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482节

“哼,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会别乱说话,什么提亲不提亲的?你不要脸,人家还要脸呢。”张芍见刘易真的不在乎的样子,这才狠狠的瞪了一眼,往前走道:“走吧。”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依老夫看,张郎中已经深得老子为人之道的真谛,而且还那样做了,实在是让老夫汗颜不已。”

“唉……卢大人,你、你这可是太抬举老夫了,喝!先罚你喝一杯再说!”

……

刘易跟着张芍才走近院子里的主阁楼,就听到里面两把雄亮的声音大声的劝饮。,看书之家!唯一网址:

第四十二章 当仁不让

厅堂之内,一共摆放着几张矮几,四周有火盘,烤得整个大厅都有点温暖如春,几个侍女穿棱其间,端菜上酒。

居中估计就是张钧,年练五十来岁,他身上还穿着正式官服,相貌端正有威严,下额留着一般文人都会蓄着的一摄小胡子。不过他此时却有点豪迈的举着酒杯仰脸猛灌,有点不顾仪态的样子。

左则首位的则是一个身穿灰色文士服饰的壮汉,看上去和张钧差不多的处纪,他那一脸粗黑不修剪的胡子以及有点坳黑的脸膛和他的服饰相配搭起来让人感到有点不伦不类。怎么看他都不太像是文人的样子,他也更干脆,连头也不仰,一杯酒就倒入了嘴中。

事实这个酒宴中的人,除了张钧是穿着官服之外,其他的人都是穿着此时代流行的文士服饰,或者汉代时候饮宴都是流行身穿文人长袍的吧。此壮汉的下首则是一个四十来岁有点温文尔雅的长者。

右则却奇怪的摆着三张矮几,上首的座席空着,之后依次就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青人,以及一个身穿有点破旧黑衣年约三十岁左右的文人。

刘易跟在张芍的身后,气定神闲的踏进了厅内,目光如电,只扫一眼,就把座上的各人都打量了一翻。

与此同时,座上的人都像有感应一般,齐齐的往厅门之处看来。

“爹!你身体不太好,你就别喝那么多了。”张芍的带着责怪的向那正位的官服者道。

他果然就是张钧。

“哈,女儿回来了?来来,先叫卢植伯伯,还有田丰叔叔,这个荀荀文若你认识的,那位叔叔是文若在颖川时候的好友兼同窗,戏志才先生,你先拜见一下。”张钧一招手,还有点喝得余兴未尽的样子道。

“爹!”张芍不满的白了张钧一眼,不过还是盈盈的对四周的各人施了一礼道:“张芍见过各位叔伯父,见过文若公子,戏先生。”

“嗯嗯,侄女不用客气了。”卢植可能经常到张府来找张钧喝酒,和张芍好像也很相熟的样子,摇着手说完,却又对张芍眨了眨眼睛,像要压低声音,但声调却一点都不低的道:“咦?侄女,今天怎么戴着面纱啊?后面这位公子是你的……”

“呃……”张芍却不敢接卢植的话,噎了一下,跺着脚扭开头对张钧道:“爹,你好生无礼,都说了要人家请刘易公子来和你商宜事情的,你却怠慢了客人,我不管了,你自己和他说吧。”

张芍说完,像生气了似的往厅内的后门走了进去。

该死的卢大嘴,平时总喜欢口没遮拦的乱说话,常常打趣自己,说自己还年轻,应该再找一头人家,说要给自己介绍对象,还说他有几个徒儿,都是人中龙凤……哼,都不知道他安什么的好心,不知道害臊的老家伙,现在肯定是以为刘易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了……

张芍走后,众人的目光再次齐齐的集中在站在厅内的刘易身上,其实,他们虽然像在和张芍客套,但注意力一直都放在刘易的身上。

而刘易呢,依然是悠然自得的站着,微笑着任由他们打量,刚才听张钧向张芍介绍厅内的几人,刘易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并没有表露出太过惊讶的神情。

张钧虽然已经有点失势,但是和他有来往的人必然都不是普通的人物,不是普通的人物,那必然是叫得上名号的三国名人或者是名士,所以,刘易早早就给了自己打了一支定心针,免得听到是三国某某名人的时候自己会太过震惊。

当然,刘易也知道张钧在向张芍介绍几人的时候,也等于是向自己介绍了的意思。

因此,刘易也不用张钧再介绍了,风度翩翩大方自然的一笑道:“哈哈,各位大人真的好兴致,寒冬煮酒,梅花赏雪,知己齐聚,畅谈人生,学生刘易刘……易天,见过郎中张大人、卢将军、田御史大人、荀兄、戏先生。”

刘易一一拜见过他们之时,还临时的给自己表了一个字,他好像记得某人说过,在古代的时候有表字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见过几人,刘易紧接着指了指那右侧上首没有人的席位道:“适逢其会,此宴留席,可是郎中张大人给小子所留之席?”

