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576节

“嗯?可惜了什么?刘兄弟,你有这样的想法,的确让耿某感到钦佩,不知道你又为何说要辜负了皇上的圣恩了呢?”耿显似乎有点明白了刘易所说的意思,有点动容的问。

“可惜此巨鹿之地并不是我刘某说了算,刘某有心力挽狂澜,却无力回天,今天来这里看到贵庄的气派,让刘某深感顾虑。吾欲以赤子之心,救死扶伤,振济天下,却不想困难重重,如此,让小子深感无奈,欲把募捐所得的钱粮分派给百姓后便回京去向皇上复命,辞了此官职,乐得一个无官一身轻,哈哈……只可惜了愧对了皇上的一片苦心,小子无颜以对啊!”

刘易仰天作叹惜状,一脸受尽了委屈似的样子。

“哎呀,刘、刘易兄弟,这可千万使不得啊!”这耿显听刘易说完了这一翻话,顿时明白了刘易说这些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不禁把他骇得惊出一身冷汗,赶紧对刘易摇手道。

呵呵,刘易是什么的官职和他耿显耿家没有任何的关系,到哪里去振灾救困也没他没有什么的关系。可是,现在既然来到了巨鹿,来到了他耿家的所在地、地盘,如果真按刘易自己所说的,就如此返回京城,向皇上复命辞官,如实说什么的看到耿家太过气派而没能把巨鹿之地的振灾工作做好……额,这岂不是说刘易到巨鹿来之所以没能做好振灾救困的工作是因为他耿家的影响?

耿显敢肯定,如果刘易真的如此回去和皇上说了,那么他耿家就真的要大祸临头了。说不定,不日便有朝廷的军队来把他的耿家灭了。

先帝当年为什么要把还没有真正成年的长社公主嫁入耿家?当今皇上又为什么肯让他耿显致仕回乡来经营耿家?这主要是皇上猜忌他耿家,但又知道他耿家在冀州之地的名声名望很大,所以,通过下嫁公主,让耿家好时刻的记着皇室对他耿家的恩情,不要自持身份名望而做出不利于汉室的事情。

可是,去年造成天下动荡的黄巾之乱就在他耿家的身边发起的,而且,事前他耿家也根本就没有透露过半点风声给朝廷知道,这说明了什么?这就说明了他耿家在巨鹿做得非常不尽职,说白一点,就是说,只要明眼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他耿家已经背叛了汉室。

说实在,如果不是他耿家有一个先帝的公主在,极有可能早就被追究他耿家的罪责了。

事实,这也是皇上下密函托益阳公主交给刘易的真正原因。密函上要求刘易找机会把长社公主从耿家带走,其实,这就是当今皇上要对付耿家的前奏,如果刘易能够把长社公主从耿家里带走,那么,这个耿家就真的在劫难逃了。除非,他耿家真的敢像张角那样起兵造反,要不然,就等着被皇上抄家灭族吧。

所以,刘易这次来耿家登门拜访,实质是在持无恐的,来耿家,刘易只要是想看看长社公主,然后想办法把长社公主带走。当然,刘易也想看看,这个耿家是否能够为自己所利用,如果他耿家懂得适时务,那么刘易也不想把耿家赶尽杀绝,互利互惠,各取所需那是再好不过了。

刘易原来是想让那个高斗做自己在巨鹿的代言人,但后来发现他在此本地的声望还不够,所以,不得不考虑一下这个耿家,如果此耿家也能为自己所用的话,那么刘易在巨鹿郡的一切计划,都可以正常实行了。

刘易见耿显紧张了起来,诈作不明的道:“耿大人,怎么了?本官只是力有不逮不能再任此官职,只好回京复命述职而已,为何又使不得?”

“这、这……唉,刘大人,你、你这是要把我们耿家往死路上逼啊!”耿显知道这个刘易可不好糊弄了,只得苦笑着道:“好吧好吧,今天我算是真正认识了刘大粮官了,大人你就直说吧,你想怎么做,我们耿家上下八百多人,唯刘大人之命是从。这样刘易大人总满意了吧?”

这不得不到耿家认命的,谁叫他们在黄巾暴发之前没有透露半点风声给朝廷?谁叫他们耿家身处此暴乱的中心却安然无恙?谁叫他们耿家拥有自己的城堡私兵?谁叫他们耿家在巨鹿的势力大到足可以控制了整个郡城?这么多种种的原因,让他们耿家就算是有一百张嘴也难以向皇上说得明白,也难以摆脱得了与黄巾军的关系。所以,他们是不得不受刘易所要挟的。

现在,他们也不敢拿刘易怎么样,他们若真的敢与刘易反目成仇,那么,只会加速他们耿家的灭亡。

“哈哈,耿大人都这么说了,小官还有什么满不满意的?来来来,咱们再好好说下,将来我们要如何合作为好吧,至于别的事,我刘易不知道不清楚,也不会去深究,嘿嘿,再说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粮官,有些事,也论不到我来管,对不?耿大人?”

