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287节

当然,这种感觉,也并不是太过强烈。因为。在吕布的心目中。严氏其实是已经死了。所以,这个,并不是影响吕布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吕布觉得,在他不能为刘易统领军马的话,他再投刘易,也不知道为刘易做什么。如此,还不如不再征战沙场,从此寄情于山水。做一个闲云野鹤一般的闲人,逍遥一生。

但是。刘易跟他说了那些,说了这个世界。如此却激起了他心里的雄心,人活一世,如果不能见识到这个世界的精彩的话,那还真的枉活一世,也枉了他一身武功了。

刘易嘴皮轻轻,就说将二十万甚至是四十万的新汉军水军给他统率,前往征服倭国。这样的事,吕布根本就没有办法拒绝。

不要说四十万了,就算是二十万,尤其是新汉军的精锐之师。这已经是吕布这一辈子所能统率的最多精兵了。这叫吕布如何不动心?每当想到,跃马征战沙场的那种壮烈豪迈,吕布就忍不住热血沸腾。

他天生便是战士,天生就要活在战场上,离开了战场,他吕布还是吕布么?

只在沙场,才是他吕布最后的归宿,才是他吕布该去的地方。

刘易救了他的命,又给予他信任,那么,他吕布还能如何?只能拜刘易为主,为刘易效力。什么的女人,他都不会太在乎了,只在乎,他还能驰马沙场、大杀四方。

吕布醒了,真正的醒了,一个如当初那般,不可一世的战神吕布回来了。

第二天,刘易命人,将吕布的方天画戟送回给他。另外,再选了一区良种战马,吕布的赤兔马,现在已经在关羽的手上,刘易也不打算让关羽将赤兔马送还给吕布了。毕竟,这一次,刘易让吕布出征倭国,这远洋过海的,用到战马的机会并不是太多。

平时,刘易命人,将一些良驹送到自己家中的马厩,有时间的话,刘易便会去给那些良驹输送一道元阳真气,改良那些战马的体质,使得原本就是良驹的战马,可以向真正的千里马脱变。

经过刘易用元阳真气改良的战马,现在有不少,一般都是送给自己帐下那些没有好战马的将士。这些战马,虽然不及赤兔马那么神骏,但是,却也不会相差不远。

送给吕布的,依然是一匹火红的战马,相当神骏,吕布一见便喜欢上了。

得到了吕雯,吕布亦已经好转,荆襄更已经在刘易的掌握统治当中,这一次夺取荆襄的事,便到这里靠一段落了。

在伊藉、庞德公、马家兄弟、曹寅等一众文官的治理之下,荆襄地区已经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各项工作,推行得非常顺利。

尤其是荆襄地区的那些名门望族,他们在新汉朝的高压政策之下,不敢再闹什么的事儿,勉强能按官府的命令执行。

当然了,就目前看来,那些荆襄名门望族,似乎很吃亏,他们的利益大受损害。但是,若从长远来看,他们豪门始终都是豪门,他们会有着更多的优势。暂时的一些利民政策,似乎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但是,将来,新汉朝会从另外的一个方面,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偿。

比如,现在的新汉朝,可不仅只是注重农业的发展,而是工商农齐头并进的。那些名门望族,他们可能会失去不少土地,但是,在工商方面,他们却有着天然的优势,鼓励经商的政策一出,他们就知道在新汉朝统治之下的好处了。

这个,许多地主、豪门的人,他们以前仅只是看到了新汉朝的政策的一点皮毛,才有了先入为主的误解,以为新汉朝就只是打压他们这些富人。实则不然。

新汉朝的做法,是首先要让广大的百姓有一个可以赖以生存下去的根本。而土地,正是百姓能够得以生存的基本保证。如果那些土地,全都集中在极小数人的手中,百姓无田地可耕,那么就会出大问题,也不可能治理得好地方。只有当广大的百姓有了生存的保障,那么,才有可能再谈开展别的方面的发展。才有可能有利于那些地主、豪门发展的政策出台。这个,要一步一步走,慢慢来。

刘易再在洞庭湖待了数天,便返回了江陵,见了见曹寅,与他商谈了一会荆州今后的大致发展方针,然后再回到了襄阳。(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二百二十七章 杖打蔡氏

见了蔡氏,她却没有了一点丧夫的悲戚,显得容光焕发。

这可能是与儿子刘琮一起,这个儿子,并没有她想象的那般对她疏远,这些日子,儿子对她还算是考顺,这样,她便感到开怀起来。

尤其是,刘易对刘琮说了,要娶她的事,这让她不用再跟儿子说了。看到儿子并没有太多反对的表现,她的心里也就明白,这个儿子,已经默认默许了她跟刘易的事儿了。所以,见到刘易从洞庭湖回来,她的心里特别的高兴。

其实,女人都是多愁善感的动物,按刘易的意思,根本就不用担忧刘琮能够如何左右得了父母的事儿。毕竟,刘琮还太过年幼了,自己的性格还没有形成。尤其是,刘表死后,他就像是风中的叶儿,找不到任何一点依靠,那舅舅蔡瑁靠不住,他恐怕早已经被荆州的形势吓倒了。

所以,此刻蔡氏能够回到他的身边,他就找到了一个依靠,心里有了着落。这个时候,蔡氏就是他最为亲近亲切的人,能够跟着母亲,他都不知道有多开心了,又岂会有对大的事有意见?

