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243节

  “也不知道我好大儿最近在干什么。”

  “大人,您不是没儿子么?”

  “有,我好大儿还是个状元郎呢。”夏林靠在马车上叹了口气:“一晃也有半年未见了。”

  说到好大儿,如今的辰子刚刚完成了北大荒的初步垦荒,并且联合高句丽等势力将大部分边民都集中到了黑水原本的聚集地并整合三家势力建渤海国。

  也就是高句丽如今换名为渤海国了,几乎将整个东北亚都给笼在了其中,并且已经趁着今年年景好气温高开始大面积的垦荒。

  这地方各族人都被辰子柔在了一起,辰子作为他们这片地方的顶级知识分子,几乎参与了渤海国所有的建设方针里头,从军备到教育、从农业到矿业,甚至还开始普及中原官话开始教他们读书写字。

  反正一切就照搬夏林的体制方针,再加上后头有浮梁那样体量巨大的货物进出口通道,这些日子他真的是把这个曾经破破烂烂的蛮荒之地经营的有声有色,在多民族多文化的复杂环境里游刃有余。

  反正他深刻的记得夏林的一句话,那就是“只有发展才能平息矛盾”,经过试验果然如此,原本几个部族几乎就是不死不休的原始部落冲突,现在在经济作物和矿产的诱惑下,这几个部族都开始合作开发渔农养殖了……

  而越是经营,小辰子就越觉得夏林牛逼,而且他的法子对那种越是没接受过王化教育的地区越管用。

  如今小辰子原本的几百人马肉眼可见的已经丰沛到了近三万人,黄崖关也从一个破茅草棚子发展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城镇,还成为了连通东北、草原和兴安岭区域的重要商贸集散地。

  而这只是短短几年的成果,他都不敢想到时候再把渤海湾的港口一修起来,直接能跟丹徒、宁波通航之后会是怎样的一个场面。

  “娘子你身子沉,就莫要来了,回去休息吧。”

  这日小辰子正在跟几个部族的头人蹲在地头上捏着能攥出油来的黑土地分析着今年的粮食市场,他那个从浮梁带来的娘子大着肚子为他送了饭来。

  “你总也不记得吃饭,也不知是有什么家国大事要办呢。”

  小辰子笑呵呵的走上去接下篮子,然后轻轻摸了摸娘子的肚子:“娘子我跟你讲,这几日我眼皮子总是跳,总觉得心里不安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在山里跑,沾染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莫要胡说,吓坏了我,你儿子可就倒霉了。”

  “真的,不胡说,心里总是突突的,肯定是有什么脏东西要来了。”

  “你呀,就是太累了。”那妹妹踮着脚亲了小辰子一下:“好好休息几日便好了。”

  “但愿如此。”

  而以此同时,七百里外的黄崖关之中,夏林带着大内密探坐着马车轰隆隆的就入了关。

  帘子一掀,他背着手走了下来,黄崖关周遭不少人都看向了这里。

  “黄崖关。”

  “夏大人,这便是黄崖关了。”黄崖关的副官一脸谄媚的对夏林说:“您可还满意?”

  夏林没说话,只是阵仗满满的开始游荡了起来:“早先我听说黄崖关破败不堪,如今看着还可以嘛。”

  “那是我们叶将军励精图治,早几年前这地方那真可真是野狗见了都绕道的地方。”

  夏林点了点头:“你家叶将军呢?叫他过来。”

  副官眼珠子轱辘的转着,他可不敢说自家将军跑蛮子地盘去跟蛮子搞什么垦荒农场去了,只能支支吾吾的说:“叶将军去……去……哦,去了冀州。”

  “去个屁。”夏林眉头一皱:“他在高句丽垦荒呢,还冀州。行吧,我休息一日,明日我亲自过去找他。”

  副官冷汗都出来了,这事可不是小事,往大了说那可就是通敌卖国呢,这京城来的大官巡视过来要是叫他报上去了,叶将军别说能不能继续在这,他能不能活都是个问题。

  于是这副官顿时就起了杀心……

第406章 弄死一个京官儿而已

  不成,不能在关内弄死,到时朝廷查起来不好。他不是说要去高句丽么,那就叫他到了地界之后再将他埋到土里去肥地,那穷山恶水的出了些什么事都是正常,哪怕朝廷查办也查不到高句丽的头上。

  对,就这么办!

  而夏林这会儿夏林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十二边军之一的黄崖关守将列入到了农家肥的行列,这会儿正在这关卡之地闲逛了起来。

  这里的土特产很多,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往上走便是鲜卑族的龙兴之地,不过拓跋家似乎并没有对鲜卑人多好,虽然他们的正经历史里没有记载,但拓跋家对外可是姓元的,而且在魏武帝手上这家伙带着汉骑兵把鲜卑的发源地给扬了,往上一直打到了上京,然后把鲜卑上京一把火给点了,所有的鲜卑人都全部强制迁出,改名更姓,完全汉化。

