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030节

如果这些帝国的子民,从一开始就对大汉产生了敌意,有了仇视之心,以后,想要同化他们还真的有点困难。

这些,其实都不是大汉帝国方面所能料及的。

总的来说,因为匈奴人对西方的祸害影响,也直接让西方的人对大汉帝国产生了畏惧敌视之心。

还好,这些情况,都被毕克特暗中派人,迅速的送到了刘易的手上。

刘易已经从木尔坦回到了德里。

收到了毕克特的情报之后,刘易不由有点欣慰,大感这偶尔派出去的卧底果然大派用场。要不然,如今都还不知道西方的这些帝国结盟联手共抗自己的大汉帝国呢。

但同时,刘易也觉得事态有点严重。西方的这些帝国结盟,一下子调动了这么大的大军前来,这的确给予大汉帝国方面很大的压力。

要知道,大汉帝国在贵霜帝国的汉军,不过是两百来万,其余的军马,都是临时从贵霜帝国组建起来的印度军团及从南洋组建调来的南洋军团。

这三百万的异国异族军团,无论是从军备及军士的战斗力上来说,都是远远不及汉军的,甚至,都不及西方的罗马帝国及安息帝国的军马。

并且,大部份的军马,都是分驻在印度各地,此时此刻,刘易也不可能半途而费,将这些军马都抽调回来跟西方的帝国盟军大战的。

对于刘易来说,现在的首要任务,的确是要将印度都发展起来。而非马上去西方的帝国发起进攻。

就目前而言,汉军就算向西方发起进攻,就算是打败了西方帝国的盟军,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来对那些帝国进行有效的统治。所以,就算是打了下来,也于大汉没有什么的好处。

那么现在的情况,又将要如何应对呢?

还好,据毕克特的情报以及汉军对巴基斯坦方向的监控都显示。这些西方帝国,已经慑于大汉大军的威势,也惊慑于大汉大军的兵力数据。所以,这些帝国盟军,暂时只是想在巴基斯坦一带构建阻挡汉军向西方进攻的路线,并没有马上主动向自己大汉发起进攻的迹象。

起码,在短时间之内,在西方帝国还没有真正构筑好巴基斯坦防线之前,他们不会也不敢主动向大汉发起攻击。

这样,也就是说,现在刘易还有时间。

刘易马上召来一众随军来到印度的大臣军师等等,也派出快马,将各路大将军召来。一起商议应对西方帝国盟军的对策。

不日,汉军各路大军的大将都赶到了德里。

刘易于德里王宫议事大殿,与众臣众将商议。

先将现在所获得的军情,向他们所有人作了报告。然后着众人各自发表意见。

不过,刘易也给众人定下了基调。很明确的告诉他们,目前,大汉帝国已经对整个印度基本形成了绝对的掌控,并且,已经对整个印度开展了统治工作。这期间,大汉帝国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个时刻,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外来因素影响到印度的正常发展。

要知道,大汉帝国在印度,是全面发展的,包括了农业,工业,商业,教育等等。在这印度,亦将会是大汉统治世界的一块试验田。如果通过大汉的统治治理,能够让整个印度都彻底归于大汉帝国。那么就证明大汉现在这般做是正确的,日后,也可以将这一套模式用在西方的帝国身上。(~^~)

...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八百九十四章 郭嘉献策

其实刘易现在很清楚,大汉帝国对于统治全球的事,成功率是挺高的。

因为现在并非后现代,在这个古时代,几乎全球的民族的民智普遍不高。大部份都还处于一个还没有开化的较为原始状态。

哪怕是文字,许多帝国都还没有形成他们自身的文字系统。

尤其是西方帝国方面,其社会制度,还处在一个半奴隶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当中。更有更多的民族部落,还处于一各比较原始的社会文明当中。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现在大汉的对待他们这些民族的政策,那的确是可以从心灵上冲击到他们。再在大汉的文明文化的洗礼之下,这些异族人,早晚也会被大汉的这些先进的文明文化所折服,从而真心归于大汉的统治。