不过,刘易虽然问着,却当仁不让的走了过去,神情自若的就坐了下去。

“呵呵,刘小兄弟果然是一个妙人,此席正是为君而留,请入席,一会张某还有事要请教呢。”张钧一手掳着胡子笑着,一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但他的心里却腹膀着,这小子,还真的一点都不谦虚,当着这么多当朝大官的面,居然也不谦让一下,也不待自己说,就已经据席而坐。不过,此人不做作,有胆色,从刘易的称呼上来看,刘易应该都知道此间的人大有身份来历,可是却还能如此镇定自若,佩佩而谈,这份工夫,已经足见其人非常人也。更难得的是,看刘易的年纪绝不过二十岁,比在座的荀还要年轻,还真的难得也。

其实不只是张钧,在座的各人都对刘易产生了一种怪异的感觉,是一种刘易一来就好像被他主导了这里的气氛感觉,是一种有点喧宾夺主的怪导感受。但是大家并不因为刘易当仁不让的态度而对刘易有反感,各人的心里好像对刘易反而有点欣赏,有一种欲与近亲近一点的冲动。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易坐下后,自斟了一杯看上去有点黄黄的酒,然后举杯先对卢植道:“卢大人,刚才我在外面听到了你这句话,就使我想起刘备大人常常对我们说过这样的话,原来,就是大人教导刘备的话啊。此话虽然不是经卢大人的口直接教导我等,但卢大人却是刘备的先生,也就等于是卢大人直接教导我等了,此话让我等受益非浅,现在就让学生敬大人一杯!”

“哦?刘备?刘易小兄弟,你认识我徒儿刘备?”卢植听刘易说完,不禁瞪眼奇道。

“哈哈,卢大人,原来你还不知道刘易是谁啊?他就是你那爱徒刘备的义军兵士,这两天发生了那么大的事难道你没听说过?”张钧看到卢植那瞪大眼睛不解的样子,便为他解释了一下。

“啊,原来从张让那里要到十五万两银子的刘易就是你啊!”坐在刘易下道的荀惊呼一声道。

第四十三章 要除奸先稳足

“在下正是那个刘易,如假包换,荀兄台,我等年纪相仿,今后有机会我们还得多些来往亲近。”刘易对这个有点小帅似乎又有点腼腆的荀很有好感,当然,是对他的才华有好感,心里想着如果有机会的话,肯定要把他弄过来为自己所用。

“呵呵,好说好说,刘易兄弟的手段,还真的让我等敬佩,试问当今还有谁可以从张让的身上讨得到便宜的?刘兄弟所做的,我听到消息之后,也拍手称快啊。”荀由衷的叹服道。

“哈哈,这不算什么,尽管十常侍现在权倾天下又如何?现在大汉还是大汉,区区几个奸佞,我刘某还不放在眼内呢。”刘易大言不惭的道。

看到刘易如此下巴轻轻的样子,席间众人的脸色都黯了一下,因为刘易所说的区区几个奸佞,他们都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可是却一直拿他们没可奈何。还有,席间的这几个人,几乎每一个人都受到过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的迫害或者是间接的迫害。你刘易不放在眼内?可是自等却始终都拿他们没有办法呢。

“呃……如此说来,刘易小兄弟和卢某还真的是自家人了,好!那么我也不矫情了,大家一起干了!”卢植经过张钧解释了一下刘易的出身来历,望向刘易的眼神也就更加的热切了,自己徒弟的属下,不就是等于自己人了么?所以,他也不想众人因为刘易的大言而对刘易有轻言不稳重的偏见,赶紧举杯向大家示意了一下,便心安理得的受了刘易所敬的一杯,算是认可了刘易。

“哈哈,既然卢大人和刘易侄儿还有着这一层间接的师生关系,那么老夫也不多说了,刘贤侄的授宜之情,我张钧也记下了,义军伤兵的事情,今后就拜托刘贤侄了。”张钧也陪着喝了一杯,把杯子搁在桌上开怀的笑道,揭过了刘易大言引来的一瞬间冷场。