“呃,刘大人,你啊,我耿某今天算是认栽了。”耿显无语的对刘易说完,再挥挥手让他耿家的人离去道:“好了,你们都下去,我和刘易大人有话要商议。”

刘易见耿显挥退了其他人,便也微笑着让典韦等人跟着退了出去。刘易知道,今天拜访耿家,以退为进,相信此行将会大有收获。

第一百九十一章 议定

“好了,刘大人,现在只有我们两人,咱们可以打开天窗说亮话了。”厅内的人都离去了,剩下耿显和刘易,耿显走了过来,亲自为刘易斟了一杯酒道。

“行,那么刘某就直说了。”刘易也不跟耿显客气,端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一口饮尽道:“小子花费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把巨鹿之地发展起来,就是想以此作为一个生产基地,包括农业以及一些工商产业,一切都要掌握在我的手中,我什么时候要用,那么此地的东西都要调拨给我,呵呵,要不然,我花那么大的力气来搞这些干什么?我虽然是有心为此地的百姓做点事情,但也不能白做,对不对?”

“嗯,听刘兄弟你这些说,我倒也有点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说,其实你来这里振灾救困,其实也算是一种入股投资一样,如果没有好处,那么你是不会再花力气来搞了?”耿显似明非明的看着刘易道。

“呵呵,也可以这么说吧,其实,耿大人,你允许张角的太平道在你的眼皮底下发展,相信你们耿家多少都和他们的太平道有不少的关系,他们要起兵造反,相信耿大人你也在暗地里支援了不少的物资给他们吧?耿大人如此,难道就不算是一种投资?”刘易和耿显直视,直说道:“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为什么要支持太平道?这恐怕是因为耿大人你已经看透了此大汉的气数将尽,或者说,你已经对此大汉朝廷已经深深的失望了。而你又想你的耿家可以在此动荡的大环境中得以永世传承下去,进而不惜冒险也和黄巾军勾结,这还不是同一样的道理?如果黄巾军的张角不许下你的好处,你会和他们有来往?”

刘易的一翻话,让耿显的脸色一连变了几次,他想不到刘易会说得这么的直接,直接就说他和黄巾军勾结,直指他有反汉的心思。其实,反不反汉,他倒没有所谓,不过,正如刘易所说的,他的确是对大汉朝廷已经深深的失望,他致仕归田,主要就是避祸罢了,也的确被刘易说中他的心思,他想的,只是让自己的耿家如何在这个眼看就要动荡的世界中安身立命罢了。

呵呵,大汉的气数已经尽,这些话在刘易的嘴里说出来似乎有点太过大逆不道,但是,却不是耿显第一次听说。在这个世上,只要有点识见,有点大局观的人,都已经能够看得出,如今的大汉就如像是一个在钢绳上行走的蚱蜢,时刻都有覆灭的危险。当然,耿显他自问没有那样的眼光可看得到大汉的气数将尽,但是这些话,张角有说过,以前在京城为官的时候,也听那个评论家许昭许子将在私下里说过。也正因为他听过不少人说过这样的言论,他才毅然的辞官归田,为保全自己的耿家做准备。

其实,又何止他耿家?现下那一个真正有远见的人,谁都不在为自己积蓄着力量?为自己谋取一些更大的利益?

“呃。呵呵,看刘兄弟说的……好吧,这个我承认,耿某现在不管这天下发生什么事,但我只要我的耿家能够得到传承,不想我耿家在此动荡之中消亡在历史长河里。至于你说的,和太平道有来往,这点,我也承认,不过,我们耿家的基业就在此巨鹿,在这大势所趋之下,我们还有选择么?如果我耿家不和黄巾军虚与委蛇,那么,我想现在也没有耿家的存在了。”

“好了,耿大人,我今天来耿家,其实也并不是要来追究你们耿家以往的事情。我不管你们以前怎么样,我只要此巨鹿之地的一切资源。”刘易打断了耿显的话道:“包括粮食、铁制品、衣织品等等。我只要你们耿家能够帮忙控制这些东西,绝对不能让这些物资外流到别人的手上。如果耿家可以做得到,那么,这些东西我可以让你们耿家来经营,只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需要的时候,你们耿家必须无条件的供应给我,当然,我也会按一定的价钱跟你们来交易,我也不会让你们白做的。”

