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59节

  “我靠!老祖宗霸气啊!一句话吓得两国国王跪地认罪!”

  “有汉武帝灭南越国和卫氏朝鲜在前,谁还敢动汉朝使臣,他不要命了?”

  “楼兰和龟兹也就仗着距离汉朝路途遥远,不然汉朝挥挥手就能灭了两国。”

  “举个例子,美丽国说你有大杀伤力武器,那么你最好真的有大杀伤力武器。”

  “呸,呸,呸!晦气!美丽国那个玩意儿怎么能和咱大汉相提并论!”

  宋朝。

  宋仁宗听到汉朝的事迹,也忍不住心生向往。

  可惜,宋仁宗知道宋朝恐怕永远也达不到汉朝的高度了。

  “可惜,我大宋如果能有汉朝的气魄该多好啊!”

  宋仁宗有意改革朝政,但是说得简单,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根本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

  明朝。

  朱元璋也忍不住赞叹汉朝。

  “没想到一千多年前的汉朝竟然有如此魄力!”

  朱元璋联想到天幕之前讲述朱棣的事迹。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咱大明王朝也不比汉朝差嘛!”

  【傅介子第二次出使的时候,因为楼兰王首鼠两端,在匈奴和大汉之间摇摆不定】

  【傅介子奉命给楼兰王一个‘小小’的警告】

  

第99章 嚣张,太嚣张了

  “注意用词,一个‘小小’的教训!”

  “没错,就死了一个人,这还不算小小的教训吗?”

  “尼玛,如果不是我恰巧知道这段历史故事,我差点儿就真信了!”

  “把人国王给杀了,这还叫小小的教训?”

  【第一次出使龟兹和楼兰等国的时候,傅介子就发现这些小国一直在大汉和匈奴之间摇摆不定】

  【为了给诸国一个警示,也为了杀鸡儆猴,宣扬大汉国威,所有傅介子决定拿最具有代表性的楼兰开刀】

  【第二次出使,傅介子带来了金银珠宝引诱楼兰王,言说是大汉对西域诸国的赏赐】

  【楼兰王果然上当,为了这些金银珠宝,楼兰王放下身段带领楼兰一众王公大臣和傅介子一同饮酒】

  【就这样,傅介子当着王公大臣的面,结果了楼兰王】

  【之后傅介子等人推举楼兰王在汉朝做人质的儿子为新任楼兰王,至此楼兰以及西域诸国再也不敢亲近匈奴】

  【回朝之后,傅介子因功被封为义阳侯,赐给食邑七百户】

  “尼玛!当着人家大臣的面儿,砍了国王的脑袋,真NB!”

  “冤冤相报何时了,斩草除根没烦恼!”

  “先生大才,吾等自愧不如!”

  “关键是,这一次傅介子好像没死!”

  “我记得好像唐朝有个大哥出使,结果被抢了还是咋地,使臣直接去邻国借人,把人给直接灭了。”

  “我知道,王玄策灭天竺!”

  “王玄策出使天竺,恰逢中天竺戒日王猝死,篡位的新王阿罗那顺派兵袭击了唐朝使团。王玄策分别向泥婆罗借七千骑兵、向吐蕃借兵一千二百人,灭掉了中天竺。”

  “不是,你等一下,向别的国家东拼西凑了几千人,然后就把中天竺给灭了?”

  “尼玛,我到底在听什么天方夜谭,这也太魔幻了。”

  “汉使脾气大得很,我都怀疑他们巴不得被杀,好让大汉帮他们报仇,然后名留青史。”

  汉朝。

  汉武帝看到最后一条评论忍不住思索道。

  “如果朕派遣重病的老臣出使各国人,然后找机会激怒各国杀掉使臣,这样我大汉就有借口出兵了。”

  当然,汉武帝也仅仅是有这个想法,让老臣客死他乡的事情他还是做不出来的。

  虽然汉武帝知道,一旦他说出这个想法,肯定会有人争先恐后的去‘自杀’。

  明朝。

  朱元璋在看滚动弹幕的时候,发现了让人震惊的事情。

  “这个,王玄策,他......”

  “仅靠这么点儿人就能灭掉一个国家?”

  原本傅介子杀楼兰王已经够让朱元璋震惊的了,结果中间竟然冒出来一个王玄策。

  人家仅靠借来的八千多人就灭掉了一个国啊!

