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127节

  “煮酒论英雄,真是处处杀机啊。刘备只要反应稍微慢那么一点,曹操恐怕都要生起杀心。”

  “这是天下第一诸侯和天下第二诸侯的正面交锋啊,只要刘备说错一句话,甚至表情有细微的失控,都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这也就是刘备了,要是换做其他诸侯,还真不一定能应付得过来,太凶险了。”

  “我一开始还以为曹操是真想问刘备,这天下谁是英雄,直到看到最后才发现这是曹操设的套。”

  “多亏那一声炸雷响得及时,不然刘备恐怕就混不过去了。”.

第179章 官渡之战,火烧乌巢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建安四年,袁术准备北上投靠袁绍,刘备自动请缨要率兵去拦截袁术,曹操同意了。

  待拦截了袁术后,衣带诏事泄漏,曹操诛杀董承等人,却依旧怒气未消,于是持剑入宫,欲杀董承之妹,董贵妃。”

  画面中,只见曹操随身佩戴宝剑,大步走到天子刘协面前,看着大惊失色的刘协,说道:“董承谋反,陛下可知?”

  刘协佯装不知,一脸惊讶地说道:“董卓早已伏诛,丞相何出此言?”

  曹操大声喝道:“不是董卓,是董承,国舅董承。”

  刘协吓得战战兢兢,连忙说道:“此事,朕并不知晓。”

  曹操自然不会信,冷声说道:“陛下莫非忘了破指修改诏书之事?”

  刘协顿时沉默,说不出话来。

  “来人,将董贵妃带来。”

  曹操25大喝一声,左右护卫应声而去,很快便将董贵妃带来。

  刘协急忙说道:“丞相,董妃已有身孕在身,切莫动了胎气。”

  曹操说道:“若非吾命不该绝,早被董承等人所杀。董贵妃乃董承之妹,让其活着岂会不寻我报仇?”

  一旁的伏皇后说道:“丞相,可将董贵妃贬于冷宫,待其产下孩子之后再杀也不迟。”

  曹操说道:“莫非要留下此逆种,为他母亲报仇吗?”

  董贵妃见状,深知自己今天必死无疑,心中不免悲愤难当,两行泪水滑落而下,泣声道:“希望能留我一具全尸,让我死得体面一点。”

  曹操点了点头,对左右说道:“取白练来。”

  很快便有护卫将白练递到董贵妃面前。天子刘协泣声道:“爱妃于九泉之下,希望不要怨恨朕啊。”

  说罢,泪如雨下,悲不成声。伏皇后亦痛哭不止。曹操听得心烦,怒喝道:“休要再做此女儿姿态。”

  随后便让护卫将董贵妃押出去,勒死于宫门之外。天子刘协和伏皇后皆不敢多言。

  曹操又对监守宫门的官员说道:“从今以后,不管是谁,没有吾的命令,不准放入宫内。但有擅闯宫门之人,杀无赦。若私自放人入宫,灭尔等三族。”

  “谨遵丞相令。”监守宫门的官员连忙说道。

  曹操回到丞相府,想了想,依旧不太放心,又抽调三千心腹精锐组成御林军,由曹洪统领,监察皇宫,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大为震动。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自己说的,现在看来,他不仅是说说而已。”

  “董承密谋诛杀曹操,曹操杀了董承还不够,还杀了董贵妃,以及董贵妃肚子里的龙种,果然是窃国之贼。”

  “昔日董卓毒杀何太后,今日曹操勒死董贵妃,两人行为又有何异?”

  “若无陛下允许,董承怎敢谋杀曹操,曹操肯定也知道这所谓的衣带诏就是天子密谋的,他不敢杀天子,只能拿董承的妹妹立威。这是在震慑天子,震慑百官啊。”

  南阳境内,刘备皱眉道:“曹操乃逆贼也。”

  洛阳,丞相府,董卓冷声说道:“曹操,你我不过是同一种人罢了,何必做出一副大汉忠臣的样子?”

  洛阳皇宫,刘协咬牙切齿地说道:“曹贼,吾与你不共戴天,他日若有机会,必将你碎尸万段。”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听闻衣带诏泄漏,刘备自不能坐以待毙,趁机斩杀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自领徐州牧。曹操得到消息后大怒,准备起兵攻打徐州。”

  画面中,只见曹操在丞相府大厅,对谋士程昱说道:“如今虽然诛杀了董承等人,但马腾,刘备等人亦是衣带诏的密谋者,必须全部铲除,吾才心安。”

  程昱说道:“主公,马腾屯兵于西凉,不可轻易发兵。可写密信一封安慰其心,让他对主公放下戒心,再将其诱入许都当人质,则西凉无惧也。

  刘备如今已经掌控徐州,其在徐州人心甚高,也不可轻易出兵,以免陷入拉锯战。一旦战局僵持,刘备必定会向袁绍求救,若袁绍趁主公东征之际来袭,我等又该如何抵挡?”

