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36节

李对赵昂是否可以阻马超从冀城出兵的事,心里并没有太大的把握,他隐隐有一种不安。开始为自己预留一些退路。

当然,让他率军与马超相战,他还真的不敢。赵昂或者不知道马超的厉害,可是李知道啊。何况,他从赵昂的口中得知王异已经归顺于新汉朝,那么,他有点怀疑,马超的背后是否有刘易的影子。

他并不怀疑刘易会否亲自来攻伐他,他认为刘易不太可能亲来的。他就担心刘易派了一些大将前来助马超。

李心里最怕的就是刘易,他被刘易从洛阳赶到长安,再将他从长安赶到了天水。在刘易的手上,他从来都没能占到一点便宜,可谓闻之色变,如果没有天水至长安这两三百里长的险要山道相阻,李亦不敢据天水与抗新汉军。

李亦记得很清楚,当初他们在长安的时候,刘易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就到了长安来,他的军马,亦有如神兵天降一般的到了长安。他从这一次冀城之失当中,隐约看到了一点当年长安之变的影子。

当年长安落入刘易之手,除了上述的,刘易突然现身长安,其军马亦突然出现在长安之外,还有最为重要的就是不知道刘易何时策反了华雄、徐荣等大将,这才使得他与一众董卓旧部在长安立不住脚,直接被刘易的新汉军打得不得不逃往西凉。

现在,似乎又是这般,刘易来不来天水他不知道,但是从其夺取冀城,神不知鬼不觉的就夺了冀城的事来看,似乎和当初刘易夺取长安的事如出一辙。还有就是,在事件的背后,总会有一些重要的人物,在这关键的时刻归顺了刘易。王异的归顺,与当初华雄、徐荣的情况不是很相象么?

现在,如果说天水城就等于是当初的长安的话,那么,李是万万不能离开天水城的。他必须要留在天水城坐镇,特别要加强天水城的防务,免得被新汉军有机可乘。

他生怕自己一旦离开了天水城,后脚新汉军便杀到了天水城来,那么,到时候他就真的不知道要何去何从了。所以,现在他一方面要坚守天水城,严阵以待,另一方面,赶紧向郭汜等西凉诸侯解释,希望可以让他们谅解,若实在是不行,他在守不住天水城的情况之下,就唯有逃离天水城,向投靠郭汜了。

实际上,给予李考虑的时间还真的不多,刘易又怎么可能给时间李做好准备呢?

就在赵昂点了三万军马,硬着头皮向冀城进发的时候,马超已经率军从冀城向天水城发起了进攻。

天空飘着大雪,呼呼的寒风当中,双方的军马行军的速度都不是太快。尤其是赵昂的军马,这些,都算是李的精兵了,留在天水城的,都是跟随李征战多年的军马。可是,在如此严寒的天气当中行军作战,还真的不多见。

因此,被点到的李军马,他们其实并不太愿意接受赵昂的统率的,他们更希望,可以在天水城内的温暖军营里寻欢作乐,不愿意冒着大风雪行军打仗。

按一般的李军士兵来说,冀城之失,与他们无关,马超如果要打到天水城来就让其打来算了,他们据着城墙,还用怕马超军杀得进城来?

他们,自然不会有身在高位的军将那样的眼光及大局观,他们只求自己能够安逸一些。

所以,赵昂这一支人马,一个个慢腾腾的,人人瑟缩着身子,有一步没一步的在雪地中走着,看上去东歪西倒,根本就不成行军队形。

他们这还是顺着风雪的风向行进,若要让他们逆风而行,他们恐怕真的要摆工,起码要等风雪停了才会继续行军。

赵昂也无可奈何,说是由他统率这三万人马,但是实际上,他还得要听李的那些统将的。大军能够向冀城行进,他已经谢天谢地了。

当然,在赵昂的心里,他始终都认为,马超军损失太大,兵力肯定不会有太多,他有这三、四万人马,就算夺不回冀城,也起码可以阻挡住马超军向天水城进攻。在他的心里,并不认为马超可以凭着他那不是太多的兵力,马上就向天水城发起进攻。

赵昂的心里不甘心,他一定要反攻,要夺回冀城。

这些年,(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三章 风雪遭遇战

相比起赵昂所率的军马,马超从冀城开来的军马,虽然行军速度很慢,可是,军马的行军队列却相对显得齐整,军士的精气神要比赵昂军好得多。

起码,马超军的将士,他们的心里有着一团火,复仇之火。他们一想到之前自己的兄弟被李军杀了那么多,他们的心里就充满了悲伤仇恨,恨不能马上杀到天水城,杀进城去,将李、赵昂击杀,取其人头以告慰兄弟在天之灵。

有着一种信念支持着的马超军,这一点风雪又算得了什么?