  当然,这也不怪朱元璋大惊小怪,朱元璋小时候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当上皇帝之后每天一睁眼看到的就是大明江山。

  他怎么也想象不到,只靠八千多人就能灭掉的国家,到底有多小。

  更何况,明朝时期已经没有这么小的国家存在了,即便是朝鲜等地也不是区区一万大军就能拿下的。

  如果朱元璋了解一下不久后的日本战国时期的战争场景,不知道朱元璋会作何感想。

  【第四个使者是前往大宛购买汗血宝马的汉史车令】

  【当时汉武帝听说大宛有极品汗血宝马】

  【于是派遣车令带着金银珠宝前往大宛换取汗血宝马】

  【但是没想到,大宛国认为自己和大汉相隔千里,大汉不可能派兵攻打自己,所以不愿意卖汗血宝马给汉使】

  【车令直接就怒了,一边儿威胁叫骂大宛国王,一边儿计划偷偷运走汗血宝马】

  【不出意外,汉史车令被发现了,结果就让大宛国国王给杀了】

  【汉武帝知道这件事之后大为震怒,下令发兵讨伐大宛国】

  【经过两次讨伐,最终李广利攻破大宛国】

  【不但杀了大宛国国王,将其头颅悬挂在长安宫殿的北门示众,还给大宛国安排了个亲汉的国王】

  “我已经麻木了,我只能说大汉NB!”

  “我靠!我完全无法想象当时的汉使有多嚣张!”

  “多嚣张?人家都敢指着大宛国国王鼻子骂了,你说汉使多嚣张!”

  “我感觉公羊派学说思想非常适合现在的华夏!”

  “不服就干,简直不要太爽!”

  【第五个汉使是陈汤】

  【陈汤西汉名将,也是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是个山东农民,但是酷爱读书,有一次汉元帝收拢人才,陈汤得到赏识】

  【可惜,由于陈汤没有给去世的父亲守丧,被判了个不孝的罪名,官儿没当成,还关了几个月大牢】

  “古代非常看重孝道,尤其是独尊儒术的汉朝。”

  “虽然汉朝奉行公羊学说,但是公羊学说也是儒家流派,当然不能抛弃儒家思想。”

  “出师未捷,而先蹲大牢。”

  【汉元帝正苦恼是否该出兵攻打西域的郅支单于】

  【郅支单于反复无常,一边儿嚷嚷着臣服于大汉,一边儿又杀害大汉使臣】

  【公元前36年,陈汤当时仅仅是个副都尉,陪同羽林军出身的甘延寿出使西域】

  【等了解西域诸国情况之后,陈汤提出要收复西域】

  【可是,当时朝廷主和派居多,不愿不远千里征讨西域】

  【陈汤一不做二不休,趁甘延寿长时间生病,于是陈汤假传圣旨,东拼西凑了4万人的军队,奔袭万里,突袭郅支单于所在的康居】

  【甘延寿看到陈汤领着4万大军到自己面前的时候,脑瓜子还是嗡嗡的】

  【无奈,甘延寿只能跟着陈汤征讨郅支单于】

  【途中还很仗义的帮乌孙国抢了一块儿地盘】

  【最后4万人把郅支单于围困与康居,没多久便攻破康居,杀了郅支单于】

  【由于陈汤和甘延寿假传圣旨,所以二人是该赏还是该罚,朝廷上下产生了分歧】

  【最终汉元帝还是倾向于赏赐,所以封赏关内侯,迁射声校尉】

  “这确实不太好评判。虽然有功,但是假传圣旨可是大罪。如果后世皆以此效仿,那天下还不大乱。”

  “虽然假传圣旨,但是功劳大啊!那可是郅支单于,西域匈奴最强大的一支。”

  

第100章 明朝天子为什么不上朝

  “打个比方,陈汤的行为就好比你假扮华夏的外交官,把美丽国的航母偷回家一样魔幻。”

  “好吧,楼上的比喻很恰当,我已经能想象到国家的态度了。”

  【第六个是投笔从戎的班超】

  【相信大家对班超这个名字都不陌生】

  【班超一家子都是外交猛人】

  【班超的老爹班彪曾经想汉光武帝刘秀上书霸气的说:“寒冰微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听听,这话说的多霸气,人家国王在他眼里就是汉王朝的小妾】

  【所谓虎父无犬子,班彪这么生猛,他儿子班超同样生猛的一批】

  【班超奉命率36人出使西域,招降西域诸国】

  【当班超来到鄯善国的时候,刚好撞见200人的匈奴使团】

  【鄯善国国王认为鄯善国距离大汉遥远,再者受到匈奴使者的影响,对班超等人的态度十分不友好】

  【见鄯善国国王在大汉和匈奴只见左右摇摆,班超直接决定夜袭匈奴使团】

  【班超带领36名部下连夜烧了匈奴使团的营地,全歼匈奴200多人】

  【还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鄯善国国王看,国王吓得大惊失色,只能归顺汉朝,还把自己的儿子当人质送到长安作为质子】

首节上一节59/89下一节尾节目录