出兵了,也可以撤回去。因为,现在战争的主动权在刘易的手上,人家需要怎么样打便怎么样打。并没有哪一个原因说,刘易非得要挥军攻击我们的河内郡啊,主公,你说是不?”

“这个……似乎的确也是这样,对于刘易会偷袭我们的河内郡,这亦只是袁某的推测罢了。”袁绍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现在。从所周知,刘易会攻击我们,而我们的河内郡,原本兵力就薄弱,如果不增兵的话。就只会徒增刘易的猜忌,因此,审某建议,我们大可以光明正大的增兵河内,并且,可以让刘易的探子斥侯,知道我们的兵力部署,甚至我们渡口的情况。都可以让他们知道。这样,在刘易认为已经知己知彼的情况之下,喜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喜欢冒险的刘易,说不准就会决然的攻击我们的黄河渡口。”

审配不待众人说话,紧跟着又道:“我们公然的增兵,只是做给刘易看的,真正的,我们可以抽调出一支精兵。悄悄的潜伏在刘易极有可能会攻袭我们的渡口附近,如果刘易当真的攻过河来。那么,我们的这支精锐军马。便能派得上用场了。”

“好!没错,如此虚虚实实,虚中有实,明里,摆明了给刘易看,我们已经做好一准备,你有本事就攻杀过来吧,暗里,却又布置一支精锐之师,专门等刘易攻杀过来之时,再大军尽出,将刘易灭在黄河岸。”袁绍认为,审配的说法,要比辛评的说法好得多了。

首节上一节300/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