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360节

不知道从何时起,向来擅长野战,作战勇猛的西方帝国的军马,在汉军的面前,他们基本上已经放弃了跟汉军野战的传统。

那是因为他们被汉军打怕了。

哪怕罗马帝国方面,真正跟汉军的交战并不是太多。可现实很残酷,对汉军的认识越多,他们就越胆弱。

无论是小部军马的交锋还是大军团的正面交战,与汉军正面交战,基本上都是死路一条。

汉军那精良凌厉的弓箭,锋利的刀枪,坚韧的衣甲,军士的战意及战力等等。他们发现,无论是从哪一个方面,都全面胜过他们的西方帝国的军队。

越是正面交战,他们败得就越快越惨。

可以说,跟汉军的大军正面交战,根本就没有一点战胜的机会。

所以,现在他们就只能依托这一带的山丘地形,希望可以利用这样的地形地势,跟汉军的大军周旋到底。

这两百多万的罗马帝国的大军,虽然说有一部份的军士,已经完全没有了与汉军一战的胆气,心里也做好了投降的打算。但毕竟,大部份的军马,都是真正的罗马帝国的军马,那些有心投降的投降派,已经被那些坚决要跟汉军交战不愿意投降的罗马帝国的军士监视着,一有异动,他们肯定会第一时间被处决。

所以,现在他们都还不敢轻举妄动。坚持要跟汉军一战的罗马帝国方面的军马,他们虽然不敢摆开了阵势跟汉军冲锋撕杀。可是,却全都做好了拼死抗击汉军的准备。

罗马帝国大军方面,他们据着一个个并不高的小山丘,在小山丘上布置了士兵。

要说的是,这些小山丘,虽然并不高,大多都是三数十米高,也不大,一般的山丘,可能就只有方圆百来米大的小丘。

这里,还真有点难以形容这些地形地貌。

因为认真说起来,说这一带是山丘地带,似乎也不太合适。

只能这么说吧,就像是一般的河流河滩上的那些有着怪石嶙峋一样的地形地貌,只不过,这种怪石嶙峋的地形地貌被无限放大了开去。

所说的所谓的山丘,其实也并非是土丘,而是一些小石山。

对,就是一片有着许多小石山的地形地势。

这些小石山,不高不大,但是却比较险峻,有些小石山,就似是一个柱墩一般,直上直下。

也就是说,别说是战马了,就是步行,都难以攀上那些或是十数米或是数十米高的小石山上去。

而这些小石山,虽然高矮不一,却相隔很近,互相之间,远的相隔可能就只有数十米近百米,近的,可能就只有那么十来米。有些区域的小石山,互相之间,都可以从山顶上跳得到另外的一个小石山的山顶上去。

罗马帝国的大军。现在就在这样的一个地势当中。

他们在那些小石山上布置了兵力,又在那些小石山之间布置了一些防御设施。如此,整条战线,看上去就似是被罗马帝国的大军在短时间之内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城墙一般。

另外,整片方圆数百里的区域之内,都有如是一座天然的大迷宫一般。

罗马帝国方面的大军,他们之所以坚持要跟汉军周旋到底,就是看中了这样的一个地势。

汉军又给了他们三天的时间,所以,他们似乎更加的准备充分了。

正常来说,汉军现在向罗马帝国大军的天然大阵发起攻击,似乎是对汉军极为不利的。

尤其是汉军全都是骑兵的情况之下。

可是,善于灵活作战的汉军,却根本不惧这样的攻战。并且,对于一战击败罗马帝国的大军,有着必胜的信念。

且看,在汉军的调动之下,大军慢慢的接近了罗马帝国的战线。

之所以说是慢慢接近,而不是直接快速冲锋,那是因为汉军根本就没有真的傻到让骑兵对罗马帝国的战线发起冲击。

要知道,有一点没错,西路远征军,全都是骑兵。但是,其实当中,绝大部份都是步军。之所以说是骑兵,只是给每一个汉军的士兵都配上战马罢了。配给所有的汉军士兵战马,也只是让汉军的军马可以快速行军而已。

因此,实际上,这支汉军大军,当中的将士,大部份的士兵,其实更擅长于步战。

所以,现在向罗马帝国大军战线接近的汉军,其实都是步行挺进的。当然,在军中,自然也会有真正的骑军压阵,提防着罗马帝国的军马会突然冲杀过来。

既然罗马帝国的大军,他们利用天然的地势死守。那么汉军就灵活的,用一种正常的攻坚的打法来对付这些罗马帝国的大军。

汉军的推进,其实也并不是全线推进的。

其实,在这一带地形当中,有着一个个小石山的阻挡之下,就已经注定了汉军不可能形成一种大兵团的倾压式的冲锋阵势。

因此,汉军其实也等于是分流前进,只能向那些敌军当中的小石山之间的山口发起攻击。

战斗打响!

首先是投石机向那些小石山之间的山口投射石弹。

整条战线连绵数十里,数以百计的投石机,疯狂的投掷着石弹。

轰轰的巨响,不停的震荡着所有人的耳朵神经。

数天的时间,并不足以让罗马帝国方面在那些众多的小石山之间筑起坚固的城墙。

每一个山口,都会有数架以上的投石机轰击,哪怕是准绳不大,可是轰了十次百次之后,那些临时搭起来的土石墙,总会被击中,被轰塌。

这个时候因为距离的关系。那些小石山上的罗马帝国的士兵,他们却攻击不到汉军的。

并且,他们在山上,虽然并没有遭受到汉军的攻击,可是,却只能眼看看的看着下面石山之间的士兵被动的捱轰,偶尔的一些石弹,击中了他们的士兵,那些血肉溅飞,被砸成了一堆肉泥的惨烈情境,让他们全都心底生寒。

汉军虽然压上,但是却不会轻易的冲杀过去。

事实上,汉军压上,只是为了保护好投石机等远程攻击武器。先利用这样的远程攻击武器对敌军进行攻击震摄,硬是用这样的手段来击垮敌军的防御工事。当然,主要的还是要打到敌军胆边生寒,打击他们的战斗士气。

认真说来,这似乎真的是很无赖的打法。但却真的很有效。

我打得到你,你却打不到我。有本事就冲出来,而你敢冲出来的话,汉军的弓箭兵就能给你极大的杀伤。哪怕你可以冲杀到汉军的阵前,跟汉军短兵相接,但这个时候,你的军马阵势已经被打击得七零八落,哪怕杀到了汉军的阵内,也不再是汉军的对手了。

数十里长的参差不齐的战线上,可能会有数以百计的石山之间山口。但是汉军却不需要对每一个山口都发起攻击,而所攻击的,也并不需要一定要摧毁他们的临时防墙。

这么多的山口防墙,汉军只需要击垮其中的一部份就可以了。

当一些山口间的防墙被击塌了之后,汉军依然不会马上发起真正的冲锋攻击。而是会从后拉上床弩,然后用床弩对着那些被击塌了防墙的山口,向山口发放弩箭。

弩箭放射过去,并不需要一定攻击到敌人,并不一定要杀死太多的敌兵。汉军所需要的,就是一种震慑。

试想,一支支强力的弓弩,从那些缺口飞射进去,这一路飞到小石山之间的一两里之内。躲在里面的那些敌兵,肯定会感到极大的压力。

首节上一节1360/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