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64节

  以人肉为美食,如此残暴的行径,恐怕也只有朱粲能和石虎相提并论。

  “将食人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难怪连胡人都看不下去了。”

  “如果让咱遇到这个羯族,咱也会将其灭族!”

  【石虎不仅残暴、酷爱食人、而且十分好色】

  【他曾大型工程,修建12座豪华宫殿,并且下令征集13岁以上,20岁以下的美女】

  【其中有3000多名女子不从者,以及已婚女子,被其残忍杀害】

  【最终征集4万多名妃嫔,全都被他安置在12座豪华宫殿当中,沦为其享乐工具】

  【石虎还挑选了一千名穿着清凉的美女,创建了一支女子骑兵队伍随驾出行】

  【石虎弑杀无常,曾经一夜之间杀害妻妾26人,仅仅是因为一时兴起】

  【石虎的儿子石邃的变态程度相比石虎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石邃经常去往大臣家中奸淫大臣的妻妾】

  【对已经没了兴趣的美女进行精装打扮后砍去首级,女子首级清洗干净后传阅于各位大臣】

  【剩下的身体就会烹煮,并与牛羊肉掺杂在一起,然后分享给朝中大臣,让大臣分辨哪块儿是牛羊肉,哪块儿是人肉】

  【石虎喜怒无常,经常斥责儿子石邃,父子关系十分紧张】

  【石邃最终被自己亲爹杀害,连带妻妾妃子被一同装入一口大棺材为其陪葬】

  【之后石虎立二儿子石宣为太子,但是石虎本人非常喜欢另一个儿子石韬】

  【石宣得知后便将弟弟石韬砍掉手足,刺烂双眼,破肚杀死】

  【石虎得知石韬死后十分气愤,于是便将石宣下巴穿进一条铁链,让石宣像猪狗一样进食】

  【还将其手脚斩断,挖去双眼,等石宣死后还把尸体烧成了灰烬,随意抛洒】

  【公元349年,石虎称皇帝,同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太祖,安葬于显原陵】

  “靠!这种人谥号竟然是武皇帝,他配吗?”

  “他的坟被挖了吗?我想去挖了!”

  “荒淫无度,喜怒无常,残忍嗜杀,甚至对亲儿子都这么残忍,简直震碎我的三观!”

  “尼玛,石虎残暴,石虎的儿子同样残暴,我严重怀疑是基因的问题。”

  “石虎是石勒的侄子,石勒也残暴,基因问题没跑了!”

  “不光石虎和石勒,其余羯族同样如此,爱吃人肉,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没有一点儿道德伦理观念!”

  “这个羯族被灭族了吗?我只看视频都感觉头皮发麻!”

  “没了,被冉闵杀了绝大部分,剩下的逃出中原,但大多都被其他民族顺手灭了。”

  “没有全灭,只是融入了其他民族,现在已经没有羯族了,而且基本无法追溯谁是羯族的后代。”

  

第107章 盛极必衰乾隆帝

  【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身经七代的皇帝,在位60年,使帝国版图达到极盛】

  【然而却有人说他打下的疆土,开创的盛世给子孙留下了无法挽回的烂摊子】

  【甚至被西方人评价为一个野蛮的,倒退的帝国】

  【在他的统治下,一个庞大的帝国为什么会突然间走向衰弱,后世对他的评价又为什么褒贬不一呢?】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一下这位乾隆皇帝的功与过】

  “乾隆还有功绩?搞笑呢?”

  “乾隆时期清朝的版图最大,怎么没有功功绩?”

  “别被营销号带节奏,自己读读史书好不好,乾隆也不全是过。”

  “昏君一词还用不到乾隆身上,至少还差半个档位。”

  “乾隆不算明君,也不算昏君,其实我觉得乾隆和唐玄宗差不多,功过参半而已。”

  唐朝。

  李世民有些意外,没想到吃瓜还能吃到自己唐朝身上。

  李世民有些头疼的说道:“唐玄宗,难道又是一个败坏国家的后世子孙吗?”

  明朝。

  朱元璋沉思片刻说道。

  “咱想起来了,咱就说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原来是那个文字狱皇帝。”

  朱标在一旁补充道:“还有议罪银,大贪官和,救民先救官都是这个乾隆皇帝执政时期的事情。”

  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贪官,听到这里忍不住皱眉。

  “这种皇帝,竟然还是功过参半,难道就因为他打下来江山吗?”

  清朝。

  乾隆非常不服气的狡辩道。

  “过错?朕有何过错!”

  “如果不是文人太过猖狂,怀念旧朝,诋毁我大清,朕怎么会大兴文字狱!”

  “不过是一个毫无根据的演绎,就说我大清第一忠臣和是贪官,后世之人有证据吗?”

  “议罪银制度自古有之,朝廷官员何其艰苦,朕提出议罪银乃是为朝中官员提供一条赎罪之路,何错之有!”

  “朕一生平定无数叛乱,开疆扩土,朕在位期间国泰民安,朕有什么过错!”

