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216节

这个时候,这些安息帝国的流民难民,他们就会看到,那些看似严肃严厉的汉军将士,他们会主动来帮忙,将他们当中的一些老弱送到安全的地方。并且,他们也看到,许多的汉军将士,都在帮忙着为他们搭建一些茅草屋,让他们有地方落脚容身。

要知道,这些就算是他们自己帝国的军马,也不可能为他们做得到这些事的。可是,偏偏汉军就会这么做。并且,做了之后,也不求回报。

汉军将士能够做得到这样的地步,那么汉人官府的官员前来治理他们,他们又岂会不从?

分配他们粮食,安排他们劳作等等。

可以说,他们现在能够生存下来,一切都是大汉的恩德。

他们这些安息帝国人,就算他们再野蛮,就算他们是一块石头,也都会被汉军的举动所融化。

如果这样都还不懂善恶,那么他们就活该去死。

对于他们这些热带地区,尤其是现在已经进入了夏季时节,雨水也比较多。他们这些地区,基本不会分什么的耕种期的。将他们安置安顿好之后,马上就可以组织他们开展生产活动。

当然,他们流落到此,可以说基本是一无所有的,哪怕是劳作的工具,都没有了。一切,都还是大汉官府方面紧急打制调来的。

但这些都是小意思。因为,在印度地区,大汉官府也早就探测到一些天然的露天矿藏,早就已经批量开采了。所以,现在大汉在印度地区,并不会缺少铁料。

其实,在印度,不仅找到了铁矿藏,还找到了金矿、银矿,甚至,不久前还找到了一条地下黑河。其实就是石油原油。

不过,才刚刚找到不久,采了样运送回大汉洛阳了,刘易都还不知道这件事。

另外,也找到了一个钻石矿山,不过,眼下钻石的价值还没有显露出来。还没有正式开采,仅只是派了一些汉军驻守保护了起来。

这些自然资源,其实都是刘易急需的,尤其是石油原油,这些都是刘易日后开发工业科技的必要资源。

以现在这个古时代的科技,还不可能深井采石油,那些深埋在中东地区地下的石油,估计是很难开采出来使用的。起码现阶段不太可能。所以,那发现的地下黑河,正好派上用场。

如果刘易知道发现了石油原油的话,恐怕就真的待不住了,怕会马上赶到印度来。

不过,刘易没来,朝廷却另有人前来。

石油的重要性,刘易早就与朝中的一些负责科技研究的朝臣讲过了。朝廷收到了从印度送回来的样品时,发现这些黑油和当初刘易从张角的太平道祭坛所弄到的那些极度相似。

按朝廷一众大臣的意思,应该马上通知刘易,让刘易前去察看。

不过,皇后等一众妃子,却认为不必要惊动皇上了。毕竟,刘易现在在西部内陆,如果通知刘易的话,怕又得要长途奔波。

所以,她们提议,可以让太子刘阳代刘易前往印度察看。其实,是阳安公主她们的主意,他们认为,刘阳也有十四、五岁了,已经长大成人,也应该要为刘易分担分担了。

其实她们是想刘阳开始慢慢接触国家政事,尤其是想让刘阳到军中去历练一翻。

经众女如此一提议,一众朝臣也觉得皇后及一众王妃的建议有道理。

现在似乎也是时候培养太子了。

事实上呢,却是阳安公主与益阳公主等女的一点私心。

无他,她们始终都认为,将来的大汉皇帝传给太子刘阳,这才是对大汉正统的一个最好的延续传承。

毕竟,万年公主是先帝的亲生女儿。在皇位不可能再传回给先帝的两个王子或者是他们的后人的情况之下,她们认为,只有刘易与万年公主所出的长子刘阳,才更适合将来继承皇位。

她们现在想要早早培养刘阳,就是为了早早断了别的妃子与刘易所出的子女的念想。以免将来刘易的一众子女为了帝位而起争端。

所以,她们都想尽早确立刘阳在大汉当中的地位。

自然,刘阳亦算是比较争气,无论是文武方面,在同龄人当中,都算是名列前矛的。

文学方面,他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大汉所设立的学院的中等学业。其实就等于后世的高中学识吧。武艺方面,因为继承了刘易的血脉的关系,平时,刘易也常常用元阳真气来改造他体内的经脉。所以,已经有了三流武将的实力。

刘易是打算,让他继续学习,待到十、六、七岁时,助他突破到二流武将的境界。刘易希望,刘阳可以在二十岁前突破到一流武将的境界。只到到了一流武将的水平,他在战场上才有自保之力,有立于不败之地的本钱。

刘易的元阳神功没能传给后人,所以,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后人能如自己这样,在战场上历经凶险却还能保住小命。

如果让刘易知道,现在早早就让刘阳涉足朝廷事务,刘易恐怕会反对。

不过,刘易不在朝,所以,很快,刘阳便成行了。

这小子也一直想外出,所以,显得很是兴奋。

但刘阳这次离开洛阳,却避开一些朝廷当中的风波,让他安然的置身事外。要不然,他的太子之位恐怕都不保。

也正是因为这次的事儿,皇后刘慕,也就是万年公主,她自疚退位让贤,将皇后之位让了出来。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雅利亚人

刘阳虽然年少,但身体育比较前,现下便看上去如成年的男子差不多了。天籁小说Ww『W.⒉3TXT.COM当然,脸面还显得比较稚嫩。

关键是,他论武力境界,虽然还只是处于三流武将的武力境界,但是,他的武艺却相当的精湛,并且,所习的,几乎都是一些高深的武技。

没有办法,跟王越大师剑习剑,跟赵云、太史慈等学习枪戟等武艺,想不厉害都不行。

现下,他除非碰到武将杀气压制,要不然,单论武艺,一般的二流高手他都可以一战。

现在,刘阳缺的,只是真刀真枪的历练。

朝中的人,同意刘阳前往印度,也有点想让刘阳去历练一翻的意思。

他从洛阳出到印度,虽然一般情况之下不会有什么的危险,但路途遥远,朝廷还是派出了十万人马,由禁军统领申勇所率,陪护他一起出。

姑且先不说他到达印度的事。也暂不说洛阳朝廷当中所生的一些变故。

这个时候,驻守印度的汉军,对安息帝国的步步侵占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势。大汉占领并统治整个安息帝国,应该说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军所占领的安息帝国的控制区,声名也会越来越好,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特别是,每当原来的汉军控制区域当中的政务事都理顺之后,可以抽调出更多的大汉文官之后,又或者是从印度或者是大汉本土调来了更多的人手之后,汉军的控制区域也会逐步的扩大。慢慢的将更广阔的地区控制在汉军的手里。

当然,汉军在一步步攻占安息帝国的领土之时,也并非就是一帆风顺,没有什么抵抗的。

事实上,安息帝国境内,尤其是安息帝国的中部到南部地区,已经被分割成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势力。

这些势力,由原安息帝国的一些权贵以及原来的地方豪族所把持着。他们,虽然没有对安息帝国的这个整个国度的国家荣耀感。也不会去管他们的帝国子民,甚至是他们治下的民众的死活。但是,他们却绝对在乎他们自己的权利财富。

他们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想要继续拥有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他们是肯定不会轻易罢手。哪怕汉军很强悍,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坚决抵抗汉军的进攻。

首节上一节1216/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