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038节

这一切,对于刘易来说,都是好事。

曹府大门前没人,并不代表里面没人。

刘易已经听到了门内,不时传出一声声清脆的喝喊声,估计是一些小儿在早上起来操练了。

刘易踏步上前,直接推开了曹府虚掩住的大门,呀的一声,便打开了。

大门之内,是一个不小的校场。

十数个六七岁到十岁左右的男女,此际正在扎马步,打着拳。

刘易一眼便看到了曹操,他正在正楼大门前的阶级上,引领着这些小孩子在打拳呢。

他们自然也看到了推开门走进来的刘易,那些小孩子齐齐的望向刘易,但在曹操的一声低喝之下,小孩子们继续着他们的动作,并没有停下。

刘易缓步走过去,目光慢慢的越过这群小孩子,倒是认出了当中的一两个,当中便有一个是曹昂的儿子。刘易估计,这些应该都是曹操的孙儿或是他的孩儿了。

“你来了。”曹操待刘易走近前,神色自如的望了刘易一眼。

“岳父大人!”刘易上前拱手道。

刘易着便装来找曹操,便是打算以女婿的身份来见曹操的,所以,对于曹操见到自己没有跪拜,刘易也没有在意。这应该也是曹操的精明之处,如果刘易身穿龙袍前来,那么曹操自然就懂得不能如此随意了。

“嗯,等会,待教这帮小儿打完这套拳法。”曹操没有停止手上的动作,依然打着拳。

“请便!不急。”刘易示意没问题。

“既然你以女婿之名来我曹府,怎么能空手而来呢?听说,你们这次远征域外,弄回了不少好东西,我呢,就算了,但是这帮小子,都是我的儿孙,你这个做姐夫姑爷的,就没一点表示?”

“呃……”刘易没有想到曹操居然会说出这样的一翻话来,顿时觉得有点汗颜,因为当真的要较真,这还真的是自己的失礼了。

“那个,刚才来到半路,有一家小店的包子味道相当不错,原本,打算都买来让大家尝尝的,奈何一早出门,忘了带钱。”刘易也光棍,一摊双手,表示自己就如此来了。

“不过,我已经交待曹节她们了,这一次还真的从贵霜帝国带回来了不少好东西。到时候,会让她们送过来的。”

刘易跟着压低一点声音道:“那些小子的礼物是小事,但是,曹节送过来给一众岳母大人的东西,她们一定会非常喜欢。”

“哈哈……好了,跟我进去说话吧。”曹操哈哈一笑,收了拳,背负着双手先进了大厅。

刘易的话,曹操心照不宣。有一点,曹操真的与刘易很相似,那就是他的确算得上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枭雄,尤其是在对待自己的家人及自己的女人方面。至于他有时候所表现出来的阴冷狠辣方面,怕也只是他的性格的一个方面罢了。刘易直接让曹节等女送礼物讨曹操的女人欢心,这要比直接讨曹操欢心更有效果。

另外,别看刘易横刀夺爱,夺了原本在历史上是属于曹操的那几个最为出色的女人,但是,曹操身边的女人,却依然不会比历史上的女人少,甚至可能是更多了。

分宾主坐好后,曹操挥退了送上茶点来的侍者。

“刘易老弟啊,咱们两人私下,你就不用称曹某为岳父了,咱也懒得称你为皇上。那样别扭。”曹操却是叹了一口气道:“每当看到你,曹某就会想起当年与你初次见面的情境。这一眨眼,便是十多年了,而曹某,也老了,快要奔五十的人了。”

“孟德兄,当年我刘易也只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年少轻狂啊。不过,孟德兄你却不可称老啊。此正是青壮之时,怎能言老呢?”刘易也跟着想了想以前的事儿,摇着头道。

“罢了,最终证明,此天下终还是你的。你知道吗?原本,曹某还有一些不服气,可是,现在曹某却无话可说了。不知不觉,你已经做到了我们华夏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哪怕是千古一帝的始皇帝,亦没能如你这般将我们华夏国土扩张得如此之广拟。你刘易之名,必将会名垂千古。”曹操说着,却站了起来,冲刘易抱拳,深深的躬下身:“现在,我曹操,最佩服的人,便是皇上你了。”

真要说到丰功伟绩方面,说到一个人的雄图霸业方面,曹操还真的不得不佩服刘易。(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二章 放下恩怨

在历史上,曹操虽然一度被打成乱世之奸雄,成为后世的反面人物,可是,站在一个公平的立场上来说,又或者后人对他的评价来说,给予他的号头还是挺多的。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这些评价,说明曹操在东汉未年是一个多么杰出的人物。

可是,在这一世,在现在,他却不得不对刘易说一个服字。

从来都没有服过人的曹操,经过这两年的韬光养晦,闲时历数自己的这一生历程,再拿自己与刘易相对比。这个一对比,他就发现,无论从哪一个方面上来说,他都发现,自己已经远远的落后于刘易。