另外,马腾从陇西赶到冀城来,带来了一大批御寒衣物,使得军士都可换了新的棉衣,原本身上那些在穿越深山弄破了的棉衣,都换了。有了新的干爽的棉衣,的确也可以让这些士兵更耐寒一些。

因为逆风而行,所以,骑兵全都下马步行,慢慢推进。

天水城离冀城,有数十里远。

在赵昂认为马超兵少,不会马上向天水城发起进攻的情况之下,又在马超亦认为赵昂被自己杀败,逃离了冀城,李亦应该不敢轻易发兵攻击冀城的情况之下。

两军在天水、冀城之间的路上,不期而遇。

嗯,因为风雪的关系,两军直接走近到面对面两三里之遥,这才猛然的发现了对方。

在发现了双方的时刻,双方的军马都似一下子愣住,各自停了下来。

两军遭遇,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底细。如果正常的情况之下,两军相隔还有两三里之遥,双方若谨慎一些。或者会各自压住阵脚,然后各退一步,再派出斥侯,观察一下对方,再决定要战或退。

毕竟,现在是风雪交加的时候,这两三里的距离。双方都不可能一下子冲杀得到近前去,是有时候给双方准备一下的。

可是,在双方发现了对方之后。各自愣了一下,然后,两方作现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首先是赵昂,他远远的看到了马字大旗。心里便一惊。知道是马超杀来了。嗯,赵昂在李面前说得马超一无是处,吹牛逼说他打败了马超云云,可是,实际马超之前连败是如何败的,他的心里清楚,心中有数。如果当真的对着马超,他哪里敢战?

所以。他顾不得对李说的什么杀到冀城城下消灭马超的话了,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让自己的军马退后,先避过马超军的锋芒。

他们相遇的地方,恰好是一处低坡丘陵地带,并不适合赵昂结阵,他担心如果就在此结阵的话,会遭到马超的骑兵的围攻,所以,唯有退后三、四里,方可以在一个高山之下背山结阵,以抗马超。

赵昂下发了一个撤回三、四里结阵的命令。

可是,马超亦看到了赵昂的战旗,对于马超来说,他现在不太可能找王异报仇了。但是这个赵昂嘛,却是必杀不可的,因为,马超连败,折损数万将士,是直接与赵昂军交手的。

现在与赵昂不期而遇,马超又岂会多考虑什么?

就在看到赵昂军似乎要往后撤的时候,马超却当机立断,猛然跳上马背,冲身后牵着战马步行的将士喝道:“兄弟们上马!前方便是赵昂那贼人,跟我冲上去,斩杀了赵昂,拿他的人头告慰我们死去兄弟在天之灵,杀!”

西凉铁骑,闻名天下。

马超帐下的骑兵,亦是真正意义上的西凉铁骑,相比起以前董卓的西凉骑兵,马超的骑兵更胜一筹,这主要是马超治军与董卓治军不同的关系。相对来说,一支有着良好纪律的军马,要比那些放纵无度的军马要更具有战斗力。

随着马超一声令下,便可以看出马超帐下骑兵的素质。

这些士兵,尽管被冻得有点手脚僵硬,可是还是一听命令便立即飞身上马,整个队伍,马上就形成了一个冲锋的阵势。

马超没有等待,也不需等待,他命令一下,便首先挺枪拍马冲了出去。几乎就在马超冲杀出去十多步远的时候,后面的骑兵队,便开始启动,跟随着马超杀出。

“杀啊!”

原本行军极慢的马超军,此刻却似一下子充满了活力,突的一下子加快起来。

两三里的距离,对于马超这支骑兵来说,却不算是什么的距离。

轰隆降的冲上了一个积雪的山坡,下面,便是仓皇要撤后的赵昂军。

“兄弟们,为我们死去的兄弟报仇的时刻到了,活捉赵昂,杀啊!”

马超一身银甲,战马亦是白色的,与四周雪白的积雪似浑成一体。

向前冲锋,马后扬起了一片雪尘,似一把尖刀似的,直接冲进了赵昂的军马当中。

首节上一节136/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