刘易也见了刘琮,他叫刘易太傅,或者,刘易的确能够人一种亲切感,安全感,他似乎对刘易也并不排斥。神色之间,隐隐约约多了一些亲近之意。

刘易问他愿意不愿意到洛阳去,他说只要跟母亲在一起,去哪里都没有关系。如此。刘易便打算让蔡氏带她到洛阳去。刘琮的年纪,也正式合让他进入新民学府去学习新文化,如果他能学得好。刘易也并不会食言,将来或者可以让他回襄阳,坐镇一方。

不过,到时候的坐镇一方,与现在的诸侯坐镇一方是不尽相同的。到时候,大汉一统,坐镇一方。亦只是一方大员,不会再是一方诸侯。到时候,有才能的人。谁不可以坐镇一方,治理地方?

刘易当日,当众说将来要将荆州交给刘琮掌治,那时候。当场就获得了许多对刘表忠诚的人的真心归顺。这个。也算是刘易使的一点小手段吧。

刘易派出去平定荆州中、北部地区的军将,亦已经返回襄阳了。说是让他们出战,其实也只是走一个过场罢了,他们率军所到之处,当地的荆州守军,便直接将新汉军迎进城,交接政权。根本就没有怎么发生争战。

可以说,是一片哥好大家好的局面。没有必要再发生战争了。

不过,张飞其本部军马追击那些向西逃离的原荆州文武。一直追到了与益州交界的地区,碰到了刘璋的军马,现在,各自据险要的地势相持着。据传报回来的军士报告,张飞率军与刘璋军发生了一点冲突,打了几仗,不过,谁都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

刘易估计,益州刘璋,甚至汉中张鲁,肯定是一直都关注着荆州的形势发展。所以,现在见到新汉军有向西进的意向,所以,他们肯定就会派出军马阻新汉军西进。这个,是刘易意料当中的事。

刘易派人,让张飞在就与益州刘璋军相遇僵持的地方,修建一个军寨,让张飞暂时不要向刘璋挑畔了。让他就在那里驻守,一边完善他这一军新汉军的编制,征兵满员,就地训练军马,等待刘易的命令。

刘易记得,历史上,张飞入川立了功,这一次,如果新汉朝要出兵益州的话,就让张飞打先锋好了。

另外,刘易命令率军收复江陵的关羽,留在襄阳坐镇。

不管是否已经与曹操鉴订了互不侵犯协议,但是,荆州也一定要留下一两员大将镇守的。关羽、张飞,两将在近段时间之内,在荆襄地区建立起了威望,如此,正好可以让关羽、张飞在荆州坐镇。

实际上,这一次收取荆州,对于荆州当地的原来的荆州官员,并没有罢免多少。许多官员,他们依然还有官复原职。

当然了,就算是相同的官职,在新汉朝的官府机构当中,职能未必是一样的。暂时的荆州地区的官员,也只是等于是一个试用期间,只有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理,他们能胜任工作,才能正式成为新汉朝的官员。他们平时的工作,亦要受到新汉朝派来的文官的监督。

自然,对于荆襄地区,原本那些地方官员,他们在职其间,只懂鱼肉百姓,弄得百姓怨声载道的,那就不是仅仅是罢免他们那么简单了,要被捉起来,抄没其家,再公开审讯问罪,若是罪该致死的,亦会当众斩头,以平复当地百姓的怒愤。

在襄阳,当初蔡氏回到了襄阳城之时,所发生的百姓齐起指责蔡氏的事。

刘易同意还那些所有百姓一个公道,让蔡氏也现身去聆听审讯,甚至,将蔡氏也摆到了被告席上去。

审讯之后,对于一些百姓之女被害死的事,蔡氏的确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主要的责任,还是那死去的刘表的责任。

这样的事,在如今的社会当中,其实还真的不算是什么事,一方诸侯,要打杀死几个下人侍女,谁敢问责问罪?就算是蔡氏自己直接打死的,百姓也是有冤也没有地方申。

通过这样的一个公开审讯,事情水落石出。百姓的那一口怨气,也得到了舒发。

起码,他们明白了,在如今的社会当中,他们家的女儿,被选去做人家的下人侍女,甚至是姬妾,他们本就没有办法抵抗的,所以,他们的女儿,死了也就死了。他们,难道还敢向刘表问责么?

之前,也就是刘表已死了,蔡瑁蔡家也逃了,他们才敢向一个女人发泄怒火。

但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案例。新汉朝的官府向百姓非常清楚的表达了,将来,在新汉朝的统治之下。所有的百姓。都拥有人权,暂时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人人平等的口号,但是,已经很明确的规定了,就算是那些大户人家的下人侍女,也依然享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的。他们为那些大户人家做事,也仅只是雇佣的关系。并非是卖身给了大户人家。

也就是说,那些大户人家,从今以后。不能再将下人不当人来看。假若哪家的下人,到官府来报案,说他们遭到了主人家的打骂迫害,那么。官府就要出面为这些下人讨回一个公道。

条文当中。也有了规定,如非情愿的情况之下,下人侍女这些,都不是那些主人家可以随意侵犯的。

最后,官府判蔡氏受三十军棍,以示惩戒。

但是,百姓们似乎都已经知道了,那天刘易接收襄阳的时候。已经说了要娶蔡氏的,他们哪里真的敢让蔡氏受到棍打?纷纷为蔡氏求情。何况。经过审讯,百姓们都明白理解了事情的经过,他们处于当时的社会当中,他们的女儿,死了还真的是白死。怨不得人。

但法理不外乎人情。在众人求情之下,减免了二十军棍,依然要当众执行十军棍。

首节上一节287/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