  “不过是后世文人对我满清的偏见罢了!偏见!”

  【公元1711年9月25日,爱新觉罗弘历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东书院“如意室”】

  【弘历是雍亲王的第四子,大清朝第六位帝王,乾隆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从小心思聪颖,智慧过人,深受祖父康熙的喜爱】

  【公元1722年,康熙驾崩,雍亲王继位,他就是雍正皇帝】

  【雍正继位第二年,便将弘历即位的诏书放于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

  【公元1735年,雍正帝驾崩,弘历顺利继位,年号乾隆】

  【乾隆皇帝即位之初勤勉治国,对军机处制度进行了完善,并对官员体系进行了调整】

  【一系列操作展现出气父亲雍正风格一般严谨的治国态度】

  “高中生,历史老师讲过,乾隆皇帝完善了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从此皇权达到顶峰。”

  “盛极必衰,从此清王朝开始走下坡路。”

  “皇帝独揽大权,大臣成了传话筒,没有人纠正皇帝的错误,时间久了肯定会出问题。”

  【得益于康熙和雍正的积累,到乾隆中期,清朝达到了国力巅峰,为乾隆扩张领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乾隆皇帝的管控下,文字狱越发严重,文人骚客胆战心惊,唯恐说错一句话,写错一个字】

  【与此同时,乾隆纂修的多部文化书籍也逐渐完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宏大的文献丛书,但与明朝朱棣编纂的《永乐大典》不同,《四库全书》却是有选择性的编纂】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乾隆对一些被认为不利于清朝统治的文献内容进行了销毁和修改】

  【最终,虽然《四库全书》编纂完成,但是大量的文化典籍也被朝廷销毁失传】

  【据统计,《四库全书》的体量大概是《永乐大典》的3.5倍,但是其毁坏典籍的程度更甚】

  【《四库全书》收书3400多种,共计多卷;但与此同时,乾隆假借修书之机销毁书籍3100多种,多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170多种,8万多块】

  【而这些仅仅是记录造册的数据,并未记录在册的可能更多,尤其是明代的文书,档案等皇家、民间记录不计其数】

  【从乾隆39年开始,武英殿前焚书的火炉就再也没有熄灭过,军机处的人全天候监视焚书】

  【乾隆不仅仅毁书,还篡改书籍,比如着名的诗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种带有胡虏,匈奴的句子在《四库全书》中就被改成了“壮志肯忘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而这种篡改文字、书籍的内容不在少数,与其说《四库全书》是在整理保留文化典籍,不如说是在疯狂的销毁破坏文化典籍】

  “卧槽!我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知道一本红楼梦,没想到还有这么多!”

  “太狠了,什么踏马功过参半,全是过好吧!昏君一个!”

  “《四库全书》怎么能和《永乐大典》比,简直是侮辱《永乐大典》。”

  “乾隆编纂《四库全书》可不是为了保留文化典籍,是为了销毁不利于清朝统治的文化书籍,加强对文人的管控。”

  “《四库全书》每保留一本典籍就要销毁十本典籍,根本就是一场文化灭绝行动。”

  “毁坏了多少文化书籍啊!我光想想就心疼,乾隆简直太可恨了!”

  唐朝。

  李世民听到乾隆皇帝的毁坏典籍也不禁皱眉。

  朝堂上,魏征可不管这么多,听到乾隆毁坏无数文化典籍,气的直接破口大骂。

  “呸!什么功过参半的皇帝,不过是一个好战的蛮子罢了!”

  “蛮子就是蛮子,即便得了江山又如何!”

  “为了控制百姓,无所不用其极,骨子里的自卑让他无所适从,以至于做出如此荒唐之举,以后注定遗臭万年。”

  

第108章 由盛转衰的大清国

  【公元1738年,西南地区的苗族发生叛乱,乾隆皇帝派兵征讨并成功平定叛乱,为苗疆带来60年的和平局面】

  【公元1746年,清军再次出征,平定詹对地区的动乱】

  【公元1747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发动叛乱,并攻打小金川,乾隆皇帝果断出击镇压叛乱】

  【经过两年的围困,走投无路的大金川土司莎罗奔请求投降】

  【同年,西藏叛乱乾隆派兵征讨,叛乱平定后清政府发布并实施了‘酌定西藏善后章程’,此举维护了国家统一和西藏政治局面的稳定】

  【公元1755年,乾隆再次出兵5万进军准噶尔地区,5月成功占领伊犁】

  【此后达瓦奇势力被瓦解,准噶尔地区叛乱彻底被平定】

  【大小和卓见势不妙,希望依托天山山脉割据一方,乾隆皇帝再次出兵镇压,诛杀大小和卓】

  【至此西域完全被清政府统治,并将其命名为新疆,并设立伊犁将军一职,作为新疆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

  “嘶!清朝军队这么牛逼吗?”

  “好吧,九漏鱼在此,我一直以为新疆很早就是我们的领土了,没想到是乾隆打下来的。”

首节上一节64/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