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09节

但是,这些事,刘易一时似乎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众口难调,现在已经让曹操弄出了一股风向,几乎整个大汉的百姓,都有点怀疑刘易是否如平时那样,真正的是为了大汉百姓而努力,是否还是当初的那个能散尽家财救济百姓的振灾粮官。

不少百姓的心里,他们都有点担心刘易真的会向那些荒淫无道的昏君展。

毕竟,人都是会变的,以前一个人的声誉不管是如何的好,但谁也不敢保证其人现在是否已经变了质。

夜宿皇宫、**宫廷。

这个,让不少百姓真的看不过眼。认为是犯下了祢天大罪。

嗯,董卓就是如此,看看董卓是如何的残暴就知道了。天下百姓,都不希望看到有第二个董卓的出现啊。

当然,刘易觉得一时难以说明一些情况并不是什么的太大问题。他虽然有点为难,却也不至于愁眉苦脸,不会认为未日降临。

刘易始终都认为,真金不怕火练,总会有天下百姓都清楚的认识了解到真正的刘易的。

刘易不敢说自己身正。但却敢说不怕影子邪。

起码,对新汉军,对他刘易有抗拒之心的百姓。并非是新汉朝的百姓,对于新汉朝的百姓来说,他们现在早已经领略体会到了在新汉朝的统治之下的种种好处,安宁富足的生活。让他们真切的认识到。到底哪一个天下诸侯,哪一个朝廷,才是真正为了大汉百姓好的朝廷,哪一个朝廷,才是真心想振兴大汉的朝廷。

刘易相信,自己现在的新汉朝,是一个相对较为完善的朝廷,官府机构合理。施政方针正确。那些百姓现在之所以还接受不了新汉军,接受不了被自己统治。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切身的感受到在新汉朝治理之下的种种好处。

像平原县城,当新汉朝的政策可以在其地推开开来,百姓就很快可以感受得到种种好处,单单是一条将地方地主土豪的田地分配给他们耕作,让他们每一个百姓都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之后,相信他们马上就能接受刘易的统治。

嗯,这些不急,刘易也没有急着在百姓抗拒的时候强行推行这些政策。

刘易干脆回到了渤海城。

当然,刘易叫停新汉军进军行动的原因,也不单单只是因为自己名誉受损的这一个事儿,主要的,还是另外的几个战场纷纷受挫的事。

回到了渤海城,刘易与戏志才、贾诩、荀文若等一众谋臣相聚议事。主要是想要详细了解一下另外几个战场的一些详细情况,以及应对曹操与刘表结成了攻守同盟的事,与他们商议是否要着重关注一下刘表、曹操有可能联手攻击新汉朝的事。

众人在渤海官衙议事大厅相会,不过,看起来,反倒是刘易的表情轻松,其余的谋臣军将,似乎都有点神色凝重。

“主公,曹操那厮实在是太可恶了!”公孙瓒先为刘易鸣不平道:“这世上哪里会有完人?主公与一些妇道人家的事儿,值得他拿出来大书特书,用这些言论来攻讦主公?我就不相信他曹操的屁股就会干干净净。嗯,主公,对于那曹阿瞒,咱倒不甚了解,或者说了解不多,但是,对于袁绍,咱还是比较了解的,毕竟都打了这么多年的关道,某曾捉过一个袁绍的近臣,此人亦是袁绍的一个儿时玩伴,对袁绍的一些私隐的事知之甚详,特别是袁绍少年时的不为人知的事。当中,有一些还有曹操一起的私密事儿。嘿嘿,你们都想不到吧?袁绍与曹操狼狈为奸,做出了不少让人不耻羞惭的不伦之事。可惜,袁绍的那个近臣让某杀了,要不然,让他站出来,将曹操与袁绍当年的那些让人不齿的事公诸于众,让世人看看,这世上,比主公更荒唐的人才还真的大有人在。”

“呃……”刘易却一头黑线,比自己更荒唐?公孙瓒如此说,岂不是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荒唐的人?

刘易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只是一个风流不下流,多情而又专情的新好男人,绝非是什么荒淫无道的淫君、暴君。嗯,看新汉朝在自己和治理之下整整有条,治下的百姓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好就知道自己有多英明了。

那些男女情爱的事儿,都是自己的个人问题,却也从来没有影响到军政方面啊。

刘易摆手道:“公孙将军,别人做初一,咱们未必要做十五,他曹操布公告,诬蔑在下清誉,如果自己现在跳出来学他,利用这种荒谬的事情互相攻讦,互相抹黑,到最终,大家都讨不了好,起码,这个当口,某若一多说,别人就真的会认为某就是那样的人,要不然,我那么急着分辩干什么?嗯,这件事儿,就让其过去吧,时间会冲谈一切,只要我们不在这方面回应曹操,他就拿我没有办法。咱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可是主公,这样岂不是便宜了袁绍与曹操?”公孙瓒还是有点不忿的道。

“嘿嘿,公孙将军也说了,人无完人,有时候,这样指责别人的时候,先想想自己,若别人又拿这样的事来攻讦于你呢?”