抛开成王寇败这方面不谈,因为在这一方面上来说,曹操输得更加没有脾气,输得连还想翻身的念头都没有了。

那么,就从别的方面,曹操拿自己跟刘易来作一个比较。

首先,就说个人的眼界而言,曹操虽然自问自己志向远大,一度以天下为己任,曾立心要铲除朝中奸奸佞,要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他也一度那般去做了。可是,现在的事实表明,刘易的眼界目光,要比他曹操看得更远了。

他曹操自问自己有多大的志向,都难以跳出大汉江山版图的这个框架,他自问,就算他夺得这大汉江山,他怕都没能做到如现在的大汉这般,可将大漠西北及北方的万里疆域收归大汉所有,更加不可能如刘易这般,放眼海外,灭倭国平南洋,征服几乎可及得上大汉版图一般大的贵霜帝国。

所以说,从志向眼界来说,曹操已经明白,已经都不知道落后刘易有多少条街了。

然后,再就政治眼界及政治手段而言,曹操亦觉得,自己远远不及刘易。

为何如此说呢?要知道,曹操自问,自己的起点要比刘易高得多,身世背境也要比刘易不知道好了多少。可是,他曹操无论怎么做,他都难以做得到如刘易这般,在当年先帝时期,就能够在朝廷当中如鱼得水。从一个毫无实权的一个杂牌官,临时编出来的一个振灾粮官做起,外放外面一圈回来,居然就一跃成为了太子太傅,身份地位扶摇直上。甚至,居然能够在当时还是十常侍及何进大将军等等一众宦官权臣的虎视之下,取得先帝的信任,被皇帝亲口承认刘易是汉室宗亲,是御弟。

当然,这些都是虚名,没有什么实权的。他曹操那个时候,却是手握兵权,可是,却终还是赶不上刘易凭那虚名而取得的成就。

后来,还能够在董卓的手上,护着少帝全身而退,这一切,都无一不展现出了刘易的政治目光。因为,就凭着少帝在手,刘易就能硬生生的扶起了一个新汉朝。这个,都比他曹操走到了前面去了。

再到两人各自扶持一个皇帝,各自掌控一个朝廷其间。

刘易的新汉朝,是一个充活了朝气的朝廷,一切朝政,都处理得整整有条,并且,在现在的曹操来看,当时的新汉朝,可以说简直就是一个开放式的政权,求新求变。据曹操近两年来所了解到的,原来新汉朝的许多施政方针,许多改政的方案,几乎都是刘易提出来的。各种治理朝政,治理民生的政略,亦都是刘易建议,提出来让朝廷百官去完善的。当中许多的东西,曹操觉得自己就算是挖空了脑子都想不出来。

尤其是,现在的大汉朝廷,朝廷的机构,朝百官的职能细化,等等,一切,都让曹操感到不可思议。

他一度将自己投入到这个大汉朝廷的各个官职去考虑问题,他发现,自己就算是心杯不轨,但只要坐到了那个位置上,他就很难再借这个平台来发展自己的势力了。哪怕他坐上了三公之职位,基本上也没有机会让他有什么的发展。因为,所受到的限制及监督实在是太多了。

反正,只要他一旦做出了有违那大汉基本国法的事,就会马上被纠正。总之一句话,想要以权谋私的话,哪怕是朝廷三公,朝中内阁阁老,都寸步难行,要不会被直接弹骇免职,要不,就会被监察部门直接拿下,受审。

如此的一个结构紧密,职能清析的一个朝廷,曹操根本就无从下手。相比起他在许都的那个朝廷,曹操想想都感到有点汗颜。

所以,无论是从志向眼光,从政治施政等等各方面来说,刘易是完全完胜曹操,让曹操打心里佩服刘易能够想出这么多的治国政略,并且还相当有效的将这个饱受祸乱多年的大汉发展得如此繁兴。

然后,再比较一下别的方面,只比较正正经经的事儿。好比,比文采,比书法等等。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了曹操一跳。

原本,曹操倒是知道刘易能够作诗,甚至是作歌作曲。可是,却没有想过刘易居然还能弄出那种叫什么阿拉伯数字的东西来,并且,还有一定的公式,仅仅只是十个符号一般的数字,以及一些什么的标点符号,就能够将许多用汉字很难去记录或是计算的数目,很简单的就能计算记录得清清楚楚。

另外,现在大汉朝廷正在推广的一种叫做简化字的字体,深受广大百姓喜欢,因为这种字体,简单整齐,易写记认。

让曹操大感不如刘易的是,整个大汉的教育开展得无比的规范。居然能让绝大部份的汉人都能够识字懂墨了。甚至,听说大汉在海外推广汉人的文字语言的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当曹操了解到这方面的事,曹操还真的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受。他与刘易,同是主持掌控着一个朝廷的时候。他根本上就没有想过,要进行全民教育,全民识字的事。他在政其间,心里想的,就是如何一心搞好农业,搞好经济,然后,收获钱粮来养兵。

首节上一节1038/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