  曹操说道:“不然。袁绍虽然实力强大,但遇事不决,善谋无断,不足为惧。而刘备,乃当世人杰。现在如果不击溃刘备,等到他实力发展起来,再想击败他就很难了。”

  程昱皱眉沉思,没有说话。就在这时,郭嘉走了进来,曹操询问道:“奉孝,吾想讨伐刘备,又怕袁绍趁虚偷袭,该如何行事?”

  郭嘉笑道:“袁绍生性迟疑,其麾下众谋士又相互妒忌,不足为虑。刘备刚830得徐州,立足维稳,丞相此时率领大军讨伐,必能一举击溃刘备,夺取徐州。”

  曹操闻言,大喜道:“奉孝此言,正合吾意。”

  于是,曹操便率领二十万大军,兵分五路攻打徐州。在众文武的协助下,最终大破徐州,俘虏关羽,刘备北逃投奔袁绍。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程昱虽然谋略高超,不过有些事还是没有曹操看得准啊。”

  “这郭嘉倒是能看透曹操的心思,难怪曹操那么喜欢他。”

  “可惜,郭嘉死得太早了,不然或许会有更高的成就。”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击溃刘备,夺取徐州之后,曹操迅速率领大军北上,与袁绍在官渡对峙。并借关羽之手,先后斩杀袁绍麾下大将颜良和文丑,重创袁绍。但曹操并未冒进,反而主动撤军,继续据守官渡。

  建安五年八月,袁绍大举进攻官渡,曹操虽然几次击退袁军攻击,奈何兵少粮少,久战之下逐渐陷入不利的局势。正在此时,许攸来投,献上火烧乌巢之计,曹操得以反败为胜,大破袁绍。”.

第180章 曹操千里奔袭攻乌桓

  待画面演化完毕之后,楚风继续说道:“击败袁绍之后,曹操缴获众多封自己部下和袁绍勾结的信,被他全部焚烧,没有追究。左右问其故,曹操解释说,以前袁绍强大到自己尚且有投降的念头,更何况是其他人。

  官渡之战,曹操属于劣势一方,但他能在众多不利因素中,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又善于从众多意见中听取正确意见,扬长避短,才能扭转局面,最终以弱胜强,击败袁绍。”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官渡之战,袁绍兵力数十万,曹操兵力数万。袁绍麾下粮草富裕,曹操麾下粮食匮乏。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还能让曹操以弱胜强。只能说,袁绍的能力和曹操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当初袁绍面对公孙瓒时,和官渡之战时,曹操面对袁绍的情形何其相似。当初公孙瓒实力远胜袁绍,结果被袁绍以弱胜强。官渡之战时,袁绍实力远胜曹操,结果备曹操以弱胜强。可想而知,若是曹操面对公孙瓒,岂不是更容易就获得胜利了?”

  渤海郡,袁绍咬牙切齿,冷声道:“以弱胜强?若再来一次,吾必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建安七年,袁绍病逝,其子袁谭和袁尚自相残杀,袁谭被击败后,派人向曹操投降。

  建安九年,在袁尚率领大军进攻袁谭之时,曹操趁机出兵,围困邺城。袁尚连忙率领大军回援,又被曹操率领大军包围。袁尚大为畏惧,想要投降,却被曹操拒绝了。

  无奈之下,袁尚只能连夜逃跑。曹操让人拿着缴获的袁尚印绶去招降邺城的袁军。见到袁尚的印绶,邺城袁军士气崩溃,战意低迷,最终被曹操攻破。

  建安十年,曹操以袁谭违背盟约为借口,对袁谭出兵,一举击败袁谭,占据冀州和青州之地。并下令将袁谭首级悬挂在城门之上,若有为其哭泣者,杀无赦。

  然,当袁谭首级挂在城门上后,却有人在其首级下哭泣,被护卫发现,抓来见曹操~「。”

  画面中,只见曹操问道:“汝是何人?”

  那人说道:“吾乃青州别驾王修,此前劝谏袁谭备放逐,今问袁谭已死,特来哭丧也。”

  曹操又问道:“汝可知吾下令不准人为袁谭哭泣?”

  “知道。”王修说道。

  曹操微微眯着眼,问道:“汝既知,还敢犯?不怕死吗?”

  王修说道:“吾受袁谭征召而入仕,如今知道袁谭身死,岂能不来为其哭丧?知其亡而不哭,是为不义也。惧怕死亡而忘了大义,以后还如何立足于天地之间?若能收敛埋葬袁谭尸首,即便被斩头也无遗憾也。”

  曹操闻言,感叹道:“河北之地,义士何其之多,可惜袁氏父子皆不知用人,否则,吾又怎会如此轻易便占据此地。”

  随后他看向王修,说道:“念在汝一片忠心,吾特允许你为袁谭收殓尸体入葬,并任命你为司金中郎将。”

  “多谢将军开恩。”王修连忙道谢。

  这一日,曹操找到王修,问道:“如今袁尚已往幽州投奔袁熙,汝可有擒杀袁尚和袁熙之良策?”