刘易还是第一次喝到这个时代的酒,但这杯中的黄酒又苦又涩,酒的度数也不高,淡得出鸟来,和后世的啤酒度数差不多。

不过张钧拿出来设宴招待好友的酒,估计这些都是都是最好的酒了。刘易勉强喝了一杯之后才想起这个时代里还没有真正高纯度的酒,因为,还没有蒸馏技术的关系,酝酿不出真正的烈酒来。嗯,不知道百科全书里有没有酿酒的知识?如果有的话,倒可以想办法捣弄出蒸馏器来,酝酿出一些真正的美酒,估计卖酒也可以搜刮到不少的钱银吧?

这些念头只是在刘易的一念之间,随手一抹去嘴角边的酒迹,也不再谈十常侍的事,对张钧拱了拱作揖道:“郎中大人言重了,小侄本来就是义军中的伤兵,大人和张芍姐姐为我们做了那么多,现在,我为义兵兄弟做点事情也是应该的,至于什么的授宜之计,我等也只是旁观者清,眼下朝中奸佞当道,你们身在局中,还是要万事小心,这些贼臣,只要让他们闻到了一点腥儿,可能都会抓住不放,不把你们弄得鸡犬不宁,身首异处肯定不会罢休的。”

刘易明白张钧所说的授宜之情,应该就是提醒他不要再插手收容义兵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可大可小,如果被朝中的十常侍盯上了,还不抓住这件事来做文章?经过上次被皇上赶出朝堂之后,现在的张钧可是连皇上的面都难以见到,而且,皇上也不再听他的表奏,完全冷落了他。如果十常侍拿着这件事情来诬陷他,那时候,他还不是任由十常侍摆布?

张芍匆匆赶回和他说这些事情之后,张钧还真的给惊出一身冷汗。

张钧是性情刚烈不错,可是也并非是没有脑子,他可以不怕得罪那些奸佞,可以据事理直气壮的表奏斩杀他们,在世人的眼中,看他似是一个狂人,但是一些事上的分寸他还是懂的,也能想明白这些事情的严重性。

他的心里也更知道和张让等人已经势成水火,一个不小心,可能就要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他刚烈、他性直,可是并不想白白的被奸佞害死。否则,以他的清廉为人,又怎么会接受刘易送回来的几百银两银呢?接受了刘易变相返回来购卖兵粮的银两,其实就是表明张钧并不是一个迂腐之人的表现。

正因为刘易的让张芍带回来的一翻话,让张钧躲过了一场潜在的危机,而刘易出面解决了那些义军伤兵,也让他了结了一件心事,恰逢今天几个朋友到访,所以,心情也开怀了起来。

“咦?张郎中,你和刘易小兄弟还有什么的授宜之情?说来听听。”卢植见刘易和张钧说什么的授宜之情,不禁好奇的问。

“呵呵,这件事是这样的……”张钧也不隐瞒,把这件事的来胧去脉说了一遍。

“咦?想不到刘易小兄弟对朝中这些奸佞的行事风格如此的了解,张郎中大人散尽家财收容义军伤兵,极有可能如刘易兄弟所料的那般,会招来这些奸佞借机发难陷害。”一直不怎么作声的戏志才突然眼睛一亮,深深的看了一眼刘易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众奸佞莫非为财,贪财好物,其奸似鬼又胆小如鼠,为利丧天良。自古正邪不两立,几位大人在朝中为官,应该早就知道这些奸佞的为人,岂能不对他们稍作提防?利益所致,性命所致,卢大人不是深受其害了吗?”刘易听戏志才问起,忍不住又不以为然的道:“卢大人讨伐黄巾有功,只不过是面对黄巾军的精锐,一时难下,是谁向皇上进贡馋言、临阵换帅的?是谁奏表董卓那狼子野心的家伙接替卢大人的帅位的?是张让他们十常侍!是张让受了董卓的好处,而卢大人却没有好处给他们,所以,就只能有罪了,幸好,还有几位将军为卢大人求情,才可以免于死罪,要不然,我想,卢大人现在也不能在这里和各位大人欢怀畅饮了吧?所以,面对奸佞,就要先了解他们,自省自身,不能让他们有机可乘,还有,要对付他们,也要更狠更决断,要不然,会反受其害。要除奸,先稳足!”

首节上一节1482/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