  在夏林的历史记忆中,好像除了忽必烈之外,没人带着汉人把自己老家首都给扬了。

  而在拓跋家把老家祖坟刨了上京扬了之后,他们基本上就彻底跟鲜卑族切割了,现在拓跋家的态度基本上就是“谁说我是蛮子我就杀谁全家”,这个事情甚至比指着鸿宝帝的鼻子骂他昏君还要禁忌。

  曾有不少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昏君,当年迁都的时候老郭还干过,但都没事。但到现在却还是没有人敢指着他的鼻子说他是北地蛮夷。

  整个拓跋王朝,从建国到现在唯一没变过的国策就是汉化,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北地多民族对拓跋家非常反感甚至厌恶的原因,因为别看拓跋家对中原地区算是仁至义尽,但对其他民族那真是说扬就扬,现在中原比较乱还看不出来,但凡让中原王朝缓个十年形成稳定大一统的局面,那整个外围的少民日子都没法过了,当年五胡乱华的五胡就已经差不多被扬完了。

  对,就是灭种。拓跋家把五胡在文化层面上彻底消灭了。服从管教的被拉到中原当农民,不服管教的被埋到地里当农家肥。

  还得埋在关内,因为种地用的上。

  所以大魏跟北方突厥其实关系还可以,但跟东北的各民族几乎就是死敌关系,而如今黄崖关内的景象算是比较和谐了,东北区域的各种特产都在这能买得到,而且看得出来小辰子已经在非常努力的磨合民族矛盾了。

  方法和路线都正确,发展自然就很迅速。只是当下这个大环境,这些少民大部分还是处于畏威而不怀德的阶段,这种繁荣背后其实也还蕴藏着不少危机,一旦当他们觉得时机合适,报仇是肯定会报的。

  但那都是后话了,现在能发展就赶紧发展,等到建设起来之后把他们都吃下来,什么时候等到室韦、等等种族能喊出一句“我室韦/也是华夏子民”时,那会儿才算是真正的大一统完成。

  因为当下这边跟高句丽、室韦等地区的关系还不错,所以夏林出关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手续报备,直接在黄崖关这边弄好手续就能出去了。

  第二天他们一行就向着黑土农场第一期前进,七百里地,路竟都已经修完,路边能见不少部落聚居区,不过这些聚居区再也不是那些破破烂烂的棚户区了,有了砖头和水泥,便有了更加保暖和坚固的固定住所。

  游猎民族一旦安定下来,黄种人的种地基因就会被激活,几乎可以看到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了菜。

  这会儿已是初夏,北方还有一些寒气,但沿途的生活气息倒是已经有了雏形,而夏林更是看到这一路上到处都在修路架桥,看来小辰子当真是把建设模式的核心内容给学会了。

  基础建设绝对是消耗劳动力和财富再分配的绝佳方式,特别是当下没有太多田地也没有太多工业的情况下,把财富摊下去才能维持一个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浮梁就是这么干的,所以夏林一直在到处找地方开工,建完浮梁建宁波,建了宁波建新城,反正不能停,一旦停下来失业率一高,可真的是要出事的。

  一路上差不多用力五天就抵达了黑土农场,来到这片广袤的被开垦过的荒地,一眼看不到头的肥沃土地,不夸张的说夏林都觉得小辰子这BYD是有点能耐在身上的,竟可以在短时间内弄出这么大的功绩出来。

  这地方种上粮食,加上这好年景,一旦丰收的话他都不敢想粮仓得爆成啥样。

  有了饭吃,就有了向前走的动力也有了安宁和平与希望。

  夏林下了马车,蹲下身子捏了一把田间的土地放在鼻子下头闻了闻,那股腐殖层特有的腥味代表着这里的肥沃度,他十分满意的扔下手中的土渣,背着手沿着田埂往前走去。

  “都别踩着人家地了。”夏林吩咐了一声。

  正在他们朝着前方走去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几个手持武器的蛮兵过来将他们拦住,警惕的打量着这一堆衣着华丽的汉人,嘴里嘀嘀咕咕的说了一大堆。

  而这会儿那黄崖关副将正准备当翻译呢,夏林开口便是倍儿地道的高句丽语,听得那副将和蛮兵都是一愣。

  夏林是语言天才这件事很多人已经忘了,但毕竟是去安理会做过工作汇报的人,别的能耐都是假的,唯独外交能力和语言能力是他自带的技能。

  “你们都是看守粮食的士兵?”

  那几个蛮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纷纷点了点头。

  夏林这会儿摇了摇头,然后指着田间说:“你们要弄一些稻草人放在这里,不然粮食容易被鸟啄,还有就是要在这里多放养一些没有毒的蛇和狐狸,可以很好的减少鼠害。”

  这话一出来,这些个蛮兵还以为是王都哪个领导来考察了呢,连忙答应了下来,而夏林也没说自己是来干什么的,就这么背着手往前走,那几个蛮兵犹豫了一下竟也跟着一起走了起来。

  毕竟他那个架势就像是王都来的领导,犯不上得罪他……

  当然了,夏林也真的是王都来的领导,只不过不是他们高句丽的王都罢了。

  在地头走了差不多能有一个钟头,但放眼望去还都是田地,果不其然倾全国之力去干一件事果然就是牛逼,不过走到这里时倒是能看到几栋屋子了,夏林便沿着田埂走了过去。

  这刚过去,就见那小屋外头的院子里蹲着几个人,其中一个正是小辰子,他旁边坐着的是他大着肚子的娘子,而他面前的火堆上正烤着几只肥硕的大耗子。

  听到有动静,小辰子抬起头正巧跟夏林四目相对。

  “昂?”

