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112节

  碳木炭烧制起来虽然费时费力,却因为它燃烧较为充分,不会产生太多烟雾,因而很受富户的青睐。

  而柴火就不同了,只一烧,顿时烟熏缭绕,且还需贫民出城去采伐,看似便宜,其实费的心神也是不少。

  如今天云观条件不错,盐山那边供应的充足,每个月都有许多白银入账。

  所以大冬天的,观里自然用木炭取暖。

  但这木炭太贵了,供给天云观还好,在供给一家收留所,就有些相形见绌。

  更别说,之后朱长夜还计划建几座收留所。

  用木炭,造价太贵了。

  而且木炭也有个致命缺点,含硫量太高,吸入过多会致命。

  “现在,可有无烟煤?”

  朱长夜问道。

  “啊?观主,什么叫做是无烟煤?”

  天云观弟子有点不解的,看着朱长夜。

  朱长夜顿时明白过来,眼下无烟煤还没有诞生。

  这无烟煤….

  和平常的煤炭不同,一般的煤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且因为杂质太多,含硫量高,烧起来,就形同于是毒烟。

  在后世,人们常用的蜂窝煤和煤球,其实都是需要精炼的,俗称洗煤。

  只是在这个时代,想要洗煤,工艺上的难度太大,几乎没有任何可行性。

  古人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的使用原煤,正是因为这个道理。

  不过,无烟煤不同,无烟煤的含硫量极低,虽然燃点高,不过这不算什么难题,最重要的它燃烧无色无烟,且燃烧的时间较长,是极好的御寒燃料。

  不过无烟煤也会挥发出一些二氧化硫以及一氧化碳之类的致命气体,好在含量不高。

  经过一定的加工之后,便会洗去大半,而且这个时代的建筑,并不是密封的环境,所以无烟煤这点气体,几乎对人体产生不了多少危害。

  朱长夜想了想,解释道:“无烟煤,就是黑色的一些小石块,能燃烧很长时间,没有毒烟,还能取暖,可曾见过?”

  天云观弟子摇头:“观主,没有。”

  “而且….世间可真有如此神器?弟子认为是没有的,若是真有,咱们大明子民还至于被冻死吗?”

  朱长夜笑了笑:“好,我知道了。”

  他让天云观弟子下去,自己则是在思考无烟煤的问题。

  朱长夜记得,南直隶好似有无烟煤在史册上出现过。

  这么想着,他将张易十给叫了过来。

  张易十曾经在南直隶中生活几年,应当对南直隶的地貌有点熟悉。

  “天师,怎么了?”

  张易十眯着眼笑问道。

  朱长夜询问道:“你见多识广,在南直隶可曾见过无烟煤?”

  张易十闻言,一脸迷茫,不断摇头。

  朱长夜补充一句:“是那种黑的,小块山石。”

  张易十依旧一脸迷茫,朱长夜则继续和他说无烟煤石块的形状和特性。

  张易十若有所思,最后开口道:“好像在上元县有这么一块山,不过那山似乎难以长出庄稼粮食,主家卖了许久,都没有卖出去。”

  “嗯!对,就是那儿!那上面的山石和天师您形容的很像,整个京畿,好似只有那么一片山头。”

  话说后半段,张易十是彻底确定下来。

  朱长夜笑了一声。

  还好,附近是有无烟煤存在。

  这种无烟煤主要分布在山西一带,朱长夜记得史书上南直隶出土过无烟煤,不过最后被重八给囤了过去。

  也是在洪武末年,这种无烟煤便开始大肆应用余寻常百姓家户。

  “带我去看看。”朱长夜笑道。

  张易十,却也不知道天师究竟要做什么。

  上元县有山曰卧牛山,因山的形状如同老牛盘卧,故而得名。

  朱长夜带着张易十来到卧牛山下。

  山上都是雪,白皑皑一片。

  十月下半,冬日已经初显寒冷了。

  朱长夜让张易十铲了几锹,便弯腰扒拉起石块,石块看上去乌黑发亮,朱长夜看了过去,顿时笑容浮现。

  “不错,这就是要寻找的无烟煤。”

  “走,咱们去找主人家说书。”

  朱长夜往前走去。

  张易十也不知道天师究竟在做什么,不过他对朱长夜是绝对服从的。

  没多时,他们来到上元县的一家府宅前。

  张易十禀明来意之后,两人便被府上管事领着进厅堂。

  远远地,就看到厅堂内有两人在谈论着什么。

  等朱长夜和张易十进去之后,张易十愣了愣。

  对方显然也愣住了,眼神有些凌厉的盯着张易十。

  这不正是周骥么?