现在,大汉帝国在贵霜帝国所做的一切,都已经显示出刘易一切构想的可能性。

毕竟,无论是对南洋地区还是对印度地区,就目前而言,大汉对这些地方的统治还是比较成功的。

但凡是在大汉官府的治理之下,当地的民众,他们基本都没有再发生反抗大汉官府而暴乱的情况。

当然,这个和每一个地方的大汉官府的建立都有着强大的汉军作为后盾,让那些地方的异族民族没有能力反抗大汉官府的前提之下。

可是,这又如何呢?那些异族民众,他们,要不就接受大汉的统治,要不,就是被灭亡。

这些,看上去,似乎很残酷,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但凡是敢于反抗大汉的人,都已经死了。

而这个世上,如果不是被压迫太甚,谁会去反抗?又有谁真的不怕死?

所以,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异族民众,他们或在害怕,或在不甘,或在感到屈辱当中,默默的接受了大汉官府的统治。

而这个世上,又有谁不想过得安宁?又有谁不想吃得饱穿得暧?谁不想获得更好的生活?

那些不管是被迫还是自愿的异族民众,在接受了大汉官府的治理之后,他们才亲身的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比起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在某些方面,的确要受到大汉官府的节制限制之外,他们发现,原来归顺了大汉,他们的生活比以前过得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哪怕就是自由度,他们也要比以往高许多。

起码,以前的这些异族民众,他们都是那些部族首领或是地方地主,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的奴隶,他们大多数人都不会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私产及自由。现在,单单是大汉官府分给他们田地这一条,就能刹时让他们对大汉官府产生了一种归属感。

可能,在后现代的时候,东西方的文化差别很大,东西方的普通民众,对于土地的看法不尽相同。因为,在后现代的时候,西方国家的经济普遍都较为发达,并且,他们都已经形成了工业系统,他们的重心,已经不再是务农,而是发展工业。通过工业,获取更多的暴利,再用少量的钱财,从那些产粮大国购入粮食。因此,在西方,以城市为主,对农村务农不会太过重视。

但是东方,尤其是华夏,哪怕是在后世,务农都是华夏百姓主要的生存方式。所以,对土地非常的看重。

可现在,东西方的情况根本都是一样的。现在的世界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城市,哪怕是西方的人,城池里的民众,以务农为生的民众也一样占据着极大一部份。

所以,现在大汉官府,让那些异族民众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就这一点,就足可以安住这些异国民众的心。

这种种的情况来看,大汉帝国与匈奴部族,是有着基本的区别的。匈奴人,他们是为了破坏,而汉人却是为了建设创造。

现在,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等,拿匈奴人来与汉人作比较,这是极其不符合实际的。只能暂时误导那些愚民,让西方帝国的民众对大汉产生了误解,进而产生了畏惧敌视心理。

但刘易觉得,这一切都不重要,那些西方帝国的民众,他们误解便误解吧。因为现在大汉并没有对他们形成任何的伤害,也没有对他们进行统治。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的统治者的一面之词,时间,早晚也会证明这一切的。

所以,对于西方帝国联手抵抗汉军的事,刘易虽然觉得有点麻烦,但却并非是最主要的。最为重要的是,刘易要如何才可以确保现在所正在治理的印度不会受到西方帝国盟军的冲击。是要如何确保,将印度发展起来,如何获得所有印度民众的民心。

刘易定下了一个基调,让一众军师军将齐齐给自己出谋划策。

“兵来将挡!依咱老黑说,咱们大军趁现在安息帝国方面还没有完全构起严密的防线。我们汉军现在,随时都可以直接杀进安息帝国境内。只要我们把他们帝国盟军给灭了,那还怕他们崩达?如此,不也是可以好好的确保我们在印度的发展吗?”

张飞的大嗓门首先起响,恨不能马上率军冲杀的架势。

被震得耳膜嗡嗡作响的宫殿内的众人,全都眼望望的盯着张飞。

首节上一节1030/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