  小辰子明显一愣:“托梦啊?”

  “你爹来了你说托梦?”夏林推开篱笆门走了进去,来到院子里溜达一圈:“住的挺简陋。”

  而这会儿小辰子才反应过来这是夏林来了,他赶紧站起身:“你怎的来了?”

  夏林上下扫视了一圈他婆娘:“哟,我快有大孙儿了?”

  “你有完没完?”

  正说话间后头的副将一路小跑冲了过来,接着外头兵丁脚步哗啦啦的响起,很快一大队蛮兵就把小院给围住了。

  “夏大人,得罪了。既然叫你发现了我家将军在此垦荒,那自然是不能叫你回去了,这白山黑水之间倒也是个上好的流连之地。”副将昂着头,手上提着刀:“叶帅!这一票算我的,到时事情办成之后,我便自刎谢罪,断不会连累到叶帅您!”

  夏林跟小辰子都蒙了,夏林回头看了一眼那些蛮兵:“不是?怎么个事?你弑父啊?”

  小辰子也是一脸茫然:“啥啊?你作甚啊?”

  那副将指着夏林说:“此人乃是京城巡查官员,若是叫他知道大帅在高句丽与别国垦荒,大帅必遭厄运!弄死一个京官儿而已,我以命抵之!”

  “牛逼。”夏林拉过凳子坐了下来:“我以为是什么呢,原来就是这么个事啊。”

  这会儿小辰子可叫一个哭笑不得,他挥手朝外头摆了摆手,遣散了那些蛮兵。而副将一脸迷茫:“大帅……这?”

  夏林这会儿已经开始吃起了耗子,而小辰子哭笑不得的对自家副将说:“你以为这开垦的工具、种子、技术都是从哪来的?”

  “属下不知。”

  “不知你不会问!”小辰子瞪大了眼睛指着夏林:“都是他那拿的……”

  “啊?”副将惊愕:“大帅与这京官是一伙的?”

  “不是一伙的。”夏林纠正道:“他是我的好大儿。”

  副将明显脑子没转过弯来,仔细盯了夏林一阵:“那……那老太爷保养的挺好,真显年少。”

  夏林这会儿都快笑缺氧了,而小辰子脸都憋紫了,手一指外头:“去给老子面壁八个时辰!”

  看着这副官嘟嘟囔囔一边抽着自己嘴巴子一边往外走,小辰子竟也是笑了出来:“这浑人。”

  “看不出来我儿甚得人心。”

  “你莫要再如此了,倒是你为何会来这苦寒之地。”

  “许久未见,思念大儿了呗。”

第407章 知行合一,当为圣人

  黑土地上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广袤的大地上时,夏林突然转过身来对小辰子说:“要我说,天下能人众多,你可入三甲之列。”

  “用不着这么夸我,你要干什么就直说吧。”

  别人这么说小辰子,他可能还会得意一阵,但遇到夏林这么说,他只觉得这人在嘲讽自己。

  能臣三甲,在他人面前许是能炫耀一番,但放在这夏道生面前简直就是一番玩笑。虽然辰子自认为干的不少,但他终究还是不满意,因为同样的时间夏道生已经让浮梁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然而来到他这里时却还是一片荒芜。

  “你是不是以为我在嘲讽你?”

  “不然呢?”辰子自己都说得笑了出来:“我哪里有欠缺我自己知道,你说出来那不就是嘲弄之意?”

  “你啊。”

  夏林摇了摇头,笑了起来:“你很聪明却又不够聪明。所谓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果,我一路走来见你所知所行,与你而言,便已是知行合一。而说你不够聪明,却是你总是在与他人相比,你觉得我讽刺你,那我倒是问问你,你在此地办的事可有人助力与你啊?”

  小辰子一时语塞,并未出声。

  “浮梁成事,乃集天时、地利、人和,夺天地造化,取因缘际会。而你,一无帮助之力,二无造化之功,凭一己之力合纵连横,平异族纷争、拓不毛之地,假以时日,你手下的功绩可称雪中送炭不世之功,而浮梁在时过境迁之后,其实回头再看只是锦上添花。”

  夏林说完之后笑着回头看了一眼小辰子:“你在我之上,为父很欣慰。”

  “你奶奶的……”小辰子哭笑不得的说:“我都被感动了,你却突然起手占便宜。”

  “所谓青出于蓝胜于蓝,你能有今日之功,属实不易。你说有所欠缺,不过是因为你还有未知之处,路有未知所谓惘,思而惘则举棋不定,此为人之常情。但你也要知道,人生在世无人能是全知全能,今日不行不代表往后不行,你当下所为之事所成之果,当得起一句知行合一。”

  夏林后退一步拍了拍小辰子的肩膀:“知行合一者,当为圣。你啊,距离封圣只有一次力挽狂澜之功了。”

首节上一节243/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