“额……”

公孙瓒闻言顿时萎了下去,他在私生活当中,也不是什么好鸟。

“戏先生,马腾将军与马父子倒底是什么会事?他们本部军马,加上我们支援他的军马,在西凉还有谁是他们父子的敌手?居然连受挫?”刘易没再议论这方面的事,转而向戏志才问话道。

“主公,此事说来话长,有时候,并非拥有了强大的实力就能一切如愿的。马腾、马父子,再加上马腾帐下的大将庞德,以及我们派去的华雄、徐荣等将。理应横扫西凉,但事实却偏偏不能预料的。”戏志才神色有点无奈的样子道。(未完待续。。)

第八十五章 马超的克星

“哦?那到底是生了什么事?”刘易好奇的问道。

“主公,西凉民风彪悍,地形及势力都非常复杂。尤其是西凉的那些异民族,他们大多都是一些骑兵,来去如风,我军就算是再强大,若他们不与我们接战,我们亦无用武之力啊。”戏志才摊摊手,然后向贾诩道:“贾先生是西凉人,这一次马腾、马父子西凉作战不顺利,贾先生知道得更清楚一些,不如,让贾先生向主公详细说明吧。”

“哦?”刘易面向贾诩。

“咳咳,主公,西凉的形势,实际上,却等如一个大汉的缩影,当中的势力,绝对不会比我们大汉的诸侯势力少,甚至更多。”贾诩咳了两声道。

“嗯,这个问题是可以预料的,别看西凉相对于大汉或者是大漠来说,并不算是太大,但是,其地与益州西南部地区一样,都是一些异民族盘据,地势复杂的地方,极难攻夺这些地方以及治理。当初,让马腾、马父子经略西凉,就有过平定西凉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的想法。让他们开劈战场,其实就等于让他们先将西凉的情况都弄清楚,以方便我们将来可以夺取及治理西凉地区。”刘易点头表示理解的道。

对于西凉,还真的不要小看。

因为,大汉之所以会乱,其乱头其实就是从西凉开始的。如果没有西凉的北宫伯玉先举起义旗造反,黄巾军也未必会打着造反的旗号举事。正因为有了一个例子在前。让后人可以仿效。正如秦未时,陈胜、吴广举旗造反,反抗暴秦之时一样。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果汉未,没有北宫伯玉这些异人反汉,大汉也未必会一下子陷于混乱。

跟着,董卓就是从西凉入京,祸乱了洛阳。

历史上的西凉,还真的乱得不敢想象。

现在嘛,却要比历史上的西凉更甚。因为,董卓的一众旧部,如李、郭汜、牛辅等等一众大将。他们原本是在争取献帝之后不久,他们先后被灭的,但是,这一次争夺献帝基本没有他们什么事儿。所以。他们逃到了西凉天水。

这些家伙,他们虽然互不服谁,可是,却毕竟是出于一个系统的,因此,平时虽然互不服谁,可是,他们却能做到守望相助。起码,在西凉。他们倒能获得了一个相对的和平共处的时期。

马腾、马父子,就算是要消灭这几个董卓旧部都有点困难,起码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做得到的。

除此之外,西凉还有许多势力,或者一些流寇,反正,西凉真的如一锅滚粥,就没有过一刻安宁。

这些,是刘易所知道的一些情况,而刘易不知道的,其实还有很多。

西凉胡族人居多,当中的羌、氐等小数部族大多都世居在西凉。而羌、氐等小数部族,当中却又有许多部族分支,一般都是数千人一个部族,又或是数万人一个部族,居于西凉的一些高山大岳又或者是一些峡谷当中,或者是西凉西北边缘的一些草原之上。当然,最大的一些异族部落,会有十多万甚至二、三十万之众。

他们,每一个部族就是一个势力,时常出没劫掠,让人防不胜防。

攻略西凉,要考虑的,不仅只是解决董卓旧部的问题,还要考虑如何才可以收复那些异族人的问题。如果不将常常流窜作乱的异族人及那些流寇解决,西凉永远宁日。

贾诩此时接着道:“主公,马腾、马父子,他们的失利,主要还是他们自己内部的问题所致,使得他们的实力一下子削弱了许多。”

“哦?内部的问题?”刘易还真的有点摸不着头脑,因为,近些年来,刘易因为已经拥有了赵云,让赵云可以训练得出白马义从骑军,加上自己这来自于后现代的知识,所以,一直对西凉铁骑并不是太过感冒。

本来,因为马,刘易的心里还是挺关注的,但是,马成了自己的弟子之后,刘易还真的没有过多的过问过西凉的情况,因为刘易的心里,认为西凉早晚会落在马的手中,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刘易也不急,就对西凉有所忽略。

但是,历史已经完全不同了,刘易也早就不能按历史的进程过衡量。

这个时候的西凉,其实还有一个在西凉举足轻重的人物,此人便是韩遂。

韩遂,字文约,他原来名韩约字。西凉金城人。

首节上一节109/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