  那卧牛山,看手中周骥拿的正是山契,是周骥的?

  张易十上前,眯着眼笑道:“看来卧牛山已有主人,是在下和观主打扰了。”

  才转头,坐在周骥旁边的胖商贾便道:“且慢!”

  “这位道爷,你不是要来买山的么?”

  张易十回头,定睛看着胖商贾道:“卧牛山,是你名下的?”

  胖商贾笑呵呵的道:“正是。”

  “不过半个月前卖出去了,卖给了这位爷。”

  胖商贾指了指周骥,而后又头疼道:“只不过这半个月之后,这位爷觉得我家卧牛山没用,就又来退货了。”

  这事儿,让胖商贾很郁闷。

  山都卖出去半个月了,还带退回来的,这是什么怪异之事。

  可又有什么办法?

  自己只是一个商人,而对方今天自爆身份,是朝廷的官员。

  士农工商,商人最底层。

  如何与官员斗争?

  此刻,

  周骥也注意到张易十,站起来笑道:“张道长,观主,二位别来无恙啊。”

  他语气平静,可内心却充满了怒火。

  半个月前,由于受到的打击太大了,所以他和老爹周德兴商议,寻思自家废山变金山是没办法取回来了,就去买别的山。

  这卧牛山,就是他们看中并且买下来的山。

  这山和以前自家那些废盐山,一样平平无奇。

  但周骥周德兴两父子,始终认为里面潜藏着宝贝。

  他们天云观的人,能从自己的废山中挖出宝贝,自己又怎么不能了?

  所以这些天,他们一直有派鉴山人士来挖山,花大价钱挖山,看看哪里有宝贝?

  可不管怎么挖,这座山就是平平无奇,那些自家的废盐山是挖出了盐,而这里什么盐都没有。

  这就是一座,真正的废山!

  可周骥怕判断错误,就去找转运司的人来看,转运司官员看完之后,也认为这是一座废山,没任何收购价值。

  至此周骥是确定了,这就是一座废山,也就发生今天这一幕,过来找商人退款。

  他不要这座山了,他要他当初的二百两银子!

  对方不从,说是做生意那么多年,就没有碰过这样耍赖的。

  对方不答应。

  而当周骥不慌不忙亮出令牌,是自己为朝廷官员的令牌,对方一下就怂了。

  刚才他们在讨论退货事宜呢,结果张易十和朱长夜就走了进来。

  “是啊,买山。”

  张易十眯着眼笑道:“看起来,周公子是和这位商人山契解除了,那么….这座山我们天云观要了,不知多少银两能买到?”

  胖商贾闻言,大喜过望。

  他刚才还十分气愤周骥的行为,现在又有买卧牛山的人上来,瞬间气愤土崩瓦解。

  “一百五十两!”

  胖商贾快速道。

  半个月前他卖给周骥是二百两,现在卖一百五十两,是因为半个月前他卖出卧牛山,得款二百两,然后就准备打道回老家淮西了。

  却没想到,

  东西什么都准备好,在应天府的亲人都相继告别,过几日就要回淮西老家,却出了这么个周骥要退款的岔子。

  现在降价,纯粹是因为张易十和朱长夜解了他的围,他要快点把卧牛山给卖出去。

  “嗯?一百五十两?”

  周骥微微皱眉,右手摸在自己刀柄上,看向胖商贾道:“会不会太过分了?毕竟我半个月前,是花了二百两买来。”

  胖商贾听周骥语气,以及握刀柄的样子,瞬间吓得不轻。

  “官爷说的是,我刚才说错了,其实我要卖三百两。”

  胖商贾陪笑道。

  话音落下。

  周骥才渐渐手离开了刀柄。

首节上一节112/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