  王修看了曹操一眼,沉默不语,显然不想助曹操攻打袁氏。

  曹操见状,并未责怪,而是感叹道:“真乃忠义之士也。”

  随后,曹操听从郭嘉之言,向袁尚和袁熙发兵,二人自知不敌,弃城而逃,往辽西投奔乌桓。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这或许就是曹操和袁绍的区别吧。若是袁绍遇到这种情况,那王修必死无疑。”

  “有时候从一些小细节就能看出诸侯的能力,难怪曹操能成为天下第一诸侯。”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建安十一年,曹操率军踏入并州,击溃高干,占据并州。

  建安十二年,因乌桓收留袁尚,并且之前乌桓又经常侵袭大汉边境,掠夺财物,屠杀百姓,曹操决定亲自率领大军进攻乌桓,遭到曹洪等人的反对。”

  画面中,只见曹洪说道:“主公,袁熙和袁尚不过丧家之犬,兵败而远逃辽西,不足为惧。若主公带领大军北伐二袁,一旦刘备和刘表趁虚而入,我等如何抵挡?还请主公三思。”

  曹操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郭嘉,问道:“¨〃奉孝以为如何?”

  郭嘉说道:“乌桓远在辽西,距离邺城路途遥远,必然对主公没有防备。若能攻其不备,必然可以一举将旗击溃。袁绍对乌桓有恩,袁尚和袁熙前往乌桓,祸患依旧很大,必须趁其还未壮大之时灭之抬。

  至于刘表,不过舞文弄墨之徒罢了,自知自己的能力无法驾驭刘备,自然不敢重用刘备。刘备既不得重用,自然对我军后方便没有太大威胁。即便主公举国之力北伐,亦可无后顾之忧也。”

  曹操闻言,大笑道:“哈哈,奉孝之言,甚合吾意。”

  于是,亲率大军北上。但踏入沙漠之后,黄沙遍地,狂风不断,人马难行,曹操有了撤军的心思。

  又见郭嘉因为水土不服而病,躺在马车上休息,曹操泣声道:“我想要踏平沙(钱好的)漠之徒,让奉孝随我远行而染病,吾心不安啊。”

  郭嘉笑道:“主公于我有知遇之恩,吾纵然身死亦不能报答也。主公此来,可是有事?”

  曹操这才说出自己的来意:“此地难行,我想要撤军,不知奉孝以为如何?”

  郭嘉说道:“主公,我军已然抵达北地,距离乌桓不远矣,若此时撤军,之前所耗费的兵力,粮食全都白费了。更会遭人耻笑不说,还会影响将士之士气,影响主公之威严,对以后行军作战皆不利。”

  曹操又问道:“既如此,那吾现在该如何行事?”

  郭嘉说道:“兵贵神速,我军千里奔袭,辎重太多,难以达到奔袭之目的。不如留下辎重,轻兵疾行,攻其不备。不过,还需要一个识得捷径之人领路。”.

第181章 吾欲铜雀台锁二乔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议论纷纷。

  “沙漠之地,的确是行军困难,幸有郭嘉极力支持,不然曹操恐怕已经撤军了。”

  “曹操极力北伐,若是还没有抵达敌军领地就撤军,那可真的是会让人笑掉大牙啊。”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听了郭嘉的建议,曹操坚定了突袭乌桓的决心。并在旁人的举荐下,果断任用田畴为向导。

  在田畴的带领下,大军成功抵达乌桓领地,并在白狼山一举击溃乌桓,俘虏乌桓和汉军共有二十多万。

  二袁再次逃亡,前去辽东郡投奔公孙康。然公孙康害怕曹操的实力不敢收留二人,反杀了二人,向曹操投降。至此,北方基本平定。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进军荆州。九月,刘琮举州投降。后听闻刘备欲退往江陵,担心刘备占据江陵重地后难以攻破,便领军追杀刘备,于当阳县赶上,并将其一举击溃,随后占据将领。此后,曹操想要一鼓作气夺取江东之地。”

  画面中,只见大江之中,有一艘大船矗立,上面挂着曹字号帅旗,两边有830水寨环绕,穿上皆埋伏者弓箭手。曹操立在大船之上,说道:“准备好美酒乐器,今晚本相要宴请诸将。”

  傍晚上,月光皎洁,曹操坐在大船之上,左右护卫数百人,文武官员依次落座。曹操看着百官,又看着周围的景色,心情愉悦,朗声说道:“吾自起义兵讨董以来,曾立志要平定天下之乱,如今唯有江东之地尚未可得。

  吾有百万雄师,更有诸公效力,此战必能成功。待收复江东,平定天下后,吾将与诸公,共享太平盛世。”

  众人皆起身拜到:“吾等亦希望丞相早日平定天下。”

  曹操仰天大笑两声,与众人开怀畅饮。

  直至半夜,曹操醉意朦胧,指着江水南岸说道:“周瑜,鲁肃,不识天时,今有诈降之人潜伏敌营,必将成为他们的心腹大患。”

  荀攸连忙提醒道:“主公谨言,恐泄漏大计也。”

首节上一节127/2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