“把这些都交给我们耿家来经营?此话当真?”耿显一听刘易说可以把这些生意都交给他们耿家来经营,不禁眼睛一亮。

“当真!”刘易一锤定音的道:“我刘易说话一定算话,而且,只要你们耿家能够做得到,我刘易可以用人头来担保,你们耿家必定会安然无恙的过度所有的动荡。而且,我刘易可以放胆跟你说,其实,只要有我刘易,此大汉的命数未必就将尽,所以,你可以安一百个心,我刘易绝不会像黄巾军那样反汉的。”

“这……好!”耿显在这些大事上也不今糊,一口答应道:“你们反不反汉我可不管,我只想经营好我巨鹿这一亩三分地。”

“呵呵,其实我刘易是真心想为大汉的百姓做点事的,我要这些粮食,也的确是用来振济天下的百姓,这一点,耿大人你可以放长眼来看着。”刘易无所谓的说道:“还有,巨鹿当地应该还有不少的商人士绅,大家都要生存要发展嘛,如果你们耿家做不来那么多,可以稍为让利给他们做,不过,你得把握好大方向,绝对不能让他们把物资外流就行了。”

刘易的这些话,也只能和这个耿显说说,因为耿显耿家的行为,其实质已经是等于反汉了,和黄巾军勾结,供应物资给张角,这耿家的性质,其实和黄巾军没有什么的分别,所以,刘易也不怕在耿显的面前说一些让世人感到有点大逆不道的说话。

“那好,我们就这样说定了?”耿显有点高兴的道。

“就这样定了,我们也不必拘泥于形式,就不用再搞什么的白纸黑字的东西了。反正,我只要这四、五年之内,你们耿家能够帮忙盯着巨鹿郡的一切资源产出,不让这些东西流入到别人的手上就可以了。”

“哦?那么四、五年之后呢?”耿显不太明白刘易为什么要一而再的强调要在四、五年之内。

“那个,等以后再说,到时候,我自然会跟你再议的。”刘易现在当然不会跟耿显说等几年之后,整个冀州都是冀州太守韩馥的地盘,然后再被袁绍谋了韩馥的地盘,反正五年之后,此地也不受刘易所能够掌控得了的。如果刘易记得没错的话,在袁绍灭了韩馥的同时,此耿家也受到了牵连被灭了。

对于这个,就要看耿家在这几处是不是真心和自己合作了,如果真心和自己合作,那么到时候或许会提点一下这耿显,让他避过此一劫。如果他不合作的话,不用自己现在对付他,任由他耿家按历史的发展,也是灭亡的下场。

“呵呵,那好,那就以后再说。”耿显见刘易不太想再说这些事,他突然抓抓头,神情似乎有点尴尬的样子,又像有点神神化化的样子问刘易:“呃,那个,刘易兄弟,我、我打听过你……听说你也是一个医生大夫?”

“医生大夫?”刘易听他突然问这个,不禁不太明白的道:“这个勉强说得上吧,一般的伤病患疾,我还是可以治一治的,怎么?耿大人身体有不适?”

“哦,不、不是我,是我的……”耿显似有点不好说出口的样子,脸色都有点涨红道。

刘易看耿显也相当的老当益壮,不似是有病的样子,对他摆摆手道:“呵呵,不用不好意思,是谁有问题?叫他来让我看一看就是了。”

“是我的犬子……呼……”耿显好不容易才说了出来,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道:“他的下体有疾。”

“下体有疾?”刘易一听,差点没笑出来,赶紧正了正神色道:“行,没问题,我就帮他看看吧。”

“啊,如此,我就先谢谢刘大人了。”耿显见刘易答应为其子医治,急急的为刘易施了一礼道:“那我现在就把他叫来。”,看书之家!唯一网址:

第一百九十二章 公主踢的

耿显的儿子下体有疾?是哪个儿子?难不成还是那个长社公主的驸马耿援?刘易端坐在厅中心里胡思乱想的想着。

因为耿显急着去带儿子来给刘易看病,而且所看的病又是不好叫人知道的私疾,所以,并没有把退出大厅的人叫回来。

就在刘易百无聊赖的自斟自酌,随便吃点矮宴桌上的吃食时,耿显才匆匆的又回来了。他的身后,是两个侍女打扮的妇人搀扶着一个年约二十多岁的青年。

“让刘大人久等了,他就是我那不成器的犬子,耿援。”耿显远远的就为刘易介绍了一下道。

“耿援?”刘易一听还真的是长社公主的驸马耿援,不禁讶然的问道。

“唉,不就是他,这、这都不是我耿家造的什么孽,这个混蛋他、他……”耿显似乎对这个儿子既关切又痛恨,是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恨,说着恨恨的回头瞪了耿显一眼道:“没死的话还不快过来见过刘易大人?你们下去,让他自己走。”

“爹……”耿援似乎有点有气无力的叫了一声,声音有点尖尖细细的,似是不太情愿的样子。

首节上一节1576/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